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六年的小学生活zhǎ yǎn 间就过去了。临近毕业,校园里的一切都显得fèn wài 难忘,难忘qīng cuì 的下课铃声,难忘失败后kuān wèi 我的同学,更难忘xī shēng 休息时间辅导我的老师……同学们,为了我们的mù biāo ,让我们整理好行囊,勇往直前吧!
二、选择与填空
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技高一筹 万不得已 大部流星
B.呼风换雨 斩钉截铁 别出心裁
C.见微知著 局促不安 恍然大悟
D.心平气和 全神贯注 自做自受
3.下列语句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
A.原本热闹的步行街空空荡荡,真是万象更新啊!
B.你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真不简单!
C.大自然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等待我们去破解。
D.袁隆平爷爷一生致力于发展杂交水稻,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之无愧。
4.春天,艳丽的桃花_____;夏天,洁白的昙花_____;秋天,五彩的菊花_____;冬天,雪中的梅花_____。( )
A.吐露芬芳 绽开笑脸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B.吐露芬芳 含笑一现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C.绽开笑脸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吐露芬芳
D.含笑一现 吐露芬芳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5.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修改病句)
(2)没有当年作文本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改为陈述句)
(3)选择词语,仿写句子。
例:我饿得简直要吃下一头牛了。
词语:欢喜 安静 激动
(4)请你用“你真行!”开头,按照下面的要求分别写句子。
①含有表扬的意思:
②含有批评的意思:
6.日积月累,我会填空。
(1)古诗之美潜于细雨中,杜甫热情讴歌“ ,润物细无声”的如酥春雨;古诗之美站在柳梢头,贺知章轻声吟咏“碧玉妆成一树高, ”的二月嫩柳;古诗之美凝于酒杯中,王维在多情柳色里举杯送友,“ ,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朋友依依惜别;古诗之美落在长亭外,高适在大雪纷飞中寄语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温暖了朋友的心;古诗之美映在寒山中,杜牧留恋沉醉于枫林晚景,“ ,霜叶红于二月花”,渲染出一轴秋意盎然的画卷;古诗之美飘于边塞外,王昌龄的豪言壮语“但使龙城飞将在, ”,闪烁着一尊尊英雄不灭的精魂。
(2)陆游《游山西村》中蕴含“只要不畏险阻,发奋前进,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 。
(3)如果人人都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做到“ , 。”(《论语》),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美好了,社会就和谐了。
7.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某小学六年级(1)班的同学们将举行毕业联欢会。联欢会需要主题标语,下面最合适的是( )
A.迎接团徽的号召
B.师恩难忘,友谊长存
C.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D.花香伴书香,名家进心灵
8.课本剧是同学们最喜欢的阅读游戏,请根据文字判断“欢欢”和“乐乐”扮演的分别是谁。
(1)欢欢: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2)乐乐: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那大虫朝他势猛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A.宋江 B.李逵 C.武松 D.孙二娘
9.玉石店里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写着:“第一颗石头,炼就了苍穹;第二颗石头,化育了石猴;第三颗石头,造就了一座红楼……”画上的这段文字中隐含着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或长篇小说,它们依次是( )
A.《红楼梦》《西游记》《女娲补天》
B.《西游记》《女娲补天》《红楼梦》
C.《女娲补天》《红楼梦》《西游记》
D.《女娲补天》《西游记》《红楼梦》
三、解答题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习题。
“半瓶水”的浪费现象身边屡见不鲜,一瓶矿泉水花不了多少钱,不喝完似乎用不着斤斤计较,但在全国范围来看,浪费就极为惊人。据统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一方面是水资源缺乏,另一方面则是“半瓶水”浪费严重,这暴露出节水方面的短板。
学校针对“半瓶水”的浪费现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照示例,再为这一活动设计两个方案。
示例:组织“半瓶水”浪费现象调查活动。
(1)
(2)
四、阅读感悟。
11.
师旷①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②烛乎?“
平公曰:“安③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 而好 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④昧 ⑤行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小学生小古文 100 课》
【注释】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然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②炳:点。③安:怎么,哪。④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⑤昧:昏暗。
(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shǎo hǎo
B.shǎo hào
C.shào hǎo
D.shào hào
(2)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盲 臣 安 敢 戏 其 君 乎!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这句话的意思。
(4)关于画横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小时候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B.“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
C.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
D.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定能成功。
12. “听见鹿城 24小时有声书房”近日在温州市鹿城区瓯江路和财富购物中心亮相开放。
“刷脸”进入书房后,随处可见精选的有声书,约有一万余本。只要点击屏幕进入“有声图书馆”,在屏幕上的搜索栏里输入关键词,选择书籍后,用手机扫码,最后戴上耳机,即可畅听。书房里设有朗读亭,在亭里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声音主播,录制、分享自己的朗读作品;书房里还有声音邮局,可以用声音写信,转发给微信好友,也可打印出实体明信片寄给祝福对象,传递情感。
市民董女士说:“有声书房让我们有了一个释放眼睛和双手的机会,是一种很享受的阅读方式。”退休干部舒先生表示:“年纪大了,出门有些畏难了。现在从家里出门走几分钟就能到有声书房阅读。”
“听见鹿城 24小时有声书房”为鹿城构建“15分钟阅读圈”奠定了良好基石,让鹿城百姓文化生活步入了云端时代。
(1)有些市民不太清楚如何进行听书,请你阅读第二自然段,帮忙制作一份操作流程图。
点击屏幕→ →选择图书→ →戴耳机听书
(2)文中引用董女士的话是为了说明有声书房让 变了;引用舒先生的话是为了说明有声书房 。
(3)同学小悦拿起耳机听起了《老人与海》这本书,他听见耳机里正在介绍这本书的梗概:
……一名叫圣地亚哥的老年渔夫已经一连八十四天没有钓到一条鱼了。终于在第八十五天,他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
结合目录(图)和他刚才听到的部分梗概,请你猜猜这本书讲述的是
A.圣地亚哥出海钓鱼,收获大马林鱼的故事。
B.圣地亚哥出海钓鱼,却两手空空回家的故事。
C圣地亚哥出海与大马林鱼较量和鲨鱼鏖战的故事。
D.圣地亚哥勇敢地与环境抗争的故事。
(4)小记者想通过随机采访深入了解有声书房,他准备的问题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采访小学生:在有声书房里你最喜欢听哪本书?
B.采访小学老师:有声书房的出现对学生阅读有何帮助?
C.采访外地游客:建造有声书房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D.采访书房负责人:建造有声书房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3.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我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我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 。”父母一脸笑意:“ 。”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一个人住。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太太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太太。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联系上下文,把第4自然段补写完整。
(2)文中划横线句子是 描写。有人说,本文是写事的,这处描写可以去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将你的见解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文中说“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4)“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真实的气氛是怎样的?请在文中用“~~~~”划出来。
(5)从“我”在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时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我”的哪些好的品质?
(6)请谈谈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五、习作。(任选一题作文,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14.
有一种梦想,用汗水搅动双桨;有一种飞翔,用顽强舞动双臂;有一种参与,用意志诠释坚强;有一种完美,用拼搏升华残缺;有一种精神,用挑战励志人生。以“我的未来不是梦”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2)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15.习作。
如果可以让你设立一个奇特、好玩,又有意义的节日,比如“睡觉节”“玩泥巴节”“不穿袜子节”……你想设立一个怎样的节日?展开想象,写清楚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以及你希望在这个节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六年的小学生活zhǎ yǎn 眨眼 间就过去了。临近毕业,校园里的一切都显得fèn wài 分外 难忘,难忘qīng cuì 清脆 的下课铃声,难忘失败后kuān wèi 宽慰 我的同学,更难忘xī shēng 牺牲 休息时间辅导我的老师……同学们,为了我们的mù biāo 目标 ,让我们整理好行囊,勇往直前吧!
【答案】眨眼 分外 清脆 宽慰 牺牲 目标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看拼音写汉字。看拼音写词语是低年级语文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或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眨眼 分外 清脆 宽慰 牺牲 目标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或词语。
二、选择题及填空题
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技高一筹 万不得已 大部流星
B.呼风换雨 斩钉截铁 别出心裁
C.见微知著 局促不安 恍然大悟
D.心平气和 全神贯注 自做自受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故“部”错误,应改为“步”。
B.有误。呼风唤雨:原神话小说中指神仙道士能使风和雨都听他的使唤的法术。多比喻具有能够支配自然或社会的力量。故“换”错误,应改为“唤”。
C.正确。
D.有误。自作自受:自己做下的坏事,自己承受恶果。形容咎由自取。故“做”错误,应改为“作”。
故选:C。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下列语句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
A.原本热闹的步行街空空荡荡,真是万象更新啊!
B.你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真不简单!
C.大自然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等待我们去破解。
D.袁隆平爷爷一生致力于发展杂交水稻,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之无愧。
【答案】A
【分析】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解答】A.不恰当,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B、C、D恰当。
故选:A。
【点评】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4.春天,艳丽的桃花_____;夏天,洁白的昙花_____;秋天,五彩的菊花_____;冬天,雪中的梅花_____。( )
A.吐露芬芳 绽开笑脸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B.吐露芬芳 含笑一现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C.绽开笑脸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吐露芬芳
D.含笑一现 吐露芬芳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吐露芬芳:花儿盛开,展现自己的芳香和甜美。
绽开笑脸:植物的皮、壳等裂开,花儿开放,也比喻人们的笑脸。
欣然怒放:含笑盛开。
傲然盛开:花朵坚强不屈的旺盛盛开。
结合语境依次应选:吐露芬芳、含笑一现、欣然怒放、傲然盛开。
故选:B。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5.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修改病句)
我们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2)没有当年作文本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改为陈述句)
没有当年作文本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
(3)选择词语,仿写句子。
例:我饿得简直要吃下一头牛了。
词语:欢喜 安静 激动
安静 阅览室里真静啊,静得能听见针掉到地上的声音。
(4)请你用“你真行!”开头,按照下面的要求分别写句子。
①含有表扬的意思: 你真行!赢得了这次比赛的胜利。
②含有批评的意思: 你真行!把这个屋子破坏得这么严重。
【答案】(1)我们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2)没有当年作文本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
(3)安静 阅览室里真静啊,静得能听见针掉到地上的声音。
(4))①你真行!赢得了这次比赛的胜利。
②你真行!把这个屋子破坏得这么严重。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句义、改写句子、句子仿写。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解答】(1)考查修改病句。原句搭配不当,应把“和”去掉,加上逗号和“提高”。
(2)考查改写句子。直接引语改为陈述句,把“会有……吗”改为“不会有”,结尾用句号。
(3)考查句子仿写。例句用夸张的修辞方法,从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4)考查句义。根据意思写句子,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
(1)我们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2)没有当年作文本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
(3)安静 阅览室里真静啊,静得能听见针掉到地上的声音。
(4))①你真行!赢得了这次比赛的胜利。
②你真行!把这个屋子破坏得这么严重。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6.日积月累,我会填空。
(1)古诗之美潜于细雨中,杜甫热情讴歌“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如酥春雨;古诗之美站在柳梢头,贺知章轻声吟咏“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的二月嫩柳;古诗之美凝于酒杯中,王维在多情柳色里举杯送友,“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朋友依依惜别;古诗之美落在长亭外,高适在大雪纷飞中寄语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温暖了朋友的心;古诗之美映在寒山中,杜牧留恋沉醉于枫林晚景,“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渲染出一轴秋意盎然的画卷;古诗之美飘于边塞外,王昌龄的豪言壮语“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闪烁着一尊尊英雄不灭的精魂。
(2)陆游《游山西村》中蕴含“只要不畏险阻,发奋前进,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3)如果人人都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做到“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论语》),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美好了,社会就和谐了。
【答案】(1)随风潜入夜 万条垂下绿丝绦 劝君更尽一杯酒 天下谁人不识君 停车坐爱枫林晚 不教胡马度阴山;
(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古诗文默写,有名言警句。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1)依次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唐代贺知章的《咏柳》,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唐代高适的《别董大》,唐代杜牧的《山行》,唐代王昌龄的《出塞》。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陆游《游山西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此句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比喻在困境中又重见生机的欢喜,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轮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
孔子认为,一个有“忠恕”思想的人,会推己及人,从己心出发,为他人着想,表现出宽厚仁慈的品德。
故答案为:
(1)随风潜入夜 万条垂下绿丝绦 劝君更尽一杯酒 天下谁人不识君 停车坐爱枫林晚 不教胡马度阴山;
(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7.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某小学六年级(1)班的同学们将举行毕业联欢会。联欢会需要主题标语,下面最合适的是( )
A.迎接团徽的号召
B.师恩难忘,友谊长存
C.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D.花香伴书香,名家进心灵
【答案】B
【分析】考查了宣传标语。宣传标语,注意结合要求,选一条毕业联欢会的标语,要考虑毕业联欢会的特点。
【解答】注意结合“毕业”这一主题分析。
A.不适合,结合“团徽”可知,与团队活动有关。
B.适合,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恩,对同学友谊的难忘,与“毕业”这一主题相契合。
C、D不适合,与“读书”有关,适合放在图书室。
故选:B。
【点评】标语是指: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宣传、鼓动口号。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
8. 课本剧是同学们最喜欢的阅读游戏,请根据文字判断“欢欢”和“乐乐”扮演的分别是谁。
(1)欢欢: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C
(2)乐乐: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那大虫朝他势猛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B
A.宋江 B.李逵 C.武松 D.孙二娘
【答案】(1)C;
(2)B。
【分析】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解答】《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过程。
(1)根据题干内容,结合小说内容可知,这段话描写的是武松打虎的情节欢欢扮演的角色是武松。故选C。
(2)根据题干内容,结合小说内容可知,这段话描写的是小说中“黑旋风沂岭杀四虎”这个故事情节,乐乐扮演的角色是李逵。故选B。
故答案为:
(1)C;
(2)B。
【点评】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
9.玉石店里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写着:“第一颗石头,炼就了苍穹;第二颗石头,化育了石猴;第三颗石头,造就了一座红楼……”画上的这段文字中隐含着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或长篇小说,它们依次是( )
A.《红楼梦》《西游记》《女娲补天》
B.《西游记》《女娲补天》《红楼梦》
C.《女娲补天》《红楼梦》《西游记》
D.《女娲补天》《西游记》《红楼梦》
【答案】D
【分析】考查了名著阅读、神话故事。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经典阅读中出现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解答】这段文字中隐含着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或长篇小说,它们依次是《女娲补天》《西游记》《红楼梦》。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名著的考核主要是中外作家、作品等。
三、解答题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习题。
“半瓶水”的浪费现象身边屡见不鲜,一瓶矿泉水花不了多少钱,不喝完似乎用不着斤斤计较,但在全国范围来看,浪费就极为惊人。据统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一方面是水资源缺乏,另一方面则是“半瓶水”浪费严重,这暴露出节水方面的短板。
学校针对“半瓶水”的浪费现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照示例,再为这一活动设计两个方案。
示例:组织“半瓶水”浪费现象调查活动。
(1) 以“节约半瓶水,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
(2) 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手抄报画展。
【答案】(1)以“请带走你的半瓶水”为主题制作黑板报或手抄报。
(2)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手抄报画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活动的设计能力。以“节约用水”为主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等。
【解答】针对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等。结合主题选择最切合实际的活动即可。如:以“请带走你的半瓶水”为主题制作黑板报或手抄报;以“节约半瓶水,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等。
故答案为:
(1)以“请带走你的半瓶水”为主题制作黑板报或手抄报。
(2)以“节约半瓶水,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
【点评】设计问题应该紧扣主题。
四、阅读感悟。
11.
师旷①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②烛乎?“
平公曰:“安③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 shào 而好 hào 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④昧 ⑤行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小学生小古文 100 课》
【注释】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然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②炳:点。③安:怎么,哪。④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⑤昧:昏暗。
(1)括号里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D 。
A.shǎo hǎo
B.shǎo hào
C.shào hǎo
D.shào hào
(2)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盲 臣 安 敢 戏 其 君 乎!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这句话的意思。
点亮了火炬照明,和黑暗中摸索着行走哪个更好呢?
(4)关于画横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A.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小时候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B.“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
C.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
D.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定能成功。
【答案】(1)D;
(2)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3)点亮了火炬照明,和黑暗中摸索着行走哪个更好呢?
(4)A。
【分析】参考译文:
晋国的晋平公(皇上)问乐师师旷(字子野,人名)说:“我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师旷说:“干嘛不点燃火炬呢?”平公说:“做臣子怎么能戏弄他的君王呢?”师旷说:“我这个瞎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我的君王啊!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炬的光亮。’点亮了火炬照明,和黑暗中摸索着行走哪个更好呢?”平公说:“对啊!”
【解答】(1)考查汉字的读音。“少而好学”中的“少”中的意思是“年轻”故应读作“shào”;“好”的意思是“喜欢”,故应读“hào”。
(2)考查了文言文句子的断句,文言文断句要通读全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仔细体会字词、短语之间的关系,做到准确断句。“盲 臣 安 敢 戏 其 君 乎”主谓断开“盲臣”“安 敢 戏 其 君 乎”再从“安敢”断开。
(3)考查句子翻译。“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的意思是:点亮了火炬照明,和黑暗中摸索着行走哪个更好呢?
(4)考查语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三个比喻句,把“少年喜欢学习“比作“初升的太阳“;把“中年喜欢学习“比作“正午的太阳“;把“晚年喜欢学习“比作“点蜡烛“。生动形象地写出来学习的重要性,以此来告诉晋平公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容易接受理解。故A错误。B、C、D正确。故选A。
故答案为:
(1)D;
(2)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3)点亮了火炬照明,和黑暗中摸索着行走哪个更好呢?
(4)A。
【点评】文言句子的翻译从句式上看,考查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意动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从内容看,这些句子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要的位置。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准确、流畅、优美。
12. “听见鹿城 24小时有声书房”近日在温州市鹿城区瓯江路和财富购物中心亮相开放。
“刷脸”进入书房后,随处可见精选的有声书,约有一万余本。只要点击屏幕进入“有声图书馆”,在屏幕上的搜索栏里输入关键词,选择书籍后,用手机扫码,最后戴上耳机,即可畅听。书房里设有朗读亭,在亭里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声音主播,录制、分享自己的朗读作品;书房里还有声音邮局,可以用声音写信,转发给微信好友,也可打印出实体明信片寄给祝福对象,传递情感。
市民董女士说:“有声书房让我们有了一个释放眼睛和双手的机会,是一种很享受的阅读方式。”退休干部舒先生表示:“年纪大了,出门有些畏难了。现在从家里出门走几分钟就能到有声书房阅读。”
“听见鹿城 24小时有声书房”为鹿城构建“15分钟阅读圈”奠定了良好基石,让鹿城百姓文化生活步入了云端时代。
(1)有些市民不太清楚如何进行听书,请你阅读第二自然段,帮忙制作一份操作流程图。
点击屏幕→ 搜索栏里输入关键词 →选择图书→ 手机扫码 →戴耳机听书
(2)文中引用董女士的话是为了说明有声书房让 人们的阅读方式 变了;引用舒先生的话是为了说明有声书房 让人们的阅读变得更方便了 。
(3)同学小悦拿起耳机听起了《老人与海》这本书,他听见耳机里正在介绍这本书的梗概:
……一名叫圣地亚哥的老年渔夫已经一连八十四天没有钓到一条鱼了。终于在第八十五天,他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
结合目录(图)和他刚才听到的部分梗概,请你猜猜这本书讲述的是 C
A.圣地亚哥出海钓鱼,收获大马林鱼的故事。
B.圣地亚哥出海钓鱼,却两手空空回家的故事。
C圣地亚哥出海与大马林鱼较量和鲨鱼鏖战的故事。
D.圣地亚哥勇敢地与环境抗争的故事。
(4)小记者想通过随机采访深入了解有声书房,他准备的问题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采访小学生:在有声书房里你最喜欢听哪本书?
B.采访小学老师:有声书房的出现对学生阅读有何帮助?
C.采访外地游客:建造有声书房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D.采访书房负责人:建造有声书房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案】(1)搜索栏里输入关键词;手机扫码;
(2)人们的阅读方式;让人们的阅读变得更方便了;
(3)C;
(4)C;
【分析】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经典名著、采访提问、句段作用。先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且能从文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从“只要点击屏幕进入“有声图书馆”,在屏幕上的搜索栏里输入关键词,选择书籍后,用手机扫码,最后戴上耳机,即可畅听。”可知。
(2)考查句段的作用。从“是一种很享受的阅读方式”可知是阅读方式变了;从“出门走几分钟就能到有声书房阅读”可知更方便了。
(3)考查经典名著。从梗概可知,A.有误,梗概说钓到了大马林鱼,但没说收获;B.有误,写了他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圣地亚哥,并没有写它两手空空回家;C.正确;D.有误,写钓鱼,并没有写圣地亚哥勇敢地与环境抗争的故事。
(4)考查采访提问。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A、B、D正确;C.有误,外地游客不了解建造有声书房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故答案为:
(1)搜索栏里输入关键词;手机扫码;
(2)人们的阅读方式;让人们的阅读变得更方便了;
(3)C;
(4)C;
【点评】我们首先要去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明确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要学会从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完成答题。
13.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我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我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 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 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一个人住。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太太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太太。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联系上下文,把第4自然段补写完整。
(2)文中划横线句子是 环境 描写。有人说,本文是写事的,这处描写可以去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将你的见解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文中说“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4)“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真实的气氛是怎样的?请在文中用“~~~~”划出来。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后。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5)从“我”在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时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我”的哪些好的品质?
善良、诚实、敢于承担责任。
(6)请谈谈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
【答案】(1)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2)环境 通过“阴雨蒙蒙”“雾气很重”“路上很滑”等词语可以看出环境的恶劣,为下文的“我”和邻家的小孩骑自行车撞人作了铺垫。不能去掉。
(3)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4)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后。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5)善良、诚实、敢于承担责任。
(6)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
【分析】本文描写的是“我”盼望长大。当“我”进入中学、脸上长出青春痘时以为自己长大了,但父母却婉转地告诉“我”这不是长大。当“我”有一天和邻家的小孩骑自行车撞倒一位老太太,从“我”对老太太的表现中,父母终于承认“我”长大了。“我”也终于明白,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解答】(1)考查了补充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根据“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可补充“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2)考查对描写方法的理解。从“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可知,这是环境描写,通过“阴雨蒙蒙”“雾气很重”“路上很滑”等词语可以看出环境的恶劣,为下文的“我”和邻家的小孩骑自行车撞人作了铺垫。不能去掉。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细读文章可知,文中“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其原因是:“我”坐的车撞人了,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4)本题考查找出关键句子。由第13段可知“我”小心翼翼回到家,发现父亲并没有责骂“我”,而是“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有些惭愧。“我”帮她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送她回家,并决定常常去看她。从中反映出“我”具有敢于承担责任,善良、诚实的好品质。
(6)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这里画线的句子处于文章的末段,还应从文章的主旨去思考,去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
故答案为:
(1)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2)环境 通过“阴雨蒙蒙”“雾气很重”“路上很滑”等词语可以看出环境的恶劣,为下文的“我”和邻家的小孩骑自行车撞人作了铺垫。不能去掉。
(3)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4)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后。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5)善良、诚实、敢于承担责任。
(6)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
【点评】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五、习作。(任选一题作文,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14.
有一种梦想,用汗水搅动双桨;有一种飞翔,用顽强舞动双臂;有一种参与,用意志诠释坚强;有一种完美,用拼搏升华残缺;有一种精神,用挑战励志人生。以“我的未来不是梦”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2)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
刚上小学时,我曾无数次告诉自己,我要在小学打好基础,成绩名列前茅,要赢在起跑线。但是,我却没有为此付出过足够的努力。还记得妈妈常说:“只要你努力了,你的未来不是梦。”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但是,我缺少是自制力。在很多时候我看见别人这样那样的,便忍不住学着他们一起做。尽管我曾经替自己定下了多么宏伟的计划,但到了后来,却都因为我不能控制住自己,而以失败告终,所以到最后都不能实现。但我缺少的还不光是自制力,我还缺少比别人少很多的自信心。在很多时候都对自己没有信心,从来都没有相信过自己能做成什么事。我从来没有自信地说过:“我可以”,仿佛这样的话从来就不属于我。
还记得在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老师来到班里说:“同学们,现在你们都上四年级了,我不管咱们班里原来谁当过班干部,我想让大家来推荐自己,让自己来当班干部。”老师说完,我就在想,我想当语文课代表,但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自己在心里悄悄地想,我盼望老师能够发现我,能够来任命我来当语文课代表,但是,事与愿违。老师只是在班里说:“现在相信同学们也想好了吧?那好,现在我们开始选班长。”“有谁愿意并且觉得自己可以胜任的,请举手。”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最后他就是我们的班长。而我呢?并没有他的自信和勇敢,在老师说:“有谁愿意当语文课代表”的时候,我并没有举手,我只有微笑着为当语文课代表的同学鼓掌。一次次的失败让我不敢抬头,让我那仅有的自信也跌入谷底,不得翻身。但过去终究是过去了。以前的所有都已经变得平淡而又渺小了,并且失去了意义,已经不再重要了。现在要通过以后三年的学习,建立自信心,提高自制力,现在我要面对的是未来的初中,我相信有了自信心、有了自制力,就像妈妈所说的那样,我的未来不是梦!
相信我—定能做得到,因为,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
【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以“我的未来不是梦”为标题,写一篇作文。无论写什么,都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
刚上小学时,我曾无数次告诉自己,我要在小学打好基础,成绩名列前茅,要赢在起跑线。但是,我却没有为此付出过足够的努力。还记得妈妈常说:“只要你努力了,你的未来不是梦。”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但是,我缺少是自制力。在很多时候我看见别人这样那样的,便忍不住学着他们一起做。尽管我曾经替自己定下了多么宏伟的计划,但到了后来,却都因为我不能控制住自己,而以失败告终,所以到最后都不能实现。但我缺少的还不光是自制力,我还缺少比别人少很多的自信心。在很多时候都对自己没有信心,从来都没有相信过自己能做成什么事。我从来没有自信地说过:“我可以”,仿佛这样的话从来就不属于我。
还记得在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老师来到班里说:“同学们,现在你们都上四年级了,我不管咱们班里原来谁当过班干部,我想让大家来推荐自己,让自己来当班干部。”老师说完,我就在想,我想当语文课代表,但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自己在心里悄悄地想,我盼望老师能够发现我,能够来任命我来当语文课代表,但是,事与愿违。老师只是在班里说:“现在相信同学们也想好了吧?那好,现在我们开始选班长。”“有谁愿意并且觉得自己可以胜任的,请举手。”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最后他就是我们的班长。而我呢?并没有他的自信和勇敢,在老师说:“有谁愿意当语文课代表”的时候,我并没有举手,我只有微笑着为当语文课代表的同学鼓掌。一次次的失败让我不敢抬头,让我那仅有的自信也跌入谷底,不得翻身。但过去终究是过去了。以前的所有都已经变得平淡而又渺小了,并且失去了意义,已经不再重要了。现在要通过以后三年的学习,建立自信心,提高自制力,现在我要面对的是未来的初中,我相信有了自信心、有了自制力,就像妈妈所说的那样,我的未来不是梦!
相信我—定能做得到,因为,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
【点评】这篇习作围绕“我的未来不是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了前后不同的自己,表达要对未来不懈追求的决心。
15.习作。
如果可以让你设立一个奇特、好玩,又有意义的节日,比如“睡觉节”“玩泥巴节”“不穿袜子节”……你想设立一个怎样的节日?展开想象,写清楚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以及你希望在这个节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
我心中的节日
我心里有一个愿望,希望能设立一个爱心节,号召大家奉献爱心、帮助别人。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听了两次讲座,听完后,我深有感触。每年我国增加几千名残疾人,他们有的眼睛看不见、有的耳朵听不见、有的行动不方便……这些人都需要帮助,所以我想设立一个爱心节,让更多的人们去帮助他们。
在社会上,除了残疾人,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如:孤儿、孤寡老人、病人……我希望爱心节这天,人们能走出家门,到社会上去帮助别人。我们可以去盲校给那些看不见书、看不见五彩缤纷世界的人读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为他们讲述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还可以去孤儿院陪那儿的小朋友玩儿,给他们带吃的、玩的,使他们不再孤单。我们也可以去敬老院,陪那儿的老爷爷、老奶奶聊聊天儿,帮他们打扫卫生,让他们感到温暖。我们也可以去医院,安慰那些得了重病的人,让他们有生的希望……
我希望通过这个节日,倡导人们要有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精神,在平时的生活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相信只要人人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分析】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作文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写一写你心中想设立的美好节日。如果让你设立一个节日,你最想设立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学生节、玩乐节,……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想象选择材料,合理即可。这是一篇想象的文章,写想象文章应注意:大胆想象,敢于去想,敢于去设计符合自己愿望和理想的生活。写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一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句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答】范文:
我心中的节日
我心里有一个愿望,希望能设立一个爱心节,号召大家奉献爱心、帮助别人。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听了两次讲座,听完后,我深有感触。每年我国增加几千名残疾人,他们有的眼睛看不见、有的耳朵听不见、有的行动不方便……这些人都需要帮助,所以我想设立一个爱心节,让更多的人们去帮助他们。
在社会上,除了残疾人,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如:孤儿、孤寡老人、病人……我希望爱心节这天,人们能走出家门,到社会上去帮助别人。我们可以去盲校给那些看不见书、看不见五彩缤纷世界的人读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为他们讲述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还可以去孤儿院陪那儿的小朋友玩儿,给他们带吃的、玩的,使他们不再孤单。我们也可以去敬老院,陪那儿的老爷爷、老奶奶聊聊天儿,帮他们打扫卫生,让他们感到温暖。我们也可以去医院,安慰那些得了重病的人,让他们有生的希望……
我希望通过这个节日,倡导人们要有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精神,在平时的生活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相信只要人人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点评】本篇习作说明小作者是个有“爱心”的人。习作能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想象丰富合理。但是语言较平淡,平时还要多读书,多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