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县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检测答题卡 七年级 历史 请在各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条形码粘贴区
) (
20.
(1)
(3分)
(
2
)(2分)
(3)(2分)
(
4
)(2分)
2
1.
(
1
)(3分)
(2)(3分)
(3)
(3分)
(
4
)(2分)
(
5
)(1分)
22.
(1)(3分)
(
2
)(6分)
)
缺考标记: ^ (由监考员填涂,考生严禁填涂)
学校 姓名: 班别 准考证号:
注 意 事 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蓝黑)墨水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正确填涂:
第I卷 (选择题)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4.[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5.[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
第
II卷
(非选择题)
19
.
(1)
(
2
分)
(2)(2分)
(
3
)(
1
分)
(
4
)(2分)
(
5
)(
2
分)
)
请在各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环江县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卷
七年级 历史
注意:1.本试题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75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 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2. 下图文物共同反映了唐代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唐代秘色瓷 开元通宝
A.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B.民族交融频繁
C.手工业发展水平 D.文化繁荣
3. 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此给后世执政者的启示是
A.戒奢从简 B.放宽刑罚 C.以民为本 D.减少战争
4. “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马嵬行》。与这首诗歌写作背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朱温废唐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5. 宋初,大臣赵普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此建议针对的问题是
A.农民起义 B.积贫积弱 C.外族入侵 D.君弱臣强
6. 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
这与其实行的治国政策有关。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宋朝治国政策的是
A.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 B.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C.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D.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7. 修建于北宋中期的福建莆田木兰陂工程,既能抵抗浪潮,又能浇灌农田。这一成就与王安石变法哪一举措相关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8. 下图是宋元时期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民族交往、交融 B.民族政权从并立到统一
C.经济重心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9. “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李元昊 D.阿骨打
10. 元朝规定: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各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这体现行省制度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地方官员没有了权力
C.对后世影响非常大 D.不利于管辖辽阔的疆域
11.“天惶惶,地惶惶,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材料是明朝时期的一段童谣。童谣中“戚爷”的事迹为
A.统一了女真各部 B.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12. 明朝的科举考试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明政府对科举考试的这一规定
A.使科举考试绝对的公平公正 B.严重制约社会的创新精神
C.推动了明朝教育事业的发展 D.不利于制定统一评分标准
13.明朝建立后,对官僚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下图反映出明朝统治的特点是
A.皇权高度集中 B.采取了文化专制政策
C.加强地方权力 D.三省六部制不断完善
14.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思想性强、艺术成就最高的文学名著是
A.《儒林外史》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15. 《烽火狼烟:中国长城新考》说道:“长城的本质是中原统治者为达既定军事目标,针对特定作战对象建筑的以绵长墙体为主体,以关口要隘为支撑点的带状军事工程”。其在强调
A.长城会修建在关口要隘的交通要道 B.秦长城修建是为了抵御匈奴的侵略
C.长城是战争的产物服务于战争需要 D.长城的修建有利于维护边关的和平
16. “到乾隆年间,清政府对于口岸互市的限制和管理更加严格起来,仅限广州一地通商。本来一度繁荣的对外贸易,又复萎顿,沿海经济日趋萧条,给当地居民造成严重后果。”材料叙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
A.原因 B.特点 C.过程 D.影响
17. 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
A.大兴文字狱 B.实行八股取士 C.建立厂卫制度 D.推行闭关锁国
18. 清朝前期,江宁(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组织机工生产。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这反映了清朝在手工业方面出现的新气象是
A.利用手工工场进行规模化生产 B.出现了一批科学家,改进生产工具
C.棉纺织业成为主要行业 D.商帮在纺织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9分)
19.(9分)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长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在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城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2)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2分)
(3)宋代南方地区从越南引进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1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2分)
(5)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分)
20.(9分)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非常反对历史上某些“贵中华,贱夷狄”的陈腐观念,他开明地认为:“夷狄亦人,其情与中夏不殊。”他把“抚九夷以仁”当作“君之体”,宣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
——《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宋与辽的边界开设“榷场”,宋辽互市……终宋仁宗、宋英宗之世,契丹固守盟好,互市不绝。
——《宋王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创新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三:历代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其中的一种关系是:历代王朝设立行政机构对周边民族进行直接管理,并将少数民族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国家各级管理机构中来。
——《怎样看待历代王朝和周边民族的关系》
材料四: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采取的民族政策。请举两例史实对该政策加以说明。(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辽开放“榷场”的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元朝的史实说明历代王朝设立行政机构对周边民族进行直接管理。(2分)
(4)根据材料四,当今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民族观念?(2分)
21. (12分)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她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之光】
材料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大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唐李白《蜀道难》
(1)从材料以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诗歌的特点是什么?他享有什么美誉?(3分)
【科技之光】
材料二:李时珍在搜集和整理八百多种医学书籍的基础上,经过深入实地,广泛观察,完成鸿篇巨著。建立起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系统,他将1892中药物分为十六部,六十大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依次排序,完成190万字的著作。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还附有11000多幅药物形态图。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李时珍的这部巨著的名称。并概括这部巨著的特点。(3分)
材料三 泥活字板图
(3)上图的印刷术发明者是谁?到了元代又有什么创新?(3分)
【戏剧之光】
材料四:窦娥孩儿,这都是我送了你性命。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旦唱)滚绣球: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四》
(4)材料中的戏剧是哪一类型?这部戏剧的作者是谁?(2分)
材料五: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5)青少年该怎样将“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继承和发扬光大?(1分)
22.(9分)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请根据如图图片,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图一与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图片反映的主题是_________。(3分)
(2)根据以上图片,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含观点、史论、结论三个部分,表述清晰。6分)
1环江县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卷
七年级 历史
注意:1.本试题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 75分,考试时间 75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6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
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 18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6分)
1. 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
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
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2. 下图文物共同反映了唐代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唐代秘色瓷 开元通宝
A.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B.民族交融频繁
C.手工业发展水平 D.文化繁荣
3. 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此给后世执政者
的启示是
A.戒奢从简 B.放宽刑罚 C.以民为本 D.减少战争
4. “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马
嵬行》。与这首诗歌写作背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朱温废唐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5. 宋初,大臣赵普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此建议针对的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卷 第 1 页(共 6 页)
{#{QQABLYQEggAIQAIAAABCAwkgCgMQkhGCCIgGQBAcsEAAyQNABCA=}#}
问题是
A.农民起义 B.积贫积弱 C.外族入侵 D.君弱臣强
6. 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
这与其实行的治国政策有关。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宋朝治国政策的是
A.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 B.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C.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D.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7. 修建于北宋中期的福建莆田木兰陂工程,既能抵抗浪潮,又能浇灌农田。这一成就与王
安石变法哪一举措相关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8. 下图是宋元时期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民族交往、交融 B.民族政权从并立到统一
C.经济重心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9. “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
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
业的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李元昊 D.阿骨打
10. 元朝规定: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各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
这体现行省制度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地方官员没有了权力
C.对后世影响非常大 D.不利于管辖辽阔的疆域
11.“天惶惶,地惶惶,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材料是明朝
时期的一段童谣。童谣中“戚爷”的事迹为
A.统一了女真各部 B.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12. 明朝的科举考试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
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明政府对科举考试的这一规定
A.使科举考试绝对的公平公正 B.严重制约社会的创新精神
C.推动了明朝教育事业的发展 D.不利于制定统一评分标准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卷 第 2 页(共 6 页)
{#{QQABLYQEggAIQAIAAABCAwkgCgMQkhGCCIgGQBAcsEAAyQNABCA=}#}
13.明朝建立后,对官僚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下图反映出明朝统治的特点是
A.皇权高度集中 B.采取了文化专制政策
C.加强地方权力 D.三省六部制不断完善
14.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
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思想性强、艺术成就最高的文学
名著是
A.《儒林外史》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15. 《烽火狼烟:中国长城新考》说道:“长城的本质是中原统治者为达既定军事目标,针
对特定作战对象建筑的以绵长墙体为主体,以关口要隘为支撑点的带状军事工程”。
其在强调
A.长城会修建在关口要隘的交通要道 B.秦长城修建是为了抵御匈奴的侵略
C.长城是战争的产物服务于战争需要 D.长城的修建有利于维护边关的和平
16. “到乾隆年间,清政府对于口岸互市的限制和管理更加严格起来,仅限广州一地通商。
本来一度繁荣的对外贸易,又复萎顿,沿海经济日趋萧条,给当地居民造成严重后果。”
材料叙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
A.原因 B.特点 C.过程 D.影响
17. 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
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
A.大兴文字狱 B.实行八股取士 C.建立厂卫制度 D.推行闭关锁国
18. 清朝前期,江宁(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
组织机工生产。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 2500 家,织工超过 50000 人。这反
映了清朝在手工业方面出现的新气象是
A.利用手工工场进行规模化生产 B.出现了一批科学家,改进生产工具
C.棉纺织业成为主要行业 D.商帮在纺织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卷 第 3 页(共 6 页)
{#{QQABLYQEggAIQAIAAABCAwkgCgMQkhGCCIgGQBAcsEAAyQNABCA=}#}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39分)
19.(9分)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长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
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
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在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城山区的
开发。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
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2)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2 分)
(3)宋代南方地区从越南引进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1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
时候完成?(2分)
(5)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分)
20.(9分)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非常反对历史上某些“贵中华,贱夷狄”的陈腐观念,他开明地认为:
“夷狄亦人,其情与中夏不殊。”他把“抚九夷以仁”当作“君之体”,宣称“我今为天下
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
——《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宋与辽的边界开设“榷场”,宋辽互市……终
宋仁宗、宋英宗之世,契丹固守盟好,互市不绝。
——《宋王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创新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三:历代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其中的一种关系是:历代王朝设立行政机构对
周边民族进行直接管理,并将少数民族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国家各级管理机构中来。
——《怎样看待历代王朝和周边民族的关系》
材料四: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卷 第 4 页(共 6 页)
{#{QQABLYQEggAIQAIAAABCAwkgCgMQkhGCCIgGQBAcsEAAyQNABCA=}#}
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17年 10月 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采取的民族政策。请举两例史实对该政
策加以说明。(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辽开放“榷场”的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元朝的史实说明历代王朝设立行政机构对周
边民族进行直接管理。(2分)
(4)根据材料四,当今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民族观念?(2分)
21. (12分)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
化,她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之光】
材料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
秦塞通人烟。西当大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唐李白《蜀道难》
(1)从材料以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诗歌的特点是什么?他享有什么美誉?(3分)
【科技之光】
材料二:李时珍在搜集和整理八百多种医学书籍的基础上,经过深入实地,广泛观察,
完成鸿篇巨著。建立起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系统,他将 1892 中药物分为十六部,六十
大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依次排序,完成 190万字的著作。收录药方 11000多个,比
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 4倍;还附有 11000多幅药物形态图。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李时珍的这部巨著的名称。并概括这部巨著的特点。(3分)
材料三 泥活字板图
(3)上图的印刷术发明者是谁?到了元代又有什么创新?(3分)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卷 第 5 页(共 6 页)
{#{QQABLYQEggAIQAIAAABCAwkgCgMQkhGCCIgGQBAcsEAAyQNABCA=}#}
【戏剧之光】
材料四:窦娥孩儿,这都是我送了你性命。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旦唱)滚绣球:地
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四》
(4)材料中的戏剧是哪一类型?这部戏剧的作者是谁?(2分)
材料五: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 5000 多年中华文明延
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
——2017年 12月 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5)青少年该怎样将“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继承和发扬光大?(1分)
22.(9分)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请根据如图图片,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图一与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 _________和 _________;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_________。(3分)
(2)根据以上图片,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
点明确,史论结合,含观点、史论、结论三个部分,表述清晰。6分)
2022-2023 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卷 第 6 页(共 6 页)
{#{QQABLYQEggAIQAIAAABCAwkgCgMQkhGCCIgGQBAcsEAAyQNABCA=}#}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D D A C B A A D B A B C
题号 16 17 18
答案 D A A
二、非选择题
19.(9分)
(1)原因: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②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一点1分,共2分)
(2)状况:①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广人丰,农业产量提高,丝织业发展起来②;宋代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一点1分,共2分)
(3)占城稻;(1分)
(4)经济重心南移;南宋。(2分)
(5)①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②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③重视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④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等。(一点1分,共2分)
20.(9分)
(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
史实说明:①唐蕃和亲,促进吐蕃经济社会发展和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②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③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④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⑤唐王朝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关系密切;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朝加强对西域的管理;⑦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一例1分,共2分)
(2)作用:①促进宋辽经济的交流;②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说出一点得1分,共2分。符合题意即可)
(3)史实说明:①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②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辖;③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说出一例得2分)
(4)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任答一点得1分,共2分。符合题意即可)
21. (12分)
(1)特点:热情洋溢,豪迈奔放,想象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说出一点得1分,共2分);诗仙。(1分)
(2)《本草纲目》(1分);①分类科学;②药物种类丰富,③药方众多。(一点1分,共2分)
(3)毕昇(1分);①到了元代,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②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一点1分,共2分)
(4)元曲;关汉卿。(2分)
(5)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等。(符合题意即可,1分)
22. (9分)
(1)鉴真;郑和;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3分)
(2)示例:
观点:中外交往促进文明交流。(1分,符合题意即可)
论述:①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憎人邀请,六次东渡日本讲学,历经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传授佛学和唐朝文化,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2分)
②明成祖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派遭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亚非海上新航线,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2分)
总之,唐朝时鉴真东渡与明朝时的郑和下西洋都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彰显出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色。(1分,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