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主讲:陈昕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口算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含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0+20、30-10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含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5+3、35+30、24+9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含用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35-2、35-20、36-8
用数学 (编排在计算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时划分建议
第1课时:p57例1 做一做 练习十1-4
第2课时:练习课 练习十5-8
第3课时:练习课 练习十7-11 思考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课时划分建议
第1课时:p61例1 做一做 练习十一1-4
第2课时:p62例2 做一做 练习十一5-9
第3课时:练习课 练习十一10-14
第4课时:练习十一 15-17思考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课时划分建议
第1课时:p67 例1 做一做 练习十二1-4
第2课时:p68例2 做一做 练习十二5-8
第3课时:练习十二 9-13
第4课时:p72例3 做一做 例4 做一做
练习十三1、3
第5课时:练习十三2、4-8
第6课时:练习十三9-15思考题
整理和复习:1课时 p78-79
各小节编排特点
各小节的内容编排大体分三个层次:
1、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算法。
2、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3、脱离直观,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关于创设情境
例1我们通过运鲜花的场景引出10+20和30-10的式题,还应发挥它所承载着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功能。因此要注意: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如何根据问题检索相应的信息?
关于创设情景
该例题呈现了一幅发新书的情景,并提出了两个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要到画面中找出所需要的条件了信息。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交流,尽量让学生用语言表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对学生进行数量关系的训练。
关于创设情景
例2呈现的问题“每人一瓶够吗?”非常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矿泉水瓶数与人数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计算后口述结论,追求解决问题的完整性。
p67例1情境图为学生提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不仅有利于引出例1和例2的问题,同时还为学生发现其他数学问题留下空间。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如何用好用尽一个情境素材。
关于算法多样化
1、为什么要算法多样化?
2、如何体现算法多样化?
3、如何引导算法的优化?
关于动手操作
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如左上图学生通过小棒操作,很直观地看出35+3是再添上3根小棒,单根小棒合在一起是38;如果再添上3捆则是30+30=60,60+5=65。左下图则让学生清晰地看出从35根小棒里去掉2根和去掉20根有什么不同,从而理解计算时要相同数位相加减。
关于动手操作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棒是一个结构化材料,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小棒10根一捆的表象,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摆一摆,结合操作说明4根小棒加9根小棒是13根,把10根捆成1捆,再和原来的2捆加在一起。突出计算时先拿个位数相加,得出结果再跟整十数相加,使学生明白进位的道理,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减法也类同。
关于练习的组织
1、要讲究练习形式。
根据本班教学实际和其他客观条件,积极创设运用新颖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2、要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练习要有针对性,对比较难掌握,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减少盲目性,讲究实效。
3、多进行口头练习。
小学生书写有一定的困难,且速度较慢。减少书面练习,多进行口头练习,可以增大练习容量,也减轻学生负担。同时,口头练习的形式多样,容易引起学生兴趣。
关于问题解决
算和用有机的结合是新课程教材一个鲜明的编写特色。但对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还是单独安排例题教学。
教材创设的是“作业评比”的情景,自然引出“小雪比小磊多几朵”的问题,学生探索交流解决办法。教材给出两种:直接计算;摆学具得出。
关于问题解决
教学中要围绕中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谁与谁比”——只有让学生弄清哪两个数量在比较,才能有目标地选择相应的信息,发挥教材主题图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作用。“怎么比”——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直觉地列出减法算式,通过这个问题促使学生利用学具一一对应的操作来理解算理。使之明白: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实际上 就是把大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小数同样多的,另一部分就是大数比小数
多的部分,也可以说成小数比
大数少的部分。因此我建议例3
和例4可以整合在一节课里教。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有关认识时间这块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分布如下 :
时间 一上 一下 三上 三下
内容 认识钟表 认识时间 时、分、秒 年、月、日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认识时间
钟面结构
主题图
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些时刻
时分的关系
三、课时划分建议
第1课时:p81 例1 做一做1 练习十五1
第2课时:p82 例2 做一做2 练习十五2、8
第3课时:p84 练习十五3、4、5、6、7、生活中 的数
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2、选用适合学生的教学素材。
3、设计教学流程。
4、教具学具要支撑学生的学习。
第八单元 找规律
一上 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上 三下
找规律 数学广角
(排列组合) 找规律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 数学广角
(简单的集合和等量代换)
找规律
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例1能在“图形相同,颜色不同”的情况下找出、说出规律。
例2能在“形状不相同,颜色也不同”的情况下找出规律并能接着摆出。
例3会在规定的图形中找出规律,在空白的图形上涂符合规律的颜色。
找规律
稍复杂的图形变化规律:
例4每组图形中的一种图形的数量发生变化,呈现出形状、颜色、数量的变化规律。会在这种情况下找出、说出规律并接着摆出——会在规定的图形中大胆发挥想象、涂出的颜色是有规律的或自己解释是有道理的。
找规律
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 例5数字与图形是对应的,有什么样的图形变化规律,就有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这里的数字变化规律不需要通过计算数之间差的关系来判断规律。
找规律
数字变化规律:
例6不再研究图形 颜色和形状的变化,重点研究图形之间数量的变化,通过图形数量的变化抽象出数的排列变化。
例7没有图形进行对照,也不摆图片,直接进行观察计算找规律 。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 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课时划分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划分建议:
第1课时:主题图 例1 例2 例3 做一做 练习十六1
第2课时:例4 做一做 练习十六 2
第3课时:例5 做一做 练习十六 3
第4课时:例6 例7 做一做 练习十六 4、思考题
教学建议
1、如何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
2、如何使学生有思维上的提升?
统计与概率 一上 分类
一下 统计(一当一)
二上 统计(一当二)
二下 统计(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和以一当五的统计图)
三上 可能性
三下 横向条形统计图、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四上 复式条形统计图 (至此条形统计图的 教学基本结束)
四下 折线统计图
五上 等可能性
五下 认识“众数”和众数的统计意义、复式折线统计图
六上 扇形统计图
二、单元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课时安排
教参建议本单元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本人的意见如下:
第1课时:p93 例1例2练习十七2
第2课时:练习十七1、3、4、思考题
第3课时:实践活动(共23张PPT)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黄岩区教育局 王和平
全册教材总说明
一、全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与教学目标
1、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常见的量 探索规律
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100)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00以内的加减法(一)
认识时间
认识人民币
找规律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 测量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图形的拼组
位置
统计与概率
统计(一当一)
实践与综合应用
摆一摆、想一想
小小商店
减法的简单应用
2、教学目标
注意:
要十分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
要十分重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编写特点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四、课时进度安排
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 位置(教材第1—9页)
一、教材解读
1、编排体系
上、下(P.1)
位置 前、后(P.2)
左、右(P.3~4)
位置(P.5~6)
2、编排特点
(1)依据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①上下→ 前后→ 左右→ 位置;
②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以自然物为中心辨别左右。
(2)依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景,帮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
二、课时划分建议
课 时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P.1-2,上、下,前、后,
做一做 P.3-4左、右,做一做,P.6生活中的数 P.5-6位置做一做,
P.8第4题 P.7练习一
数学游戏
课 时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4课时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P.1-2,上、下,前、后,做一做 P.3-4左、右,做一做,P.6生活中的数 P.5-6位置,做一做 P.7练习一1~4
P.7练习一5~7
数学游戏
三、单元教学目标
注意:
对于上下位置关系的描述,主要让学生判别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而对于三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只要求学生初步感受。这是因为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位置关系是绝对的,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
《教师教学用书》第18页指出:“左、右”的相对性比较难理解,教材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和游戏(如握握手,听反话等)来帮助学生辨别。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自己创设活动,组织学生充分地体验,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对于一时理解不了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逐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采用“生活中的数”板块形式,加以介绍,仅供学生了解,不作教学要求。
《教师教学用书》第18页指出:对于“位置”的教学,教材只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两个维度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不要求用数对来描述。如小红坐在第3组第2行,可以说“小红是第3组第2个”。不要求用(3,2)来确定小红的位置。
四、教学建议
1、关于“上、下、前、后”的教学
(1)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
(2)加强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训练,加深对上下基本含义的认识。
(3)借助实践活动,感受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整节课的教学可主要围绕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看一看:仔细观察画面,获取信息。
二、说一说:两个物体的“上、下”,“前、
后”位置关系。
1、独立自由说;
2、同桌相互说。
三、做一做: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相对性。
四、解决问题。
2、关于“左、右”的教学
(1)借助两只手建立左、右标准,学会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①摸自己的左右耳;拍自己的左右肩;抬抬自己的左右腿。(P·4做一做第1题)
②说说自己左右的同学。
③进行听口令辨别左右方位的训练(可作为课间操),即教师喊口令“向左转,向右转”,全体学生起立按教师口令要求转动身体等。
(2)创设情景体会左右的相对性,逐步学会以自然标志为中心辨别左右。
(3)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体验左、右及其相对性。
3、关于“位置”的教学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并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的描述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第10—26页)
一、教材分析
1、编排系统
十几减9(含用数学)P·10~14
口算
20以内退位减法 十几减几(含用数学)P·15~18
用数学(综合应用)P·19~22
整理与复习P·22~26
2、编排特点
(1)重视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
(3)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4)计算的训练时间和频率有所减少。
课标教材 纲要教材
上册
(一册)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共11课时)
(1)9加几(2)8、7、6加几(3)5、4、3、2加几(4)整理与复习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
(共26课时)
(1)9和几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2)8和几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3)复习
下册
(二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
(1)十几减9(2)十几减几(3)用数学(4)整理与复习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二)
(共15课时)
(1)7和几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2)6和几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3)复习
二、单元教学目标(见《教师教学用书》P.26)
三、课时划分建议
课时 内容
1 P.10―11《游园活动》
2 P.12例1、做一做、练习二1、2
3 P.12练习二3-8
4 P.15例2,做一做
5 P.16练习三1-4
6 P.17练习三5-8
课时 内容
7 P.18练习三9-132
8 P.19-20例3《放学以后》、做一做3
9 P.21-22练习四1-74
10 P.23整理与复习5
11 P.24练习五1-46
12 P.25-26练习五5-11
1、关于“十几减9”的教学
(1)重视学习情景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索性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2、关于“十几减几”的教学
【说明】
(1)没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课件改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2)要重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
3、关于“整理与复习”的教学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感受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和掌握规律。
(3)适当增加训练时间和频率,提高学生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共65张PPT)
台州市黄岩教研室 陈基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
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一、教学内容
(一)平面图形的特征——例1;
(二)平面图形间的关系——例2;
(三)立体图形间的关系——例3。
共3个例题,一个练习(练习六)。
二、教学目标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哪些?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点,知道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的平面图形之间、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1、对于特征,只要求对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对于长方形、正方形角的特征不作要求。
2、对于关系,包括如下三块内容:
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这些关系,要求在操作、观察中“初步感知”,初步感知的关系,同时表达在操作上。
(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怎样把握?
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的起点和教学的关键
(一)教学的起点
“图形的拼组”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
(二)教学关键
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既不能简单重复,又不拔高要求。
四、教学方式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动手实践。
“图形的拼组”的教学应该是一个“数学活动的教学”。每一位数学老师应当认真思考我们的教学设计是不是有利于让学生去自主探索,主动地进行实验、发现、验证、感受所学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如果这样做了,那就对了。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教学可安排四个课时。教材内容分为三个课时进行,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可安排一个机动课时。依据教材结构,大体上有以下两种划分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A、可以这样划分:
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关系的教学]
例1、例2和练习六的第1、2两题;
第2课时:[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的教学]
例3、做一做和练习六的第3、4两题;
第3课时:[综合练习]
练习六的第5~7题和“教你折飞机”。
B、也可以这样划分:
第1 课时:[认识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例1、例2的“做一做”、“教你折飞机”;
第2 课时:[认识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例2和练习六的第1、2、5、6题;
第3 课时:[认识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例3和“做一做” 、练习六的第3、4、7题;
六、教学建议
(一)例1——平面图形特征的教学
平面图形特征的教学,教材主要是通过例1进行的。
教学例1前,要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把剪刀,两张长方形的纸片和一张正方形的纸片、一根短铁丝、胶水等。
教学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例1的教学,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折”;第二个层次是“做”。
具体的教学流程可作如下设计:
1、“折”:
——让学生在自己小组内的信封中选出认为是正方形的纸片;
——组内评价:所选的纸片是不是正方形的;
——让学生折一折(对折。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加以指导);
——议一议:在折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再让学生在自己小组剩余的纸片中选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来;
——让学生又去折一折(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操作);
——议一议:在这次折的过程中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剩下的纸片你们认为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你能在这张长方形的纸片中折出一个正方形来吗?把折出的正方形剪下来。(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完成)
——谁能说明自己所折出的这张纸片肯定是正方形的?(交流)
2、“做”:
——教师带学生用刚才剪出的正方形做一个风车;(关注做的过程,感受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转动风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风车转动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
平面图形关系的教学,主要是通过例2进行的。
教学例2时,可选用学具盒里的小棒和相应的塑料片作为操作材料,再准备人手一张圆纸片。
例2是一个拼组活动(见课本P.27)。通过把一些大小相同的平面图形拼成一些更大的或其他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
(二)例2——平面图形间关系的教学
请注意:例2的图,提供的是一个让学生体会平面图形关系的思路,具体活动时,不一定要求学生按书上的拼。教师可提出问题:你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分组拼,既可以用几个相同的图形拼学过的图形,也可以拼出没学过的图形。拼完后,交流一下各组拼的情况,说一说:
1、是用哪些材料拼成的
2、为什么要选这些材料来拼
课本P.28上面的“做一做”是一个剪正方形的活动。通过把一张圆形的纸剪成一张正方形的纸,使学生看到有时圆和正方形是可以转化的,从而学习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我想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将这个“做一做”移到例1做风车的后面,与例1构成一个整体,谓之“3、‘剪’”。
这一教学环节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
——现在又请大家在剩下的纸片中选出圆形的,看一看、想一想:它与长方形、正方形比有什么特点;
——刚才,大家能从一张长方形的纸片中折出,并剪出一个正方形来,现在你能用这张圆形的纸片折出,并剪出一正方形来吗?看谁最聪明,试一试。(有困难的可小组合作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折和剪的?请展示一下,并说说你或你们小组剪出来的确实是个正方形,好吗?说说看。
以上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关系”的教学,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例1,以“特征”带“关系”,
例2,以“关系”带“特征”。
(三)例3——立体图形关系的教学
立体图形关系的教学,教材主要是通过例3进行的。例3也是一个拼组活动(见课本P.28),但拼组的是立体图形,其教学意图和教学方式、方法可参照例2。不再赘述。
课本P.28下面的“做一做”是一个做圆柱的活动。通过把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卷成一个圆柱,使学生看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这个活动比较简单,可以同桌同学合作来做。
——上节课我们的同学都很聪明,能用一个长方形或圆纸片剪出一个正方形来。今天你能用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片做一个圆筒吗?
——你做的这个圆筒,象什么形状的?有几种不同的做法?想一想做的前前后后,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四)练习六中一些习题的教学
请仔细地阅读《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师用书》中的P.55~56。了解每一题的设计意图,用足用好每一个题。
台州市黄岩教研室 陈基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一、教学内容和地位作用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材划分为4个小节,教学内容结构请看下面(也可见第一轮培训发的材料):
想一想 摆一摆
草原牧羊图。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数100以内各数,从整体上感受100,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和“十”.
突破数数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读写两位数,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意义
100以内数的组成: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练习读写两位数(整十数)、理解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读写100,理解“满十进一”的计数原理,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排列,顺序,总结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则。
用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和加减法的含义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主题图
数数
例2
数的组成
例4
读数 写数
例1
例3
例5
例6
例10
1~8题
“生活中的数”
1~8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配例1~例6。
配例7~例10。
100 以内数的认识
1
2
比大小活动。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会用关系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完成百数图的填空,形成100以内数的顺序的鲜明表象。加深对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
例7
例8
例9
数的顺序
大小比较
3
4
练习八
练习七
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
100以内数的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二)地位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哪些?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教师教学用书》P.57有所改变)
(1)结合具体事物,感受数的意义;
(2)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4)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把上述教学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
一是数的概念。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读数和写数、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基数和序数的含义等,它的要求是“会用10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二是数的计算。它包括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它的要求是“会计算”,“会计算”的速度要求是到单元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做5题,平均错误率在12%以内。
(二)怎样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
(一)教学的重点
1、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为什么?
一方面读数和写数的过程是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概念的过程,每读、写一个数,都需要应用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重要的概念;另一方面它又是后面要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百以内数的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应抓好这个重点内容的教学。
三、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的难点
1、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有哪些?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有三:
一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二是数位的意义;
三是探索例7(P.38)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2、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点?
关于难点一:教师除以教材中P.33安排的例2(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从八十八数到一百)和做一做为突破口外,还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同桌的两个学生轮流数数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关于难点二:可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用小棒摆数,用标有计数单位的计数器表示数,并根据计数器读数和写数等一系列活动来理解数位的意义。使学生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知道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关于难点三: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细细琢磨,互相讨论、提示,把自己找到的规律写出来,第二天再到班上来交流。这样做,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本单元可用8课时进行教学,具体分配如下:
第1课时:[数100以内的数]
草原牧羊图、例1,
练习七第1~2题;
第2课时:[100以内数的组成]
例2及“做一做”、例3及“做一做”,
练习七第3~4题;
四、教学建议
(一)课时的安排方案
第3课时:[读数和写数]
例4、例5、例6和“做一做”;
第4课时:[综合练习]
练习七第5~8题、
“生活中的数学”;
第5课时:[数的顺序]
例7、练习八第1~2题;
第6课时:[大小比较]
例8和“做一做”、练习八第3题;
第7课时:[比大小活动]
例9和“做一做”、
练习八第4、7、8题;
第8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例10和“做一做”、
练习八第5~6题;
1、第1课时的教学
本节课教学“数100以内的数”。教学时应着重思考以下几点:
(1)牧羊图的教学——“比20多得多”。
(2)例1的教学——100有多大,“满十进一”的进位制。
(3)“百球图”的教学。(参见《教师教学用书》P.73~74)
(二)课时的教学建议
2、第2课时的教学
本节课教学“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时应着重思考以下几点:
(1)教材安排例2的目的——突破数数的难点。
(2)例2和下面的“做一做” 的教学——借助实物数数到脱离实物数数,在数数过程中渗透数的组成教学。
(3)例3及“做一做”的教学——数的组成教学。
3、第3课时的教学
本节课教学“读数和写数”,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教学时主要通过例4、例5、例6进行的。教学中要突出数概念教学的第二个核心内容——位值制。具体的请参见教师教学用书相关部分。这儿就不说了。
请注意:学具盒上有计数器的部件,请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帮助学生组装和使用好。
4、第4课时的教学
本节课是综合练习(练习七的第5~8题)。通过练习加深对前两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练习中要补充100以内数的组成的练习,如:
(1)凭借第6题进行:说说听写的数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凭借第7题进行:说说填写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凭借第8题进行:如,我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一和几个十组成的,请你猜一猜,我卡片上的数是几?
5、第5课时的教学
本节课教学“数的顺序”,教学时要切切实实用好例7的“百数图”。
教学时可这样进行:
一看,二填,三涂,四找。
看:看未填满的百数图,想表中数的排列特点。
填:填满表中的空格,重温100以内各数的顺序。
涂:按第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
找:带着第2个问题“找数”,找“有趣的排列” 。
6、第6课时的教学
本节课教学“比较大小”,主要是借助例8进行的。教学时要遵循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可按这样的思路:
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
脱离实物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探究比较两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具体教学流程可以是:
——出示例8(课件或挂图),左边母鸡一个月下28个蛋,右边母鸡一个月下26个蛋,比一比,哪只鸡下蛋多?
——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鸡蛋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尝试:比较39和45,32和30中两个数的大小。
——探索: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寻找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
——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数就大。
——“做一做”。运用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的。
注意:作业时,应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看清每题中的数据再来比大小。
7、第7课时的教学
(1)本节“比大小活动”,可分两块。
第一块是教材提供的例9和它下面的“做一做”的教学内容,有关教学请参考教师用书中的相关部分。
第二块是采集身边的教学资源,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表述两个事物数量的多少。如:“我们班里,男同学比女同学少一些”、“今天用铅笔做作业的比用圆珠笔做作业的多得多”等。
(2)要用足用好练习八中的相关习题。
如: 第4题,可将条件“我吃的比你少一些”改成“我吃的比你少得多”,或改成“你吃的比我多一些”、“你吃的比我多得多”等。
第7题,除了巩固数的顺序之外,还可以让学生选取题中的两个数,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第8题,“估一估 猜一猜”,是一个猜数游戏。可将学生按4~6人一组完成该活动。通过这一游戏,在加深学生对数的大小的体会的同时,感受一种“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8、第8课时的教学
本节课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学的方向——还是重在数的组成教学,做到算用结合。
2、练习八第6题,是联系实际来比较两个数大小的题目。学生作出判断后,可先让学生同桌之间说说思考过程,再指名在班上说说思考过程,加深对加法的含义、数的组成、大小比较等知识的理解。
摆一摆 想一想
本节课“摆一摆 想一想”是实践活动。
活动可采取小组活动的形式,教师提前准备一些画有数位表和汇总表的纸发给学生。除一名学生对摆出的结果进行综合、记录外,其他几名学生都在数位表上摆圆片。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
杭州市阳光小学丁杭缨老师在诸暨省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执教的教案,大家可参考。
(见第一轮培训时发的资料)
台州市黄岩教研室 陈基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五单元 人民币的认识
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一、教学内容和地位作用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内容由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两部分组成,主要内容有: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
之间的十进关系;
看懂物品的单价;
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人民币的认识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元、角;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例2
例1
人民币的认识
简单的计算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认识用小数表示的物品的价格。
元、角的加法计算;求几个物品的总钱数。
元、角的减法计算;已知购物的钱数和付出的钱数,求剩下的钱数。
练习九
例5
例6
例7
例8
配例1~例8
通过购物、乘车、存钱3幅图,说明人民币在生活中重要作用。
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分,知道1角=10分。
例3
例4
主题图
1~11题
(二)地位作用
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1角=10分。
2、初步学会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知道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建议
(一)课时的安排方案
本单元可用4课时,课时内容具体分配如下。两种方案,供大家参考:
A、可以这样划分:
第1课时:[认识人民币]
主题图、例1、例2和“做一做”、例3、
例4和“做一做”、练习九的第1~2题;
第2课时:[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例5、例6和“做一做”、
练习九第3、4、题:
第3课时:[有关元、角的加法和减法]
例7和“做一做”、例8和“做一做”、
练习九第5、6题;
第4课时:[综合练习]
练习九第7~11题;
B、也可以这样划分:
第1课时:[认识人民币]
主题图、例1、例2和“做一做”、例3、
例4和“做一做”、练习九的第1~2题;
第2课时:[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例5、例6和“做一做”、
练习九第3、4、7、8题;
第3课时:[有关元、角的加法计算]
例7和“做一做”、练习九第5、6题;
第4课时:[有关元、角的减法计算]
例8和“做一做”、练习九9~11题;
(二)课时的教学建议
1、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
请看《教学月刊》2003年9期上省教研室斯苗儿的《返璞归真:数学课要有“数学味”》一文。
(也可见第一轮培训时发的资料)
本套教材在关于人民币知识的教学中增加了认识商品标价(以小数表示)的教学。教学时,可以这样进行:
——将例6制成课件(或用吹塑纸做成教具),动态出示4种物品及相应的物价标签;
——提问:标签上的0.50元、2.00元、1.2元、35.90元是什么意思?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的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派代表表述讨论的结果,学生每说一个结果,就在该价签的下面写出几元几角的钱数;
——引导学生概括认识物品单价的方法: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请注意:
(1)商品标价的认识,不要出到分的。
(2)本课结束时可布置商品价格的调查活动。要求学生回家后调查一下自己熟悉的商品价格,每人至少调查3种。到后天(即上第4课时)在班上交流:这些商品是用什么方式标价的?它们各表示多少钱?也可以用课本中P.54上的第8题作为调查内容。
3、有关元、角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教学
教学例7、例8时,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模拟购物的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活动中学习计算,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在模拟购物的活动中还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例7、例8后面的“做一做”应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例7后的“做一做”,还要注意提醒学生看清每种物品的单价,所列算式要整齐、美观,计算要正确。即关注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例8后的“做一做”,应在“应找”这一栏写上算式和结果。
4、综合练习的教学
练习九7~11题,是综合练习的内容。这些内容的练习要求学生能独立地、正确地完成好。教师应切实掌握学生练习的情况,适时查缺补漏,同时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练习的需要,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一些发展智力的趣味题。如:
用1元、2元、5元的钱币,如何凑出8元钱?你有几种凑法?
请注意:
练习九第11题的第(3)题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通过练习使学生知道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往往不需要精确计算,只须估算出结果就行。
祝大家在新的学期里,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成绩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