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五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40分)
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8分)
(1)一个人要想在某个lǐng yù( )有所jiàn shù( ),不但要捕捉瞬间的líng gǎn( )更要持之以恒地观察、思考,因为jī yù( )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2)一天,我在屋后散步时,忽然听到从huā pǔ ( )里传来蟋蟀明亮、qīng cuì( )的叫声,循声去找,却不见踪迹。于是我产生了一个yí wèn盐酸 ( ):怎样才能快速找到它?如果我发明一种jī qì( )人,它能根据声音准确定位找到声音,那该多好啊!
2、下列加点字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鄙视(bǐ) 盘盂(mèng) 文献 阻拦
B、鸿鹄(hú) 沧桑(cāng) 辨解 出版
C、厌恶(è) 弓缴(zhuó) 援助 恐怖
D、盐酸(yán) 溅落(jiàn) 蚯蚓 吻合
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过犹不及 及日中则如盘盂 B、不以为然 曰:非然也
B、赴汤蹈火 汤汤乎若水 D、能歌善舞 通国之善弈者
4、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做学问,我们除了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外,在方法上也要得当。
B、我们要善于把平时 作业中出现的错整理在一起,追根溯源,寻找错误的根本原因。
C、这篇文章含义深刻,不容易理解,一般人不可思议。
D、写文章时,我们有时从一些习以为常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也会给文章添彩。
5、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可是,有些人自以为才华超群,忽视了勤奋努力,结果他们的“天才”一天天黯淡下去,落得一事无成。
这些事例说明一个共同的道理:“天才”并不可靠,只有勤奋才靠 得住。
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在少年时代,曾见过不少天资聪明,敏锐过人的学生。
这就应验 了中国的一句古话。
而相反的例 子也不少见,有的人并无“天才”,但很有自知之明,终日勤奋不懈,遇事寻根究底,终于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A、 B、 C、 D
6、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楷书用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 。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平,下面四幅书法作品中(局部)属于赵孟頫的是( )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学弈》中,由于两人学习态度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学习效果告诉我们:在学习上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B、《表里的生物》中“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C、《他们那里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主要描绘了托米和玛琪对吞灭的学习场景与感受的幻想。
D、《真理诞生于百个问号 之后》中列出了三个事例,老师按照“观察现象——发现问题 ——相关的发现或发明”顺序来写的。
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8分)
(1)穷则思 , 。
(2)爸爸经常教我下围棋,但一次对弈中,我略胜爸爸一筹,他引用《荀子》中的
话赞叹道:“这真是‘青, , ’啊!”
(3)近年来,一些地方陆续实施了“直播带岗”的创 新之举,这种因时而变的做
法让我想到了这句话:“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
(4)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优秀青年代表会上说过:“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
的民族禀赋,正所谓‘ ,日日 新 ’。”
9、口语交际。(6分)
六(1)班就“小学生课外 阅读应当选择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正方(选择纸质书)我们的的观点是 ,因为
。
反义(选择电子 书)我们的观点是 因为
。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母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有里什么东西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地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 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好看。
1、选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 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我” 心情。
2、父亲把表放在桌上,“我”的眼睛为什么总盯着它?
3、父亲主动给“我”看表,“我”很高兴并且心跳加速的原因是什么 ( )
A、“我”不知道父亲的用意 是什么,心里充满了疑惑。
B“我”不知道怎样感谢父亲,心里既紧张以高兴。
C、“我”终于能够看到表里的世界,满足自己好奇心了,心里既开心以激动 。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桃花迷
沈括是北宋时期的大科学家,他从小就爱读书、爱钻研。
有一次,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里面有这么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很纳闷,为什么山下的桃花中月就落了,可是山上寺庙里的桃花开放呢?
他翻遍了家里藏书,也找不到答案。他百思不得其解,在屋里转着圈儿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他又去母亲,母亲说:“这……我也不知道!”第二年四月,小沈括约上几个小伙伴上山去玩。他看见山上的桃花开得正旺,一团团,一簇簇,像粉色的云霞。可是这个时节,自己家的校花已经凋谢了。
他找到寺里的和尚求教:“山上的桃花和山下的桃花开放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呢?”老和尚也答不上来。
下山时,小沈括一起思考这个问题。这时,一阵山见吹来,好凉呀!小沈括恍然大悟,高兴地对小伙伴说:“山上比山下高,气候也比山下寒冷,所以,山上的桃花开得比较晚!”
小沈括从小遇到 问题爱刨根问底,从桃花开始了对气象的兴趣,他用心钻研,勤学好问,终于成了一名大科学家。
1、根据意思从文 中找出词语。
(1)忽然醒悟。( )、
(2)比喻追 究底细。( )
2、“他看见山上桃花开得正旺,一团团,一簇簇,像粉色的云霞”这个句子把
比作 。读一读,品味语文,再仿写这样一个句子。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 代大诗人 诗作
《 》中的句子,诗句 中的“芳菲”指的是 ,山上桃
花与山下桃花不能同时开放的原因是 。
4、用“ ”在文中画出海尔括如何解开桃花谜的?
5、沈括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流传后世,读了文中的故
事,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三、习作。(30分)
想象一下,如果大脑能直接从书上拷 贝知识,如果人能在火星上生活,如果你能用
时光穿越时空回到恐龙时代……会发生 些什么?
让我们写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题目自拟,要大胆想
象。
附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1)领域,建树,灵感,机遇 (2)花圃,清脆,疑问 ,机器
2、先正确读音、字形。D
3、加点字意思相同的。A
4、词语使用有误的。C
5、排序正确的。B
6、赵孟頫书法。D
7、说法有误的。D
8、按文填空。(1)变则通,通则久,(2)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3)不必法古,不必循旧, (4)日新,日日新,又日 新
9、口语交际。略
二、阅读理解。略
三、习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