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脚印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规范书写“几”“用”两个生字。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和写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还记得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学生回答,师逐一在黑板上贴动物图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2.生自由读课文。师强调读书姿势及读书要求。3.指名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2.师出示下雪美景图。瞧,纷纷扬扬的大雪已经下起来了,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
3.认识感叹号。
4.加上手部动作,一边做动作,一边大声喊“下雪啦,下雪啦!
(四)学习第二句。
1.理解“群”的意思。
师:“群”最早的时候是指羊群,今天“群”不仅仅指羊群,还可以表示人或事物相聚在一起。比如:人群,牛群,群山。你知道一群是什么意思了吗?(很多,许多)
指名读好这一句话,突出小画家的多。
句式练习。(1)雪地里的小画家有、、、、。提示:如果能在最后一位小画家的前面加上“和”就更好了。(2)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和。(3)雪地里的小画家有、有、有、还有。师: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可见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学习第三句。
再读课文,思考:雪地里有这么多小画家,它们都画了些什么呢?
2.学生读完课文,做贴画游戏。
师:老师这里有小画家们的脚印画,谁能把它们贴在小画家的后面。
3.出示小鸡及其脚印和竹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鸡爪与竹叶的相似之处感知比喻句。出示:()的脚印像(),指导读好小鸡画竹叶。
4.用上述方法观察认识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与梅花、枫叶、月牙的相似之处。
5.做游戏(我问你答),加深对第三句话的理解。
师:小画家们画的什么?你记住了吗?男生问,女生回答,然后交换女生问,男生答。小鸡画什么?......现在老师加大难度,换一种方法来问你还能答对吗?谁画竹叶?谁画梅花?(六)学习第四句话
小动物们的本领也大得很,靠自己的小脚就能画出那么美丽的画,怪不得它们自豪地说“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课件出示句子)
2.指导朗读,读出轻松、高兴、自豪的语气。
(七)学习五、六句
1.师:这么热闹的场面,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呢?(1)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引导理解青蛙在冬眠。让学生了解冬眠的相关知识。(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需要冬眠?(3)我当小诗人:出示让学生当小诗人,经过老师的引导自己作诗。
师: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明年还要捉害虫呢!所以我们小声点,别吵醒它,谁想读一读这句话(第 6句)?指名读。你真是它的好朋友,声音这么轻,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谁还想试试?
指导书写,展示评议。
出示“几”和“用”。2.学习新笔画“横折弯钩”3.教师范写,学生跟着老师书空。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坐姿及握笔姿势。5.教师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作品。
总结全文,加上动作再齐读一遍这首诗歌结束本节课!
布置作业。课外实践作业:回家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看看他们又能画出什么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