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
1.用“√”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百啭(zhuǎn zhuàn) 钵子(bō běn) 华罗庚(huá huà)
追悼(dào diào) 伽蓝(jiā qié) 焖米饭(mēn mèn)
2.读拼音,写字词。
xī 牲 luò tuo qiū yǐn
依wēi bō li líng lì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巍巍乎若太山 (2)弗若之矣
(3)笑而然之 (4)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选择题
4.依次填入句中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我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再到科研一线奋战了,_____我还是有句话想给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说:“_____国家强盛,_____有个人的幸福。”
——“两弹元勋”程开甲
A.虽然……但……如果……就……
B.虽然……但……只有……才……
C.因为……所以……如果……就……
D.因为……所以……只有……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地答卷,而考场外的老师和家长们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即使需要春风化雨的涵养润泽,也离不开制度的刚性约束。
D.客观、专业的影评是引领电影市场走向健康和成熟的重要推手。
6.下列句子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我们的家乡真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端午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忍不住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为了促进消费,政府实施了许多举措,如发放消费券,县长直播带货等,真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7.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长大了,我的话语应该是一缕饱含早春气息的柔风,______;我的思想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______;我的辩答应该是凭借观点的盾牌,______;我的立场应该是伸张正义的力量,______。
①弥合朋友间误会的缝隙 ②澎湃少年的热忱和血液
③迎承辩论赛上的唇枪舌剑 ④孕育并结出金色的果实
A.④②①③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三、解答题
8.按要求写句子。
(1)请你在横线上填上表示“很多”的四字词语,使语言表达更丰富。
星期天,小亮去公园游玩。回家后,爸爸问他见到了什么,小亮说:“公园里游客 ,花的颜色 ,商店里的工艺品 。”
(2)郭老师说:“祝贺你,成功了!”(改为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
(3)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仿照句子用引用的手法写一句话)
(4)请以“远处传来的琴声”为情境,就心情“好”与心情“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心情“好”:
心情“不好”:
9.古诗词默写。
(1)大漠沙如雪, 。何当金络脑, 。(李贺《马诗》)
(2)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孟浩然《宿建德江》)
(3)好雨知时节, 。 ,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 ,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 。(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10.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①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②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上面的语段选自名著《 》,其中的“我”是 。
(2)从以上语段中可以看出“我”具有 的生活态度。
11.受传统文化熏染,中华英雄辈出,各领时代风骚。让我们一起走进以“传承 梦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画线句子内容,补充下联,使之成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国藏,异彩纷呈,历久弥香。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增添时代风采。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
上联: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采
下联:经典国学
(2)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校刊准备以“致敬英雄人物”为主题出一期专刊。请仿照栏目一、栏目四,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英雄故事最励志
栏目二:
栏目三:
栏目四:英雄歌曲最响亮
四、阅读理解。(26分)
12. 【材料一】聚会时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如今“低头”早已不是一种现象,已然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材料二]快节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令得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一个人“行动”的机会增多,导致不少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数字终端进行娱乐休闲,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多彩,智能手机已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材料三】经常查看手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材神上、情感上的缺失。同时,长时间接触手机、电视及电脑、脑部过度刺激,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更使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进一步降低自身免技力。
【材料四】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尤其是在家人面前。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一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1)联系材料,试着解释下面的词语。
低头族:
碎片时间:
(2)请简要概括你从材料一、材料二中所获取的信息。
【材料一】
【材料二】
(3)如果带着“长期玩手机的危害”这一任务进行阅读,需要重点阅读材料 。由此可知长期玩手机的危害是 。
(4)你身边一定也有对手机等电子产品依赖性很强的人,请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帮助他们摆脱困扰。(至少2点)
13.阅读《长腿儿的压岁钱》,完成小题。
长腿儿的压岁钱
佟才录
我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过年收到压岁钱的次数屈指可数,只有一次让我记忆格外深刻。
我八岁那年,家里的日子似乎好转了一些。那年除夕,要吃年夜饭时,母亲竟从兜里摸出一个红纸包递给我。我有些迷惘(wǎng):“你给我红纸干吗?我又不是个女孩子。”母亲笑着说:“傻孩子,这是给你的压岁钱。”我打开红纸包一看,里面竟有一张两元面额的崭新纸币。我问母亲:“这钱真是给我的?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母亲微笑着点点头。吃过年夜饭后,我着急地上街去找小伙伴玩。以往过年,我很少出去玩,而今年不同,我兜里有压岁钱了,便很想向小伙伴们炫耀一下。我把小伙伴们都叫到街上,问谁得了压岁钱,得到了多少。小伙伴们都从兜里掏出了自己得到的压岁钱,有得五毛的,有得一元的,数我得的最多。小伙伴们都很羡慕我。那一刻,我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疯玩了一会儿,我们就各回各家。回到家,我想把我的压岁钱夹进课本里保存,可伸手一掏兜,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压岁钱丢了!我没敢吱声,两元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可以买20个夹糖烧饼呢。我悄无声息地提着灯笼返回街上,在玩过的地方仔仔细细地寻找,我还发动小伙伴们都出来帮忙找,但最终无功而返。
我沮丧地回到家,眼眶里湿湿的。母亲见了,问我是不是和小伙伴们闹不高兴了,我吞吞吐吐地说:“我的压……岁钱丢了。”母亲听了微微一怔,然后温和地对我说:“孩子,你知道吗?压岁钱是长了腿儿的,它可能是自己溜出去玩了,等玩够了就会回来找它的小主人的。你好好地睡上一觉,明天早晨你的压岁钱就会回到你身边。”“真的吗?”母亲笃定地说:“妈妈怎么会骗你?”
我一向最信任妈妈,对妈妈所说的话从来都深信不疑。于是,我转身就高兴地去睡觉了。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见我的压岁钱迈着两条莲藕似的小短腿儿,自己蹦蹦跳跳地回来找我了。第二天清早,我一觉醒来,赫(hè)然发现枕边躺着两元钱。我高兴得大叫:“妈妈,妈妈,我的压岁钱真的长着腿儿自己走回来了。”那年春节,因为长腿儿的压岁钱的奇异事件,我一直快乐无比。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长腿儿的压岁钱,不过是母亲精心编织的美丽谎言,但这个美丽的谎言却足足温暖了我的一生。
(选自《小猕猴学习画刊 高年级版》,2020年第11期)
(1)八岁那年,“我”收到了多少压岁钱?
A.五毛
B.一元
C.两元
D.三元
(2)“这个美丽的谎言却足足温暖了我的一生”中“美丽的谎言”指的是什么?
A.小伙伴们帮助“我”找到压岁钱
B.丢失的压岁钱会长腿儿走回来
C.母亲偷偷把压岁钱收回去了
D.母亲把压岁钱放在“我”的枕边
(3)照样子,把“我”的心情变化与原因补充完整。
“我”的心情 原因
惊喜 收到压岁钱
① 炫耀压岁钱
② ③
④ 压岁钱“失而复得”
(4)“母亲听了微微一怔,然后温和地对我说……”此时,母亲微微一怔,她可能在想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5)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她说的话或做的事简要说明。
五、习作天地。
14.
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参加竞赛、服务社区、学做家务……我们的生活处处是课堂。这些不一样的课堂能锻炼体魄、磨炼意志,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能增进友谊、净化心灵……请你以“生活里的别样课堂”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50字。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
1.用“√”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百啭(zhuǎn zhuàn) zhuàn 钵子(bō běn) bō 华罗庚(huá huà) huà
追悼(dào diào) dào 伽蓝(jiā qié) qié 焖米饭(mēn mèn) mèn
【答案】zhuàn bō huà
dào qié mèn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即可。
【解答】华:读“huà”时,意为姓。读“huá”时,意为时光、时间。故“华罗庚”的“华”读作“huà”。
伽:读“jiā”时,意为(伽倻)朝鲜乐器名,有些像中国的筝。读“qié”时,意为(伽南香)沉香;(伽蓝)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读“gā”时,意为(伽马射线)即“丙种射线”,镭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的射线,应用于工业和医学等领域。故“伽蓝”的“伽”读“qié”。
故答案为:
zhuàn bō huà
dào qié mèn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读拼音,写字词。
xī 牺 牲 luò tuo 骆驼 qiū yǐn 蚯蚓
依wēi 偎 bō li 玻璃 líng lì 伶俐
【答案】牺 骆驼 蚯蚓
偎 玻璃 伶俐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字词。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字词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牺 骆驼 蚯蚓
偎 玻璃 伶俐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字词。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巍巍乎若太山 高。 (2)弗若之矣 不如。
(3)笑而然之 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4)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凭你。
【答案】(1)高;
(2)不如;
(3)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4)任凭你。
【分析】考查了字词解释、诗歌词句理解。做此题要先理解诗歌词句大意,再根据诗歌词句意思理解做题。
【解答】(1)考查字词解释。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高。
(2)考查字词解释。弗若之矣: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弗若:不如。
(3)考查字词解释。笑而然之:(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然之: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4)考查诗歌词句理解。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任尔:任凭你。
故答案为:
(1)高;
(2)不如;
(3)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4)任凭你。
【点评】诗歌词句中重点字词的意思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积累,做题时方便搜索调取。遇到不确定的字词,也可联系诗歌词句整体进行分析解释。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4.依次填入句中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我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再到科研一线奋战了,_____我还是有句话想给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说:“_____国家强盛,_____有个人的幸福。”
——“两弹元勋”程开甲
A.虽然……但……如果……就……
B.虽然……但……只有……才……
C.因为……所以……如果……就……
D.因为……所以……只有……才……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解答】“我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再到科研一线奋战了”与“我还是有句话 想给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说”之间是转折关系,故用“虽然……但……”连接;“国家强盛”与“有个人的幸福”之间是条件关系,故用“只有……才……”连接。
故选:B。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地答卷,而考场外的老师和家长们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即使需要春风化雨的涵养润泽,也离不开制度的刚性约束。
D.客观、专业的影评是引领电影市场走向健康和成熟的重要推手。
【答案】D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解答】A.有误,成分缺少,“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缺少了宾语,应该是“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的精神”,所以错误。
B.有误,语言表达不合理,“无时无刻”需要与否定词“不”连用,组成双重否定句,起到强调作用。故将”都”改为“不”。
C.有误,关联词使用有误,将“即使”改为“不仅“。
D.正确。
故选:D。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6.下列句子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我们的家乡真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端午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忍不住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为了促进消费,政府实施了许多举措,如发放消费券,县长直播带货等,真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答案】C
【分析】考查了名言警句、谚语、俗语、诗歌翻译。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A、B、D恰当。
C.不恰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描写中秋节的。
故选:C。
【点评】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7.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长大了,我的话语应该是一缕饱含早春气息的柔风,______;我的思想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______;我的辩答应该是凭借观点的盾牌,______;我的立场应该是伸张正义的力量,______。
①弥合朋友间误会的缝隙 ②澎湃少年的热忱和血液
③迎承辩论赛上的唇枪舌剑 ④孕育并结出金色的果实
A.④②①③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答案】B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解答】从“我的话语应该是一缕饱含早春气息的柔风”中应该知道这是对待朋友要像春风一样温柔,故应填①,从“我的思想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中应该知道这是豆荚成熟,由此可推知,此填④,从“我的辩答应该是凭借观点的盾牌”中的“辩答”,应该知道这是谈判,由此可推知应填③,从“我的立场应该是伸张正义的力量”中的“力量”,应该知道这是彰显力量,应填②。
故选:B。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8.按要求写句子。
(1)请你在横线上填上表示“很多”的四字词语,使语言表达更丰富。
星期天,小亮去公园游玩。回家后,爸爸问他见到了什么,小亮说:“公园里游客 熙熙攘攘 ,花的颜色 五颜六色 ,商店里的工艺品 琳琅满目 。”
(2)郭老师说:“祝贺你,成功了!”(改为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
郭老师一脸激动:“祝贺你,成功了!”
(3)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仿照句子用引用的手法写一句话)
学习应该常常复习,正如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请以“远处传来的琴声”为情境,就心情“好”与心情“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心情“好”: 远处传来了阵阵琴声,每一个音符都像调皮的小精灵,在耳中跳跃舞蹈,让人不禁愉快起来。
心情“不好”: 远处传来了阵阵琴声,每个音符都重重击在我的心上,惹得人心烦意乱,好不讨厌。
【答案】(1)熙熙攘攘 五颜六色 各种各样 琳琅满目;
(2)郭老师一脸激动:“祝贺你,成功了!”
(3)学习应该常常复习,正如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远处传来了阵阵琴声,每一个音符都像调皮的小精灵,在耳中跳跃舞蹈,让人不禁愉快起来。
远处传来了阵阵琴声,每个音符都重重击在我的心上,惹得人心烦意乱,好不讨厌。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补充、改写句子、句子仿写、情景写话。补充句子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解答】(1)考查补充句子。根据本题语境,形容这段话中的“很多”的意思的词语,可依次是“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五颜六色”形容颜色或品种繁多。“琳琅满目”指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2)考查了改写句子。根据题意,把“说”换成它的同义词或者近义词即可。
(3)考查仿写句子。例句引用了名言说明了一个道理,仿写时注意。
(4)考查情景写话,要注意分清两种心情下的不同景物感受。
故答案为:
(1)熙熙攘攘 五颜六色 各种各样 琳琅满目;
(2)郭老师一脸激动:“祝贺你,成功了!”
(3)学习应该常常复习,正如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远处传来了阵阵琴声,每一个音符都像调皮的小精灵,在耳中跳跃舞蹈,让人不禁愉快起来。
远处传来了阵阵琴声,每个音符都重重击在我的心上,惹得人心烦意乱,好不讨厌。
【点评】句子的基本成分就是构成句子所必须具备的词和词组,完整句注意要有一些基本成分。
9.古诗词默写。
(1)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李贺《马诗》)
(2)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答案】(1)燕山月似钩 快走踏清秋;
(2)移舟泊烟渚 江清月近人;
(3)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4)才始送春归 千万和春住。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1)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
(2)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3)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
(4)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故答案为:
(1)燕山月似钩 快走踏清秋;
(2)移舟泊烟渚 江清月近人;
(3)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4)才始送春归 千万和春住。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0.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①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②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上面的语段选自名著《 鲁滨逊漂流 》,其中的“我”是 鲁滨逊 。
(2)从以上语段中可以看出“我”具有 积极乐观 的生活态度。
【答案】(1)鲁滨逊漂流 鲁滨逊;
(2)积极乐观。
【分析】语段选自《鲁滨逊漂流记》,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 克鲁索在航海途中遇到风暴,漂流到无人的荒岛上,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生存下来,最终得以返回故乡的故事。
【解答】(1)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根据文中描述的内容可知,语段选自《鲁滨逊漂流记》。文中的“我”指的是鲁滨逊。
(2)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从“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可看出“我”已不再消沉,不再抱怨,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待当前的处境。
故答案为:
(1)鲁滨逊漂流 鲁滨逊;
(2)积极乐观。
【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11.受传统文化熏染,中华英雄辈出,各领时代风骚。让我们一起走进以“传承 梦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画线句子内容,补充下联,使之成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国藏,异彩纷呈,历久弥香。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增添时代风采。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
上联: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采
下联:经典国学 领成长助圆梦
(2)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校刊准备以“致敬英雄人物”为主题出一期专刊。请仿照栏目一、栏目四,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英雄故事最励志
栏目二: 英雄人物最伟大
栏目三: 英雄电影最热血
栏目四:英雄歌曲最响亮
【答案】(1)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 领成长助圆梦;
(2)英雄人物最伟大 英雄电影最热血。
【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宣传标语。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1)本题考查宣传标语和对联的掌握。宣传标语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话语。仿照上联内容、句式,写出下联即可。根据对联常识,对联的上下联句式必须一致,结合画线句子内容,可用“经典国学”与“传统文化”相对,“展魅力添风采”与“领成长助圆梦”相对,因此下联可拟写为“经典国学领成长助圆梦”。
(2)本题考查活动栏目的设计。栏目的设计首先要以“致敬英雄人物”为中心来确定内容,栏目一是讲述英雄的故事,栏目三是展示歌唱英雄的歌曲,据此可想到介绍英雄的生平、评价英雄的行为等等。想好了栏目内容,再参照所给的栏目一、四的名称格式拟写出对应的名称。此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 领成长助圆梦;
(2)英雄人物最伟大 英雄电影最热血。
【点评】宣传标语的特点及作用:宣传标语的特点是达到宣传鼓动目的,标语口号用通俗的话语诠释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宣传标语的格式:句式整齐,修辞鲜明,灵活使用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四、阅读理解。(26分)
12. 【材料一】聚会时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如今“低头”早已不是一种现象,已然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材料二]快节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令得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一个人“行动”的机会增多,导致不少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数字终端进行娱乐休闲,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多彩,智能手机已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材料三】经常查看手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材神上、情感上的缺失。同时,长时间接触手机、电视及电脑、脑部过度刺激,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更使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进一步降低自身免技力。
【材料四】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尤其是在家人面前。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一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1)联系材料,试着解释下面的词语。
低头族: 经常低头看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屏幕的人。
碎片时间: 不连续的很短的时间。
(2)请简要概括你从材料一、材料二中所获取的信息。
【材料一】 写“低头”现象越来越多。
【材料二】 写智能手机已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3)如果带着“长期玩手机的危害”这一任务进行阅读,需要重点阅读材料 材料三 。由此可知长期玩手机的危害是 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视力不断下降;进一步降低了自身免疫力 。
(4)你身边一定也有对手机等电子产品依赖性很强的人,请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帮助他们摆脱困扰。(至少2点)
合理利用手机,扬长避短;多参加户外活动,分散精力;多些纸质阅读;拿出尽量多的时间多陪伴家里的老人、小孩等等。
【答案】(1)经常低头看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屏幕的人。
不连续的很短的时间。
(2)写“低头”现象越来越多。写智能手机已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3)材料三 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视力不断下降;进一步降低了自身免疫力。
(4)智能手机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这让人们对它爱不释手。
(5)合理利用手机,扬长避短;多参加户外活动,分散精力;多些纸质阅读;拿出尽量多的时间多陪伴家里的老人、小孩等等。
【分析】语段选取的四则材料都是与“低头族”有关的。材料一写“低头”现象越来越多。材料二写智能手机已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材料三写长期“低头”会对精神和身体造成危害。材料四写“低头”影响人际交流。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理解,低头族:经常低头看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屏幕的人。碎片时间:不连续的很短的时间。
(2)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根据材料一“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材料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多彩。智能手机已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作答。
(3)考查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材料三“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同时长时间接触电视及电脑,脑部过度刺激,会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更使得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进一步降低了自身免疫力”可知,这一部分写了“长期玩手机的危害”,因此带着“长期玩手机的危害”这一任务进行阅读,需要重点阅读材料三,由此可知长期玩手机的危害是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视力不断下降;进一步降低了自身免疫力。
(4)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进行恰当回答。如:智能手机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这让人们对它爱不释手。
(5)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能力。针对某种情况提出建议,所提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要有针对性。作答本题时,可从两个方面来提出建议,一是家长和社会的方面,二是学生自己的方面。据此可提出建议:家长要对孩子要及早预防、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合理利用手机;多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其它兴趣,避免手机依赖;多些纸质阅读;拿出尽量多的时间多陪伴家里的老人、小孩等。
故答案为:
(1)经常低头看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屏幕的人。
不连续的很短的时间。
(2)写“低头”现象越来越多。写智能手机已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3)材料三 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视力不断下降;进一步降低了自身免疫力。
(4)智能手机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这让人们对它爱不释手。
(5)合理利用手机,扬长避短;多参加户外活动,分散精力;多些纸质阅读;拿出尽量多的时间多陪伴家里的老人、小孩等等。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文本,从中获取正确信息后填空
13.阅读《长腿儿的压岁钱》,完成小题。
长腿儿的压岁钱
佟才录
我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过年收到压岁钱的次数屈指可数,只有一次让我记忆格外深刻。
我八岁那年,家里的日子似乎好转了一些。那年除夕,要吃年夜饭时,母亲竟从兜里摸出一个红纸包递给我。我有些迷惘(wǎng):“你给我红纸干吗?我又不是个女孩子。”母亲笑着说:“傻孩子,这是给你的压岁钱。”我打开红纸包一看,里面竟有一张两元面额的崭新纸币。我问母亲:“这钱真是给我的?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母亲微笑着点点头。吃过年夜饭后,我着急地上街去找小伙伴玩。以往过年,我很少出去玩,而今年不同,我兜里有压岁钱了,便很想向小伙伴们炫耀一下。我把小伙伴们都叫到街上,问谁得了压岁钱,得到了多少。小伙伴们都从兜里掏出了自己得到的压岁钱,有得五毛的,有得一元的,数我得的最多。小伙伴们都很羡慕我。那一刻,我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疯玩了一会儿,我们就各回各家。回到家,我想把我的压岁钱夹进课本里保存,可伸手一掏兜,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压岁钱丢了!我没敢吱声,两元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可以买20个夹糖烧饼呢。我悄无声息地提着灯笼返回街上,在玩过的地方仔仔细细地寻找,我还发动小伙伴们都出来帮忙找,但最终无功而返。
我沮丧地回到家,眼眶里湿湿的。母亲见了,问我是不是和小伙伴们闹不高兴了,我吞吞吐吐地说:“我的压……岁钱丢了。”母亲听了微微一怔,然后温和地对我说:“孩子,你知道吗?压岁钱是长了腿儿的,它可能是自己溜出去玩了,等玩够了就会回来找它的小主人的。你好好地睡上一觉,明天早晨你的压岁钱就会回到你身边。”“真的吗?”母亲笃定地说:“妈妈怎么会骗你?”
我一向最信任妈妈,对妈妈所说的话从来都深信不疑。于是,我转身就高兴地去睡觉了。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见我的压岁钱迈着两条莲藕似的小短腿儿,自己蹦蹦跳跳地回来找我了。第二天清早,我一觉醒来,赫(hè)然发现枕边躺着两元钱。我高兴得大叫:“妈妈,妈妈,我的压岁钱真的长着腿儿自己走回来了。”那年春节,因为长腿儿的压岁钱的奇异事件,我一直快乐无比。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长腿儿的压岁钱,不过是母亲精心编织的美丽谎言,但这个美丽的谎言却足足温暖了我的一生。
(选自《小猕猴学习画刊 高年级版》,2020年第11期)
(1)八岁那年,“我”收到了多少压岁钱? C
A.五毛
B.一元
C.两元
D.三元
(2)“这个美丽的谎言却足足温暖了我的一生”中“美丽的谎言”指的是什么? B
A.小伙伴们帮助“我”找到压岁钱
B.丢失的压岁钱会长腿儿走回来
C.母亲偷偷把压岁钱收回去了
D.母亲把压岁钱放在“我”的枕边
(3)照样子,把“我”的心情变化与原因补充完整。
“我”的心情 原因
惊喜 收到压岁钱
① 飘飘然 炫耀压岁钱
② 沮丧 ③ 丢失压岁钱
④ 高兴 压岁钱“失而复得”
(4)“母亲听了微微一怔,然后温和地对我说……”此时,母亲微微一怔,她可能在想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孩子丢了压岁钱,肯定心里十分难过,我不能批评指责他。相反,我还得想个办法不知不觉地把他丢的压岁钱放回去,让孩子开心起来。
(5)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她说的话或做的事简要说明。
文中的母亲温柔、善良、关爱孩子。当“我”丢了压岁钱,母亲没有批评“我”,而是温柔地说,压岁钱自己出去玩了,玩够了就会回来的;第二天“我”醒来,发现枕边躺着两元钱,“我”一直以为是压岁钱自己回来了,为此高兴了好久。
【答案】(1)C;
(2)B;
(3)①飘飘然 ②沮丧 ③丢失压岁钱 ④高兴;
(4)孩子丢了压岁钱,肯定心里十分难过,我不能批评指责他。相反,我还得想个办法不知不觉地把他丢的压岁钱放回去,让孩子开心起来。
(5)文中的母亲温柔、善良、关爱孩子。家境不富裕的母亲给了“我”两元红包,以及弄丢压岁钱后第二天“我”醒来,发现枕边躺着两元钱,“我”一直以为是压岁钱自己回来了,那其实是母亲的钱,可见母亲是一个善良、关爱孩子的人。当“我”丢了压岁钱,母亲没有批评“我”,而是温柔地说,压岁钱自己出去玩了,玩够了就会回来的,可见母亲是一个温柔的人。
【分析】本文主要写了“我”在一年的除夕收到两元压岁钱,“我”十分高兴,就去街上找小伙伴们炫耀。结果不知什么时候把压岁钱弄丢了,母亲知道后骗“我”说压岁钱长了腿,它玩累了自己会回来的。第二天醒来“我”也如愿等回了两元压岁钱。长大后,“我”才知道那不过是母亲编织的美丽谎言。全文表达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解答】(1)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由句子“我打开红纸包一看,里面竟有一张两元面额的崭新纸币”可知,“我”收到了两元钱。故选:C。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这个美丽的谎言却足足温暖了我的一生”出现在最后一段,结合前文“压岁钱是长了腿儿的,它可能是自己溜出去玩了,等玩够了就会回来找它的小主人的”“第二天清早,我一觉醒来,赫然发现枕边躺着两元钱”可知,这里的“谎言”是指母亲骗“我”丢失的压岁钱会长腿儿走回来。故选:B。
(3)本题考查提取信息。①可由可由第二段句子“小伙伴们都很羡慕我。那一刻,我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得出答案。②可由句子“我沮丧地回到家,眼眶里湿湿的”得出答案。③可由句子“回到家,我想把我的压岁钱夹进课本里保存,可伸手一掏兜,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压岁钱丢了”概括出答案。④可由句子“第二天清早,我一觉醒来,赫然发现枕边躺着两元钱。我高兴得大叫”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揣测人物心理活动。结合后文“孩子,你知道吗?压岁钱是长了腿儿的,它可能是自己溜出去玩了,等玩够了就会回来找它的小主人的。你好好地睡上一觉,明天早晨你的压岁钱就会回到你身边”可知,母亲此时不会责备孩子,而是要想办法在不知不觉中把压岁钱给孩子放回去,让孩子开心起来。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母亲给“我”两元压岁钱以及“我”弄丢压岁钱后母亲用善意的谎言让“我”开心起来,可见母亲是一个善良、关爱孩子的人。“我”弄丢压岁钱母亲还温柔地安慰“我”,可见母亲是一个温柔的人。
故答案为:
(1)C;
(2)B;
(3)①飘飘然 ②沮丧 ③丢失压岁钱 ④高兴;
(4)孩子丢了压岁钱,肯定心里十分难过,我不能批评指责他。相反,我还得想个办法不知不觉地把他丢的压岁钱放回去,让孩子开心起来。
(5)文中的母亲温柔、善良、关爱孩子。家境不富裕的母亲给了“我”两元红包,以及弄丢压岁钱后第二天“我”醒来,发现枕边躺着两元钱,“我”一直以为是压岁钱自己回来了,那其实是母亲的钱,可见母亲是一个善良、关爱孩子的人。当“我”丢了压岁钱,母亲没有批评“我”,而是温柔地说,压岁钱自己出去玩了,玩够了就会回来的,可见母亲是一个温柔的人。
【点评】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
五、习作天地。
14.
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参加竞赛、服务社区、学做家务……我们的生活处处是课堂。这些不一样的课堂能锻炼体魄、磨炼意志,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能增进友谊、净化心灵……请你以“生活里的别样课堂”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50字。
【答案】
生活里的别样课堂
生活中,大自然,哪怕是一点点小片段,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课堂。只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总有授予知识的地方。
你一定见过夏天地上成群结队的蚂蚁吧?小时候,吃饭不老实,老是会掉米粒在桌上或地上,到了夏天,就会有许许多多小蚂蚁成群结队地跑过来搬米。这时,幼小的我便会蹲下观察忙碌的蚂蚁们。我看到一开始只有一只蚂蚁晃荡晃荡地爬过来,左爬爬,右爬爬,似乎喝醉酒的小老头。当它靠近米粒,便会迅速上前探索食物,试着自己能不能把食物搬回家,可是,失败了,光凭一人力量是搬不动的。这时,我就会在一旁嘲笑蚂蚁的愚蠢与不自量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惊讶于这只蚂蚁的聪明。它很快找到自己的同伙,用自己头顶上纤细的触角互相碰撞。这是在干什么?无知的我百思不得其解,挠挠头问一旁擦桌子的妈妈,妈妈很快回答了我。原来相碰触角是蚂蚁沟通的一种方式,获得新知识的我更加兴致勃勃地观察。两只蚂蚁沟通完又沿原路返回去查看食物,即便是两只蚂蚁,那颗米粒也是庞然大物,它们无法搬起。去找来其它伙伴帮助,大家同心协力,终于搬走“庞然大物”。我忍不住为蚂蚁的成功喝彩。想到这里,脑海浮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小的蚂蚁可以搬起比它大好几倍的物体呢?仔细想了想,这难道不是小小蚂蚁团结合作奋斗出来的结果么?
我兴奋地直起身板,佩服着这群小小的“老师们”。歌德曾经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在干什么事,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蚂蚁搬食物的种种场景浮现在眼前,脑海里浮出:“团结就是力量”的字眼。感谢小小的蚂蚁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
【分析】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要求以《生活里的别样课堂》为题,写一篇作文。通过题目要求可知,所写的“课堂”应是实践性的“课堂”,想想自己曾经参加过哪些别样的课堂,你有哪些收获?选择印象深刻,最想表达的去写。写时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注意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解答】范文:
生活里的别样课堂
生活中,大自然,哪怕是一点点小片段,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课堂。只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总有授予知识的地方。
你一定见过夏天地上成群结队的蚂蚁吧?小时候,吃饭不老实,老是会掉米粒在桌上或地上,到了夏天,就会有许许多多小蚂蚁成群结队地跑过来搬米。这时,幼小的我便会蹲下观察忙碌的蚂蚁们。我看到一开始只有一只蚂蚁晃荡晃荡地爬过来,左爬爬,右爬爬,似乎喝醉酒的小老头。当它靠近米粒,便会迅速上前探索食物,试着自己能不能把食物搬回家,可是,失败了,光凭一人力量是搬不动的。这时,我就会在一旁嘲笑蚂蚁的愚蠢与不自量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惊讶于这只蚂蚁的聪明。它很快找到自己的同伙,用自己头顶上纤细的触角互相碰撞。这是在干什么?无知的我百思不得其解,挠挠头问一旁擦桌子的妈妈,妈妈很快回答了我。原来相碰触角是蚂蚁沟通的一种方式,获得新知识的我更加兴致勃勃地观察。两只蚂蚁沟通完又沿原路返回去查看食物,即便是两只蚂蚁,那颗米粒也是庞然大物,它们无法搬起。去找来其它伙伴帮助,大家同心协力,终于搬走“庞然大物”。我忍不住为蚂蚁的成功喝彩。想到这里,脑海浮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小的蚂蚁可以搬起比它大好几倍的物体呢?仔细想了想,这难道不是小小蚂蚁团结合作奋斗出来的结果么?
我兴奋地直起身板,佩服着这群小小的“老师们”。歌德曾经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在干什么事,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蚂蚁搬食物的种种场景浮现在眼前,脑海里浮出:“团结就是力量”的字眼。感谢小小的蚂蚁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
【点评】这篇文章小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为我们展现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小知识。本文句式整齐,思路清晰,首尾呼应,从而使文章结构完整。真是一篇不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