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1 23:1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朝鲜族中学2022-2023年学年度 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1单元-6单元)
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知识与运用: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载 载人 千载难逢 B.攒钱 攒射 人头攒动
C.劲敌 强劲 笔力遒劲 D.肥胖 变胖 心宽体胖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筹备 柏油路 墨守成规 B.粗犷 兵马俑 融汇贯通
C.庇佑 编辑部 流芳百世 D.缔造 庄稼人 甘拜下风
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都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膨大——缩小 凄凉——炎热 B.热情——冷淡 点燃——熄灭
C.郑重——轻率 神奇——平常 D.平静——动荡 新鲜——陈腐
4.下列各组词语,搭配不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扬起风帆  谱写乐章   B. 精准防控 遍地鲜花
C. 文化传承 高举旗帜   D. 教室平静 坚持国策
5.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我们中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底蕴深厚的文章,要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C.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场地,只听发令枪一响,各国运动员纷至沓来,向终点跑去。
D.在海洋深处,还有许多未被我们探索和利用的海洋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6.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场面多感动。。
B. 微风摇碎一树阳光,地上树影斑驳,四下一片静谧
C.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D.“两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认真倾听了与会代表的许多宝贵意见。
7.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实现 ②保护 ③发挥 ④加强 ⑤依据
根据规划,粤港澳大湾区的每座城市都将( )自身优势,( )主导作用。规划还包括( )商业、金融和工业联系,( )环境和能源安全,通过新的基础设施( )区域一体化。
③②⑤④①  B. ④①③②⑤ C. ⑤③④②①  D. ①②④③⑤
8.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我们周围的事物、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做出自己智慧的判断。( )再把它加到技能中去,这样就( )有技能,( )有判断能力,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社会一定会非常欢迎你,( )你是一个有智慧的、有能力的人。
A.所以 要么 要么 因为 B.如果 既 又 因为
C.如果 要么 要么 因为 D.所以 既 又 因此
9.将“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插入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②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③网络时代“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④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① B.② C.③ D.④
10. 下列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的基本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曲吗?
(浪花所奏的不是一首欢乐的歌曲。)
B. 没有人不认为这是本好书。
(难道有谁认为这是一本好书?)
C.若想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非得有毅力不可。
(若想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不一定要有毅力。)
D. 难道我们能将这件事公之于众?
(这是我们不能公之于众的一件事。)
1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大融合时代。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参加体育锻炼。
C.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诠释。
D.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学传统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12.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都插不去.
B.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D. 湖水清澈见底,如同一块透明的蓝绸布,静静的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1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不知道你家住哪里。
B.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 ”
C.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子女,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D. 大自然让人类能够自由行动、阅读、呼吸和思考,也能启动病毒自我复制恶性循环,引发如眼下这场新冠大流行一样的疫情。
14.下列各句,语序正确的一句是( )
A.在他旁边,横眉立目地站着两个持枪卫兵。
B.他打量着那带着谦逊微笑的老师的英俊面孔。
C.《骆驼祥子》是催人泪下的一部老舍的长篇小说。
D.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天至少有两万人死于各种交通事故,超过了战争带来的伤亡。
15.下列诗句,属于怀古咏史的一项是(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波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阅读: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16-17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6.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B.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C.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D.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7.对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去:离开 B.汤:热水 C.决:判断 D.知:智慧
(二)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18-21题。
(1)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姊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可以到达全世界99.8%的洋底。
(2)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一种是无人驾驶的自由行动的潜水器,也叫水下自动机器人。船开到某一海域,把它放下去,它可以自动地在深海探测。另一种是缆控潜水器,拖着一根长缆,放下水去,然后由甲板控制人员通过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进行取样、拍照、探测。再一种就是载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海洋科学家进入海洋深处,在海底现场直接进行观察、分析、评估,操作机械手实现高效作业。
(3)我国这一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长8米,宽3米,高3.4米,是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的。从外观上看,“海底飞船”呈一椭圆形球体,酷似一头小鲸鱼,能容纳3个人: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在潜水器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密封的玻璃舷窗,透过它潜水科学家可以看见外面的神秘世界。它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当需要在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就可以工作了;它的两只机械手,可以抓取75公斤的矿物。当需要上浮时,它抛出第2个配重块,同时向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这种设计是为了尽量节省蓄电池的能量,使它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达到7个小时。
(4)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和采样、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1994年俄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在深海地质研究方面,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裂缝,同时还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
(5)在军事上,载人潜水器可以直接为建设海底军事基地服务,还可以直接参与现代水雷战,完成潜艇救生和水下捞救等任务。
(6)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18. 文中“海底飞船”具体指的是( )
A. 一种无人驾驶的自由行动的潜水器。
B. 我国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
C. 1991年俄、美科学家制造的“和平号”。
D. 为建设海底军事基地服务的载人潜水器。
19.下列符合第(3)段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
A. 我国潜水器只能潜到7000米。
B. 我国的潜水器是由钛合金材料制成的。
C. “海底飞船”的构造、工作原理及未来发展。
D. “海底飞船”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0.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例子 B.作比较 C.作引用 D.打比方
21.下列各项中,最适合用作本文标题的是( )
A.海洋强国 B.世界潜水器 C.海底飞船 D. 载人航天
(三)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22-30题。
温 暖 的 书
①窗外是久违的春天,明媚而和煦;案上是我喜欢的书——温暖的书,《诗经》《楚辞》《论语》《史记》……
②春天和我和书在一起,真好。于是,我再次想了关于书关于读书的一些问题。进而追问那个虽则浅近但却无法准确定义的问题——书是什么,读书是什么。我想,即使与书真诚地相处了那么多的光阴,直到现在,我觉得我还是说不好书与读书到底是什么,只是觉得她很美,读她很美。
③1857年的某一天,一位叫福楼拜的法国作家说了这样一句话:“读书是为了活着”。这话平实得像个不识字的长者轻捻须髯的脱口而出,但却一直触动着我内心深处的那片柔软。这话说得真是风雅极了――它涵养着的深意与智慧,我想也许读书人是可以参悟得到的――因为“活着还是死去”以及由此引发的如何活着如何死去,确是一个问题——一个大问题。
④中国人也说得好。印象深刻的,比如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真乃一语动魄;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来可谓如芒在背;苏轼则有“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豪迈;清人郑板桥另有妙句“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怪人”言“怪语”,却是惊人不浅。当然还有很多,诸如“黄金屋”“颜如玉”“头悬梁,锥刺股”之类。好是好,却有标榜功利和挑逗之嫌;清代江南才子金缨的一则联语“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倒是让人觉得很温暖。
⑤毕竟,书也许就是温暖的;读书也许就是享受这温暖;读书的人也许就是为了获取这样的温暖――这算是我的一点体会。有了书,有了书的温暖,我想,我也就大约活在春天里了。因为,春天和温暖,其实比黄金与货币更稀缺更珍贵更美好更具价值,这个世界上高于金钱与物质的存在也还是有的,比如爱,比如情,比如健康、幸福与尊严。所以,我就常常感到我也是幸运的――多少还是拥有着这样一些“稀缺”的东西――也曾想,生命与春天和温暖相融相伴,那一定是充盈丰富、快乐安详的吧!
⑥据我所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纪念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而发起“世界读书日”(每年4月23日)的时候,倡议“我们这个星球上所有的人,不管年轻还是老去,健康还是疾病,富贵还是贫穷…… 都应把书作为自己一生的朋友(大意)…… ”在我看来,这不啻为全人类最温暖的节日。不知道别人怎么考量,我确是这么感受的。
⑦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感谢书,是书给予了我们这样的美好;所以我也想,我们应该把书作为一生的朋友,把读书作为一生的任务;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而把读书作为我们接近伟大著作,接近伟大心灵,进而解读伟大心灵,进而获取伟大心灵的滋养以壮大和塑造我们的心灵,再进而在伟大心灵光芒照耀引领之下,走出属于我们的价值人生。至少是涵养我们温厚的文化气质、一种优雅的谈吐和风度……
⑧那就让我们都融入到书里去吧。也许我们不能伟大,但我们却不能拒绝温暖。
22.第①段在文中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B.承上启下C.抒发情怀 D.开篇点题,过渡作用
23.阅读第⑦段,下列不属于读书带给我们的好处的一项是( )
A.涵养我们温厚的文化气质,优雅的谈吐和风度
B.接近伟大心灵,进而解读伟大心灵,壮大和塑造我们的心灵
C.在伟大心灵光芒照耀引领之下,走出属于我们的价值人生
D.把读书作为一生的任务,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
24. 第⑤段中加点的“这”具体指的是( )
A. 比如爱,比如情,比如健康、幸福与尊严。
B. 书带给人温暖;读书的人通过书获取温暖。
C. 只是觉得她很美,读她很美。
D. 春天和我和书,在一起,真好。
25. 根据下面所给出的解释,下列成语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1)不经考虑,随口说出。
(2)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形容人的容貌或事物的样子令人厌恶。
(3)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极度不安)。
A. (1)胡言乱语 (2)深恶痛绝 (3)心神不宁
B. (1)胡言乱语 (2)面目可憎 (3)心神不宁
C. (1)脱口而出 (2)面目可憎 (3)如芒在背
D. (1)脱口而出 (2)深恶痛绝 (3)如芒在背
26. 第⑤段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作用是( )。
A. 对比、突出读书的温暖   B. 比喻、突出读书的价值
C. 对比、突出读书的价值 D. 比喻、突出读书的温暖
27.根据原文意思理解分析,下列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我”觉得刘向、黄庭坚、苏轼等人的言论是怪人怪语,有标榜功利和挑逗之嫌。
B.爱情、健康与幸福等是这个世界上高于金钱与物质的存在,比黄金与货币更稀缺更珍贵。
C.发起“世界读书日”是为纪念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
D.在我看来,“世界读书日”是全人类最温暖的节日,是因为我觉得书是温暖的,读书是享受温暖。
28.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议论文 B.散文 C.记叙文 D.说明文
29.第②段画线句“只是觉得她很美,读她很美”,句中的“她”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的“中国人也说得好”?
三、写作:60分
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母亲对我说: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精彩,那么你就要多吃一点苦,多读一些书。因为只有在春天的时候躬身播种,你才能最终收获满园秋色。
教师对我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要当一颗星星。因为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做一个最好的你。
朋友对我说:如果你不能预知未来,那你就要努力把握现在,因为只有珍惜当下的点滴,你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
亲爱的同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题目自拟。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要求符合题意,文体标准,结构完整。
字数在600字以上。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汉语期末试卷
答 题 卡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阅读题(共 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作文(60分)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汉语期末试卷
参考答案
一、知识与应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C B A D D A C B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C C B D C
二、阅读:共 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6 17 18 19 20 21
B A B D A C
22.A
23.D
24.B
25.C
26.C
27.A
28.B
29.运用拟人的修辞表现出作者对书、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30.通过举例表明中国人对书和读书的理解也是风雅的、含有深意和智慧的。
三、作文(6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