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物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4至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排球是大家很熟悉的一项体育运动。在国际赛事中,中国女排姑娘们凭借着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如图所示,在排球场上发球运动员将排球斜向上击出,排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至点。已知排球在空中运动轨迹的最高点为点,排球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关于排球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和受力方向,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在A点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2中的:
A.直线P B.曲线Q
C.曲线R D.无法确定
3.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却没有给出引力常量。在年,卡文迪什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的值,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卡文迪什主要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A. 微元法 B. 控制变量法
C. 理想模型法 D. 微小形变放大法
4.某商场设有步行楼梯和自动扶梯,步行楼梯每级的高度是0.15m,自动扶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自动扶梯前进的速度是0.76m/s。有甲、乙两位顾客,分别从自动扶梯和步行楼梯的起点同时上楼,甲在自动扶梯上站立不动,乙在步行楼梯上以每秒上两个台阶的速度匀速上楼(图5.2-3)。该楼层高4.56m。正确的( )
A.甲顾客先到达楼上 B.乙顾客先到达楼上
C.甲上楼用了14s D.乙上楼用了12s
5.如图5所示,在风力推动下,风叶带动发电机发电,M、N为同一
个叶片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点的线速度等于N点的线速度
B.M点的角速度小于N点的角速度
C.M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N点的向心加速度
D.M点的周期大于N点的周期
6.汽车以恒定的速率通过一圆弧形拱桥,当它位于拱桥顶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处于超重状态
B.汽车对拱桥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C.汽车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它所需的向心力,方向指向圆弧的圆心
7.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新加坡大奖赛赛道单圈长5.067公里,共有23个弯道,如图所示,赛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常常在弯道上冲出跑道,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运动员未能及时转动方向盘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
B.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运动员没有及时减速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
C.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运动员没有及时加速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
D.由公式F=mω2r可知,弯道半径越大,越容易冲出跑道
8.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① 水平方向作匀速运动,② 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7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 )
A. 只能说明上述实验中的第①条
B. 只能说明上述实验中的第②条
C. 不能说明上述实验中的任何一条
D. 能同时说明上述实验中的两条
图7
9.若某星球的质量和半径均为地球的2倍,那么质量约为50 kg的宇航员在该星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
A.4倍 B.2倍 C. D.
10.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中有几颗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导航系统是由周期约为12小时卫星群组成。则北斗导航系统的同步卫星与导航卫星相比( )
A. 北斗导航系统的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大 B. 北斗导航系统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小
C. 导航卫星的线速度大 D. 导航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
11. 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预定轨道。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Ⅰ;然后在点近地点点火加速,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在点远地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圆形轨道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轨道Ⅱ上点的速度一定不超过第一宇宙速度
B. 如果圆轨道Ⅲ是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则在该轨道上运行的任何卫星,其角速度和北京“鸟巢”的角速度相同
C. 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可节省能量,所以卫星发射场必须建在赤道上
D. 卫星在圆轨道Ⅰ上运行时的周期和向心加速度小于在圆轨道Ⅲ上的周期和向心加速度
12. 在2015年世界蹦床锦标赛中,中国队包揽了女子单人蹦床比赛的金牌和银牌. 对于运动员身体保持直立状态由最高点下落至蹦床的过程(如图10所示),若忽略空气阻力,关于运动员所受重力做功、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B.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
C.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D.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13汽车爬坡时,驾驶员的操作是加大油门,同时将变速器换成低速挡。加大油门是使发动机发挥最大的功率,换用低速挡是为了减速。那么,在爬坡时,减小汽车的速度是为了( )
A.保证安全 B.获取更大的牵引力 C.省油 D.增大惯性
14.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如图所示。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D.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15.如图12所示,某人在山上将一质量为m的石块以初速度v0抛出,抛出时石块距地面的高度为H,到达P点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 (H > h)。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石块到达P点时的动能为
A. B.
C.mgH-mgh D.
16一定的距离钉4个钉子,将三合板弯曲成拱桥形卡入钉内,三合板上表面事先铺上一层牛仔布以增加摩擦,这样玩具惯性车就可以在桥面上跑起来了。把这套系统放在电子秤上,关于电子秤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玩具车静止在拱桥顶端时的示数小一些
B.玩具车运动通过拱桥顶端时的示数大
C.玩具车运动通过拱桥顶端时处于超重状态
D.玩具车运动通过拱桥顶端时速度越大(未离开拱桥),示数越小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17.(12分)利用图13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T=0.02s,重力加速度为g。
(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直流电源上
B.应选择体积小、质量大的重物
C.释放纸带前,纸带应保持竖直
(2)甲同学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一条纸带,如图14所示(其中一段纸带图中未画出)。图中O点为打出的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的点A、B、C、D、E、F作为计数点。测出C、D、E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由此可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重物下落的瞬时速度vD=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用m表示重物的质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满足表达式mgh2= ,则可认为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用给出的已知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乙同学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不慎将纸带前半部分损坏,找不到起始点了,于是他利用剩余的纸带,用(2)中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验证。如图15所示,重新任选某点为O,选取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的点A、B、C、D、E、F作为计数点,测量出C、D、E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h1、h2、h3,用(2)中表达式进行验证。发现表达式左侧mgh2的数值比表达式右侧的数值小了很多,最可能的原因是 。
(4)丙同学设想采用另一种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图15中的纸带上,先分别测量出从O点到A、B、C、D、E、F点的距离h,再计算对应B、C、D、E各点的重物速度v。请帮助丙同学在图16中画出v2-h图像的示意图,并说明如何利用该图像判断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三、 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6分)某款儿童滑梯如图18所示,其滑面可视为与水平地面夹角θ = 37°的平直斜面,滑面顶端距离地面高度h = 3.0 m。一质量m = 20 kg的儿童从滑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底端,已知儿童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30,儿童沿滑梯下滑的过程,可以看做质点沿斜面直线运动。已知sin37° = 0.6,cos37° = 0.8,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2,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求:
(1)儿童下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
(2)儿童下滑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对其做的功W;
(3)儿童下滑至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
.19(6分)追寻守恒量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高中阶段我们探索守恒量时,除了实验手段,也常借助已有理论来进行分析。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如图22所示,A和B两位置分别距离地面高度为hA和hB,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在A和B两位置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和vB。
1.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分别写出物体在A和B两位置的机械能EA和EB;
2.利用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的特点,证明沿光滑曲面下滑的物块在A位置的机械能与在B位置的机械能相等。
20.(9分)长为L的细线,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一端固定于O点,让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这种运动通常称为圆锥摆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如图所示。当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α时,求:
(1)线的拉力F大小;
(2)小球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
(3)若保持圆心o到o点距离h不变,改变绳长L,求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ω与绳长L的关系。
21.(9分)环保人员在一次检查时发现,有一根排污管正在沿水平方向向河道内排出大量污水,如图16所示。水流稳定时,环保人员测出了管口中心到河面的高度H,喷出污水的水平射程为L,管口的直径为D(D远小于H)。设污水充满整根管道,管口横截面上各处水的速度相同,忽略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污水从排污管喷出时初速度的大小:
(2)污水落至河面时速度的大小;
(3)由管口至河面间空中污水的体积A。
22.(10分)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若已知月球质量为M月,月球半径为R月,地球质量为M地,地球半径为R地,月球中心与地球中心的距离为L,引力常量为G。在以下问题的讨论中,将地球、月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不考虑月球和地球自转的影响。
(1)嫦娥五号带回了月球样品,某样品在月球表面附近所受重力大小为F月,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重力大小为F地,求比值F月/ F地的表达式。
(2)若将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视为一个质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公转周期为T。
请写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a与T之间的关系式。
(3)经查阅资料,可知地球半径约为R地= 6400 km,月球与地球中心的距离L约为地球半径R地的60倍,取地球表面附近自由落体加速度g = 9.8 m/s2。
牛顿在思考行星间的引力时,猜想“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最终他利用“月—地检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根据牛顿的猜想,推导并写出月球受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a 的表达式(用g、R地、L表示);为确定牛顿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写出还需查阅本题信息中哪个物理量的具体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