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物理北京卷3年(2021-2023)真题汇编-解答题
一、解答题
1.(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O点,在O点正下方的光滑桌面上有一个与A完全相同的静止小球B,B距O点的距离等于绳长L。现将A拉至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A以速度v在水平方向和B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释放时距桌面的高度H;
(2)碰撞前瞬间绳子的拉力大小F;
(3)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2022年,我国阶段性建成并成功运行了“电磁撬”,创造了大质量电磁推进技术的世界最高速度纪录。一种两级导轨式电磁推进的原理如图所示。两平行长直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导轨间垂直安放金属棒。金属棒可沿导轨无摩擦滑行,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电流从一导轨流入,经过金属棒,再从另一导轨流回,图中电源未画出。导轨电流在两导轨间产生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与电流i的关系式为(k为常量)。金属棒被该磁场力推动。当金属棒由第一级区域进入第二级区域时,回路中的电流由I变为。已知两导轨内侧间距为L,每一级区域中金属棒被推进的距离均为s,金属棒的质量为m。求:
(1)金属棒经过第一级区域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F;
(2)金属棒经过第一、二级区域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3)金属棒从静止开始经过两级区域推进后的速度大小v。
3.(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某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原理如图所示。由空气和带负电的灰尘颗粒物(视为小球)组成的混合气流进入由一对平行金属板构成的收集器。在收集器中,空气和带电颗粒沿板方向的速度保持不变。在匀强电场作用下,带电颗粒打到金属板上被收集,已知金属板长度为L,间距为d、不考虑重力影响和颗粒间相互作用。
(1)若不计空气阻力,质量为m、电荷量为的颗粒恰好全部被收集,求两金属板间的电压;
(2)若计空气阻力,颗粒所受阻力与其相对于空气的速度v方向相反,大小为,其中r为颗粒的半径,k为常量。假设颗粒在金属板间经极短时间加速达到最大速度。
a、半径为R、电荷量为的颗粒恰好全部被收集,求两金属板间的电压;
b、已知颗粒的电荷量与其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进入收集器的均匀混合气流包含了直径为和的两种颗粒,若的颗粒恰好100%被收集,求的颗粒被收集的百分比。
4.(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螺旋星系中有大量的恒星和星际物质,主要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体内,球体外仅有极少的恒星。球体内物质总质量为M,可认为均匀分布,球体内外的所有恒星都绕星系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恒星到星系中心的距离为r,引力常量为G。
(1)求区域的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v与r的关系;
(2)根据电荷均匀分布的球壳内试探电荷所受库仑力的合力为零,利用库仑力与万有引力的表达式的相似性和相关力学知识,求区域的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v与r的关系;
(3)科学家根据实测数据,得到此螺旋星系中不同位置的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v随r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在范围内的恒星速度大小几乎不变,科学家预言螺旋星系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称之为暗物质。暗物质与通常的物质有引力相互作用,并遵循万有引力定律,求内暗物质的质量。
5.(2022·北京·高考真题)体育课上,甲同学在距离地面高处将排球击出,球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为;乙同学在离地处将排球垫起,垫起前后球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已知排球质量,取重力加速度。不计空气阻力。求:
(1)排球被垫起前在水平方向飞行的距离x;
(2)排球被垫起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及方向;
(3)排球与乙同学作用过程中所受冲量的大小I。
6.(2022·北京·高考真题)如图所示,真空中平行金属板M、N之间距离为d,两板所加的电压为U。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M板由静止释放。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
(1)求带电粒子所受的静电力的大小F;
(2)求带电粒子到达N板时的速度大小v;
(3)若在带电粒子运动距离时撤去所加电压,求该粒子从M板运动到N板经历的时间t。
7.(2022·北京·高考真题)利用物理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
(1)某质量为m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为椭圆,在近日点速度为v1,在远日点速度为v2。求从近日点到远日点过程中太阳对行星所做的功W;
(2)设行星与恒星的距离为r,请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及向心力相关知识,证明恒星对行星的作用力F与r的平方成反比;
(3)宇宙中某恒星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倍,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能量是太阳的16倍。设想地球“流浪”后绕此恒星公转,且在新公转轨道上的温度与“流浪”前一样。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1,绕此恒星公转的周期为T2,求。
8.(2022·北京·高考真题)指南针是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装置,它的广泛使用促进了人们对地磁场的认识。现代科技可以实现对地磁场的精确测量。
(1)如图1所示,两同学把一根长约10m的电线两端用其他导线连接一个电压表,迅速摇动这根电线。若电线中间位置的速度约10m/s,电压表的最大示数约2mV。粗略估算该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地;
(2)如图2所示,一矩形金属薄片,其长为a,宽为b,厚为c。大小为I的恒定电流从电极P流入、从电极Q流出,当外加与薄片垂直的匀强磁场时,M、N两电极间产生的电压为U。已知薄片单位体积中导电的电子数为n,电子的电荷量为e。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3)假定(2)中的装置足够灵敏,可用来测量北京地区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请说明测量的思路。
9.(2021·北京·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小物块A、B的质量均为m = 0.10 kg,B静止在轨道水平段的末端。A以水平速度v0与B碰撞,碰后两物块粘在一起水平抛出。抛出点距离水平地面的竖直高度为h = 0.45 m,两物块落地点距离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 = 0.30 m,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2。求:
(1)两物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2)两物块碰前A的速度v0的大小;
(3)两物块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10.(2021·北京·高考真题)如图所示,M为粒子加速器;N为速度选择器,两平行导体板之间有方向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从S点释放一初速度为0、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经M加速后恰能以速度v沿直线(图中平行于导体板的虚线)通过N。不计重力。
(1)求粒子加速器M的加速电压U;
(2)求速度选择器N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3)仍从S点释放另一初速度为0、质量为2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离开N时粒子偏离图中虚线的距离为d,求该粒子离开N时的动能。
11.(2021·北京·高考真题)类比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1)情境1: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除受到重力作用外,还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空气阻力(k为常量)的作用。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用方程(①式)描述,其中m为物体质量,G为其重力。求物体下落的最大速率。
(2)情境2:如图1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线圈自感系数为L,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闭合开关S,发现电路中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与情境1中物体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类似。类比①式,写出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方程;并在图2中定性画出I - t图线。
(3)类比情境1和情境2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完成下表。
情境1 情境2
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电阻R上消耗的电能
12.(2021·北京·高考真题)秋千由踏板和绳构成,人在秋千上的摆动过程可以简化为单摆的摆动,等效“摆球”的质量为m,人蹲在踏板上时摆长为,人站立时摆长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如果摆长为,“摆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求此时“摆球”受到拉力T的大小。
(2)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人可以通过在低处站起、在高处蹲下的方式使“摆球”摆得越来越高。
a.人蹲在踏板上从最大摆角开始运动,到最低点时突然站起,此后保持站立姿势摆到另一边的最大摆角为。假定人在最低点站起前后“摆球”摆动速度大小不变,通过计算证明。
b.实际上人在最低点快速站起后“摆球”摆动速度的大小会增大。随着摆动越来越高,达到某个最大摆角后,如果再次经过最低点时,通过一次站起并保持站立姿势就能实现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求在最低点“摆球”增加的动能应满足的条件。
参考答案:
1.(1);(2);(3)
【详解】(1)A释放到与B碰撞前,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2)碰前瞬间,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3)A、B碰撞过程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则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
2.(1);(2);(3)
【详解】(1)由题意可知第一级区域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金属棒经过第一级区域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金属棒经过第一级区域的加速度大小为
第二级区域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金属棒经过第二级区域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
金属棒经过第二级区域的加速度大小为
则金属棒经过第一、二级区域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3)金属棒从静止开始经过两级区域推进后,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金属棒从静止开始经过两级区域推进后的速度大小为
3.(1);(2)a、;b、25%
【详解】(1)只要紧靠上极板的颗粒能够落到收集板右侧,颗粒就能够全部收集,水平方向有
竖直方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又
解得
(2)a.颗粒在金属板间经极短时间加速达到最大速度
且
解得
b.带电荷量q的颗粒恰好100%被收集,颗粒在金属板间经极短时间加速达到最大速度,所受阻力等于电场力,有
在竖直方向颗粒匀速下落
的颗粒带电荷量为
颗粒在金属板间经极短时间加速达到最大速度,所受阻力等于电场力,有
设只有距下极板为的颗粒被收集,在竖直方向颗粒匀速下落
解得
的颗粒被收集的百分比
4.(1);(2);(3)
【详解】(1)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
解得
(2)在内部,星体质量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
解得
(3)对处于R球体边缘的恒星,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
对处于r=nR处的恒星,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
解得
5.(1);(2),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3)
【详解】(1)设排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则
解得;则排球在空中飞行的水平距离
(2)乙同学垫起排球前瞬间排球在竖直方向速度的大小
得;根据
得;设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如答图所示)
则有
(3)根据动量定理,排球与乙同学作用过程中所受冲量的大小
6.(1);(2);(3)
【详解】(1)两极板间的场强
带电粒子所受的静电力
(2)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运动到N板的过程,根据功能关系有
解得
(3)设带电粒子运动距离时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功能关系有
带电粒子在前距离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距离做匀速运动,设用时分别为t1、t2,有
,
则该粒子从M板运动到N板经历的时间
7.(1);(2)见解析;(3)
【详解】(1)根据动能定理有
(2)设行星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行星的质量为m,运动半径为r,运动速度大小为v。恒星对行星的作用力F提供向心力,则
运动周期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为常量,得
即恒星对行星的作用力F与r的平方成反比。
(3)假定恒星的能量辐射各向均匀,地球绕恒星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恒星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能量为P0。以恒星为球心,以r为半径的球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接受到的辐射能量
设地球绕太阳公转半径为r1在新轨道上公转半径为r2。地球在新公转轨道上的温度与“流浪”前一样,必须满足P不变,由于恒星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能量是太阳的16倍,得
r2 = 4r1
设恒星质量为M,地球在轨道上运行周期为T,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由于恒星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倍,得
8.(1)数量级为10-5T;(2);(3)见解析
【详解】(1)由E = BLv可估算得该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B地的大小的数量级为10-5T。
(2)设导电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t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电量为q,
有
导电电子定向移动过程中,在方向受到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有
得
(3)如答图3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Oxyz
设地磁场磁感应强度在三个方向的分量为Bx、By、Bz。把金属薄片置于xOy平面内,M、N两极间产生电压Uz仅取决于Bz。由(2)得
由Uz的正负(M、N两极电势的高低)和电流I的方向可以确定Bz的方向。
同理,把金属薄片置于xOz平面内,可得By的大小和方向;把金属薄片置于yOz平面内,可得Bx的大小和方向,则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根据Bx、By、Bz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此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9.(1)0.30 s;(2);(3)
【详解】(1)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由
得
t = 0.30 s
(2)设A、B碰后速度为,水平方向为匀速运动,由
得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由
得
(3)两物体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得
10.(1);(2),方向垂直导体板向下;(3)
【详解】(1)粒子直线加速,根据功能关系有
解得
(2)速度选择器中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
得
方向垂直导体板向下。
(3)粒子在全程电场力做正功,根据功能关系有
解得
11.(1);(2)a.,b.;(3)见解析
【详解】(1)当物体下落速度达到最大速度时,加速度为零,有
得
(2)a.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理有
b.由自感规律可知,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使它逐渐变大,电路稳定后自感现象消失,I - t图线如答图2
(3)各种能量转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情境1 情境2
电源提供的电能
线圈磁场能的增加量
克服阻力做功消耗的机械能
12.(1);(2)a.见解析;b.
【详解】(1)根据牛顿运动定律
解得
(2)a.设人在最低点站起前后“摆球”的摆动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根据功能关系得
已知v1 = v2,得
因为,得
所以
b.设“摆球”由最大摆角摆至最低点时动能为,根据功能关系得
“摆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最小速度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
“摆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根据功能关系得
得
试卷第1页,共3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