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2课时)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1.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2.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复习旧知
教师创设复习闯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在闯关游戏中复习旧知。
1.第一关:认生字。
(1)教师指名学生认读生字,相机正音。
一群 竹叶 月牙 不用 几步 为什么 参加 洞里 睡着
(2)全班齐读生字卡片上的词语。
2.第二关:找脚印。
把雪地里的小画家和他们的作品连一连吧!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月牙 枫叶 竹叶 梅花
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画画的。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了解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
1.读第1、2句话。
(1)教师:读读第1句,想想小动物们看到下雪了,心情是怎样的。
点拨:结合语气词“啦”和标点符号“!”体会小动物们的心情。
学生:非常高兴。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带感叹号句子的读法,读出高兴、惊喜的心情。学生自读几遍后,教师指名学生读。
2.读第3、4句话。
(1)这些小画家都是用自己的脚在雪地上画画,为什么画出的画不一样呢?
①引导学生观察鸡、狗、鸭、马的爪子或蹄子以及印在雪上的脚印形状,了解他们脚印的不同形状;然后分别将他们的脚印和竹叶、梅花、枫叶、月牙作对比,发现相似之处。
②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小画家是如何在雪地里画画的。
·出示范例视频,让学生学习如何用“因为……所以……”的句式造句。
因为小鸡的脚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小鸭、小狗、小马是如何在雪地里画画的。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脚印的形状?
(3)续编儿歌。
小牛画( ),
小猪画( ),
( )画( ),
( )画( )。
(4)这些小画家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
学生:不用原料不用笔,几步画成一幅画。
(5)指导朗读: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第4句话,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及几步就能画成一幅画的自豪感。(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小画家”雪地里作画的快乐;通过续编儿歌,可以引导学生拓展了解不同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
(二)探究二:了解动物冬眠的特点。
读最后两句话。前一句是个问句,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青蛙为什么不到雪地上画画呢?青蛙为什么躲在洞里睡觉呢?
1.教师补充冬眠小知识。
2.教师引导: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冬眠?
(三)探究三: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1.全班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填空法背诵课文。
下雪啦,( )!
( )来了一群( )。
小鸡画( ),小狗画( ),
小鸭画( ),小马画( )。
不用( )不用( ),
几步就成一幅( )。
( )为什么没参加?
他在( )睡着啦。
3.结合插图想象情景,背诵课文。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到了“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还结合插图,知道了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了青蛙冬眠的特点。
课后任务
和爸爸妈妈一起续编儿歌。
( )画( ),( )画( ),
( )画( ),( )画( )。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 )为什么没参加?
他在( )睡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