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酸和碱的反应同步练习(含答案) 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3酸和碱的反应同步练习(含答案) 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12 06:4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酸和碱的反应
一、单选题
1.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氢气在点燃之前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验纯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铁锈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2.某同学摘花时,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以下家庭常见物品可以用来涂抹在蜇伤处以减轻疼痛的是(  )
A.食醋(pH约为3) B.牛奶(pH约为6.5)
C.矿泉水(pH约为7) D.肥皂水(pH约为10)
3.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正确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纵坐标)与时间(横坐标)的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语“釜底抽薪”从化学的角度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B.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
C.湖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可得到纯水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5.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a点到c点溶液温度下降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a点对应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大于b点
6.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在空气中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冒白雾
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铜,溶液显红色
C.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会有气体产生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B.水沸腾能掀开壶盖—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C.初夏在校园里能闻到阵阵栀子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成水分子
8.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食品级小苏打等制汽水
D.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9.小刚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对概念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③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CO还原氧化铜开始时应先通入CO后加热
C.对现象或事实的认识 D.对化学与社会的认识
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②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③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构成它们的原子达到了稳定结构 ①生活中的能量都是来自燃料燃烧 ②发现厨房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A.A B.B C.C D.D
10.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Na+和SO42-
C.该反应是Na+和SO42-结合生成Na2SO4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11.某实验探究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使用注射器加入甲溶液,主要是为了精确地计量液体体积
B.依据图2给定结果,圆底烧瓶内加入的乙溶液为NaOH溶液
C.结合图3分析,加入甲溶液6mL时,烧瓶中的溶液只有Na+、Cl-
D.加入甲溶液12mL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固体只含NaCl
12.关于气体的用途对应性质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呈碱性
C.焦炭:冶练金属——还原性
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3.下列物质可能是酸碱中和的产物的是(  )
A.生石灰 B.硫酸铜 C.烧碱 D.硝酸
14.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B.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
C.当反应进行至40s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D.两溶液混合后,导致H+与OH-数目明显减少
1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错误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则KNO3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
C.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二、填空题
16.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向装有一定量盐酸的密闭隔热容器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根据该图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写出一点)
18.请结合下列四瓶溶液回答问题:
(1)农业上可以用溶液来选种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症选用的一种药剂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3)①、②、③三种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19.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中,乙溶液是_______。
(2)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
20.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做为该小组成员来解决下列问题:
(1)小刚同学说:“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则盐溶液一定呈中性”.你认为这种推理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例证是_____.
(2)小丽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帮小丽测出该土壤样品浸出液的酸碱性(只写出所用物品的名称即可):①_____;②_____.如果检测的结果呈酸性,那么要改良此土壤,应该向农田里施加_____.
三、实验题
21.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D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硫酸锌溶液显 _____ (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蓝色的有 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是 _____ 。
(4)再向B烧杯中加入适量石灰水,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_____ 。
参考答案:
1.B2.D3.B4.C5.B6.B7.B8.A9.B10.C11.D12.A13.B14.D15.C
16.HCl+NaOH=NaCl+H2O
17.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合理即可)
18.NaCl ④ ③>②>①
19.稀盐酸 pH由小于7变到大于7
20.不正确 Na2CO3 盐溶液呈碱性 pH 试纸 紫色石蕊试液 熟石灰
21.酸性 CE A Ca(OH)2+2HCl=CaCl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