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曹冲称象(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曹冲称象(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2 21:0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曹冲称象(第2课时)
1.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借助课后习题给课文内容排列顺序,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2.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
1.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2.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
1.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2.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
复习旧知
1.听写巩固。
到底 柱子 秤杆 做人 七岁 大船 称一称 站起来 果然
教师出示答案,同桌间互相批改、订正。
教师帮助学生区分上一节课学习的形近字“秤”和“称”。
2.教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象又重又大,还感知了故事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学习一下课文吧。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再读课文,了解起因。
1.教师:请你自主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画出课文中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2.想象感悟,体会“又高又大”。
(1)教师:看看教室的墙壁,想一想你平时见过的柱子,感受“又高又大”的含义。(3)教师:请你体会“一堵墙”“四根柱子”等词语,再想象大象的“又高又大”,读出“又高又大”这个词语。
3.品读问句,用“到底”仿写句子。
(1)教师:官员们见到大象后有什么表现?请你画出相关句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2)比较朗读,体会句子的意思。
教师:请你看一看下面的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你读出了什么?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学生:我感觉说第二个句子的人特别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因为他的语气更加疑惑。
(3)教师:请你再读句子,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语调上扬,重读“到底”。
(4)教师:请你试着用“到底”说一句话。
预设:
学生1:珠穆朗玛峰到底有多高呢? 
学生2:妈妈到底会不会给我买新衣服呢? 
(5)教师:看着大象,大家纷纷惊叹,都想知道大象的体重,因此,便有了“曹冲称象”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重在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和起因。比较朗读,渗透朗读疑问句的方法,在朗读中体会加上词语“到底”后句子语气的不同,明白想要知道大象的重量难度很大,为曹冲称象作铺垫。
(二)探究二:对比体会,了解过程。
1.学习“官员们称象的办法”。
(1)教师:请你自主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描写官员们议论纷纷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指名朗读。
教师:先读好停顿,再读好反问的语气,疑问句的语调要上扬。(教师示范朗读,再指名朗读。)
(2)教师: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有何表现?
学生:曹操听了直摇头。
教师:“直摇头”是什么意思?
学生:不停地摇头。
(3)教师:咱们边做动作边读这句话,读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的不满情绪。
找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曹操和官员们的对话。
2.学习“曹冲称象的办法”。
(1)教师:官员们称象的办法都不可行,那么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的?请你自主朗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曹冲称象的句子。
(出示课件。)
(2)借助插图,读懂句子。
①教师:看一看课本中的插图,说一说曹冲称象需要几个步骤。
②教师:曹冲的办法能称出大象的体重吗?对于这个办法,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学生1:为什么要在船舷上画线呢?
学生2:石头为什么要装到刚才画线的地方为止?
学生3:可以把石头换成别的东西吗?
③教师教读长句子,学生自主练读,男女生比赛读。
(3)课件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
①教师:请你自主完成习题,标上序号。展示,评价答案。
②教师:请你借助“先、再、然后、最后”等词语,把曹冲称象的步骤说清楚。
教师:看来这个学习任务对同学们来说还是有难度的,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视频来学习一下吧!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步骤。
3.讨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
(1)教师:你认为是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好,还是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指名交流。)
(2)小结归纳。
相比于官员们的办法,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两个地方:一是把大船作为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二是曹冲想到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代换,让大象丝毫无损。(出示课件。)
(3)教师: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出示课件。)
?曹冲七岁。
?曹冲才七岁。
①教师:读一读以上这两句话,体会“才”字的意思。
学生:“才”是仅仅的意思。
教师:请重读“才”字,要读出惊讶、夸赞的语气。
②仿说句子:用“才”说句子。学生练说,全班交流,教师评价。
③评价曹冲,板书“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品读、模拟操作、抓住表示顺序的词语进行说话等训练,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而且习得了表述的方法——有序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称象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感受到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第4自然段,借助课后习题给课文内容排列顺序,然后用顺序词叙述了曹冲称象的过程。又通过对比,体会了“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一起讨论了“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曹冲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呀!
课后任务
1.用顺序词给爸爸妈妈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再分析一下这个办法好在哪里。
2.做好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