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6 15:23:4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宽宥(yòu) 襟怀(jīn)
广袤(mào) 自惭形秽(huì)
B.麾下(huī) 赘余(zhuì)
坍塌(dān) 鸠占鹊巢(jiū)
C.窗棂(líng) 困厄(è)
轻觑(qù) 间不容发(jiān)
D.憎恶(wù) 云霓(ní)
显赫(hè) 相得益彰(zhāng)
【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坍”应读“tān”。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疆域 弛骋 挟持 无师自通
B.蔑视 惊骇 游弋 形销骨立
C.要诀 积攒 栖息 李代桃僵
D.效仿 污浊 灰烬 不知所措
【答案】A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弛骋”应为“驰骋”。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一年来疼痛的折磨,已使他形销骨立。
B.这是她父亲留给她的产业,没想到她的叔叔却鸠占鹊巢。
C.这本著作对许多文学基本理论问题都能再深一步,抽丝剥茧式逐层追问“为什么”“怎么样”。
D.在语文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同学小华的热心帮助下,李明在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真是相得益彰啊。
【答案】D
【知识点】望文生义
【解析】【分析】A.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使用恰当;
B. 鳩占鹊巢: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使用恰当;
C. 抽丝剥茧:丝得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步很有层次。 使用恰当;
D.“相得益彰”的意思是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
B.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如今内地的各大超市除供应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海产品、海带和海虾等。
C.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建造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
D.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及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答案】C
【知识点】成分残缺;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A:有误,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权利”;B项:有误,分类不当,“海带和海虾”都属于“海产品”,应删掉“海产品、”或“、海带和海虾”;D:有误,缺少主语,应删去“在”和“下”。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5.对下列复句类型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并列复句)
B.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递进复句)
C.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设复句)
D.除非让他亲自去解释,否则永远也别指望得到原谅。(条件复句)
【答案】B
【知识点】并列复句;递进复句;因果复句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这个句子是并列复句。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复句的关系,常见的复句关系有:并列、顺承、转折、因果等,解答时依据前后文的内容做出判断。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
B.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C.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
D.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答案】D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
ABC.正确。
D.句中分号应为句号。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7.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中的“快活”是形容词。
B.“精神的三间小屋”“斑羚飞渡”“蚊子和狮子”“热爱生命”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和动宾短语。
C.“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这是一个因果复句。
D.“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中的谓语是“盛放”。
【答案】C
【知识点】形容词;假设复句;动宾短语
【解析】【分析】ABD.正确。
C.用“假若”连接,表明本项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的掌握。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所学,结合各选项内容分析判断。
8.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B.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
C.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D.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答案】C
【知识点】比喻;排比;设问
【解析】【分析】这道题目是对修辞方法的考查。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比喻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成另一个物体,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A项:设问;B项:排比;C项:没有修辞;D项比喻、排比。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判断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首先要明白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根据这些定义进行判断.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B.雨果,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论教养》的作者是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D.《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作者毕淑敏,当代女作家。
【答案】B
【知识点】作家作品;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
【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ACD.正确。
B.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不是美国作家。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10.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2)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3)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   
【答案】(1)排比
(2)引用
(3)比喻
【知识点】比喻;排比;引用
【解析】【分析】
(1)四个句子,句式相同构成排比。
(2)“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出自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属于引用。
(3)“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比作了“古老乐器”,是比喻。
故答案为:(1)排比;
(2)引用;
(3)比喻。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运用。做好本题需要理解句意,根据修辞手法的特点加以区分。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互文等。其中比喻包括暗喻、明喻、借喻,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学生要明确其各自特点,并加以判断。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刘淑萍
①朋友團有人发来一条微信,点开看是四幅图,第一幅是只青蛙,第二幅是个花瓶,第三幅是“天使与魔鬼”,第四幅是“老妇和少女”。图片间有文字:你看到了什么?青蛙?花瓶?天使?老妇?那么请你换个角度看一下,你又看到了什么?
②按照提示,我换个角度来欣赏图片。第一幅图横过来看,青蛙变成了一匹马;第二幅图看白色的部分是个花瓶,但看旁边黑色的部分则是两个女孩的头像;第三幅图看白色的部分是很多身穿裙子的小女孩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再看黑色的部分则完全成了面目狰狞的怪物;第四幅图正着看是位老妪,将手机倒过来180度,看到的竟然是一位漂亮的妙龄少女。
③非常神奇,我佩服制作者的创意。这条微信告诉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有多么重要!
④青蛙和马、花瓶和女孩、天使与魔鬼、老妇与少女,有的风马牛不相及,有的是美丑的对立,有的是人生的两端,可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影像,竟然可以互换。
⑤想起盲人摸象的寓言,摸到耳朵者,说像簸箕,摸到大腿者,说像柱子,摸到尾巴者,说似绳子。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指出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的局部,有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才能摆脱主观成见,观察事物,左看右看,横看侧看,才能看到各种影像,从而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⑥鲁迅先生说,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 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也是说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个方面,硬币有两面,人生也有正面和背面。阳光鲜花,青春美貌,友谊爱情,事业成功……这些都是片面;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谁都会经历坎坷挫折,疾病衰老,可能面临背叛失误,生活暗淡无光,郁闷、烦恼、惆怅、痛苦……这样的时候,倘若能够调整思维方式,调整心态,换个角度去看问题,或者换个积极的活法,生活也就充满了希望和快乐。
⑦台湾作家刘墉有一位朋友,与一个离过两次婚的女演员结了婚,当别人说他捡了个剩货时,他说:我开个旧奔驰,虽是三手货,但马力很足。就像我太太,在演艺園20多年,见过多少场面,现在老了,收了心,没了 以前的娇气、浮华气,却做得一手好菜,又顾家。 其实,她真正最完美的时候反而被我遇上了。当别人又说她看不出当年的风采、并不完美时,他又反驳说:我自己也不完美,谁没有往事,谁不是千疮百孔。正因为我们经历过一些事,所以都成熟都知道珍惜,这种不完美正是一种完美啊!
⑧人人都有烦心事,遇到烦心事,试着换位思考,让乐观主宰自己,可能就会有好心情,继而带来好运气。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凡事往好处想,积极努力,可能你很快“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时你会觉得豁然开朗:世界原来如此美丽!
(选自2017年第11期《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1.本文作者主要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12.文章以朋友圈里的一条微信做开头,有何作用?
13.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14.下面的这首七言绝句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要谈谈。
侬家家住雨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郭六芳《舟还长沙》)
【答案】11.换个角度看问题,才有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以及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快乐。
12.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换个角度看问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举盲人摸象的寓言以及引用苏轼的诗句,论证了“多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这一分论点。
14.能。因为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因换了个角度而发现家的美丽,与本文的“换个角度看问题,世界也会变得如此美丽”这一观点相一致。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文章开头及其作用;中心论点;论据;补充论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查找。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一定是一句完整的表示判断的话,不可能是疑问句。一般会在题目,文首或是文末提出或总结得出。
(2)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议论文的首段常有引出论题划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充当论据证明论点的作用。
(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为:①举例论证: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来阐明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加具体而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采取生活中的道理或者名人名言等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加概括深入。③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以强调突出论证。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以使论证通俗易懂。
(4)本题考查为论点补充论据的能力。论点与论据之间一定要契合,也就是论据要能证明论点的正确。
11.根据文章内容可以概括中心论点为:“换个角度看问题,才有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以及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快乐”。
12.本文第一段从朋友圈里的一条微信写起,引出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细读第⑤段可知,举盲人摸象的寓言以及引用苏轼的诗句,这是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综合运用,生动突出的证明了“多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同时也证明了中心论点。
14.细读这首七言绝句可知,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因换了个角度而发现家的美丽。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才有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以及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快乐。”两者的观一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宁作我”方能成我
陈大昊
①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名士殷浩与权臣桓温齐名,桓温常有竞争之心,每每要与殷浩一比高下。殷浩对此回应道:“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②某种意义上,“宁作我”,就是要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找到方位,在波涛汹涌的浪潮中岿然不动。但在现实生活中,抵达“宁作我”的境界,殊为不易。在我们身边,有的人会产生“卿不如我”的傲气,有的人则会发出“我不如卿”的喟叹。在人与人的对比中,无论是略逊一筹,还是甘拜下风,难免打破平静的心境,让内心起了波澜。
③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与我周旋久”,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然而,想抵达“自知”的境界谈何容易。有的登高望远,便自视甚高,忘记了“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的自甘堕落,总觉得与失败结缘,久而久之便深陷泥淖,消极怠情;有的寄人篱下,盲从盲信,毫无主见,随波逐流。事实证明,一个人倘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始终坚持自我、勇于战胜自我,心理就容易被外界影响,思想就容易被外物奴役,行为就容易被外力裹挟。长此以往,最终只会弄丢了自己。
④由此想起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安排一批经过测试确属“心理健康的正常人”分别充当看守和囚犯,结果,无论是看守还是囚犯,都在不知不觉中被角色改变,各自沉湎于相应情境而无法自拔。翻看那些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也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他们常常陶醉于为官的角色,在高高在上的“失重”状态下飘飘欲仙,在欲壑难填的“超重”状态中腐化堕落,走上了贪腐的不归路,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⑤为官从政难在不忘初心,做人做事更是如此。著名画家丰子恺曾说:凡做人,在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但到后来,为环境、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往往不能做得十分像“人”。前进路上,信息的迷雾、信念的迷失、成长的迷茫,都会成为“宁作我”的障碍;变动的世界、个人的眼界、做人的境界,都会影响“宁作我”的坚守。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始终保持“我是谁”的自省、“宁作我”的自信和“勿忘我”的自律,看淡世俗眼光,看轻世间纷扰,看守住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才能避免成为“别人的影子”“他人的复制品”。
⑥歌德说:“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从来没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飞翔,也没有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成长。一个人真正的敌人是自己,真正的成功是“成我”。无论是面对未知的前路,还是身处人生的低谷,只要坚持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一个人就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宁作我”而成我。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6.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7.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18.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15.“宁作我”方能成我。
16.叙述《世说新语》中殷浩回应桓温的故事,引出论题,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充当论据论证论点。
17.举例论证。列举了三种不能“自知”的人的表现,具体地论证了一个人倘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始终坚持自我、勇于战胜自我,最终只会弄丢了自己,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18.首先举殷浩的事例引出论题;然后举例论证了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始终坚持自我、勇于战胜自我就会迷失自己;接着论述做人做事要不忘初心;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文章开头及其作用;论证过程;中心论点;举例论证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
(2)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段写出什么,结构上的作用要看位置。
(3)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4)本题考查的是论证思路。所谓论证思路,就是证明中心论点正确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的写作思路,议论文的论证思路一般是先引出中心论点,然后用各种论证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得出结论。答题思路是:首先……,然后……,最后……,结合论证方法和作用回答。
15.本题考查中心论点概括。文章的标题“ ‘宁作我’方能成我”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16.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文章开头叙述《世说新语》中殷浩回应桓温的故事,开篇作为事实论据开头引出中心论点;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还能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同时运用这一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论点。
17.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结合“有的登高望远,便自视甚高,忘记了“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的自甘堕落,总觉得与失败结缘,久而久之便深陷泥淖,消极怠情;有的寄人篱下,盲从盲信,毫无主见,随波逐流。”分析,是举例论证,列举了三种不能“自知”的人的表现,具体地论证了一个人倘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始终坚持自我、勇于战胜自我,最终只会弄丢了自己,使论述更有说服力。,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与我周旋久’,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具有说服力。
18.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理解。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阅读全文可知,文章首先举殷浩的事例引出论题—— “宁作我”方能成我 ;然后 列举了三种不能“自知”的人的表现,具体地论证了一个人倘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始终坚持自我、勇于战胜自我,最终只会弄丢了自己 ;接着论述做人做事要不忘初心;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
小语查找古代自强不息的人物时,找到了下面材料,请你帮助他理解。
材料一:
听郑五揞弹琴
[唐]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①,清风满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②。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③。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唐]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④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注]①阮籍推名饮:作者把郑五惜(yin)比作善饮酒的阮籍。②龙唇琴:古代琴名。③夙心:平素的志向、情趣。④悲风:与下文的寒松、白雪、绿水都是古琴曲。
19.两首诗都写诗人听琴,但触发的思想感情却不同,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20.请在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其题材、意境,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现代诗。注意运用换行、押韵、反复等方法,让诗歌有节奏感。不少于8行。(直接翻译不得分) .
【答案】19.孟诗“不觉夕阳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写出了孟浩然沉醉在自然山水和友人的动听琴音中,“谐夙心”写出了友人的琴音引起了孟浩然的共鸣,表达他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李诗“钟期久已没”用钟子期的典故来慨叹知音难觅的忧伤之情。(或:从“悲风”“寒松”等琴曲名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一生坎坷、历尽艰难的辛酸痛苦。)
20.(合乎题意即可)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创新题型;把握诗歌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诗歌比较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怀才不遇,思乡怀人等。
(2)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注意题干要求,要从题材、意境的角度分析,注意换行、押韵、反复,并且所写诗歌不少于8行。
19.结合《听郑五愔弹琴》一诗,诗人通过对听琴的描写,勾划出一位善琴好饮,放浪潇洒,飘然出尘的高士形象。诗用“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的细节表现郑愔的豪放旷达,用酒、清风、竹林、琴、夕阳烘托其高洁;结尾以自己的高蹈,来表现郑愔的高蹈,展示人物的内心境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欢山水,不愿仕进,向往放浪潇洒、豪放旷达的生活情趣;结合《月夜听卢子顺弹琴》一诗中“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一幅夜里闲坐、明月当空、静听幽人弹素琴的落寞景致,为下文“世上无知音”的孤寂惆怅之情作铺垫,埋伏笔;“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用借喻手法:忽闻“悲声调”,宛若“寒松吟”,喧染悲凉的氛围,把加深悲愁的情愫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用拟人手法: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便于作者尽情发挥,以情景交融的方式,把作者知音难觅的孤寂真情实感融入诗中,进而达到引人入胜之效果;“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此句借用“锺子期”“俞伯牙”典故喻己,紧扣上文,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为严谨,表达出诗人知音难觅的孤寂落寞之情感。根据分析概括即可。
20.本题考查诗歌写作。示例:郑惰像那阮籍
在清风竹林中畅饮
这酒啊喝得半醉
解下衣衫长袖
轻拭心爱古琴
饮一杯奏一曲
奏一曲饮一杯
夕阳西下
多美啊!这高山流水之景
多妙啊!这高山流水之音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愧不如别人。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mào,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盛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2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广mào    积攒    宽宥   
2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2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成语概括,应该是   。“云霓”的“霓”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声母“   ”,再查音节“    “。
【答案】21.袤;zǎn;yòu
22.盛船;撑船
23.自惭形秽;N;ni
【知识点】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音近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
(2)考查字形的习题中,所选词语一般是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其中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类题型,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考查了查字典。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可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可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2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积累。“广mào”写作“广袤”,“攒”读作“zǎn”,“宥”读作“yòu”。
22.本题考查修改错别字。“搏大”应写作“博大”。
23.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自惭形秽”的意思是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霓”按音序查字法应查“n”,再查音节“ni”
三、综合应用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24.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幅书法作品,请指出它们各属于什么字体,每种字体有什么特征。
25.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
26.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他已经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他设计第三项。
活动一:讲“励志的青春”故事
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
活动三:   
27.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得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   。
【答案】24.(示例)图一楷书:字体端庄,匀称工整。图二行书(行楷):笔画连绵,灵活连贯。
2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几句诗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年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豪情壮志。
26.看“奉献的青春”电影
27.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见解表述;把握诗歌内容;书法
【解析】【点评】(1)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各书法字体的代表人物及其书写的特色。明确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2)本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3)考查活动形式的设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材料与活动流程的基础上,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判断。做此类题目,要结合例子的格式作出回答,格式要统一。
(4)本题考查材料探究。认真审题可知,座右铭中的前半句概括的是材料中分号前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即可。
24.本题考查书法字体判断及语言表达。指出题干中书法的字体,并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幅,阐述喜欢的理由。①中字体端正,书写工整,结构整齐,是楷书;②字体行云流水、舒展有型,是行书。阐述理由时结合字体特征来说,言简意赅表达得体即可。
25.本题考查名句积累。开放类试题。作答本题时,从自己的积累中选择一句与“自强不息”有关的名句,并表述其含义即可。
26.本题考查活动形式的设定。设定的时候,句子形式应与前两个保持一致,主题应有所不同,前两个的主题为“励志”“拼搏”,这一个可以确定为“奉献”。活动的具体形式可以为“看电影”“访名人”等。据此,可设计为:看“奉献的青春”电影;或访“奉献的青春”名人。
27.本题考查材料探究。认真审题可知,座右铭中的前半句概括的是材料中分号前的内容。上半句的格式和材料中分号后句子中的“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可拟写后半句为“让中国变强盛奉献一生”。
28.结合课文《精神的三间小屋》,说说怎样才能使我们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并有丰富的储物。
【答案】①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②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缤纷和谐、相得益彰;③有自己的见解、思想,形成独立自主的思想、精神。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由文中“请在布置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容量”可以概括出为自己的精神生活留下足够的空间;由文中“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可以概括出认真地规划、寻找自己的事业,使事业和人生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由文中“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可以概括出不要迷失了自我,要有自己思想和精神。
故答案为:①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②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缤纷和谐、相得益彰;③有自己的见解、思想,形成独立自主的思想、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筛选文章内容的能力。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宽宥(yòu) 襟怀(jīn)
广袤(mào) 自惭形秽(huì)
B.麾下(huī) 赘余(zhuì)
坍塌(dān) 鸠占鹊巢(jiū)
C.窗棂(líng) 困厄(è)
轻觑(qù) 间不容发(jiān)
D.憎恶(wù) 云霓(ní)
显赫(hè) 相得益彰(zhā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疆域 弛骋 挟持 无师自通
B.蔑视 惊骇 游弋 形销骨立
C.要诀 积攒 栖息 李代桃僵
D.效仿 污浊 灰烬 不知所措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一年来疼痛的折磨,已使他形销骨立。
B.这是她父亲留给她的产业,没想到她的叔叔却鸠占鹊巢。
C.这本著作对许多文学基本理论问题都能再深一步,抽丝剥茧式逐层追问“为什么”“怎么样”。
D.在语文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同学小华的热心帮助下,李明在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真是相得益彰啊。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
B.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如今内地的各大超市除供应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海产品、海带和海虾等。
C.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建造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
D.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及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对下列复句类型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并列复句)
B.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递进复句)
C.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设复句)
D.除非让他亲自去解释,否则永远也别指望得到原谅。(条件复句)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
B.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C.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
D.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7.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中的“快活”是形容词。
B.“精神的三间小屋”“斑羚飞渡”“蚊子和狮子”“热爱生命”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和动宾短语。
C.“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这是一个因果复句。
D.“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中的谓语是“盛放”。
8.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B.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
C.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D.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B.雨果,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论教养》的作者是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D.《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作者毕淑敏,当代女作家。
10.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2)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3)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刘淑萍
①朋友團有人发来一条微信,点开看是四幅图,第一幅是只青蛙,第二幅是个花瓶,第三幅是“天使与魔鬼”,第四幅是“老妇和少女”。图片间有文字:你看到了什么?青蛙?花瓶?天使?老妇?那么请你换个角度看一下,你又看到了什么?
②按照提示,我换个角度来欣赏图片。第一幅图横过来看,青蛙变成了一匹马;第二幅图看白色的部分是个花瓶,但看旁边黑色的部分则是两个女孩的头像;第三幅图看白色的部分是很多身穿裙子的小女孩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再看黑色的部分则完全成了面目狰狞的怪物;第四幅图正着看是位老妪,将手机倒过来180度,看到的竟然是一位漂亮的妙龄少女。
③非常神奇,我佩服制作者的创意。这条微信告诉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有多么重要!
④青蛙和马、花瓶和女孩、天使与魔鬼、老妇与少女,有的风马牛不相及,有的是美丑的对立,有的是人生的两端,可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影像,竟然可以互换。
⑤想起盲人摸象的寓言,摸到耳朵者,说像簸箕,摸到大腿者,说像柱子,摸到尾巴者,说似绳子。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指出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的局部,有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才能摆脱主观成见,观察事物,左看右看,横看侧看,才能看到各种影像,从而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⑥鲁迅先生说,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 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也是说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个方面,硬币有两面,人生也有正面和背面。阳光鲜花,青春美貌,友谊爱情,事业成功……这些都是片面;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谁都会经历坎坷挫折,疾病衰老,可能面临背叛失误,生活暗淡无光,郁闷、烦恼、惆怅、痛苦……这样的时候,倘若能够调整思维方式,调整心态,换个角度去看问题,或者换个积极的活法,生活也就充满了希望和快乐。
⑦台湾作家刘墉有一位朋友,与一个离过两次婚的女演员结了婚,当别人说他捡了个剩货时,他说:我开个旧奔驰,虽是三手货,但马力很足。就像我太太,在演艺園20多年,见过多少场面,现在老了,收了心,没了 以前的娇气、浮华气,却做得一手好菜,又顾家。 其实,她真正最完美的时候反而被我遇上了。当别人又说她看不出当年的风采、并不完美时,他又反驳说:我自己也不完美,谁没有往事,谁不是千疮百孔。正因为我们经历过一些事,所以都成熟都知道珍惜,这种不完美正是一种完美啊!
⑧人人都有烦心事,遇到烦心事,试着换位思考,让乐观主宰自己,可能就会有好心情,继而带来好运气。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凡事往好处想,积极努力,可能你很快“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时你会觉得豁然开朗:世界原来如此美丽!
(选自2017年第11期《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1.本文作者主要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12.文章以朋友圈里的一条微信做开头,有何作用?
13.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14.下面的这首七言绝句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要谈谈。
侬家家住雨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郭六芳《舟还长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宁作我”方能成我
陈大昊
①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名士殷浩与权臣桓温齐名,桓温常有竞争之心,每每要与殷浩一比高下。殷浩对此回应道:“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②某种意义上,“宁作我”,就是要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找到方位,在波涛汹涌的浪潮中岿然不动。但在现实生活中,抵达“宁作我”的境界,殊为不易。在我们身边,有的人会产生“卿不如我”的傲气,有的人则会发出“我不如卿”的喟叹。在人与人的对比中,无论是略逊一筹,还是甘拜下风,难免打破平静的心境,让内心起了波澜。
③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与我周旋久”,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然而,想抵达“自知”的境界谈何容易。有的登高望远,便自视甚高,忘记了“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的自甘堕落,总觉得与失败结缘,久而久之便深陷泥淖,消极怠情;有的寄人篱下,盲从盲信,毫无主见,随波逐流。事实证明,一个人倘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始终坚持自我、勇于战胜自我,心理就容易被外界影响,思想就容易被外物奴役,行为就容易被外力裹挟。长此以往,最终只会弄丢了自己。
④由此想起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安排一批经过测试确属“心理健康的正常人”分别充当看守和囚犯,结果,无论是看守还是囚犯,都在不知不觉中被角色改变,各自沉湎于相应情境而无法自拔。翻看那些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也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他们常常陶醉于为官的角色,在高高在上的“失重”状态下飘飘欲仙,在欲壑难填的“超重”状态中腐化堕落,走上了贪腐的不归路,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⑤为官从政难在不忘初心,做人做事更是如此。著名画家丰子恺曾说:凡做人,在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但到后来,为环境、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往往不能做得十分像“人”。前进路上,信息的迷雾、信念的迷失、成长的迷茫,都会成为“宁作我”的障碍;变动的世界、个人的眼界、做人的境界,都会影响“宁作我”的坚守。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始终保持“我是谁”的自省、“宁作我”的自信和“勿忘我”的自律,看淡世俗眼光,看轻世间纷扰,看守住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才能避免成为“别人的影子”“他人的复制品”。
⑥歌德说:“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从来没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飞翔,也没有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成长。一个人真正的敌人是自己,真正的成功是“成我”。无论是面对未知的前路,还是身处人生的低谷,只要坚持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一个人就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宁作我”而成我。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6.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7.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18.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小语查找古代自强不息的人物时,找到了下面材料,请你帮助他理解。
材料一:
听郑五揞弹琴
[唐]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①,清风满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②。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③。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唐]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④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注]①阮籍推名饮:作者把郑五惜(yin)比作善饮酒的阮籍。②龙唇琴:古代琴名。③夙心:平素的志向、情趣。④悲风:与下文的寒松、白雪、绿水都是古琴曲。
19.两首诗都写诗人听琴,但触发的思想感情却不同,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20.请在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其题材、意境,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现代诗。注意运用换行、押韵、反复等方法,让诗歌有节奏感。不少于8行。(直接翻译不得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愧不如别人。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mào,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盛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2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广mào    积攒    宽宥   
2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2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成语概括,应该是   。“云霓”的“霓”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声母“   ”,再查音节“    “。
三、综合应用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24.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幅书法作品,请指出它们各属于什么字体,每种字体有什么特征。
25.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
26.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他已经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他设计第三项。
活动一:讲“励志的青春”故事
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
活动三:   
27.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得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   。
28.结合课文《精神的三间小屋》,说说怎样才能使我们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并有丰富的储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坍”应读“tān”。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答案】A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弛骋”应为“驰骋”。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答案】D
【知识点】望文生义
【解析】【分析】A.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使用恰当;
B. 鳩占鹊巢: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使用恰当;
C. 抽丝剥茧:丝得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步很有层次。 使用恰当;
D.“相得益彰”的意思是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答案】C
【知识点】成分残缺;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A:有误,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权利”;B项:有误,分类不当,“海带和海虾”都属于“海产品”,应删掉“海产品、”或“、海带和海虾”;D:有误,缺少主语,应删去“在”和“下”。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5.【答案】B
【知识点】并列复句;递进复句;因果复句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这个句子是并列复句。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复句的关系,常见的复句关系有:并列、顺承、转折、因果等,解答时依据前后文的内容做出判断。
6.【答案】D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
ABC.正确。
D.句中分号应为句号。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7.【答案】C
【知识点】形容词;假设复句;动宾短语
【解析】【分析】ABD.正确。
C.用“假若”连接,表明本项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的掌握。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所学,结合各选项内容分析判断。
8.【答案】C
【知识点】比喻;排比;设问
【解析】【分析】这道题目是对修辞方法的考查。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比喻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成另一个物体,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A项:设问;B项:排比;C项:没有修辞;D项比喻、排比。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判断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首先要明白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根据这些定义进行判断.
9.【答案】B
【知识点】作家作品;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
【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ACD.正确。
B.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不是美国作家。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10.【答案】(1)排比
(2)引用
(3)比喻
【知识点】比喻;排比;引用
【解析】【分析】
(1)四个句子,句式相同构成排比。
(2)“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出自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属于引用。
(3)“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比作了“古老乐器”,是比喻。
故答案为:(1)排比;
(2)引用;
(3)比喻。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运用。做好本题需要理解句意,根据修辞手法的特点加以区分。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互文等。其中比喻包括暗喻、明喻、借喻,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学生要明确其各自特点,并加以判断。
【答案】11.换个角度看问题,才有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以及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快乐。
12.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换个角度看问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举盲人摸象的寓言以及引用苏轼的诗句,论证了“多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这一分论点。
14.能。因为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因换了个角度而发现家的美丽,与本文的“换个角度看问题,世界也会变得如此美丽”这一观点相一致。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文章开头及其作用;中心论点;论据;补充论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查找。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一定是一句完整的表示判断的话,不可能是疑问句。一般会在题目,文首或是文末提出或总结得出。
(2)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议论文的首段常有引出论题划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充当论据证明论点的作用。
(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为:①举例论证: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来阐明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加具体而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采取生活中的道理或者名人名言等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加概括深入。③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以强调突出论证。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以使论证通俗易懂。
(4)本题考查为论点补充论据的能力。论点与论据之间一定要契合,也就是论据要能证明论点的正确。
11.根据文章内容可以概括中心论点为:“换个角度看问题,才有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以及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快乐”。
12.本文第一段从朋友圈里的一条微信写起,引出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细读第⑤段可知,举盲人摸象的寓言以及引用苏轼的诗句,这是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综合运用,生动突出的证明了“多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同时也证明了中心论点。
14.细读这首七言绝句可知,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因换了个角度而发现家的美丽。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才有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以及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快乐。”两者的观一致。
【答案】15.“宁作我”方能成我。
16.叙述《世说新语》中殷浩回应桓温的故事,引出论题,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充当论据论证论点。
17.举例论证。列举了三种不能“自知”的人的表现,具体地论证了一个人倘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始终坚持自我、勇于战胜自我,最终只会弄丢了自己,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18.首先举殷浩的事例引出论题;然后举例论证了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始终坚持自我、勇于战胜自我就会迷失自己;接着论述做人做事要不忘初心;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文章开头及其作用;论证过程;中心论点;举例论证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
(2)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段写出什么,结构上的作用要看位置。
(3)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4)本题考查的是论证思路。所谓论证思路,就是证明中心论点正确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的写作思路,议论文的论证思路一般是先引出中心论点,然后用各种论证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得出结论。答题思路是:首先……,然后……,最后……,结合论证方法和作用回答。
15.本题考查中心论点概括。文章的标题“ ‘宁作我’方能成我”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16.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文章开头叙述《世说新语》中殷浩回应桓温的故事,开篇作为事实论据开头引出中心论点;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还能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同时运用这一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论点。
17.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结合“有的登高望远,便自视甚高,忘记了“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的自甘堕落,总觉得与失败结缘,久而久之便深陷泥淖,消极怠情;有的寄人篱下,盲从盲信,毫无主见,随波逐流。”分析,是举例论证,列举了三种不能“自知”的人的表现,具体地论证了一个人倘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始终坚持自我、勇于战胜自我,最终只会弄丢了自己,使论述更有说服力。,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与我周旋久’,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具有说服力。
18.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理解。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阅读全文可知,文章首先举殷浩的事例引出论题—— “宁作我”方能成我 ;然后 列举了三种不能“自知”的人的表现,具体地论证了一个人倘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始终坚持自我、勇于战胜自我,最终只会弄丢了自己 ;接着论述做人做事要不忘初心;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
【答案】19.孟诗“不觉夕阳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写出了孟浩然沉醉在自然山水和友人的动听琴音中,“谐夙心”写出了友人的琴音引起了孟浩然的共鸣,表达他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李诗“钟期久已没”用钟子期的典故来慨叹知音难觅的忧伤之情。(或:从“悲风”“寒松”等琴曲名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一生坎坷、历尽艰难的辛酸痛苦。)
20.(合乎题意即可)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创新题型;把握诗歌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诗歌比较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怀才不遇,思乡怀人等。
(2)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注意题干要求,要从题材、意境的角度分析,注意换行、押韵、反复,并且所写诗歌不少于8行。
19.结合《听郑五愔弹琴》一诗,诗人通过对听琴的描写,勾划出一位善琴好饮,放浪潇洒,飘然出尘的高士形象。诗用“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的细节表现郑愔的豪放旷达,用酒、清风、竹林、琴、夕阳烘托其高洁;结尾以自己的高蹈,来表现郑愔的高蹈,展示人物的内心境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欢山水,不愿仕进,向往放浪潇洒、豪放旷达的生活情趣;结合《月夜听卢子顺弹琴》一诗中“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一幅夜里闲坐、明月当空、静听幽人弹素琴的落寞景致,为下文“世上无知音”的孤寂惆怅之情作铺垫,埋伏笔;“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用借喻手法:忽闻“悲声调”,宛若“寒松吟”,喧染悲凉的氛围,把加深悲愁的情愫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用拟人手法: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便于作者尽情发挥,以情景交融的方式,把作者知音难觅的孤寂真情实感融入诗中,进而达到引人入胜之效果;“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此句借用“锺子期”“俞伯牙”典故喻己,紧扣上文,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为严谨,表达出诗人知音难觅的孤寂落寞之情感。根据分析概括即可。
20.本题考查诗歌写作。示例:郑惰像那阮籍
在清风竹林中畅饮
这酒啊喝得半醉
解下衣衫长袖
轻拭心爱古琴
饮一杯奏一曲
奏一曲饮一杯
夕阳西下
多美啊!这高山流水之景
多妙啊!这高山流水之音
【答案】21.袤;zǎn;yòu
22.盛船;撑船
23.自惭形秽;N;ni
【知识点】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音近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
(2)考查字形的习题中,所选词语一般是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其中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类题型,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考查了查字典。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可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可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2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积累。“广mào”写作“广袤”,“攒”读作“zǎn”,“宥”读作“yòu”。
22.本题考查修改错别字。“搏大”应写作“博大”。
23.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自惭形秽”的意思是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霓”按音序查字法应查“n”,再查音节“ni”
【答案】24.(示例)图一楷书:字体端庄,匀称工整。图二行书(行楷):笔画连绵,灵活连贯。
2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几句诗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年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豪情壮志。
26.看“奉献的青春”电影
27.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见解表述;把握诗歌内容;书法
【解析】【点评】(1)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各书法字体的代表人物及其书写的特色。明确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2)本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3)考查活动形式的设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材料与活动流程的基础上,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判断。做此类题目,要结合例子的格式作出回答,格式要统一。
(4)本题考查材料探究。认真审题可知,座右铭中的前半句概括的是材料中分号前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即可。
24.本题考查书法字体判断及语言表达。指出题干中书法的字体,并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幅,阐述喜欢的理由。①中字体端正,书写工整,结构整齐,是楷书;②字体行云流水、舒展有型,是行书。阐述理由时结合字体特征来说,言简意赅表达得体即可。
25.本题考查名句积累。开放类试题。作答本题时,从自己的积累中选择一句与“自强不息”有关的名句,并表述其含义即可。
26.本题考查活动形式的设定。设定的时候,句子形式应与前两个保持一致,主题应有所不同,前两个的主题为“励志”“拼搏”,这一个可以确定为“奉献”。活动的具体形式可以为“看电影”“访名人”等。据此,可设计为:看“奉献的青春”电影;或访“奉献的青春”名人。
27.本题考查材料探究。认真审题可知,座右铭中的前半句概括的是材料中分号前的内容。上半句的格式和材料中分号后句子中的“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可拟写后半句为“让中国变强盛奉献一生”。
28.【答案】①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②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缤纷和谐、相得益彰;③有自己的见解、思想,形成独立自主的思想、精神。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由文中“请在布置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容量”可以概括出为自己的精神生活留下足够的空间;由文中“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可以概括出认真地规划、寻找自己的事业,使事业和人生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由文中“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可以概括出不要迷失了自我,要有自己思想和精神。
故答案为:①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②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缤纷和谐、相得益彰;③有自己的见解、思想,形成独立自主的思想、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筛选文章内容的能力。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