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
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课堂小结
第三学习主题 第9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
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
导入
五四运动浮雕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展,1921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原稿
陆宗舆
1876~1941.6.1
字润生 浙江海宁人
1913~1916任驻日公使
1898年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攻读政经科。1902年回国,曾任进士馆及警察学堂教习。1906年任考察宪政大臣参赞随载泽出国考察宪政。1907年东三省盐务总办。1909年进京任宪政编查馆馆员。1910年10月被选为资政院议员。次年秋任交通银行协理、印铸局局长。
民国之后,任袁世凯总统府财政顾问。1913年当选为参议院议员。1913年~1916年任驻日公使。其间1915年由袁世凯派遣,与陆征祥、曹汝霖一起与日方谈判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由他在东京与日本换文批准该条约。1918年任中日合资中华汇业银行总理。1919年任币制局总裁。
五四运动中,他与曹汝霖、章宗祥一起被称为“卖国贼”,于1919年6月10日被解职替罪。后寓居天津日租界经商。1925年一度出任临时参政院参政。1940年被汪兆铭国民政府聘为行政院顾问。1941年6月1日病死于北京。
德军1898年在青岛信号山麓岩壁勒刻飞鹰“记功”碑(左)。1914年11月7日,日军攻占青岛,刻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其占领青岛“记功”碑(右)。
青岛信号山麓岩壁飞鹰“记功”碑
德国在青岛的俾[bǐ]斯麦兵营
巴黎和会会场
巴黎和会三巨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军阀政府派出20万华工参加战争勤务,加入协约国对德、奥宣战。战后(1919.1.18~6.28),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和平会议”。实则是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惩治战败国的分赃大会。会议被英、法、美操纵。
英国首相
劳合·乔治
法国总理
克里孟梭
美国总统
威尔逊
中国代表提出收回青岛的长篇说帖
1919年1月28日,陆征祥(外交部总长 团长)率顾维钧(驻美公使)、王正廷(南方军政府代表)、施肇基(驻英公使)、魏宸组(驻比公使)等人赴巴黎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中国直接收回青岛的长篇说帖,共分甲乙丙丁四部分,全面论述了中国收回青岛主权的正义要求。
陆征祥
顾维钧
王正廷
顾维钧
1888.1.29~1985.11.14
字少川
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
江苏嘉定人。1904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和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历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国民政府驻法国、英国大使,驻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
1918年作为巴黎和会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山东问题最终是在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得到了解决。经过36次谈判,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日本无可奈何地一步步交出了强占的山东权益。在这次会议上负责山东问题的仍然是顾维钧。
中国代表团除了提出说帖而外 并由顾维钧在会议席上表示意见
顾维钧曰:仅关数百万人的太平洋属岛问题各位即如此尽力,至于青岛问题关系四万万人民的大问题,本全权之责任亦极重,今试述其大纲原则: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青岛完全为中国领土,当不容有丝毫损失。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租借与德国,起因于教案问题。德国以武力要挟强请,迫不得已而为,已属世界周知之事。如就地势论之,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胶济铁路与津浦铁路相接,可直达首都,于国防上中国亦断然不容他国之争执。以文化言,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山东以二万五千英方里之狭地,容三千六百万之居民,人民即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其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实无讨论之余地。是以如就本会承认之民族、领土完整原则言之,胶州交还中国,为中国当有之要求权利。本全权认为交还青岛为公正圆满之一条件,若本会舍此采用他法,则本全权不得不认为谬误……本全权绝对主张大会应斟酌胶州租借地及其他权利之处置,尊重中国政治独立,领土完整之根本权利,且相信中国,有和平之诚意。
——转引自《北洋军阀史话》
北京大学队伍从红楼向天安门前进(1919年5月4日)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会集,举行示威游行。他们手执标语旗,散发传单和宣言,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
北京女高师学生参加“五四”游行
北京大学学生分组在街头讲演
学生们在前门大街激昂讲演
游行示威的女学生队伍
“五四”运动中的宣传品
五四传单
敬告同胞毋忘国耻
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五四”期间连续三期刊登《山东问题》文章。
《每周评论》
陈独秀和李大钊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英译文为胡适翻译。宣言强烈要求收回山东权益。
《北京市民宣言》
天安门前愤怒的人群(油画)
电影《我这一辈子》片断
曹汝霖住宅的黑漆大门
曹汝霖
1877~1966.8
字润田 生于上海
新交通系首领
曹汝霖 ,1913年被袁世凯指派为第一届参议院议员。同年8月任外交部次长。
1915年,接受袁世凯的命令,代表政府跟日本签署二十一条。1917年1月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兴业等银行借款500万日元。7月任段祺瑞内阁交通总长。1918年3月兼任财政总长,又向日本大宗借款,充作军饷。1918年秋,不惜丧失山东铁路主权,向日本再次借款。
游行队伍前往东交民巷使馆区示威,被中外军警无理阻拦。游行队伍转奔赵家楼胡同,放火烧了曹汝霖的住宅。
火烧曹宅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街头讲演的学生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逮捕30多名学生。5日,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6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并发出通电,呼吁全国人民起来斗争。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响应。
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上海各界2万余人声援北京学生(1919年5月7日)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交告其子,姊教其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告
罢市救国
不办卖国贼不开行
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贴出的告示
上海人民积极进行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
上海人民在公共体育场召开大会进行罢工、罢课、罢市的“三罢”斗争
北京市民欢迎被释放的北高师学生
北京山东学会欢迎“五四”被捕出狱学生的合影
6月6日陕西籍学生救亡讲演团被捕学生释放后合影
“五四”运动取得节节胜利之后,6月12日各地学生开始复课,并于6月16日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学生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五四”运动成为革命青年运动的开端。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上海出版的揭露北京政府亲日派官僚卖国罪行的小册子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撤销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6月2日上海胜利开市。
《晨报》的消息报道
曹汝霖
章宗祥
陆宗舆
1919年7月孙中山先生支持“五四”、反对逮捕学生的电文
1919年6月28日,是巴黎和会签约之期。在中国人民反对下,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通告(右图);其他各国代表的签字(左图)。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拒绝《巴黎和约》签字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启蒙思想和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结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前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结论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
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近代史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主力(人民群众)。
五四运动时的纪念章
(一)列举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爆发、口号、经过、结果、历史意义:
1. 导火线: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人。
2. 爆发时间、地点、经过:(1)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要求惩办三个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并火烧赵家楼,殴打曹汝霖。(2)5月5日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5月6日成立学生联合会领导五四运动。(3)6月3日起北京学生组成演讲团展开街头演讲宣传活动,6月5日上海工人首先罢工,各地工人相继响应;同时上海等地商人罢市;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
3. 口号: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赋、”“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山东”等爱国口号。
4.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在):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撤销三个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5.原因;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半争的主力。
6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8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等人。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李大钊
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最早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不久,北京、武汉、长沙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日本和法国还建立了由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深入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条件。
陈独秀
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韶山冲(1893.12.26~1976.9.9)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②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为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组织基础;
③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
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
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卢湾区兴业路76号
1921.7.23~7.30晚
党的一大是在秘密状态下召开的,几乎没留下原始文献资料,加之年代久远。参会的毛泽东、董必武也回忆不清。确切时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
建党纪念日:7.1 ≠ 党的诞生日:7.23
中共一大会场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中国共产党“一大”部分代表
上海:李 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包惠僧
旅日:周佛海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部分代表
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李达、李汉俊、王尽美、邓恩铭、包惠僧
时间:1921年7月23日一7月31日( )
地点:上海、嘉兴
出席:13人
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
董必武、陈潭秋、陈公博、毛泽东、何叔衡
王烬美、邓恩铭、周佛海、包惠僧
代表党员人数:50多人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
大会通过议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局成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
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组织:张国焘
宣传:李达
中国共产党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党
纲
名称
奋斗目标
中心工作
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诞生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A.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B.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C.新的工作目标——以开展工人运动作为中心任务。
新
(二)列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1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1)中国最早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陈独秀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上海建立的,时间1920年8月;(2)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日本东京和法国巴黎还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深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2中共“一大”(1)召开的时间与地点:。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会议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
(2)主要内容:①党的中心工作:通过了党的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和党的奋斗目标,规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②成立领导机构;大会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3.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巴黎和会的召开
2.中国外交的失败
中国外交
的失败
1.五四运动的爆发
2.五四运动的斗争口号
3.北洋军阀政府对学生运动的镇压
4.5月5日北京学生的总罢课
北京学生
的爱国斗争
1.北京学生6月3日的斗争
2.6月5日后斗争的新阶段
3.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爱国运动
的初步胜利
课堂小结
1.陈独秀建立中国最早的共产党组织
2.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3.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及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
早期组织的建立
1.中共一大举行的时间、地点及会议代表
2.中共一大的成就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深远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建议:
班会主题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可采用模拟演讲、诗歌朗诵、讲故事、谈体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召开主题班会
火烧赵家楼
许德珩
为雪心头恨,
而今作楚囚。
被拘三十二,
无一怕断头。
痛殴卖国贼,
火烧赵家楼。
锄奸不惜死,
来把中国救。
中国近代史专家——郑师渠访谈
学习测评
1.五四运动后期,爱国斗争的主力是( )。
A.青年学生 B.无产阶级 C.商人 D.农民阶级
2.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
A.领导工人运动 B.领导农民运动
C.建立统一战线 D.开展武装斗争
3.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地点和主力分别是( )。
A.北京、工人 B.北京、学生 C.上海、学生 D.上海、工人
5.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于(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成立 D.辛亥革命
B
A
B
D
B
史海拾贝
“山东问题”的由来
德占时期的胶济铁路青岛火车站(右上图为济南火车站)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