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2 11:1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叶圣陶
1.阅读课文,理解作者所传达的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2.学习本文阐释问题的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点。
3.通过交流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
看看下面图片中的云,说说它们像什么。
答案参考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终身致力于教育和文学创作,作品风格朴素自然,语言凝练精致,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本文节选自《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集》第十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原文共有四节,分别是“要认真阅读”“驱遣我们的想象”“训练语感”“不妨听听别人的话”,旨在教授中等学校学生或一般的青年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课文是第二节,主要以实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如何驱遣想象去鉴赏文艺作品。
歌谣 桥堍 契合 旷远 驱遣
怅然 凝望 宛如 鉴赏 海啸
萌生 无可比拟 苟安 拘泥
yáo


kuànɡ
qiǎn
chànɡ
nínɡ
wǎn
jiàn
xiào
ménɡ

ɡǒu

契合:符合;合得来,意气相投。
怅然:形容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萌生:开始发生;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桥堍:桥两头地的地方。
驱遣:驱逐、差遣。
旷远:空旷辽远。
无可比拟: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独一无二,特别突出。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第一部分(1-4)
主体论述前的知识铺垫环节,指出文艺的由来、文艺与文字的关系。
第二部分(5-13)
主体部分。以两个实例的解读为例,论述驱遣想象对于文艺鉴赏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 (14)
结论部分。总结上文,结尾点题,进一步强调文艺鉴赏的目的和方法,指出驱遣想象是文艺鉴赏的重要途径。
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第一部分(1-4段)
1.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作者要介绍这些内容?
这一部分回顾了文艺的知识,介绍了文艺与文字的关系:在前文字时代,文艺就已经产生了;文艺产生以后,用文字记录文艺;随着印刷术的发明,文艺的传播越来越广泛。在作者看来,“所谓文艺……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
这一部分是展开主体论述前的知识铺垫环节。
写这些内容的原因:
1.就一般读者而言,在介绍文艺作品的鉴赏方法前,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文艺的知识。2.从作者写作角度而言,可以为下文的论述作好铺垫。
第二部分(5-13段)
2.第5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论证。将文字比作桥梁,读者阅读文艺作品的文字才能与作者会面,从而将读者阅读文艺作品,实现与作者沟通心灵的过程阐述得生动形象。
3.文中说“文字是一座桥梁”,如何理解它的桥梁作用?
1.文字是作者传情达意的载体和工具,经由文字,作者的所见所感才为读者所知;
2.读者鉴赏文艺作品时,借助对文字的品析,才能“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3.文字是读者与作者会面的媒介,会面的目的是让读者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感知作者寓于文字中的意境。因而对文字的理解和把握不是最终目的,得意忘言、得鱼忘筌才是最好的鉴赏之道。
4.第6、7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这两段分别从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出发,说明他们各自怎样通过文字传达所见所感和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的。这两段文字是对上一段“桥梁”比喻的进一步诠释和阐述。也是为下面的举例论证做了理论铺垫。
5.阅读第8—13自然段,找出作者的主要论证方法,说说在欣赏文艺作品时,我们需要如何驱遣想象?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例一:《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在想象中睁开眼来根据景物,想象画面,领会意境。
例二:高尔基的《海燕》:让暴风雨来得更厉害些吧!
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化身海燕,想象画面,领会意境。
6.第14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在内容上,强调鉴赏文艺的目的,并说明唯有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达到此目的。结构上,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照应前文。使文章自然收束,水到渠成。
一、语言平实,通俗易懂。
文章语言朴素平实,如话家常。如“这样,文艺和文字就并了家”“于是所谓文艺,从外表说,就是一篇稿子,一部书,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等语言就通俗易懂。
二、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本文为了论述应驱遣我们的想象力的观点,先后列举了赏析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的《海燕》的例子,进行详细的阐述。
(2)对比论证。第9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证,证明通过驱遣想象欣赏诗歌,才能领会作者的意境,获得精神愉悦。
(3)比喻论证。“文字是一道桥梁”,指出文字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作用。
结尾点题
文艺与文字的关系
回顾文艺历史象
方法:驱遣想象,寻味意境
《海燕》想象情景
鉴赏目的: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受用
《使至塞上》想象画面
驱遣想象去鉴赏
举例阐述
借助想象欣赏文艺作品
驱遣我们的想象
领会作者意境
知识铺垫
本文作者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欣赏文艺作品时只有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接触作者的意境,进而获得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的方法,以深厚的学养和鉴赏示范,引领我们把握正确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