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1课
氓
离骚(节选)
一、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这是一首四言诗,一般按照“二二拍”的节奏去诵读。试以第一节为例,用“/”划分朗读节奏,并用“ ”标出韵脚(多数为隔句用韵)。
第 1 课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这段有两韵)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说明:由于语言的变化,其中不少韵脚字的字音与今天已不同。
答案 都是两节一拍。应标韵脚字如下:
第二节:垣 关 涟 言 言 迁
第三节:落 若 葚 耽 说 说
第四节:陨 贫 裳 爽 德
第五节:劳 朝 暴 笑 悼
第六节:怨 泮 晏 反 焉
二、把握内容,深入理解
2.《氓》是一首叙事兼抒情诗。它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婚恋过程,展示了她的心路历程,将叙事与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且,随着她的倾诉,她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也在变化着。
请结合这一特点,反复阅读这首诗,填写下图。
悲怨激愤
勤劳本分的好妻子
清醒刚强的弃妇
3.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
答案 ①“氓”,意为“民”“外来的百姓”,这里用来指外地男子。女主人公一开始用叙述语气称男方为“氓”,是因为双方的婚姻关系未定,感情还较疏远。
②“子”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当面称对方为“子”,尊重、客气,有礼貌,也透露出女主人公愿意与对方建立婚姻关系的心意。
③“复关”借指住在复关的那个人,用地名代人名,流露出热恋中的女子对男子的热烈思念。
④“尔”是第二人称代词,直呼对方,是因为女子明白双方的婚姻关系已定,感情的距离已拉近,这样称呼更加亲切。
⑤“士”是对古代男子的通称,女主人公在遭遇婚姻的不幸后,深思教训,用“士”来称呼丈夫,符合身份,讲究礼节,却也包含嘲讽的意味。
三、艺术手法,品读赏析
4.赋、比、兴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这一手法在本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知识链接】 (1)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陈其事,铺陈,排比。
(2)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作比喻。
(3)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答案 诗歌第一、二节采用赋的手法讲述故事,写男子求婚、女子恋爱、两人结成夫妻的甜蜜回忆,缠绵深情。第三、四节比、兴结合:皆以桑树起兴,从女子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女子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诫斑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诫女子“无与士耽”。第五节用赋的手法叙述女子婚后的不幸。第六节赋、比、兴兼用:在抒情中叙事,相恋时,男子“信誓旦旦”,可在女子年老色衰时就厌弃她;以“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来比喻女子的忧愁痛苦没有尽头,比中有兴,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全诗赋、比、兴三者交替运用,使整首诗形式多样,抒情含蓄而有余味。
5.对比手法在本诗中有较突出的体现,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 第一,人物形象的对比:女主人公善良、真诚而深情;“氓”则虚伪、自私而绝情,两相对比,个性鲜明。第二,男女不同境遇的对比:“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第三,人物自身在婚前婚后的对比:“氓”始而“蚩蚩”,终而“暴矣”;女主人公始而快乐,终而凄苦。另外,还有“不见复关”与“既见复关”的对比,“桑之未落”与“桑之落矣”的对比。这些对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和“氓”的性格特点和感情变化,深刻地揭示了诗歌的主题,反映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1.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
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
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305篇诗歌,也称“诗
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又叫“国风”,是由不同地区的人民口头创作
的歌谣,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其中有不少篇章
揭露了贵族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民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表现了民歌的特色。“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背景展示
《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的风俗更是浪漫,桑间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桃报李,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
3.《诗经》“六义”
所谓《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就其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其表现手法而言的。
(1)风: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2)雅: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3)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4)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陈其事,铺陈,排比。
(5)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作比喻。
(6)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在内容、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1.通假字
句子 通假字
将子无怒 “无”同“毋”,不要
于嗟鸠兮 “于”同“吁”,感叹词
犹可说也 “说”同“脱”,摆脱、脱身
隰则有泮 “泮”同“畔”,边、岸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氓 氓之蚩蚩 古义:民,这里指诗中的男主人公。
今义:流氓。
至于 至于顿丘 古义:到,到达。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涕 泣涕涟涟 古义:泪。
今义:鼻涕。
贿 以我贿迁 古义:财物。这里指嫁妆。
今义:贿赂。
宴 总角之宴 古义:快乐。
今义:请人吃酒饭,聚会在一起吃酒饭;酒席,宴会。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将 将子无怒 愿,请
出郭相扶将 动词,搀扶
宫使驱将惜不得 助词,不译
良将犹在 名词,将领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动词,率领
靡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动词,无、没有
望其旗靡 动词,倒下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动词,浪费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动词,退下
言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动词,说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名词,言辞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助词,无实义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名词,言语、言论
4.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夙、夜 夙兴夜寐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
贰 士贰其行 数词作动词,不专一、有二心,跟“壹”相对
二三 二三其德 数词作动词,意思是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黄 其黄而陨 形容词作动词,变黄
5.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以 秋以为期 介词,把
以望复关 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
以尔车来 介词,用
以我贿迁 介词,把
返 回
离骚(节选)
一、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下面是《离骚(节选)》的第一节,请用“/”划分朗读节奏,并用“ ”标出韵脚,读出诗韵。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答案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离骚(节选)》一诗读起来很有乐感。诵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六七言为主,其节拍多是三、四拍,可以随文划分。
(2)用韵是隔句入韵,且中间换韵频繁。由于语音变化,许多韵脚在今天读起来已不押韵了。
(3)“兮”字读法。“兮”字的大量使用,是《离骚》的一个明显特色。它在诗中不仅可以舒缓语气,而且有助于感情抒发。诵读时应适当拖长。
(4)大量使用对偶句。其节拍划分适当注意上下对齐,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5)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 羁”“郁邑”“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菲”等是叠音词。诵读时宜读出这种音韵美。
二、把握内容,深入理解
2.请根据《离骚(节选)》的内容为屈原做一份简历,尽量完整详细。
姓名 别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籍贯 职务
成就
个人简述(侧重于个人品质和职业理想)
屈原
汉
本人出身高贵,是高阳之后,与楚王同宗。被父亲寄予厚望。内心正直善良,注重完善自我。有人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愿意辅佐君王有所作为,完善政治法度,愿意奔走驱驰。本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所以遭到小人诬陷、倾轧。君主是非不分,疏远并贬黜了我。虽然如此,但我心志弥坚,毫无变通、退缩的念头,继续坚持自己的操守。
屈平
楚
男
左徒、三闾大夫
约公元前340年农历正月
诗人、政治家。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等。
3.课文可分为两部分(以省略句为界)。研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开篇自叙了身世的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答案 诗人开篇以十分庄重而矜持的口吻,自叙高贵的出身、奇异的诞辰以及由于父亲对自己寄予莫大的期望而赐予的“美名”。他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为他至死不能离开楚国埋下伏笔。他自道奇异的诞辰、美好的名字,也是在表现他的尊贵不凡和崇高理想。“正则”,公正而有法则;“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这里指禀赋良善,公平均一。这是亲人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条。总之,这起始的一段,为诗人一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定下了感情基调。
(2)诗中写到的“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等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些事物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 这些香草、香花、香木,大都象征了诗人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始终保持高洁的情操,不肯同流合污的品质。
把这些事物写进诗中,一方面使诗歌的表达更为含蓄,富有韵味;另一方面增加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这是屈原诗歌的一大特色。
4.研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三节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四节接着却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前后是否矛盾?
答案 第三节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因而遭到小人诬陷、倾轧,君主是非不分,疏远了他。虽然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沉重打击,但他心志弥坚,毫无变通、退缩的念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等就是这种心志的表露。第四节里写诗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洁自守,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谋求变革。“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就是从政治活动中的进退角度来说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诗人就此放弃操守。因此,前后并不矛盾。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课文里类似的诗句还有很多,试把它们找出来,再以它们为线索,说说诗句里写了哪些内容。
答案 ①“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写小人们的种种丑态、伎俩,自己不为所动,宁死也不与他们同流合污。
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写自己与小人们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调和的,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
③“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写自己虽然遭到贬抑,但仍要一如既往地修身洁行,而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④“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重申自己始终以“好修”为乐,即使为此遭受极刑也决不改变。
三、艺术手法,品读赏析
5.《离骚(节选)》的句式长短不一,又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
(1)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茝。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答案 (1)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2)两个完整诗句的上、下句分别构成对偶,这种对偶形式也叫错综对。
(3)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4)上、下句内部各自构成对偶,上、下句之间也构成对偶。
(5)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6.《离骚(节选)》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
答案 (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本意是神仙,这里指君王。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蛾眉”(即美貌)比拟自己的美德,以“众女”肆意造谣中伤比拟朝臣对自己的造谣中伤。
(3)“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鸟”指鹰、雕一类凶猛的鸟,这里比拟诗人周围的群小。
(4)“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所写的衣着、佩饰都比拟诗人的美德。
(5)“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比拟诗人的品德更加高洁。
1.走近作者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任左徒、三
附:助读资源
闾大夫。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以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创立了“楚辞”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2.背景展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阶层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楚怀王三十九年(前300)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到汉北,此间创作了《离骚》。《离骚》是他政治失意后用血和泪写就的一首扣人心弦的政治抒情诗。
3.关于《离骚》
《离骚》是屈原最宏伟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全诗共373句,2 477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写了自己遭受谗言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4.楚辞
(1)诗体名。“楚辞”是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其特点是句式长短不一,多用“兮”字。又称“骚体”。
(2)总集名。《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录了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其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3)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入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1.通假字
附:积累卡片
句子 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 “锡”同“赐”,赐给
扈江离与辟芷兮 “辟”同“僻”,僻静、幽静
来吾道夫先路 “道”同“导”,引导
偭规矩而改错 “错”同“措”,举措
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同“圆”,圆凿
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同“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 “章”同“彰”,显著
延伫乎吾将反 “反”同“返”,返回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美人 恐美人之迟暮 古义:代指有才德、有作为的人。
今义:美貌的女子。
浩荡 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荒唐。
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流亡 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随流水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陆离 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修长的样子。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固然 自前世而固然 古义:本来就这样。
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工巧 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善于取巧。
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穷困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度 皇览揆余初度兮 名词,时节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名词,法度、准则
竞周容以为度 名词,法度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名词,限度
春风不度玉门关 动词,渡过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动词,揣测、揣度
先自度其足 动词,量
修 又重之以修能 形容词,美好的
余独好修以为常 名词,美、美好
乃重修岳阳楼 动词,修建
邹忌修八尺有余 形容词,长、高
修守战之具 动词,整治
善 谣诼谓余以善淫 动词,擅长
亦余心之所善兮 动词,崇尚
素善留侯张良 动词,交好
择其善者而从之 形容词,善良、美好
词语 例句 解析
朝、夕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謇朝谇而夕替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名、字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名词作动词,给……起名;给……取表字
羁 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 名词作动词,束缚、约束
步 步余马于兰皋兮 名词作动词,缓行
厚 固前圣之所厚 形容词作动词,推崇、看重
4.词类活用
屈、抑 屈心而抑志兮 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回 回朕车以复路兮 使动用法,使……回转
高 高余冠之岌岌兮 使动用法,使……加高
长 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用法,使……加长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虽 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 连词,虽然
虽九死其犹未悔 连词,纵然、即使
与 恐年岁之不吾与 动词,等待
春与秋其代序 连词,和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动词,亲附、亲近
5.重点虚词
以 惟庚寅吾以降 连词,不译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把
乘骐骥以驰骋兮 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
长太息以掩涕兮 连词,相当于“而”
既替余以蕙 兮 介词,用,拿
谣诼谓余以善淫 介词,因,因为
句式 例句 解析
被动句 謇朝谇而夕替 “替”意为“被贬黜”
进不入以离尤兮 “不入”意为“不被容纳”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体解”意为“被肢解”
状语后置句 肇锡余以嘉名 “以嘉名”是“锡”的状语
既替余以蕙 兮 “以蕙 ”是“替”的状语
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善淫”是“谣诼”的状语
步余马于兰皋兮 “于兰皋”是“步”的状语
6.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 恐年岁之不吾与 “不吾与”即“不与吾”
不吾知其亦已兮 “不吾知”即“不知吾”
定语后置句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岌岌”“陆离”为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