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商业城镇!新生事物!
城市复兴,依靠工商业交易的收益而存在
市民分化,早期资产阶级的的诞生
市民斗争,金钱赎买加武装起义
城市自治,获得了国王颁发的“特许状”
欧洲大学,中世纪最美的花朵
中世纪商业城镇城镇对于西欧而言,代表着新生事物
有人说:在蛮族征战西欧之时,当年繁华的城市走向衰败。罗马就是当年盛况的一个残影。这座在古代有100万人居住的帝国都城,居民数量仅为2万人左右。有时像座鬼城,其中的宏伟建筑已人去楼空。
问题一:阅读教材,为什么说西欧城市是重新兴起?列举西欧新兴城市的代表?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废墟。10世纪起,西欧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城市,如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和威尼斯、英格兰的伦敦等。
问题二:阅读教材,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分析这些新兴城市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公元10—11世纪的欧洲,随着铁犁等先进工具的广泛使用……由于大片荒地和森林被开垦,耕地面积明显扩大,农产品总量显著增加,在满足农村人口需要的同时还出现了剩余……脱离农业的手工业生产已不再为了满足领主和生产者自身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追求交换价值,各类商人遂应运而生,商品交换日趋活跃。为了更方便地购买原料、组织生产和销售产品,手工业者和商人自发聚集到港湾、河口、城堡、寺院、交通枢纽和行政中心附近。
材料二: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如道路的交汇处、港口、海湾、主教驻地等……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数量一般不超过5000人……像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特点: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城市的规模小、人口较少。
问题三: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分析城市的基本居民都是哪些人?他们是怎么形成的?
材料一:如果不是包括农业农奴和工匠农奴在内的广大农村劳动者首先创造出一定数量的剩余产品,工商业城市的复兴或新建就没有可能。
材料二: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
进城前 进城后
小商贩和工匠涌入城市
问题四:阅读教材,分析活跃在城市里的人从事什么行业?与中国的城市相比,欧洲城市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中世纪城镇对于西欧而言,代表着新生事物。这些城镇……真正的商业实体,依靠工商业交易的收益而存在。
——《欧洲中世纪简史》
手工业者
服务业
商人
材料一:中世纪城镇对于西欧而言,代表着新生事物。这些城镇……真正的商业实体,依靠工商业交易的收益而存在。
——《欧洲中世纪简史》
材料二: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墨子·七患》
欧洲城市多是经济中心
中国城市多是政治中心
问题五:阅读教材,市民阶层中分化出了哪些人?从中逐渐产生了什么新的阶级?
逃往农奴已经是半资产者了。应该说他们不是一般的流民队伍,而是有目标地走向某个城镇,成为新兴市民阶级的主要来源。
工匠
小商贩
手工业者
商人
手工业者
商人
大商人
银行家
手工业作坊主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为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同时为了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行会严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内经商,禁止外地手工业者及其产品进入。规定工人的人数、工资与劳动时间。手工业作坊中的帮工实际上是作坊主的雇佣工人。
问题一: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同期中国城市分别由谁来管理?分析城市居民为什么要争取自治权?
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对居民任意征税
权力机构居于正中,充分体现君权至高无上
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于封建割据最为严重的时候。当时,西欧全境已被各级教俗封建主瓜分殆尽,凡领主皆有土地,凡土地皆有领主,因此所有的城市都是处于或封建领地、或国王领地、或世俗领地、或教会领地之上,绝无例外。
城市兴起之初,封建主常散常在城市里享有一系列经济特权,如在一定时间内垄断某些商品的出售权、市内公共炉烂和磨坊的占有权、市内免费食宿权,以及要求各类工匠无偿提供劳动服务的权利,等等。
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市民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要求提升政治地位,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
琅城是兴起于法国东北部教会土地上的一个城市,这里是法国毛纺织业中心,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向市民征收苛捐杂税。为了寻求自由发展,12世纪初,琅城发起集资赎回自治的活动,市民纷纷响应,向主教高德理和法国国王路易六世,一次性赎买了琅城的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时隔不久,当主教把手中的赎金挥霍殆尽之后,就撕毁赎城协约,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恢复了他的统治。1112年,琅城市民发动起义,起义市民高呼“公社”、“自治”等口号怒杀高徳理及其手下的帮凶。1128年,在琅城市民的压カ之下,国王路易六世不得不签发“特许状”,琅城最终赢得了自治。
问题二:阅读教材,结合琅城起义分析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常用手段有哪些?斗争的结果如何?
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结果:许多城市成为自治城市或自由城市。
问题三:阅读教材,城市获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什么?城市中的市民有什么样的自由和自治权力?
市民取得自由自治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的手中取得“特许状”。
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是为了市民们更好的从事商业交易,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权 。
名 称 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的权利
自由城市 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和任意征税。
自治城市 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
城市的自治机构已经发展出类似今天的“三权分立”体制,通常分为有制约关系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其中市民大会是城市的立法机关,具有决定城市重大问题的权力。
问题一:阅读教材,欧洲早期大学的起源是什么?分析大学产生的背景并讲述大学的发展历程?
作为行会的一种,大学起初是自发的,学生或教师为了保护自身权利和经济利益不受侵犯,自发组织行会,这与中世纪城市中的其他行会性质是一样的,中世纪大学出现了两种类型:由学生主导的大学和教师主导的大学。
学生主导的博洛尼亚大学 教师主导的巴黎大学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传入欧洲。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
问题二:观察地图《中世纪的城市》和《中世纪欧洲大学分布图》对比位置关系,思考大学基本集中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
城市的兴起为大学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城市需要专门人才。大学是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问题三: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分析大学的自治权利有哪些?国王和教皇对大学持怎样的态度?
材料一:1231年1月,英王首次认可牛津大学,并授予其特权。1254年9月,教会以信件形式写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受教皇的保护,大学有免役权和免税权。同时规定,在牛津大学与市民发生冲突时,在教会审判全部的将牛津大学的学者传唤到牛津大学外审讯。
材料二:1254年10月6日,教皇“特许状”确认了大学的学术传统和既有法规,这意味着牛津的学术特权得到了教会最高权威的认证,牛津大学可以制定法规,自我管理,完全是一个法人团体。
材料三:1246年,亨利四世干脆取消了民事和刑事限制,凡是在牛津发生的有关学者的任何案件,即使是谋杀罪和故意伤害罪,校长都有权管辖。
——摘编自曹汉斌《牛津大学自治史研究》
免赋税特权
教育自主权
司法特权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有异端言论。
问题四: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欧洲大学的课程设置有什么特点?这反映出欧洲大学意在培养怎样的人才?
罗杰·培根(1214-1294)曾在牛津大学进行科学实验和讲学……他认为权威是束缚人们认识的枷锁,真正的科学是以实验和数学为基础的,他毫不客气的批评罗马教会神学体系的代表——阿奎那的神学,终身致力于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他的眼光超越了时代而投向未来世界,对眼镜、飞行器、动力车都有所预言。
特点: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崇尚自由之风,冲破封建神学
自由是近代文明的最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点是城市市民不同于封建农奴的根本标志,也营造了孕育近代自由观念的温厚土壤……作。自由的城市为打破封建制度,迎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曙光埋下伏笔。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自由之地,城市新兴:商业兴城,市民崛起,阶级分化
自由之路,市民斗争:金钱赎买,武力斗争,城市自治
自由之花,大学兴起:崇尚自由,冲破神学,最美花朵
自由之花,自由之风:风起何处,吹向何人,吹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