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太平天国运动(1851.11~1864.7)
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
地主阶级洋务派
戊戌变法
(1898.6.11~1898.9.21)
资产阶级改良派
义和团运动(1899~1901年)
农民阶级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奋起抗争,艰难探索:中华民族的反侵略史与探索史
失败
失败
单元概述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在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革命思想广为传播,革命团体不断出现,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发展。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的手中。袁世凯上台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他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民国的建立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中山”名世。出身于广东香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1892年从香港的医学院毕业后开始救人。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2、救国道路的变化
材料二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三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据材料分析孙中山救国方式有何变化
材料一 (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医国
改革
革命
医人
兴中会组织成员
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
3.成立兴中会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①、背景
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
②、时间
1894年
③、地点
檀香山
④、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⑤、宗旨
振兴中华
⑥、意义
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诞生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4.领导广州起义
①时间
②地点
③人物
④结果
1895年
广州
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
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为共和革命而牺牲
第一人
陆皓东
(1868—1895,27岁)
陆晧东烈士坟场
远赴伦敦,遭遇清政府绑架
(1896.10,30岁)
奔赴加拿大
宣传救国救民真理(1897.7,31岁)
入境美国
联络革命者
(1904,37岁)
往返日本、香港等地
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897.10~1899,
31岁~33岁)
流亡日本时的孙中山(中)
流亡英国时写的
《伦敦蒙难记》
“断发改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做准备
策动惠州起义,
不幸失败
(1900,33岁)
流亡美国时被
旧金山移民局关押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背景
材料三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材料四 同盟会成立前后的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简表
材料一
材料二
据材料分析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①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民族危机更加深。
材料一 革命者,国民之天职也;其根底源于国民,因于国民,而非一二人所得而私有也。今试问吾侪何为而革命?必有障碍吾国民天赋私利之恶魔焉,吾侪得而扫除之,以复我天赋之权利。是则革命者、除祸害而求幸福者也。 ——邹容《革命军》
材料二 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章炳麟《驳康为论革命书》
材料三 或排外,或革命,舍死做去;父而子,子而孙,永远不忘;这目的,总有时,自然达到。 ——陈天华《猛回头》
据材料概括三位革命家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共同点: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背景
材料三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材料四 同盟会成立前后的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简表
材料一
材料二
据材料分析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②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迅速传播
①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民族危机更加深。
③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材料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孙中山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创建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这一系列活动,让他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背景
材料三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材料四 同盟会成立前后的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简表
材料一
材料二
据材料分析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②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迅速传播
④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①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民族危机更加深。
③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目的
时间
地点
基础
政治纲领
领导机构
机关报
性质
意义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民报》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中国同盟会成立
同盟会政治纲领 三民主义 内涵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前提
核心
补充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2、三民主义
材料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据材料分析三民主义的内容、含义、意义
意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
成立兴中会
提出三民主义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民族、民权、民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成立同盟会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团体先行
政党先行
思想先行
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