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轻度损伤的类型及其症状。
过程与方法:学会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预防意外伤害的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知道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会判断轻度损伤,树立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教具(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的有关轻度损伤的图片资料。
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的受伤事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将采用问题导入。“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哪些较轻的损伤呢?这些损伤有什么表现呢?”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历或者看到的一些轻度损伤的情况自由回答。
从学生实际出发,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也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鲜活,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
1、认识常见的轻度损伤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事例,把学生所谈到的一些损伤情况进行归类:烫烧伤、割伤、刺伤、擦伤、挫伤等(板书),并配合相应的图片结合教学内容讲解这些轻度损伤的主要症状。
2、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
⑴、教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示,讲解几种轻度损伤的处理方法。
⑵、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如何对不同类型的轻度损伤进行及时处理。讨论结束后,各组在全班分工进行模拟演示,一人负责讲解,其他组员配合现场模拟。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演示情况进行指导和纠正。
小组讨论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现场模拟演示可以巩固学生对轻度损伤处理方法的掌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预防意外伤害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生活中为什么发生一些意外伤害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列举结合学生身边的事实案例,学生加以分析和讨论。如在家庭生活中、校园里、课堂二的一些轻度伤害事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造成意外伤害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个人因素,如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做危险动作等。
通过实例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可以树立安全意识,预防伤害事件的发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防患于未然。
三、巩固小结
学生自行总结,教师补充和完善。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习中以及运动中中我们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轻度损伤自我处理练习题
判断题
1、烫伤发生时不应该做任何处理,立即送往医院。( )
2、生锈的铁刀割伤了手没什么问题,用创可贴贴上就行。( )
实践探究题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与方法,回家后与家人交流。购买“家庭急救包”,与父母一起了解急救包中物品的使用方法及用途。
答案:
判断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