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5的认识”(练习设计)
?
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小学 赵斌娜
设计理念:
在认识数1~5后,教材安排了一堂练习课,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于1~5各数大小比较、第几、几和几等知识。通过本堂课,一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进行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整堂课的练习设计努力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培养学生学习上的独立性,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
的见解。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而且要引导
学生倾听同学的声音。
2、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采取
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觉的进行知识的梳理,从而巩
固新知。
3、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特别是在学生观察图片时,
要引导他们从不同方面去思考 ,想别人所未想,说别人所未说
的知识和方法。
4、注重后续知识的自然渗透。
练习目标:
1、通过学生的摆一摆,说一说、动一动等探究活动使学生
进一步巩固1~5各数大小比较、第几、几和几等知识。
2、通过游戏和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
而使学生更爱学习,更爱学校。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会质疑的良好
的课堂学习习惯。
练习重、难点:
练习重点是巩固1~5各数大小比较、第几、几和几等知识;
难点是培养学生不断求异、不断创新的学习习惯。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份;1~5的图片一份;纸箱一个;学生4朵蓝
花和1朵红花以及1~5的数字卡片一份;5个小图片、5根小棒。
练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数序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1~5各数,今天这堂课我
们一起来练习一下。(板书课题:1~5的认识 课件)
2、师:请同学们拿出1~5这几张卡片,你喜欢按什么顺序
排就按什么顺排,但要能说明理由。
3、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排列顺序。
(1、2、3、4、5或5、4、3、2、1)
二、引导设疑,鼓励创新
师:你知道了1~5的哪一些数学知识?
小组合作交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数所表示的物体的个数、列举序
数等。
三、游戏激趣,基础练习
1、 摸卡片游戏。
小朋友对1~5各数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
来做一个游戏。
老师的箱子里有一些图片,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摸出一张,
并把它贴在黑板上,其余小朋友写出这张上所表示的数。
并把它贴在黑板上,其余小朋友写出这张图片所表示的数。
(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张小山羊的图片。
师:根据这张图片你又能联想到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只山羊再添上一只山羊是
2只等。(渗透加法的知识)一只山羊4条腿等。(培养学生思
维的发散性)
(2)引导学生观察5只乌龟图片。
师:根据这张图片你又能联想到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发表意见,可以是5的组成。(渗透减法的知识)
(3)引导学生观察4只小兔图。
师:根据这张图片,你又能联想到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发表意见,可以是4的组成。(渗透加减法的知识,鼓励
学生说出序数的知识。)
(4)同上观察其它图片。
2、课件演示课本第21第5题。师:你发现了什么?
四、鼓励探究,延伸练习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
(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
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
小组活动。
五、课堂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出我们今天讨论的
是什么问题吗?在刚才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题(电脑出示)
师:比一比哪一个小朋友的方法最多。(课件演示)从1、
2、3、4、5选择填空。
( )< ( )
( )>( )
小组合作,汇报交流1~5各数的认识从1、2、3、4、5中选择填空。( )< ( )
( ) >( )谁的方法多(1) < (5) (2) < (5) (3) < (5) (4) < (5) (1) < (4) (2) < (4) (3) < (4) 谁的方法多(1)<(3) (2)<(3)(1)<(2)(5)>(4) (5)>(3)
(5)>(2) (5)>(1)(4)>(3)(4)>(2)(4)>(1)(3)>(2)(3)>(1)(2)>(1)253( 5 )>( 3 )( 3 ) > ( 2 ) ( 5 ) > ( 2 )( 2 ) < ( 3 )( 3 ) < ( 5 )( 2 ) < ( 5 )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
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
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
数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 3 )> ( 2 )( 5 )( 4 )( 4 ) <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