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
“5以内的加法”
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一学 邬丽俐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加法的算理过程,会用合适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知道加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用数的组成知识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加法含义
美丽的森林里有4只小鸟在飞,忽然又飞来了一只小鸟。(电脑演示 )
师:“根据这一情境,你能提什么问题呢?”
策略:在学生所提问题中抽出问题“森林里现在有几只小鸟”
师:把4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可以用算式表示你会吗?(了解学情)
1、介绍“+”、“=”
策略1:如果有学生已经认识“+”、“=”请他介绍,教师作适当点拨。
策略2、若多数学生不会。有老师介绍把4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引导小朋友数一数共有几只在回答时出示“=”
小结:把4和1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
2、同桌试读。 读作:4加1等于5
3、平时你见过用加法算式来表示的例子吗?(电脑出实例 )
二、积极探究5以内加法的算理过程。
师:刚才小朋友那么快就算出共有5只鸟。你是怎么想的呢?(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1、汇报计算过程
生:用数一数的方法(1、2、3、4、5)
生:我是从4开始加1就往下再数一个(4、5)
生:我用拨手指数出来的。4个加1个是5个
生:我知道4和1组成5,所以4加1得5。
……
2、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想法)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想数的组成。使依赖直观(小鸟、手指)进行计算的学生思维有所发展。
三、应用练习
1、根据图画列式计算(电脑演示 )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让
学生比较异同中,直观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
2、你能写这样的算式吗?
3、应用数的组成,分别写出和是4、和是5的加法算式。渗透序的思想。(电脑演示 )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4
+
1
=
5
加号
等号
4 加 1等于5
返回
返回
1
+
3
=
4
3
+
1
=
4
你发现了什么?
返回
( )+( ) = 4
( )+( ) = 5
看
谁
写
得
多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