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下面诗句中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水稻奋斗一生,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里破折号的用法应是( )。
A.解释说明 B.话题的转折 C.声音的延长 D.引出下文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
A.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B.孰为汝多知乎?(同“谓”,说)
C.思援弓缴而射之。(支援)
D.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5.中国传统节日有不同的风俗。正确的一项是( )
( )节穿针乞巧: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节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不生火: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节登高、插茱萸: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A.七夕 寒食 中秋 重阳 B.寒食 重阳 七夕 中秋
C.重阳 七夕 中秋 寒食 D.七夕 中秋 寒食 重阳
二、基础
6.读拼音,写词语。
六年的小学生活 zhuǎn shùn jí shì ,美好的往事 lì lì zài mù ,操场上,我们龙腾虎跃,yì qì fēng fā ;课堂里,我们勤学苦练,rú jī sì kě ……离别的日子,我们深情地写下:童年无憾,青春不悔!
7.)字典。
裔yì <书>后代:后~|华~。 <书>边远的地方:四~。 (Yì)姓。
读课外书,读到一句:“贩子们穿着雨靴,高大粗壮,大约是古代海盗的后裔。”其中的“裔”字不认识,你可以用 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裔”在词典中的注释如图。本句中的意思,你觉得应该选择第 个。
8.根据语境填写相关内容。
古代诗人妙笔生花,把大自然写得如此美妙:他们笔下的春天是美丽的,“ ,千朵万朵压枝低”;夏天是热闹的,“ ,听取蛙声一片”;秋天是凝重的,“月落乌啼霜满天, ”;冬天是宁静的,“千山鸟飞绝, ”。这些是一句句诗词,也是一幅幅画,更是一首首歌。
9.照样子,写句子。
(1)例: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座楼真高啊!
(2)例:柳枝说,春雨是嫩绿色的,你看,她点绿了我的衣裳。
落叶说,秋风是
三、口语交际
10.班里要开展“我们毕业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加。
【活动一:我来当主持】
六(1)班请你来主持毕业联欢会,请你设计一个开场白并把下面的活动流程介绍给大家。
活动流程:①毕业演讲②节目表演③交换毕业赠言
【活动二:“抖音”为我代言】
六年的时光转眼已过,原来我们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学生,现在即将变成一个懂事明理的初中生。在小学即将进入初中之前,大家纷纷在“抖音”上发表自己的暑假生活计划,如图是近三年随机采访的200名同学的调查情况统计图:
(1)仔细阅读、观察统计图,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请简要概括出来。(至少写一个)
(2)在节目表演环节,有一场“外出旅行好/学习培训好”的辩论会,请问你支持哪个观点,并说明理由。(至少写两条理由)
【活动三:我想对“您”说】
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
四、阅读理解
11.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剂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致”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选文选自《 》,是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为纪念 同志而作的演讲。
(2)画“ ”句子中“固”的意思是“ ”;“或”的意思是 。“泰山”和“鸿毛”分别表示 和 。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是因为他 ;有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是因为他们 。
(3)生活中有许多人物的死比泰山还重,请你举一个例子并说明理由。
12.
咬人草小记
赵丽宏
在新疆,有一次到山里访问哈萨克族的牧人,很偶然地认识了一种奇怪的植物。
如果不是新疆友人介绍,我绝不会注意它们的。那是在爬坡的路上,前面的人突然大声叫起来:
“小心!咬人草!”
咬人草?草会咬人,我有点不相信。这是生在路边的一种普普通通的草本植物,叶色暗绿,有点像深秋经霜后的菊,没什么可怕的地方。
“可别轻视它,碰它一下,就像被毒蜂重一样,手上要肿痛好几天呢!”友人正儿八经地关照我,绝无开玩笑的意思。
这愈发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俯下身子。绕着一丛咬人草仔细看了半天,除了发现叶瓣上有些细小的透明的刺之外,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我掏出随身带的旅行剪刀,用摊开的笔记本接着,小心翼翼地剪下两片叶瓣。我要把它们带回去,让上海的朋友也见识一下这种奇怪的草。
“算了吧,它会咬你呢。”友人笑着劝我。
“不怕,小心点不就行了。”我很自信地回答。
咬人草央进了我的笔记本,我却安然无慈。这叶瓣似乎有些桀骜不驯,硬硬的,不肯平伏,那些尖尖的小刺竟戳穿了两页纸。但不管怎么样,它们是我的俘房了。这种小草的会咬人,也许如同河豚的有毒,如同海胆的有刺,如同贝类的有壳,只是它在同其他生物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一种自卫本领。它足以使觅食的野马和羚羊们望而却步。然而,在人类面前,这些低级的生物的小小把戏又算得了什么呢?
几天之后,我几乎淡忘了这小草。一次,我翻开笔记本准备记一些什么,还没有来得及写一个字,只觉得手指上猛地一阵剧痛,就像被尖利的牙齿狠狠咬了一口。我一下子把笔记本摔出老远,那两片干草叶从本子里掉出来,落在我的脚边——依然是硬硬的,一副倔强的模样,仿佛一对暗绿色的眼睛,冷冷地嘲笑着我……
啊!咬人草,它终于咬了我!
咬是被咬了,我却并没有记恨。相反,倒生成一种敬佩的心情来——这任人践踏的、可怜的小草,性格的刚强不屈竟至于此!它似乎要提醒我一些什么……
我没有再把草叶夹进笔记本,而是任它们在沙土中躺着。因为我确信,假如带着它们,我一定还会被咬的,我不可能老是警觉地惦记着它们,防着它们,也不可能改变它们的性格。与其强迫它们耿耿于怀地跟着我,不如让它们在自己的母土中找归宿。
然而,关于这咬人草的故事,我是很难忘记了。
(1)咬人草从外表看是“普普通通”,骨子里却是“ ”“ ”。(选用文中的两个成语概括)
(2)这篇短文以作者对咬人草态度的变化为线索,请写出情感变化过程。
—— —— ——
(3)“依然是硬硬的,一副倔强的模样,仿佛一对暗绿色的眼睛,冷冷地嘲笑着我……”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咬人草,这样写的好处是 。
(4)“如同河豚的有毒,如同海胆的有刺,如同贝类的有壳”,意在说明 。
(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咬人草咬人的目的是回到泥土中,作者被咬后向它屈服。
B.咬人草叶落归根,生长在泥土中,不能离开它。
C.咬人草成为干叶都未忘记自卫、反抗,作者对它既爱护又赞美。
D.作者僧恨它,把它抛回泥土中让它消失。
(6)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借写咬人草来歌颂一种刚强不屈的性格,表达了对咬人草 的思想感情,这是运用了 的写法。
四、习作
13.
回首六年小学生活,我们和老师、好朋友一起经历了许多事。即将离开与你朝夕相伴的同学和老师,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你自拟题目,理清思路,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字数不少于500字。
2021年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面诗句中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要在充分诵读古诗,结合注释及课内学习,在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的基础上完成。
【解答】A、C、D选项诗句中的事物都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写的是初春的景色,没有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故选:B。
【点评】学习诗歌时要求能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反复自读,体会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且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
2.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答案】A
【分析】本题为课外拓展题目,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名称来历的了解,结合平时课外阅读的积累或通过搜集资料完成。
【解答】《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的名字,所以他的短篇小说集也叫《聊斋》。)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杜工部集》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文集,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而得名。现存诗1400余首,文30余篇。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立足于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稼轩长短句》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集。稼轩是辛弃疾的号,辛弃疾艺术上与苏轼风格近似,而并称为“苏辛”。共收辛词六百二十余首。其词笔势纵横,雄健豪放,不为格律所拘,继承了苏东坡豪放派的词风,并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
《临川先生文集》,中国诗文别集。临川文学重要组成部分,与王安石的另一部著作《周官新义》一样,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各种版本的王安石《全集》均收载此书,标点本中以1962年上海中华书局版《王文公文集》、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王文公文集》最佳。王安石是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所以其文集为《临川先生文集》。
所以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A。
故选:A。
【点评】在语文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课外阅读,并有所收获,大量的课外阅读能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及写作水平。
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水稻奋斗一生,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里破折号的用法应是( )。
A.解释说明 B.话题的转折 C.声音的延长 D.引出下文
【答案】A
【分析】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解答】“袁隆平”是对“杂交水稻之父”的解释说明。
故选:A。
【点评】破折号的作用:1、引出对概念内涵的具体解释。2、引出总括性的说明。3、引出对事情原因的解释。4、表示突然转变话题或突出语意转折。5、强调被引出的下文。6、用于歇后语,引出语底。7、表示说话中断或间顿等。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
A.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B.孰为汝多知乎?(同“谓”,说)
C.思援弓缴而射之。(支援)
D.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答案】C
【分析】考查了字词的翻译,对于文言文中的字词的理解,要以句子意思为依托,通过句子意思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字词的意思,这是理解文言文中字词意思的有效途径。
【解答】A.“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话选自《学弈》,意思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为:因为。加点词解释无误。
B.“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选自《两小儿辩日》,意思是:是谁说你智慧多呢。为:同“谓”,说。加点词解释无误。
C.“思援弓缴而射之”这句话选自《学弈》,意思是: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援:拉。加点词解释有误。
D.“及其日中如探汤”这句话选自《两小儿辩日》,意思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汤:热水。加点词解释无误。
故选:C。
【点评】做此类题目一定要对文言文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熟知句子意思,不懂的地方可借助工具书来完成。
5.中国传统节日有不同的风俗。正确的一项是( )
( )节穿针乞巧: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节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不生火: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节登高、插茱萸: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A.七夕 寒食 中秋 重阳 B.寒食 重阳 七夕 中秋
C.重阳 七夕 中秋 寒食 D.七夕 中秋 寒食 重阳
【答案】D
【分析】考查了诗歌的翻译、文化及文学常识。诗歌翻译,要做到字字有着落。要把原诗的每个字词完整地翻译出来,不可存在漏译的现象。必须准确无误,简洁精练。
【解答】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节穿针乞巧”是乞巧节的风俗。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望月”是中秋节的风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不生火”是寒食节的习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登高、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习俗。
故选:D。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二、基础
6.读拼音,写词语。
六年的小学生活 zhuǎn shùn jí shì 转瞬即逝 ,美好的往事 lì lì zài mù 历历在目 ,操场上,我们龙腾虎跃,yì qì fēng fā 意气风发 ;课堂里,我们勤学苦练,rú jī sì kě 如饥似渴 ……离别的日子,我们深情地写下:童年无憾,青春不悔!
【答案】转瞬即逝 历历在目 意气风发 如饥似渴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转瞬即逝 历历在目 意气风发 如饥似渴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7.查字典。
裔yì <书>后代:后~|华~。 <书>边远的地方:四~。 (Yì)姓。
读课外书,读到一句:“贩子们穿着雨靴,高大粗壮,大约是古代海盗的后裔。”其中的“裔”字不认识,你可以用 部首 查字法,先查 衣 部。再查 7 画。“裔”在词典中的注释如图。本句中的意思,你觉得应该选择第 ① 个。
【答案】部首 衣 7 ①
【分析】本题考查了查字典和词语的理解与辨析。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可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可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解答】“裔”是上下结构,部首是“衣”。“裔”字不认识,你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衣”部,再查剩余部分的7画。结合给出的“裔”的解释,在句子“贩子们穿着雨靴,高大粗壮,大约是古代海盗的后裔”中的意思应选择第①个解释。因为“后裔”是指子孙后代。
故答案为:
部首 衣 7 ①
【点评】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第一步,确认这个字的部首,数清部首的笔画。
第二步,按这个部首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
第三步,按部首目录提示的页码,在“检字表”找到这个部首的栏目。
第四步,除去部首,数准确这个字剩余的笔画数。
第五步,在这个部首栏找到该字在字典正文里的页码,翻到正文,就可以查到这个字了。
8.根据语境填写相关内容。
古代诗人妙笔生花,把大自然写得如此美妙:他们笔下的春天是美丽的,“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夏天是热闹的,“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秋天是凝重的,“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冬天是宁静的,“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这些是一句句诗词,也是一幅幅画,更是一首首歌。
【答案】黄四娘家花满蹊 稻花香里说丰年 江枫渔火对愁眠 万径人踪灭
【分析】考查了诗歌默写,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解答】“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故答案为:
黄四娘家花满蹊 稻花香里说丰年 江枫渔火对愁眠 万径人踪灭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
9.照样子,写句子。
(1)例: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座楼真高啊! 这座楼高耸入云。
(2)例:柳枝说,春雨是嫩绿色的,你看,她点绿了我的衣裳。
落叶说,秋风是 金黄色的,你看,她染黄了我的衣裳。
【答案】(1)这座楼高耸入云。
(2)金黄色的,你看,她染黄了我的衣裳。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解答】(1)原句是夸张句,仿写时注意。
(2)原句是拟人句,仿写时注意。
故答案为:
(1)这座楼高耸入云。
(2)金黄色的,你看,她染黄了我的衣裳。
【点评】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三、口语交际
10.班里要开展“我们毕业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加。
【活动一:我来当主持】
六(1)班请你来主持毕业联欢会,请你设计一个开场白并把下面的活动流程介绍给大家。
活动流程:①毕业演讲②节目表演③交换毕业赠言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到了快毕业的时候了。今天我们班特别举行毕业联欢会,给大家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本次的活动流程有三个:先是同学们发表毕业演讲,接着是节目表演,最后是交换毕业赠言。现在我宣布,本次毕业联欢会现在开始。
【活动二:“抖音”为我代言】
六年的时光转眼已过,原来我们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学生,现在即将变成一个懂事明理的初中生。在小学即将进入初中之前,大家纷纷在“抖音”上发表自己的暑假生活计划,如图是近三年随机采访的200名同学的调查情况统计图:
(1)仔细阅读、观察统计图,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请简要概括出来。(至少写一个) ①从2019—2021年,同学们的暑假生活计划中,外出旅游和学习培训的比例不断增加。②2019—2021年,同学们的暑假生活计划中,公益活动的占比变化不大。
(2)在节目表演环节,有一场“外出旅行好/学习培训好”的辩论会,请问你支持哪个观点,并说明理由。(至少写两条理由) 我支持外出旅行好这个观点。因为外出旅行我们会结识更多的人,看到更广阔的的世界,学到许多书里学不到的知识;我们还能提高自己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活动三:我想对“您”说】
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 老师,我是春天的一株小树苗,是您用您的耐心与汗水细心浇灌我,我才能更好的成长。
【答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到了快毕业的时候了。今天我们班特别举行毕业联欢会,给大家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本次的活动流程有三个:先是同学们发表毕业演讲,接着是节目表演,最后是交换毕业赠言。现在我宣布,本次毕业联欢会现在开始。
(1)①从2019—2021年,同学们的暑假生活计划中,外出旅游和学习培训的比例不断增加。②2019—2021年,同学们的暑假生活计划中,公益活动的占比变化不大。
(2)我支持外出旅行好这个观点。因为外出旅行我们会结识更多的人,看到更广阔的的世界,学到许多书里学不到的知识;我们还能提高自己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老师,我是春天的一株小树苗,是您用您的耐心与汗水细心浇灌我,我才能更好的成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二者均以语言为基础媒介,虽然书面语言可以是对口头语言的归纳总结,但是两者并无直接关系,口才不好不一定笔才也不好。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帖,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一要求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把毕业晚会的活动流程介绍给大家。一般答题模式为:称呼+问候语+引入语+内容。注意本次开场白要介绍活动流程,语言表达通顺,包含上述要点即可。
(1)本题考查提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观察图表可以发现,2019—2021年,学习培训和外出旅游的增幅较大,公益活动的变化较小。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的能力。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上合理的理由即可。如选择外出旅行,可从旅行能增长见识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来说明;如选择学习培训,可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进入初中打好基础等方面来说明。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题干要求写一段表达对老师、父母感恩的话,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即可。注意语句要通顺。
故答案为: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到了快毕业的时候了。今天我们班特别举行毕业联欢会,给大家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本次的活动流程有三个:先是同学们发表毕业演讲,接着是节目表演,最后是交换毕业赠言。现在我宣布,本次毕业联欢会现在开始。
(1)①从2019—2021年,同学们的暑假生活计划中,外出旅游和学习培训的比例不断增加。②2019—2021年,同学们的暑假生活计划中,公益活动的占比变化不大。
(2)我支持外出旅行好这个观点。因为外出旅行我们会结识更多的人,看到更广阔的的世界,学到许多书里学不到的知识;我们还能提高自己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老师,我是春天的一株小树苗,是您用您的耐心与汗水细心浇灌我,我才能更好的成长。
【点评】开场白的基本写法要求是首先要紧扣活动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话题;再次要美化句子,要有文采,可巧用各种修辞手法;最后宣布活动开始。
三、阅读理解
11.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剂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致”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选文选自《 为人民服务 》,是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为纪念 张思德 同志而作的演讲。
(2)画“ ”句子中“固”的意思是“ 原本 ”;“或”的意思是 有的 。“泰山”和“鸿毛”分别表示 重大的事物 和 微不足道的事物 。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是因为他 为人民利益而死 ;有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是因为他们 替法西斯卖力、剥削和压迫人民 。
(3)生活中有许多人物的死比泰山还重,请你举一个例子并说明理由。 方志敏:为新中国的成立而牺牲。刘智明:抗疫中牺牲的医院院长。
【答案】(1)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
(2)原本,本来 有的 重大的事物 微不足道的事物 为人民利益而死 替法西斯卖力、剥削和压迫人民;
(3)方志敏:为新中国的成立而牺牲。刘智明:抗疫中牺牲的医院院长。
【分析】语段选自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此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全文论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短文选自《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1944年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作的演讲。
(2)考查学生对词语和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知,句子中“固”的意思是原本,本来;“或”的意思是有的。“泰山”和“鸿毛”分别表示重大的事物和微不足道的事物。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是因为他为人民利益而死,有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是因为他们替法西斯卖力,剥削和压迫人民。
(3)考查学生的课下积累。学生结合课下积累回答即可。即:方志敏:为新中国的成立而牺牲。刘智明:抗疫中牺牲的医院院长。
故答案为:
(1)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
(2)原本,本来 有的 重大的事物 微不足道的事物 为人民利益而死 替法西斯卖力、剥削和压迫人民;
(3)方志敏:为新中国的成立而牺牲。刘智明:抗疫中牺牲的医院院长。
【点评】阅读这篇短文,注意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并作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12.
咬人草小记
赵丽宏
在新疆,有一次到山里访问哈萨克族的牧人,很偶然地认识了一种奇怪的植物。
如果不是新疆友人介绍,我绝不会注意它们的。那是在爬坡的路上,前面的人突然大声叫起来:
“小心!咬人草!”
咬人草?草会咬人,我有点不相信。这是生在路边的一种普普通通的草本植物,叶色暗绿,有点像深秋经霜后的菊,没什么可怕的地方。
“可别轻视它,碰它一下,就像被毒蜂重一样,手上要肿痛好几天呢!”友人正儿八经地关照我,绝无开玩笑的意思。
这愈发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俯下身子。绕着一丛咬人草仔细看了半天,除了发现叶瓣上有些细小的透明的刺之外,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我掏出随身带的旅行剪刀,用摊开的笔记本接着,小心翼翼地剪下两片叶瓣。我要把它们带回去,让上海的朋友也见识一下这种奇怪的草。
“算了吧,它会咬你呢。”友人笑着劝我。
“不怕,小心点不就行了。”我很自信地回答。
咬人草央进了我的笔记本,我却安然无慈。这叶瓣似乎有些桀骜不驯,硬硬的,不肯平伏,那些尖尖的小刺竟戳穿了两页纸。但不管怎么样,它们是我的俘房了。这种小草的会咬人,也许如同河豚的有毒,如同海胆的有刺,如同贝类的有壳,只是它在同其他生物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一种自卫本领。它足以使觅食的野马和羚羊们望而却步。然而,在人类面前,这些低级的生物的小小把戏又算得了什么呢?
几天之后,我几乎淡忘了这小草。一次,我翻开笔记本准备记一些什么,还没有来得及写一个字,只觉得手指上猛地一阵剧痛,就像被尖利的牙齿狠狠咬了一口。我一下子把笔记本摔出老远,那两片干草叶从本子里掉出来,落在我的脚边——依然是硬硬的,一副倔强的模样,仿佛一对暗绿色的眼睛,冷冷地嘲笑着我……
啊!咬人草,它终于咬了我!
咬是被咬了,我却并没有记恨。相反,倒生成一种敬佩的心情来——这任人践踏的、可怜的小草,性格的刚强不屈竟至于此!它似乎要提醒我一些什么……
我没有再把草叶夹进笔记本,而是任它们在沙土中躺着。因为我确信,假如带着它们,我一定还会被咬的,我不可能老是警觉地惦记着它们,防着它们,也不可能改变它们的性格。与其强迫它们耿耿于怀地跟着我,不如让它们在自己的母土中找归宿。
然而,关于这咬人草的故事,我是很难忘记了。
(1)咬人草从外表看是“普普通通”,骨子里却是“ 桀骜不驯 ”“ 刚强不屈 ”。(选用文中的两个成语概括)
(2)这篇短文以作者对咬人草态度的变化为线索,请写出情感变化过程。
好奇 —— 淡忘 —— 敬佩 —— 难忘
(3)“依然是硬硬的,一副倔强的模样,仿佛一对暗绿色的眼睛,冷冷地嘲笑着我……”这句话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咬人草,这样写的好处是 形象地表现出咬人草即使是干叶,也未忘记自卫和反抗的倔强性格 。
(4)“如同河豚的有毒,如同海胆的有刺,如同贝类的有壳”,意在说明 咬人草咬人不是有意害人,而是出于自卫,是在同其他生物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一种自卫本领 。
(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A.咬人草咬人的目的是回到泥土中,作者被咬后向它屈服。
B.咬人草叶落归根,生长在泥土中,不能离开它。
C.咬人草成为干叶都未忘记自卫、反抗,作者对它既爱护又赞美。
D.作者僧恨它,把它抛回泥土中让它消失。
(6)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借写咬人草来歌颂一种刚强不屈的性格,表达了对咬人草 无比敬佩 的思想感情,这是运用了 借物喻人 的写法。
【答案】(1)桀骜不驯 刚强不屈;
(2)好奇 淡忘 敬佩 难忘;
(3)拟人 形象地表现出咬人草即使是干叶,也未忘记自卫和反抗的倔强性格;
(4)咬人草咬人不是有意害人,而是出于自卫,是在同其他生物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一种自卫本领。
(5)C;
(6)无比敬佩 借物喻人。
【分析】考查了记叙文阅读。本文主要讲了作者在新疆见到了一种会咬人的草,觉得十分新奇,便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剪下了它的两片叶子夹在笔记本里。若干天后,作者早已淡忘了两片小草的存在,偶然打开笔记本时,竟被咬人草咬伤。作者并未记恨咬人草,而是借咬人草赞美了平凡生命蕴含的刚强不屈的性格。
【解答】(1)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词语的理解。本文主要讲了作者在新疆见到了一种会咬人的草,觉得十分新奇,便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剪下了它的两片叶子夹在笔记本里。若干天后,作者早已淡忘了两片小草的存在,偶然打开笔记本时,竟被咬人草咬伤。作者并未记恨咬人草,而是借咬人草赞美了平凡生命蕴含的桀骜不驯和刚强不屈的性格。故咬人草从外表看是“普普通通”,骨子里却是“桀骜不驯”“刚强不屈”。
(2)考查了对文章情节的梳理能力。阅读全文可知,短文中的“我”对咬人草的性格认识的过程是:不相信——好奇——淡忘——敬佩——难忘。
(3)考查对修辞手法及作用的认识。“依然是硬硬的,一副倔强的模样,仿佛一对暗绿色的眼睛,冷冷地嘲笑着我……”这句话中“倔强的模样”“冷冷地嘲笑”都是写人的词语,这里用来写咬人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形象地表现出咬人草即使是干叶,也未忘记自卫和反抗的倔强性格。
(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全文内容,句子“如同河豚的有毒,如同海胆的有刺,如同贝类的有壳”,意在说明咬人草咬人不是有意害人,而是出于自卫,是在同其他生物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一种自卫本领。
(5)考查读句子的理解。仔细读文可知,咬人草之所以咬人,就像河豚有毒,海胆有刺,贝类有壳,只是它在同其他生物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一种自卫本领。它咬人的目的不是回到泥土中,让被咬的人屈服,也不是为了叶落归根,生长在泥土中,不能离开它。所以A、B说法是错的。从文章句子“咬是被咬了,我却并没有记恨。相反,倒生成一种敬佩的心情来——这任人践踏的、可怜的小草,性格的刚强不屈竟至于此!”知道作者被咬后并没有憎恨它,所以D说法也错,只有C是对的,故答案选C。
(6)考查对写法和作者感情的认识。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借写咬人草来歌颂一种刚强不屈的性格,表达了对咬人草无比敬佩的思想感情,这是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故答案为:
(1)桀骜不驯 刚强不屈;
(2)好奇 淡忘 敬佩 难忘;
(3)拟人 形象地表现出咬人草即使是干叶,也未忘记自卫和反抗的倔强性格;
(4)咬人草咬人不是有意害人,而是出于自卫,是在同其他生物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一种自卫本领。
(5)C;
(6)无比敬佩 借物喻人。
【点评】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首先要从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再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然后再具体到句子描写的内容。这样就能正确地理解文段的内容。
四、习作
13.
回首六年小学生活,我们和老师、好朋友一起经历了许多事。即将离开与你朝夕相伴的同学和老师,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你自拟题目,理清思路,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
难忘小学生活
漫长而短暂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掩卷沉思,感慨万千,一时间许多美好的画面像潮水一般涌向我的心头,不必说音乐课上回响过我们清脆悦耳的歌声,也不必说冰天雪地的操场上曾留下我们嬉戏玩闹的脚印,更不必说烈士陵园曾留下我们对先辈的无限哀思……这些美好而难忘的回忆,已经成为我人生的收藏,它挥之不去,将永远镌刻在我记忆的深处。
忘不了那个时光明媚的下午,那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呐喊助威,奋力拼搏,最终取得了胜利,那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样子真让人难以忘怀。
忘不了那堂生动的语文课,董老师温暖亲切的话语仍在耳边回响:“勇敢的举起手,答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你勇敢的回答问题。”我从老师那充满智慧的双眼里读出了信任与希望,读出了鼓励。
忘不了那个下着大雨的黄昏,雷声轰轰作响,大雨倾盆而下,可我却因为粗心忘了带雨具。这时,同学端木千凝走到我的身边,笑着对我说:“不介意打一把伞吧?”那天,我俩共撑一把红伞肩并肩走在风雨中,马路上留下我们一串串友谊的脚印。
……
忘不了,忘不了,永远忘不了!小学生活像是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在每个画面里都有一则有趣的故事,它使我留恋,更是我难忘。
校园里的树叶正由新鲜变为墨绿,太阳由温暖变为炎热,蝉开始在树梢吵闹,……周围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夏天到了,我可爱的校园生活也快要告一段落了。
再见,敬爱的母校,在你的怀抱里,我学到了无穷的知识,从无识的小孩变成了懂事的小学生,从幼稚变得成熟,从胆小变的勇敢,今天我们为您而骄傲,明天您一定为我们而光荣。
再见,敬爱的老师,是您教会我们做人额道理,为我们缔造出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您的哺育恩情,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上。
再见,亲爱的同学,我们彼此都把友谊的种子播在心田,在朝夕相处中,我们一道成长,我们一道学习,请记住我们在一起的每一个日日夜夜,让友谊地久天长。
【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你在即将告别美丽的母校,离别之际,写一写你对老师或同学最想说的话。无论写什么都要表达出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与不舍。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在叙述的过程中,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结构要合理,可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同时要注意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及学到的修辞手法。
【解答】范文:
难忘小学生活
漫长而短暂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掩卷沉思,感慨万千,一时间许多美好的画面像潮水一般涌向我的心头,不必说音乐课上回响过我们清脆悦耳的歌声,也不必说冰天雪地的操场上曾留下我们嬉戏玩闹的脚印,更不必说烈士陵园曾留下我们对先辈的无限哀思……这些美好而难忘的回忆,已经成为我人生的收藏,它挥之不去,将永远镌刻在我记忆的深处。
忘不了那个时光明媚的下午,那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呐喊助威,奋力拼搏,最终取得了胜利,那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样子真让人难以忘怀。
忘不了那堂生动的语文课,董老师温暖亲切的话语仍在耳边回响:“勇敢的举起手,答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你勇敢的回答问题。”我从老师那充满智慧的双眼里读出了信任与希望,读出了鼓励。
忘不了那个下着大雨的黄昏,雷声轰轰作响,大雨倾盆而下,可我却因为粗心忘了带雨具。这时,同学端木千凝走到我的身边,笑着对我说:“不介意打一把伞吧?”那天,我俩共撑一把红伞肩并肩走在风雨中,马路上留下我们一串串友谊的脚印。
……
忘不了,忘不了,永远忘不了!小学生活像是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在每个画面里都有一则有趣的故事,它使我留恋,更是我难忘。
校园里的树叶正由新鲜变为墨绿,太阳由温暖变为炎热,蝉开始在树梢吵闹,……周围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夏天到了,我可爱的校园生活也快要告一段落了。
再见,敬爱的母校,在你的怀抱里,我学到了无穷的知识,从无识的小孩变成了懂事的小学生,从幼稚变得成熟,从胆小变的勇敢,今天我们为您而骄傲,明天您一定为我们而光荣。
再见,敬爱的老师,是您教会我们做人额道理,为我们缔造出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您的哺育恩情,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上。
再见,亲爱的同学,我们彼此都把友谊的种子播在心田,在朝夕相处中,我们一道成长,我们一道学习,请记住我们在一起的每一个日日夜夜,让友谊地久天长。
【点评】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作者难忘“别开生面的运动会”,难忘“自己的第一次举手”,难忘“同学给自己送雨具”……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小作者对小学生活的不舍,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