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
《认识立体图形》
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小学 戚南凤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和模型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
2、会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物体的基本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理直观认识物体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新只的欲望。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创新学习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三、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获得一般的知识技能,还特别注意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
1、体现直观性与应用性原则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们自己的“数学”。立体图形的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的本身就带有强烈的直观性。首先课前让学生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物品就是引导学生亲身去感受、去观察、去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初步感悟到这些立体图形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在认识了这些立体图形后,让学生找找家庭摆设中物体的形状,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这样的,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2、合理运用动手实践、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阐述:动手时间、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数学的学习应该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如本节课在设计学生探索物体的特征一块时,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按照教材顺序,带着学生逐一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作法,而是充分信任学生,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动空、动脑、动手、互帮互学,自主探索物体的基本特征。整个自主探索环节,为学生呈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发现问题、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技能,又获得了成功与快乐的情感的体验。
3、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本堂课在设计时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只有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如在给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学生就可能根据物体间的不同特点,就会有不同的分发。有的组按滚与不滚分为两类,有的按制作材料分为纸做的、铁做的、塑料做的等,老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再如在最后的搭积木比赛中,让学生小组合作搭喜欢的 东西,通过各组的团结协作,学生们可以搭出许多奇思妙想的作品,这一活动也 能达到培养学生穿心能力和合作意识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小组介绍课前搜集的实物。 2、教师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多种不同的形状,在数学中都有它们的名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认识物体)
二、操作研究,认识物体 1、物体分类。 (1) 让学生把学具盒中的物体取出来和自己带来的物体放在一起,看一看这些物体的形状。 (2)分组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3)小组汇报:你们组怎么分的?并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有的长长扁扁的,有的是方方的,有 的是上下是圆圆的平平的,还有的像足球一样,到处都是圆圆的。 2、揭示概念。 (1)自主探索,初步认识物体特征。
分组活动,动手操作,思考: A、摸一摸每组物体,有什么感觉? B、你能给每类物体取个名字吗? C、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 (2)小组汇报研究发现。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小组代表自由发现)教师特别引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 师:长长方方的物体和四四方方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学生可能会说长长方方的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而那四四方方的物体不管你怎么摆,看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师:你们能给这些物体取名字吗?(学生能回答的可由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3、抽象出物体图形。 可见出示鞋盒的实物图, 问:它是什么形状的?再抽象成长方体图形。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教学与长方体教学过程图形相同,先出示“魔方”“苹果汁”“篮球”等实物,再抽象出图形。
4、巩固表象。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请学生辨认,再让学生拿出相应的实物。 (2)出示一幅家庭物品的摆设画面。 问: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三、操作体验,区别异同 1、辨认物体的不同特点。 (1)让学生拿出圆柱和长方体,推一推,玩一玩。问:你发现什么?(区别长方体和圆柱的不同特点) (2)游戏:搭一个斜坡,从斜坡上把圆柱、长方体、球滚下来,看看哪个先着地。(体验不同的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分组活动:摸实物游戏。 (1)教师请一个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个立体图形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清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然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物体,其他同学进行判断。 (2)给蒙上眼睛的同学一个立体图形,让他摸一摸,说出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3、拼一拼。
休闲鞋
苹果汁
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些物体做积木,搭一件你们最喜欢的东西。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搭得最有创意。 (1)小组汇报,说一说你们组搭了什么? (2)数一数,在作品中长方体用了几个?正方体用了几个?圆柱、球各用了几个? (3)把数出来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上。
四、总结引申
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朋友,课后大家再去找找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