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8 蒲柳人家(节选)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8 蒲柳人家(节选)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2 17: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8 蒲柳人家(节选)
刘绍棠
1.了解作者及小说的写作背景,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侠义精神和传统美德。
3.了解小说的艺术手法,品味小说的语言。
有这样一位作家,13岁开始发表作品;16岁发表成名作《青枝绿叶》,次年该作品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而当时他正在读高中;18岁入北大中文系;19岁加入中国作协……他就是“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刘绍棠。我们今天走进他的《蒲柳人家》,欣赏那运河边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
刘绍棠(1936—1997),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其作品多以京东运河(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蛾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长篇小说《京门脸子》等。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表现了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本文选自前两节。
乡土文学
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
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
“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
鲜明的地方色彩,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追求
鞍 抡 烙 烟 囱 礼聘 隐 匿
憋 闷 掂 量 腌 臜 腻 歪 打尖 荣 膺
驾 驭 熏 一气呵成 不知好歹
妙手回春 两肋插刀 如坐针毡 天伦之乐
望眼欲穿
ān
lūn
lào
cōng
pìn

biē
diān
ā za
yīng

xūn
lèi
zhān
lún
腌臜:脏;不干净。
腻歪:方言。厌恶,厌烦。
打尖:旅途或劳动中休息一下吃点儿东西。
荣膺:光荣地接受或承当。
驾驭: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
熏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
一气呵成:1.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2.比喻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不知好歹: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两肋插刀:表示不怕死。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
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蒲柳,指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这里以蒲柳人家代指普通贫苦农家。
蒲柳人家(节选)
题目用借代手法,点明文章的写作内容。
引出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故事
引出何满子的故事
倒叙
设置悬念
引起思考
引发兴趣
外号由来
大闹运河滩
农事行家
疼爱孙子
与儿媳的矛盾
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
引出爷爷何大学问的故事
解释何满子被拴的原因
何满子盼救星
威震古北口
外号由来
不甘白丁
寄望子孙
礼聘塾师
赶马被抓
为国忧愤
迁怒孙子
呼应开头
设置悬念
为下一个人物出场埋伏笔
引人思考
令人回味
读课文,找出串联全文的一句话,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这句话展开情节的?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
以何满子为线索,引出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等传奇人物,写出了一丈青大娘对孙子的疼爱。
第一部分(第1—14段)
第二部分(第15—35段)
塑造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并通过何大学问之口,略提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
1.文中刻画了哪些人物?
何满子
一丈青大娘
何大学问
2.谁是主要人物?谁是线索人物?
线索人物就是这个人贯穿整个故事始终,由他(她)引
出故事或者主要人物。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主导
地位的中心人物。
线索人物 何满子
主要人物 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
3.人物形象
生得传奇
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一丈青大娘
个高脚大
泼辣直爽
嗓音洪亮
第 六 段
本领传奇
一丈青大娘
会种地
会撑船
会打鱼
会扎针
会拔罐子
会接生
会接骨
会看红伤
打架非常厉害
勤劳能干
第 八 段
本领传奇
一丈青大娘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侧面描写
威武勇猛
第 七 段
英雄气概
一丈青大娘
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
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
打抱不平
热情善良
第 七、八 段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溺爱孙子
疼爱孙儿
第 十 段
一丈青大娘
可是,她拗不过老头子,也怕伤了儿子的心,不乐意也只得同意了。
刚中有柔
贤妻良母
第 八 段
一丈青大娘
泼辣直爽
身强体壮
性格豪爽
热情善良
勤劳能干
爱打抱不平
刚中有柔
宠爱孙子
生得传奇
何大学问
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高大强健
精神抖擞
第 十七 段
何大学问
会编故事
会耍大刀
会拳脚
打得一手好鞭花
本领传奇
身手不凡
见多识广
第 十七 段
何大学问
本领传奇
沿路的偷马贼,一听见他的鞭花在山谷间回响,急忙四散奔逃,躲他远远的。(17)
侧面描写
身手不凡
何大学问
爱打抱不平,为朋友两肋插刀,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待不长。(17)
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18)
侠肝义胆
仗义疏财
英雄气概
只有何大学问认定不打不成材,非但不怪罪老秀才学规森严,而且还从旁给老秀才呐喊助威。(23)
寄予厚望
疼爱孙儿
何大学问
何大学问
不三顾茅庐,他是不出山的。(17)
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要大摆酒筵。(19)
爱面子摆架子
讲排场
爱热闹
好吹嘘
自吹站在通州东门外的北运河头,抽一个响脆的鞭花,借着水音,天津海河边上都震耳朵。(17)
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20)
崇尚学问
何大学问
刚正不阿
仗义疏财
慷慨豁达
侠肝义胆
见多识广
疾恶如仇
崇尚学问
好吹嘘
爱面子
讲排场
摆架子
何满子
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2)
顽皮好动
稚气可爱
可是,何满子一天也不穿。
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12)
野性十足
何满子
聪明伶俐
好学好问
何满子也真是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22)
原来爷爷坐了牢,还险些扔了命,何满子心疼起爷爷来了。(33)
疼爱爷爷
生活是贫困的,精神是富足的
物质是匮乏的,感情是丰满的
淳厚朴实、热诚正直
肝胆相照、扶危济困
赞颂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1)作者采用了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2)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5.本文是如何通过巧妙安排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1)采用倒叙手法,先设置悬念,从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下的那个中午写起;发生在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身上生动有趣的往事和何家的过去用穿插的方式回述出来,通过写对何满子的不同态度表现了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的性格特点;又以何满子盼人搭救结束,结构上前后呼应,非常巧妙。
(2)灵活运用插叙手法,巧妙自然地进行补充介绍,从而塑造人物,突出中心。如塑造何大学问这个形象,插叙了其生平经历、外号由来、威震古北口、借高利贷摆筵席、学做学问、拜文庙、礼聘老秀才等情节,塑造了一个本领高强、侠肝义胆、乐善好施、好戴高帽、讲排场、摆阔气、疼爱孙子的人物形象。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6.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这篇小说以六岁小孩何满子为线索展开情节,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赞颂他们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蒲柳人家(节选)
一丈青大娘
何大学问
何满子
民族作风
崇尚知识、侠肝义胆
仗义轻财、慷慨豁达
泼辣大胆 刚直不阿
口苦心甜 疼爱孙儿
天真、顽皮、聪明、活泼
民族气派
小说通过描述20世纪30年代京东地区北运河农村一户农家的日常生活场景,向读者展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农村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塑造了聪明伶俐、顽皮可爱的何满子,豪爽泼辣、刚直不阿的一丈青大娘,仗义疏财、侠肝义胆的何大学问等血肉丰满的形象,热情地赞颂了淳厚朴实、善良热情的劳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