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髻(jì) 肌肤(fǔ) 安适(shì)
B.伦敦(dūn) 着落(zháo) 镶嵌(xiāng)
C.狭窄(zhǎi) 宽敞(chang) 贮蓄(chǔ)
D.水藻(zǎo) 害羞(xiū) 济南(jǐ)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刮风 依靠 慈善 垂柳 B.晒着 绿苹 暖和 横卧
C.园圈 地毯 水纹 水墨画 D.摇蓝 斜射 稍微 烦燥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阳光和煦,不冷不热,气候温暖宜人)
B.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的多情,到了冬天还充满春意)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照应前文“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出了山村和雪的神态)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来得及将古镇覆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见斑斑积雪
②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③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④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
A.②①④③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5.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B.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C.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老舍纪念馆是位于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温晴的济南,使济南人民带来了欢乐。
C.雪后的济南不但不冷,还让人感到温馨。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写好写景作文的关键。
7.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比喻)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比喻)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比喻)
8.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作者用北平的多风和伦敦的多雾反衬出济南冬天风的柔和和天气的响晴。
B.文中描绘了阳光下济南的全景、冬日山景、冬日水色等三幅图画。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时,选取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阳光、小山、小雪、绿水等。
D.作者写冬天的水色,先写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其鲜亮色彩,再以水藻之绿衬托水之清澈。
9.读课文《济南的冬天》,作者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时,处处流露出赞美之情。这种写法我们称作( )
A.寓景于情 B.情景交融 C.虚实相生 D.情溢于言
10.对课文《济南的冬天》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B.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B.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
C.《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冬天里人们的活动。
D.《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动人图景。
12.学完《济南的冬天》后,同学们想拟写两副对联来表现文中所写的美景。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帮助他们补全。
对联一:有山有水美如画①
对联二:② 白雪山尖白
A.①暖风暖阳恰似春②绿萍水中绿
B.①无风无寒暖似春②绿萍映水绿
C.①暖风暖阳恰似春②绿萍映水绿
D.①无风无寒暖似春②绿萍水中绿
二、综合题
13.综合性学习
学完本文后,班级开展了以“感悟冬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补填诗句】 请结合你的知识积累,将下面描写冬天的诗句补充完整。(任选两句)
①日暮苍山远, 。
② ,纷纷吹落轩辕台。
③千山鸟飞绝, 。
④墙角数枝梅, 。
(2)【提取信息】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从中提取关于“冬至”的三条信息。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圭表观测日影长短法测定出冬至来了,时间在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所以冬至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3)【片段写作】 请发挥想象,描写一下你家乡的冬天。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突出冬天的特征,50字以上。
三、现代文阅读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段内容。
(2)文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
① ;② ;③ ;④ 。
(3)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
(4)“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中的“顶”字用得好吗?好在哪里?
(5)读完文段,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泉城之冬
方 远
①或许是由于秋的来去匆匆,济南的冬天总会来得让人猝不及防。在济南人的记忆中,很难找出一个由秋到冬的过渡,说不定哪天的早晨,你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揉着惺忪睡眼,拉开厚重的窗帘,就会惊奇地发现,外面已经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的世界了。
②雪是济南冬天的象征,没有了雪,济南的冬天就失去了几多韵味,济南人就失去了几多乐趣,对于济南人来说,没有雪的冬天是不可想象的。在一定程度上,这白色的精灵成了济南冬天的灵魂。
③大雪中的济南无疑是个硕大无比的乐园。雪花悠然自在地飘落着,盘根错节的树枝,或平或尖的房檐,熙熙攘攘的街市,都被它悄无声息地覆盖住了,那份晶莹剔透的洁白让整个城市换了新装,立时素雅而壮丽起来。
④对济南人来说,这纷纷扬扬的雪花犹如一张张参加喜庆宴会的邀请函,大街小巷里,公园广场中,仿佛到处都是欢乐人群,或一家老小,或亲密恋人,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干脆仰卧在雪地上,任雪花在自己火红的脸膛上一片片地融化……不管是老是少,也不管是男是女,在这神圣的雪花面前,都变得天真纯净起来,烦恼没有了,忧愁消失了,那份欢愉是经久不衰的,无与伦比的。
⑤冬日里的趵突泉自然也不会寂寞,雪中赏泉当是别有情趣。泉涌如轮,泉水汩汩流淌,漫天飞舞的雪花未等落地就融化在泉水的热气里,就像孩子投入了母亲温暖的怀抱。游人畅游其中,分明感到一种别样的温暖。
⑥那么,大明湖呢?那么,千佛山呢?她们在雪花里又是个什么样子?
⑦济南的美景举不胜举,雪中的美景千姿百态,无论你用多少笔墨都不可能一一道尽,挂一漏万是肯定的了。
⑧如果说赏雪是济南人的喜庆宴会的话,那么,每年春节的彩车大游行则是济南人的狂欢节了。古老的商业区泉城路已经焕然一新,百年的老字号成为一种历史的见证,鳞次栉比的商城红灯高悬,一辆辆彩车披红挂绿,招摇过市,宽敞的马路上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人们身穿节日的盛装与这座古老的城市一同辞旧迎新。
⑨当然,也有久不降雪的冬天。有时候,上帝会心血来潮,突发奇想,给济南人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将这珍贵的雪花贪婪地揽在怀中,迟迟不愿松手,试探着济南人的耐性。无雪的冬天总会让济南人忐忑不安,如背重负,就像在痴痴地等待一个早就约好上门的客人,而他却毫无缘由地失约了。于是,济南人就开始盼雪。
⑩盼雪的日子是心神不宁的,也是充满幻想的,心里平添的这份美好的惦念让漫漫的冬季不再枯燥无味、暗淡失色。但是,不管怎样,或早或晚,这雪总是要光临济南的。来得迅雷不及掩耳的时候,给济南人以喜出望外的惊奇;来得步履姗姗的时候,给济南人以如愿以偿的满足。
在企盼与惦念中,在欢喜与满足里,济南人就这样享受着冬天,守候着冬天。
渐渐地,那雪在一点点地融化,那风在一丝丝地变暖,这个时候,济南人好像在瞬息之间听到了一阵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他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封闭了一冬的窗户,大喊一声:呵,是春天来了吗?是那报春的燕子来了吗?
(选自《大公报》)
15.本文以 为线索行文,主要写了济南“雪后的冬天”和“ ”。
16.下面句中加点的两个“幻想”,其含义有何不同?
①盼雪的日子是心神不宁的,也是充满幻想的。
②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济南的冬天》)
17.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⑨段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
无雪的冬天总会让济南人忐忑不安,如背重负,就像在痴痴地等待一个早就约好上门的客人,而他却毫无缘由地失约了。
18.为什么说雪是“济南冬天的灵魂”?
19.仔细品读第 段,联系全文谈谈济南人是如何享受冬天的。(写出四点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1)天寒白屋贫;燕山雪花大如席;万径人踪灭;凌寒独自开
(2)①冬至时间的确定;②冬至名字的由来;③冬至的气候特征;④我国冬至的习俗。
(3)严寒的冬天迈着蹒跚的脚步来到人间,给人们展开一幅生动的画卷:鹅毛大雪洋洋洒洒,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人们好似生活在琼楼玉宇之间,七色尽逝,满目皆白,“千树万树梨花开”,美丽的画面尽现眼前。
14.【答案】(1)小雪后的山色。
(2)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小雪可以把小山装点得更秀美。
(4)好。因为一个“顶”字点明雪少,位置高。“顶”字写出了雪之美。
(5)对小山的爱护与赞美之情,以及对冬天的济南的赞美之情。
【答案】15.雪;久不降雪的冬天
16.第(1)句中的“幻想”是希望快点下雪。第(2)句中的“幻想”是希望春天快点到来。
17.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人对雪的强烈期盼之情,富有情趣。
18.①雪是济南冬天的象征,没有了雪,济南的冬天就失去了几多韵味,济南人就失去了几多乐趣;②雪晶莹剔透的洁白让整个城市换了新装,让城市立时素雅而壮丽起来;③人们在这神圣的雪花面前,都变得天真、纯净、欢愉起来;④雪中的美景千姿百态,别有情趣。
19.示例:①济南人在雪天或全家出动,或与亲密恋人一起尽情享受雪中之乐。②雪中赏泉、赏湖、赏山。③在春节的彩车大游行中尽情狂欢。④对雪的美好企盼与惦念让漫漫的冬季不再枯燥无味。⑤久候的雪光临济南时,无比欢喜与满足。(答出四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