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单元测试题(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单元测试题(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2 22:03: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单元测试题(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2022秋·高二单元测试)从山麓到山顶,乔木—灌木—草甸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植物分布规律,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的情况。该地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谷底生长着低矮灌木,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28°15′N)两岸的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谷底自然植被可能是( )
A.中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
D.高寒草甸
2.该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海拔范围是金沙江( )
A.东岸3 100~4 700米 B.东岸2 100~2 700米
C.西岸2 700~4 700米 D.西岸2 100~4 100米
3.横断山区金沙江两岸出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热量不足 B.纬度较低,蒸发较强
C.受地形影响,出现焚风效应 D.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4.(2022·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波罗的海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图示区域常见的地理事象有( )
①冬半年有极光现象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③荒漠广布④水循环较活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1·高二单元测试)图为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沿岸)某山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图中甲处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常绿阔叶林带 C.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硬叶林带
(2021·高一单元测试)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
7.甲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为(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热带荒漠 D.常绿阔叶林
8.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为( )
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021·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我国部分陆地自然带景观颁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沿图中①→②→③方向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0.导致图中①→②→③地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2021·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 B.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地方性
12.与丙山相比,甲山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距海较远 C.降水较多 D.纬度较低
(2021·高二单元测试)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A处的典型自然带为(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14.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B→C→D的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带性
B.自然带B→C→D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自然带A→B的更替体现了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D.自然带A→B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15.(2022秋·高二单元测试)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修筑青藏公路时,有人有意在高原上铲过一锹土,到现在,这一锹土的“痕迹”仍然保留着。这反映了青藏高原的( )
A.生态系统非常稳定 B.内力作用大于外力作用
C.生态系统不易破坏 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极差
(2022·高二单元测试)位于18°S附近的某河流一侧有条带状林木分布,另一侧滩涂广布(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影响图示条带状林木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17.景观图反映出该河流( )
A.所在流域气候干旱 B.径流量逐年减小
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含沙量年际变化大
(2021·高二单元测试)黄山市某地种植菊花的经济效益高,当地农民便开垦坡地种植菊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该地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同一区域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
B.不同区域之间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19.若当地农民继续开垦坡地,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植物蒸腾作用增强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
(2021·高二单元测试)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近些年来,我国广西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示意该地种植速生桉前后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20.广西适合种植桉树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科技
21.广西大量种植桉树,可能导致( )
A.生物多样性增多 B.沼泽面积变大 C.地下水水位下降 D.年降水量增大
(2021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23.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生物
(2021秋·高二单元测试)湖南省邵阳县地处衡邵丘陵盆地西南边缘向山地过渡地带,地形以丘陵为主。邵阳县属于革命老区,是曾经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立足本县土壤、气候、种植习惯等特点,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油茶产业作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来扶持。2013年“邵阳茶油”被国家工商总局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邵阳县退出贫困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下列对邵阳县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植被稀疏 B.气候干旱 C.土壤偏碱性 D.地形崎岖
25.邵阳县的土壤、地形在种植油茶方面的优势是( )
A.土层深厚 B.地势起伏小 C.坡地排水好 D.土壤有机质含量大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2021·高二单元测试)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是中美洲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是中美洲第一个因商业价值而种植咖啡和香蕉的国家。哥斯达黎加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乱砍滥伐,哥斯达黎加森林覆盖率从75%下降到21%,生物物种也逐渐减少。20世纪九十年代,哥斯达黎加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森林保护。下图示意哥斯达黎加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地区。
(1)指出哥斯达黎加东部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2)从生态环境角度,说明哥斯达黎加进行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3)简述哥斯达黎加种植咖啡和香蕉的优势自然条件。
27.(2021·高二单元测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甲地照片所反应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丙地照片反映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2)与甲地相比,乙地的植被_______(填“有”或“无”)季相变化,乙地的草本植物葱绿茂盛的季节是在_________(1月/7月)。
(3)从气候方面分析,丁地乔木多蜡质(革质)叶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因处于_______风的迎风地带和沿岸_______(选填“寒”或“暖”)流的影响,形成________(自然带名称)。
(5)右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脉所在半球,简述判断依据;并分析该山脉北坡雪线低于南坡的原因。
28.(2021·高二单元测试)下面左图为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右图为左图中MN一线剖面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地形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请说明A自然带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
(2)据右图简析MN一线剖面的地形变化对P地自然景观的影响。
(3)甲、乙两处都位于山地东侧,海拔相近,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9.(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读“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_。
(2)如果B地植被受破坏严重,图中其他地理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3)这些要素之间具有______的关系。
(4)保护斜坡A处的土壤不被流水冲走的办法有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单元测试题(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2022秋·高二单元测试)从山麓到山顶,乔木—灌木—草甸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植物分布规律,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的情况。该地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谷底生长着低矮灌木,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28°15′N)两岸的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谷底自然植被可能是( )
A.中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
D.高寒草甸
2.该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海拔范围是金沙江( )
A.东岸3 100~4 700米 B.东岸2 100~2 700米
C.西岸2 700~4 700米 D.西岸2 100~4 100米
3.横断山区金沙江两岸出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热量不足 B.纬度较低,蒸发较强
C.受地形影响,出现焚风效应 D.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答案】1.C 2.D 3.C
【解析】1.该地(28°15′N)位于亚热带,外来气流进入金沙江河谷时,会不断下沉增温,导致河谷底部气温高、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所以该地谷底最可能是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C对;中温带植被应位于寒温带和暖温带之间,不可能位于比暖温带气温更高的谷底,A错;河谷底部干旱,不可能出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错;高山草甸分布的海拔一般都较高,D错。故选C。
2.根据材料可知,倒置的垂直地带性表现为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谷底生长着低矮灌木,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由图可知,金沙江东岸海拔3 100~4 700米由高到低分布着亚冰雪带、高寒灌丛草甸带、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不符合倒置的垂直地带性,A错;结合上题分析,金沙江东岸海拔2 100~2 700米由高到低多分布着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植被类型垂直变化不明显,B错;金沙江西岸海拔2 700~4 700米由高到低分布着亚冰雪带、高寒灌丛草甸带、寒温带暗针叶林带、暖温带半干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林带,也不符合倒置的垂直地带性,C错;金沙江西岸海拔2 100~4 100米,由高到低分布着寒温带暗针叶林带、暖温带半干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林带、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带,符合倒置的垂直地带性,D对。故选D。
3.根据材料可知,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该地山谷较封闭,受焚风效应影响,山谷底部气温高、降水少。故选C。
【点睛】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的条件1.海拔:必须有相当的高度,才能出现垂直分布现象。山地植被的垂直带谱最高层不一定都有积雪冰川带,例如我国南方的黄山、北方的大兴安岭,它们各有自己的植被垂直带谱,但它们都没有积雪冰川带,主要原因是这些山海拔不够高。雪线的高度既受山上气候的影响,也受山体海拔的影响。2.纬度:如果山体位于低纬地区,且降雨较多,山上植被就会呈现复杂的垂直带谱。如果山体位于纬度较高的地方,山麓气候寒冷,山顶温度更低,植被稀少。垂直带谱的基带植被就是山体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表现了在纬度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地带性分布的特点。3.坡向:山的坡向明显地影响植被分布,坡向不同,植被得到的阳光热量也不同,阳坡热量多于阴坡,因而气温高,水蒸气不易凝结,降水少;阴坡处于背光的一面,气温较阳坡低,水蒸气较易凝结,因而水分条件比阳坡优越。因此,同一座山的阴坡和阳坡植被的垂直带谱往往不同,一般来说,阴坡植被比阳坡茂盛。
4.(2022·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波罗的海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图示区域常见的地理事象有( )
①冬半年有极光现象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③荒漠广布④水循环较活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冬半球,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因此有极光出现,①正确;这里纬度高,主要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②错误;主要是冰雪覆盖,③错误;该区域受西风气流影响,降水多,水循环活跃。④正确,故选B。
【点睛】
5.(2021·高二单元测试)图为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沿岸)某山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图中甲处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常绿阔叶林带 C.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硬叶林带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图中甲处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地中海沿岸,当地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自然带为亚热带落叶硬叶林带,D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热带雨林带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不符合题意,A错误。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不符合题意,B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及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错误。故选D。
【点睛】
(2021·高一单元测试)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
7.甲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为(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热带荒漠 D.常绿阔叶林
8.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为( )
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6.D 7.A 8.B
【分析】6.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状况可知,沿X方向,热带荒漠向温带荒漠的变化,可以推出热量减少,沿Y方向,由荒漠向草原的植被变化推出降水增加,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
7.沿Y方向降水增加,结合图中热带荒漠分布位置可以推出甲应为热带草原,A项正确,热带雨林应该位于甲上面位置,热带荒漠位于甲下面位置,常绿阔叶林应该位于热带植被和温带植被之间,应该位于乙左边位置,BCD项错误。故选A。
8.根据沿X方向植被变化规律,可以推出乙为温带地区植被,根据沿Y方向植被变化规律,可以推出乙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B项正确,温带草原在图中乙下面位置,常绿阔叶林位于图中乙左边位置,亚寒带针叶林位于图中乙右边位置,ACD项错误。故选B。
【点睛】一个地区自然带的分布,也就是典型的植被分布主要受到了气候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两大方面,分别是水分和热量。从水分角度来看,水分从多到少对应的自然带类型分别是森林自然带、草原自然带和荒漠自然带,从热量角度来看,热量条件从多到少对应的自然带类型分别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植被。
(2021·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我国部分陆地自然带景观颁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沿图中①→②→③方向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0.导致图中①→②→③地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答案】9.A 10.D
【分析】9.由图可知,①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②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比①少,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③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距海遥远,降水进一步减少,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因此,①→②→③植被类型为森林→草原→荒漠,离海洋越来越远,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由图可知,①→②→③植被类型为森林→草原→荒漠,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水分条件越来越差,因此引起①→②→③地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水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自然带分异规律:
(2021·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 B.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地方性
12.与丙山相比,甲山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距海较远 C.降水较多 D.纬度较低
【答案】11.A 12.D
【分析】1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这符合纬度地带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甲山与丙山海拔相当,但与丙山相比,甲山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其原因是甲山的纬度更低,热量条件更好,带谱更丰富。A错误,D正确。不能看出距海远近,B错误;无法判断降水多少;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垂直地带性的因素:海拔和相对高度;气温、湿度及降水;山地的坡向;纬度。相同高度的山峰,海拔越低,带谱数量越多。
(2021·高二单元测试)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A处的典型自然带为(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14.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B→C→D的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带性
B.自然带B→C→D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自然带A→B的更替体现了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D.自然带A→B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答案】13.C 14.B
【分析】13.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我国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自然带B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C为温带草原带,自然带D为温带荒漠带。自然带A→B的更替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体现了纬度地带性;自然带B→C→D的更替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体现了陆地干湿度地带性。B正确,故选B。
【点睛】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基础是热量,原因是随着纬度的增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越来越少,热量降低,自然带由低纬向高纬呈现热带、温带、亚寒带、苔原带、冰原带的分布。经度地带性规律,又称之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离海距离的增加,水分在减少,地域环境出现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建立在水分变化的基础上。
15.(2022秋·高二单元测试)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修筑青藏公路时,有人有意在高原上铲过一锹土,到现在,这一锹土的“痕迹”仍然保留着。这反映了青藏高原的( )
A.生态系统非常稳定 B.内力作用大于外力作用
C.生态系统不易破坏 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极差
【答案】D
【详解】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高寒、低压、缺氧是其特征。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说明其自我恢复能力极差。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非常不稳定,A错误;内力作用非常缓慢,外力作用明显,且原来的痕迹还保留不能说明内力大于外力作用,B错误;生态系统脆弱,极易破坏,C错误;生态系统脆弱,自我修复能力极差,D正确。故选D。
(2022·高二单元测试)位于18°S附近的某河流一侧有条带状林木分布,另一侧滩涂广布(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影响图示条带状林木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17.景观图反映出该河流( )
A.所在流域气候干旱 B.径流量逐年减小
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含沙量年际变化大
【答案】16.C 17.C
【解析】16. 结合景观图可知,条带状林木主要沿河分布,且靠近河岸水分相对充足地区,C正确;图示区域位于18°S附近,属于热带地区,光热条件好,光照和热量对植被的条带状分布影响不大,A、D错误;土壤对植被的条带状分布影响也不大,B错误。故选C。
17.沙质滩涂是河流汛期挟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因此推测该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正确;所在流域气候不一定干旱,A错误;无法体现径流量逐年减小,B错误;无法体现含沙量年际变化大,D错误。故选C。
【点睛】河流的含沙量受哪些因素影响:河流含沙量是随时间变化的。一年中最大含沙量在汛期,最小含沙量在枯水期。河流在年际之间的含沙量也不一样。河流含沙量沿水深分布,一般在水面含沙量最小,河床底最大。含沙量还会沿河流流程而变化,通常在山区河段含量大,在平原河段含量小。外流河含沙量是由植被覆盖情况和土质状况决定的。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就大;反之,含沙量就小。而内流河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除了植被情况外,地质构造,地层构成以及大型湖泊、沼泽的分布也都会影响河流的含沙量。例如,金沙江流经攀枝花_宜宾段,这一地区地震断裂活动强烈,岩土构造破碎,是塌方、泥石流高发地区,从而导致河流含沙量高。
(2021·高二单元测试)黄山市某地种植菊花的经济效益高,当地农民便开垦坡地种植菊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该地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同一区域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
B.不同区域之间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19.若当地农民继续开垦坡地,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植物蒸腾作用增强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
【答案】18.A 19.C
【分析】18.该区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同一区域地理要素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A项正确,B项错误;该过程并未产生新功能,也未体现对其他区域的影响,CD项错误。故选A。
19.若继续开垦坡地,植被遭到破坏,调蓄能力下降,使得地表径流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同时,植物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有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因此直接导致的影响是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植被有很强的水土保持作用,覆盖面积比较大的植物群落覆盖在泥沙表面上,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减小地表的水土流失,植物的根系还可以保护坡地,涵养水源,植物的叶片还可进行蒸腾作用,减少土地干旱的情况,防止土地沙漠化。
(2021·高二单元测试)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近些年来,我国广西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示意该地种植速生桉前后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20.广西适合种植桉树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科技
21.广西大量种植桉树,可能导致( )
A.生物多样性增多 B.沼泽面积变大 C.地下水水位下降 D.年降水量增大
【答案】20.A 21.C
【分析】20.由材料信息“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可知,桉树适宜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中,广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高,降水较丰富,适合桉树生长,A项正确;地形、土壤、科技不属于主导因素,BCD项错误。故选A。
21.由文字材料和图可知,桉树生长需大量吸收地下水,广西大量种植桉树,可能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C项正确;外来物种的引进可能会影响原来物种的生长,也可能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A项错误;桉树大量吸水,可能会使沼泽面积缩小,B项错误;该地年降水量多少与地表植被覆盖变化无关,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沼泽是指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度湿润,地表生长着湿性植物和沼泽植物,有泥炭累积或虽无泥炭累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土地。按地貌条件可分为山地沼泽、高原沼泽和平原沼泽。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沼泽最多,青藏高原次之,其余为零散分布。
(2021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23.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生物
【答案】22.A 23.D
【分析】该题以湖泊的演化为背景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2.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湖泊动植物营养素沉积量逐渐增加,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后期陆生生物逐渐形成并生长,演变过程结束。结合四幅图可知,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③④①②,故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由图示可知,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动植物营养素沉积湖底(动植物死亡、腐烂),然后生物在营养素的条件下生长,并且一直持续到陆生生物形成,故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生物,D项正确。气候、地形、水文不起主导作用,ABC错误。故选D。
【点睛】
(2021秋·高二单元测试)湖南省邵阳县地处衡邵丘陵盆地西南边缘向山地过渡地带,地形以丘陵为主。邵阳县属于革命老区,是曾经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立足本县土壤、气候、种植习惯等特点,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油茶产业作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来扶持。2013年“邵阳茶油”被国家工商总局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邵阳县退出贫困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下列对邵阳县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植被稀疏 B.气候干旱 C.土壤偏碱性 D.地形崎岖
25.邵阳县的土壤、地形在种植油茶方面的优势是( )
A.土层深厚 B.地势起伏小 C.坡地排水好 D.土壤有机质含量大
【答案】24.D 25.C
【分析】该题以脱贫攻坚为背景,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24.邵阳县地处衡邵丘陵盆地西南边缘向山地过渡地带,丘陵面积大,地形崎岖,D项正确;邵阳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较多,气候湿润,A、B项错误;南方丘陵地区多红壤,土壤偏酸性,C项错误。故选D。
25.邵阳县多丘陵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土层薄,土壤中腐殖质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小,土壤贫瘠,A、B、D项错误;地势起伏大,有利于排水,C项正确。故选C。
【点睛】小区域有时候要放大到学习的大范围,例如湖南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地理特征就直观了。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2021·高二单元测试)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是中美洲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是中美洲第一个因商业价值而种植咖啡和香蕉的国家。哥斯达黎加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乱砍滥伐,哥斯达黎加森林覆盖率从75%下降到21%,生物物种也逐渐减少。20世纪九十年代,哥斯达黎加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森林保护。下图示意哥斯达黎加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地区。
(1)指出哥斯达黎加东部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2)从生态环境角度,说明哥斯达黎加进行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3)简述哥斯达黎加种植咖啡和香蕉的优势自然条件。
【答案】(1)主要植被类型:热带雨林。成因:纬度低,气温高;受东北信风及地形抬升影响,多地形雨,降水多;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显著。
(2)可以保持水土,减少河流含沙量;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少洪涝灾害;可以调节局地小气候;缓解气候变暖;减少山区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利于保护其独特和丰富的生物基因库等。
(3)地处低纬,水热充足;多火山灰,土壤肥沃;多山地,利于排水等。
【分析】本题以哥斯达黎加为背景,涉及植被分布及成因、森林保护和农业区位相关知识,考查综合思维及人地协调的核心素养。
【详解】(1)本题主要结合哥斯达黎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地形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纬度位置判断,该地位于热带,热量条件充足;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中部为山地,东部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东部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因此主要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
(2)本题主要结合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进行分析。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林冠可以截留10%~30%的降水,枯枝落叶层及植被物可使50%~80%的降水渗入林地土层,形成地下水,减少了地表径流和表土冲刷,同时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利于减轻洪涝灾害;森林的枝叶可以挡风,根系可以固土固沙,有利于减少山区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大片森林有强大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局地气候,增加雨量;森林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过滤和阻滞作用,植物根部能吸收或分泌次生代谢物质,分解地面有毒污染物质,分解有机物,使地面土壤和水源净化;该处森林生物物种丰富,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了这些生物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其独特和丰富的生物基因库。
(3)本题主要从热量、水分、土壤、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根据其纬度位置,该地位于低纬地区,热量条件充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图中有火山分布,说明该地多火山灰,土壤肥沃;该处降水量大,地形以山地为主,利于排水。
【点睛】
27.(2021·高二单元测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甲地照片所反应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丙地照片反映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2)与甲地相比,乙地的植被_______(填“有”或“无”)季相变化,乙地的草本植物葱绿茂盛的季节是在_________(1月/7月)。
(3)从气候方面分析,丁地乔木多蜡质(革质)叶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因处于_______风的迎风地带和沿岸_______(选填“寒”或“暖”)流的影响,形成________(自然带名称)。
(5)右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脉所在半球,简述判断依据;并分析该山脉北坡雪线低于南坡的原因。
【答案】(1)热带雨林 热带沙漠气候
(2)有 7月
(3)夏季高温干燥,蒸发旺盛,防止水分过度蒸腾而脱水
(4)东南信风 暖 热带雨林带
(5)北半球同一自然带分布于南坡的海拔高于北坡,北坡为阴坡,气温低,融雪量小;北坡为迎风破,降水充沛。
【分析】本题考查了非洲气候、植被、非地带性、垂直差异性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甲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植被高大茂密,是热带雨林。丙地有沙丘分布,植被是热带荒漠,丙地气候类型应该是热带沙漠气候。
(2)甲地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终年常绿;乙地植被是热带草原,夏季草木生长旺盛,冬季草木枯黄。所以乙地植被有季相变化,葱绿茂盛的季节是在7月。
(3)丁地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异常干旱,蜡质层的作用是减少水分蒸发。
(4)马达加斯加东侧受东南信风影响从印度洋带来充足水汽,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加之收到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影响,降水增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热带雨林带。
(5)该山脉自然带界线南坡更高,说明南坡热量更加充足,南坡为阳坡,所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为阳坡温度高,积雪融化多,雪线高,北坡为阴坡温度低积雪融化少,雪线低。
【点睛】耐旱植物一般有以下几种特点:1、根系发达(深入地下,为了更好的收集水分)2、叶片较小甚至退化为刺且外部包裹蜡物质(可防止丧失过多水分流失)3、叶表面气孔较小
影响雪线(冰川、积雪量)的因素(4 个)①温度高,雪量少,雪线高②降水多,雪量多,雪线低③坡度大,雪量少④植被覆盖多,雪量少
28.(2021·高二单元测试)下面左图为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右图为左图中MN一线剖面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地形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请说明A自然带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
(2)据右图简析MN一线剖面的地形变化对P地自然景观的影响。
(3)甲、乙两处都位于山地东侧,海拔相近,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1)受高大山脉限制难以向内陆延伸;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使热带荒漠带向南北方向延伸。
(2)对西风的阻挡作用增强;P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明显,降水减少,形成荒漠景观。
(3)山麓自然带不同;自然带种类与数量不同;积雪、冰川带的下限高度不同。
【分析】本题以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为材料,主要涉及南美洲西部自然带呈带状分布的原因、地形对自然带的影响以及自然带差异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信息提取能力、区域定位分析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原因主要从地形和洋流等方面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受高大山脉(安第斯山脉)阻挡自然带难以向内陆延伸;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使热带荒漠带向低纬延伸,呈现南北方向延伸的特征。
(2)从图中可以看出,M、N之间地形隆起,海拔升高,阻挡了西风,导致P地形成焚风效应,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作用明显,P处降水减少,形成荒漠景观。
(3)甲乙两地山地东侧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主要从基带、自然带种类和数量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甲地纬度位置较低,乙地纬度位置较高,所以甲乙两地山麓的基带不同;甲地自然带数量更多,乙地自然带数量更少;雪线的位置不同,甲地的雪线位置更高,乙地雪线位置更低。
29.(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读“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_。
(2)如果B地植被受破坏严重,图中其他地理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3)这些要素之间具有______的关系。
(4)保护斜坡A处的土壤不被流水冲走的办法有_____。
【答案】(1)地貌 生物 大气 水文 土壤
(2)河流的含沙量增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生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位降低;土壤肥力下降等。
(3)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4)恢复A处的植被,加强护坡、固坡工程等
【详解】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1)由图示自然地理各要素的位置可判断:①是地貌要素,②是生物要素,③是大气要素,④是水文要素,⑤是土壤要素。
(2)应从植被对气候、地表环境、水文的作用等角度分析。如果B地植被遭到大量破坏,该地植被的蒸腾作用就会减弱,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也会下降,导致流水侵蚀加剧,水土流失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大,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植被遭到破坏,生物的栖息地也会受到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雨水的下渗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植被减少,枯枝落叶也会减少,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减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3)由第(2)小题可知,组成地理环境的这些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4)保持水土可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方面回答。生物措施主要是恢复A处的植被,工程措施包括加强护坡、固坡工程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