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题(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1.(2007·海南·高考真题)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 )
A.暴雨越多 B.植被越稀疏 C.谷越深坡越陡 D.土质越疏松
【答案】C
【详解】长江三峡是因为地壳的抬升和流水的侵蚀形成。所以越接近水面线谷越深坡越陡,越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故C正确;降雨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下降,所以越靠近江面降水越少,故A错误;植被对崩塌的影响较小,故B错误;长江三峡江面附近以基岩为主,故D错误。故选C。
2.(2007·广东·高考真题)如果H1、H2分别表示在拉萨和上海地区空中打开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可以判断( )
A.H1>H2 B.H1<H2
C.H1=H2 D.H1、H2之间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A
【分析】
【详解】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打开降落伞受到的阻力小,而在上海打开降落伞受到的阻力要大一些,所以最低安全高度H1>H2。所以选A。
3.(2021春·四川·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地理事实与地球上森林面积减少无关的是( )
A.地震火山频发 B.海平面上升
C.两极冰川融化加快 D.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答案】A
【详解】地震火山为地球内部能力的释放,与森林面积减少无关,A符合题意;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会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加速两极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BC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A。
4.(2023秋·新疆昌吉·高三校考学业考试)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题。如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答案】C
【详解】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图示因植被破坏而导致的地理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C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C。
5.(2023春·陕西渭南·高二校考学业考试)研究表明,海洋变暖使大气中的水汽快速增加,加速全球变暖,并带来更频繁的暴雨灾害,这种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单一性 D.独特性
【答案】A
【详解】材料中“海洋变暖使大气中的水汽快速增加,加速全球变暖,并带来更频繁的暴雨灾害”体现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正确;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孕育的各种自然带和生态环境,B错误;自然环境有独特性和多样性,但材料中没有体现,CD错误。故选A。
6.(2021春·四川·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地理要素中,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干扰而发生变化的是( )
A.大气和岩石 B.岩石和生物 C.生物和大气 D.土壤和生物
【答案】D
【详解】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其中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干扰而发生变化的是生物因素,土壤因为土地利用类型改变,其性质也随之改变,也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干扰,D正确;人类生产生活对大气的污染程度小于生物,岩石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小,ABC错误。故选D。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7.(2023·陕西渭南·高二校考学业考试)习近平主席强调:“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公平性 D.无序性
【答案】A
【详解】生物多样性是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反映了人和生物协调发展的整体性,A正确;差异性反映在地理环境是由各种性质不同的地理要素组成的,每种要素不是以单一形态而是多种形态存在,不是本题所体现的地理环境特点,B错误;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C错误;地理环境不是无序的,是复杂的,有规律的,D错误;故选A。
【点睛】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2、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8.(2022春·山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窑洞是我国古老居住形式之一,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广泛分布于山西、陕西等省。下图为窑洞景观照片,据此该地民居以窑洞为特色,所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 C.湿润多雨 D.黄土深厚
【答案】D
【详解】该地民居以窑洞为特色,所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土层深厚,且具有直立性,便于开挖窑洞,D对;沃野千里是指中国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A错;水网密布是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降水多,河流密布,B错;窑洞位于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不是湿润多雨,属于半湿润地区,C错。故选D。
【点睛】窑洞是中国北部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米,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
9.(2022春·山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下图为某植物景观及其根系示意图。下列选项中,该植物所属植被类型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 湿热 B.热带草原 干热 C.亚寒带针叶林 寒冷 D.温带荒漠 干旱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气候干旱区,降水稀少,植被稀少,荒漠植被根系发达有利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叶面缩成刺状或无叶,地表部分矮小,减少蒸发,温带荒漠干旱符合要求,D对;热带雨林地区植被为热带雨林,气候湿热,植物高大茂密,A错;热带草原,气候干热,植被为热带草原成片分布,图示地区植被稀少,B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冷,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植被高大,C错。故选D。
【点睛】荒漠植被:以旱生或超旱生半乔木、灌木、半灌木及旱生的肉质植物为主组成的稀疏植被类型。地区气候干旱,温差大,风沙多,土地贫瘠,质地粗,强度盐渍化,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蒸发强烈。因此,植物种类贫乏,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
(2023·广东·高一学业考试)2020年8月12日北京迎来大到暴雨,密云某地山体垮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此次强降雨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河流的径流量增大 B.地下水水位迅速抬升
C.山区植被覆盖率锐减 D.有效缓解北京夏季干旱
11.密云某地山体垮塌的原因有( )
①山体土质松散,不稳定 ②山地地形,起伏较大
③植被根系发达,保持水土能力差 ④降水强度大,对山体侵蚀作用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0.A 11.B
【解析】10.强降雨可使地表径流短时间汇集,导致河流径流量增大,可能形成洪涝灾害,A正确;下渗较慢,不会导致地下水水位迅速抬升,B错误;不会导致山区植被覆盖率锐减,C错误;对于旱情的缓解作用较弱,D错误。所以选A。
11.山体垮塌与山体坡度、地质构造、牢固程度、植被多少、降水和人类活动等相关。山体土质松散,不稳定;山地地形,起伏较大;降水强度大,对山体侵蚀作用强都是导致山体垮塌的原因,①②④正确。植被茂密,保持水土能力强,不易导致山体垮塌,③错误。所以选B。
【点睛】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地理条件:(1)岩土类型。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2)地质构造条件。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火山触发山体滑坡。
(2023秋·四川·高二统考学业考试)图为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据图示信息推测,该区域河流( )
A.水流湍急 B.含沙量大 C.结冰期长 D.春汛明显
13.如果该区域植被遭到大量破坏,可能使( )
A.泥石流增加 B.地震增多 C.寒潮天气频发 D.地表径流减少
【答案】12.A 13.A
【解析】12.据图可知:该区域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A正确。气候湿热,结冰期应该较短甚至无,春汛主要由于季节性积雪融水导致,而气候湿热,积雪应该较少,因此春汛不明显,CD错误。该区域植被丰富,含沙量应小,B错误。故选A。
13.如果植被遭到大量破坏,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加之山地地形起伏大,因此会导致泥石流增加,A正确,D错误。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因此地震、寒潮与植被破坏关系不大,BC错误。故选A。
【点睛】植被被破坏将导致土壤保持水土的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地面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减少。植被的蒸腾作用减弱,从而会减少空气中的水汽,最终会破坏当地水循环系统。
14.(2023春·浙江温州·高一校考学业考试)下图为某地景观照片。该景观所处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干旱少雨 C.夏季炎热干燥 D.冬季寒冷漫长
【答案】D
【详解】照片显示远处高山上有积雪,近处植被为针叶林,由此可以判断该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D正确。全年高温多雨地区植被茂盛,植被为常绿阔叶林,A错误;全年干旱少雨的地区,植被为草原或荒漠,B错误;无法判断夏季气候特征,C错误。故选D。
15.(2023·浙江·高一校考学业考试)下图为浙江某校地理小组在校园收集到的植被叶片。完成关于图中植被叶片对应的植被类型,正确的是( )
A.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②——温带落叶阔叶林
C.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④——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枫树属于温带树种,①枫叶对应温带落叶阔叶林,A错误;②杉树叶叶片呈针状,对应亚寒带针叶林,B错误;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树种,③樟树叶对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正确;④草对应热带草原或温带草原,D错误。故选C。
16.(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某校劳动课开展附近山地自然保护区所有阔叶木本植物种类的分布调查。学生绘制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完成该保护区( )
A.所处纬度大约是30°N B.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
C.山麓地带起点海拔为350米 D.落叶乔木仅分布在1200米以上
【答案】A
【详解】由图可知,山麓地带为常绿乔木,可推测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地区,所处纬度可能是30°N,年降水量应该大于800mm,A正确,B错误;由图可知,山麓起点海拔在230米以下,1100米等高线附近有落叶乔木分布,CD错误。故选A。
17.(2021·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某科考队在我国暖温带某山地开展垂直自然带植被调查。下图是部分树种随高度出现的次数变化图。读图,图中为针叶树种的折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详解】据题干可知,该区域是我国暖温带某山地,基带的森林植被应该为温带落叶阔叶,随着海拔的增高气温降低,且每增高1000米,气温下降6°C,所以可推断针叶林应该分布在1500米-----2000米左右,此区域④树种出现次数最多,应该是针叶林,故④正确。①②③位于的海拔都较低,应该是暖温带树种或部分是暖温带和亚寒带的过渡区树种,但针叶林树种出现次数一定较少,故ABC错。
【点睛】任何一个山地垂直自然带,总是在相应的水平自然带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水平自然带相一致的山麓自然带,称为垂直自然带基带。一般说来,山地所处 地理纬度愈低、气候愈湿润、相对高度愈大,垂直自然带表现愈完整。
18.(2015·广东·高考真题)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详解】文献表述的地带性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规律。故选A。
19.(2016·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华北某一山区,在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在花岗岩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这反映的是
A.垂直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C
【分析】考查地域分异规律。
【详解】地方性分异是较小尺度如地方地形、地方气候、地方较大范围地表组成物质差异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地方性分异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显酸性,多生长油松等是地方性分异,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C对。垂直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属于地带性分异规律,A、B、D错。故选C。
【点睛】
(2019春·河北邯郸·高一邯郸市第三中学校考学业考试)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账目有账目,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这条带状景观长廊,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这条景观大道上,东西方向自然差异较小的是( )
A.海拔高低 B.昼夜温差 C.植被类型 D.昼夜长短
21.在该景观大道,杭州和西藏都有的景观是( )
A.海滩浴场 B.湖光山色 C.林海雪原 D.险峰飞瀑
【答案】20.D 21.B
【解析】20.该观景大道的起点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海拔10米左右,终点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低差异大,A错;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昼夜温差大,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昼夜温差小,B错;东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青藏高原为高原植物区,植被类型差异大,C错;东西方向纬度差别小,昼夜长短差异较小,D正确。故选D。
21.西藏位于内陆,没有海滩浴场,A错;两地都有湖光山色,B正确;杭州是亚热带气候,没有林海雪原景观,C错;杭州位于平原地区,没有险峰飞瀑,D错。故选B。
【点睛】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半球反之。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半球反之。春分日和秋分日(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同一条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刻相同,昼夜长短相同。
(2022秋·江苏扬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图为我国四地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关于图中各植被景观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B.乙——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C.丙——冬冷夏热,气候干旱 D.丁——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23.甲地森林植被( )
A.植物种类简单 B.垂直结构复杂 C.叶面质硬窄小 D.藤本植物少见
【答案】22.C 23.B
【解析】22.甲位于海南,属于热带气候,分布红土为主,A错误;乙位于安徽黄山,属于季风区,以流水地貌为主,B错误;丙位于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候干旱,C正确;丁位于东北,不属于雪域高原,D错误。故选C。
23.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具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高过3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乔木多板状根,多气生根植物或藤本植物,系统分层明显。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具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高过3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树皮色浅,薄而光滑,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乔木多板状根,多气生根植物或藤本植物,系统分层明显,乔木高大,植物品种丰富;因为天气长期温热,雨量高,所以植物能持续生长,造成树木生长密集且常绿。
(2021秋·河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全国“秋裤预警”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秋裤预警”等级的南北差异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25.导致成都和拉萨“秋裤预警”等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太阳辐射 C.海拔 D.海陆位置
【答案】24.A 25.C
【解析】24.“秋裤预警”等级的南北差异主要由热量差异造成,由赤道向两极,随着纬度升高,太阳辐射能逐渐减少,造成获得的热量减少,因此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B错误;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以水热状况为基础,C错误;非地带性因受海陆差异、地势起伏、大地构造和岩性组成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与纬度地带性相异的各种地域分异现象,D错误。故选A。
25.拉萨和成都纬度相近,太阳辐射相差不大,距离海洋都较远,ABD错误;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上,地势低,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两地地形特征不同,故主要因素是海拔因素,C正确。故选C。
【点睛】非地带性,通常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因受海陆差异、地势起伏、大地构造和岩性组成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与纬度地带性相异的各种地域分异现象。
二、综合题(25小题,共50分)
26.(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森林茂密,但多为结构相似的低龄次生林。该地区林冠层主要由松树组成,光线可穿透到地面,促进了林下植物生长,这些植物富含油脂,野火风险很高。研究人员在该地区开展了一项火灾应对试验项目,图左示意试验区位置,图右示意项目技术方案。
(1)说明该地野火高发的原因。
(2)据图描述该项目技术方案,并分析这些策略对林下自然环境的影响。
(3)列举该方案的推广条件。
【答案】(1)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干燥;森林茂密,枯落物积累多;植物富含油脂,易燃。
(2)方案:冬季采用机械有选择性采伐部分林木,春季用机械移除地表枯枝落叶等可燃物,放牧通过牲畜食草,减少地表枯落物的数量。影响:减少地表枯落物数量,降低野火发生频率;利于减轻干扰,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林下光照增加,利于幼苗萌发与群落更新;不利于枯落物归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3)林下光照要充足;落叶具有季节性,相对集中;干湿季分明,湿季降水充足;森林群落结构复杂;资金充裕。
【分析】本题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森林火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火灾的原因、防治森林火灾的措施方案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详解】(1)试验点靠近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夏季高温干燥;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森林茂密,枯枝落叶积累多,易燃物多;该地区植物富含油脂,油脂易燃。
(2)方案:由图可知,冬季采用机械,选择性采伐部分林下次生林木;春季用机械移除地表枯枝落叶,减少易燃物;并通过放牧牲畜,减少地表植被,减少地表枯枝落叶的数量,减少可燃物。影响:通过机械采伐、人工移除、放牧牲畜等减少地表枯枝落叶物等的数量,降低野火发生频率;对林下次生林木的采伐,利于减轻干扰因素,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通过对林下次生林木的采伐,增加了林下光照,利于幼苗萌发与林下群落更新;这种方案减少了枯枝落叶,不利于枯落物归还土壤,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3)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林冠层主要由松树组成,光线可穿透到地面,促进了林下植物生长,所以说林下光照要充足;图中为亚热带地区季节明显,落叶具有季节性,落叶相对集中;地中海式气候降水有明显的的季节差异,干湿季分明,湿季降水充足;由图可知该地区的林木群落较复杂;各个阶段的实施需要机械作业,需要充足的资金。
27.(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12分)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说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蕴含的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
【答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是: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相对独立又彼此依存的关系,共同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正常运行。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将山体、河流、森林、农田、湖泊、草地、沙漠和人类社会等多个生态系统,按生态系统耦合原理连通起来,全地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生态系统各要素互相作用、协调发展,并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但某一要素的破坏,常常引起其他要素的连锁反应,导致原有的生态过程失衡或中断。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由此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实现“山青、水秀、林茂、田整、湖净、草丰,沙少”。
【分析】本题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两山论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相关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蕴含的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本题的说明,首先要给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即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然后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进行说明。一方面强调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即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将山体、河流、森林、农田、湖泊、草地、沙漠和人类社会等多个生态系统,按生态系统耦合原理连通起来,全地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另一方面强调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故某一要素的破坏,常常引起其他要素的连锁反应,导致原有的生态过程失衡或中断。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由此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得出结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实现“山青、水秀、林茂、田整、湖净、草丰,沙少”。
28.(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图1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图2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气候资料。
(1)比较那波利和蒙特雷气候特点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两地所在区域均位于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分析其自然原因。
(3)分别说出那波利及其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的陆地自然带。
【答案】(1)特点: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总量大,且降水时间长。
原因: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影响;两地都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降水主要受西风影响,但那波利纬度高于蒙特雷,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时间长,年降水量大。
(2)那波利和蒙特雷所在区域地处板块交界附近,有地势起伏较大的沟谷地形;有大量松散的冲积物;山地降水集中。
(3)那波利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那波利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分析】本题以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为背景材料,涉及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描述、泥石流成因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1)特点:比较两幅气候资料图中的气温曲线可以看出,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比较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总量大,且降水时间较长。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明显,气温低,降水少;两地都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降水都主要受西风带的影响,从图可以看出那波利纬度高于蒙特雷,因此受中纬西风控制的时间更长,因而降水时间更长,导致年降水量更多。
(2)从地质作用看,那波利和蒙特雷所在区域豆地处板块交界附近,地壳活跃,地质条件不稳定;两区域都位于山地附近,都地处地势起伏较大的沟谷地形;位于河谷地形,有大量来自于上游松散的冲积物,为泥石流提供物质来源;由气候资料图可知两个区域降水比较集中。
(3)结合所学知识,那波利为地中海式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发育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9.(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
(1)写出图中自然带II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
(2)根据右图中冰川、河流的分布,简述该局部区域的地势特征;结合地势特征,用曲线绘出虚线框内M河流域与N河流域的分水岭。
(3)分析右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
【答案】(1)类型:苔原带。
原因:受地形影响,地处山地,气温低
(2)地势特征:山地呈东北——西南走向;中间高,东、西低。
分水岭:
(3)靠近海洋,水汽在极地东风吹送下,受地形抬升,降雪多;纬度高,气温低,积雪消融少,积累多,冰川多;山谷发育,积雪易留存,冰川数量多。
【分析】本题以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为材料,涉及自然带类型、自然带影响因素、地形地势特征描述、分水岭的位置、冰川的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及原理,解答地理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科分析及阐释能力。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II自然带主要位于北冰洋沿岸附近,靠近极圈附近,其南部III自然带位于大陆内部,面积广大,为亚寒带针叶林带,II自然带应为苔原带,I自然带位于极圈以内,靠近极点附近应属冰原带。
向南突出的原因:从图中位置来看,该地位于东经60°附近,其植被带向南突出的方向,大致为南北方向;该地位于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附近,乌拉尔山大致呈南北走向,其海拔相对较高,其西侧为东欧平原,东侧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乌拉尔山较东西两侧海拔高,气温更低,因此其植被带发育为高纬度的苔原带。
(2)河流应由高向低流,河流的流向一般可判断地势的走向。从该地区河流分布来看,其东部河流向东流,西部河流向西侧流动,说明其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从中部山峰高度来看,其北部山峰大致位于1200~1300米左右,其南部山峰大约为1400~1500米左右,中部地区南高北低。
河流应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M流域与N流域其支流的源头的中间地带应为山地分水岭,将中间地带连接成线,即为M河流域和N河流域的分水岭,如下图:
(3)从图中可以看到R地纬度较高,其北部靠近北冰洋,从纬度来看,该地位于极圈内部,受极地东风影响较为显著,北冰洋水汽在极地东风的吹送下向南运动,R地为乌拉尔山北部,受地形抬升影响,该地降雪较多。同时该地纬度较高,常年气温较低,积雪融化的相对较少,大量积雪易累积,易形成面积较大的冰川。从河流分布图可以看到R地附近河流众多,河流多从山谷流出,山谷发育较多,谷地受太阳辐射影响相对较少,其积雪更易储存,其谷地冰川数量较为众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题(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1.(2007·海南·高考真题)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 )
A.暴雨越多 B.植被越稀疏 C.谷越深坡越陡 D.土质越疏松
2.(2007·广东·高考真题)如果H1、H2分别表示在拉萨和上海地区空中打开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可以判断( )
A.H1>H2 B.H1<H2
C.H1=H2 D.H1、H2之间关系无法确定
3.(2021春·四川·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地理事实与地球上森林面积减少无关的是( )
A.地震火山频发 B.海平面上升
C.两极冰川融化加快 D.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4.(2023秋·新疆昌吉·高三校考学业考试)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题。如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5.(2023春·陕西渭南·高二校考学业考试)研究表明,海洋变暖使大气中的水汽快速增加,加速全球变暖,并带来更频繁的暴雨灾害,这种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单一性 D.独特性
6.(2021春·四川·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地理要素中,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干扰而发生变化的是( )
A.大气和岩石 B.岩石和生物 C.生物和大气 D.土壤和生物
7.(2023·陕西渭南·高二校考学业考试)习近平主席强调:“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公平性 D.无序性
8.(2022春·山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窑洞是我国古老居住形式之一,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广泛分布于山西、陕西等省。下图为窑洞景观照片,据此该地民居以窑洞为特色,所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 C.湿润多雨 D.黄土深厚
9.(2022春·山东·高一统考学业考试)下图为某植物景观及其根系示意图。下列选项中,该植物所属植被类型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 湿热 B.热带草原 干热 C.亚寒带针叶林 寒冷 D.温带荒漠 干旱
(2023·广东·高一学业考试)2020年8月12日北京迎来大到暴雨,密云某地山体垮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此次强降雨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河流的径流量增大 B.地下水水位迅速抬升
C.山区植被覆盖率锐减 D.有效缓解北京夏季干旱
11.密云某地山体垮塌的原因有( )
①山体土质松散,不稳定 ②山地地形,起伏较大
③植被根系发达,保持水土能力差 ④降水强度大,对山体侵蚀作用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秋·四川·高二统考学业考试)图为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据图示信息推测,该区域河流( )
A.水流湍急 B.含沙量大 C.结冰期长 D.春汛明显
13.如果该区域植被遭到大量破坏,可能使( )
A.泥石流增加 B.地震增多 C.寒潮天气频发 D.地表径流减少
14.(2023春·浙江温州·高一校考学业考试)下图为某地景观照片。该景观所处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干旱少雨 C.夏季炎热干燥 D.冬季寒冷漫长
15.(2023·浙江·高一校考学业考试)下图为浙江某校地理小组在校园收集到的植被叶片。完成关于图中植被叶片对应的植被类型,正确的是( )
A.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②——温带落叶阔叶林
C.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④——亚寒带针叶林
16.(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某校劳动课开展附近山地自然保护区所有阔叶木本植物种类的分布调查。学生绘制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完成该保护区( )
A.所处纬度大约是30°N B.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
C.山麓地带起点海拔为350米 D.落叶乔木仅分布在1200米以上
17.(2021·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某科考队在我国暖温带某山地开展垂直自然带植被调查。下图是部分树种随高度出现的次数变化图。读图,图中为针叶树种的折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2015·广东·高考真题)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19.(2016·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华北某一山区,在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在花岗岩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这反映的是
A.垂直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019春·河北邯郸·高一邯郸市第三中学校考学业考试)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账目有账目,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这条带状景观长廊,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这条景观大道上,东西方向自然差异较小的是( )
A.海拔高低 B.昼夜温差 C.植被类型 D.昼夜长短
21.在该景观大道,杭州和西藏都有的景观是( )
A.海滩浴场 B.湖光山色 C.林海雪原 D.险峰飞瀑
(2022秋·江苏扬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图为我国四地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关于图中各植被景观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B.乙——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C.丙——冬冷夏热,气候干旱 D.丁——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23.甲地森林植被( )
A.植物种类简单 B.垂直结构复杂 C.叶面质硬窄小 D.藤本植物少见
(2021秋·河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全国“秋裤预警”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秋裤预警”等级的南北差异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25.导致成都和拉萨“秋裤预警”等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太阳辐射 C.海拔 D.海陆位置
二、综合题(25小题,共50分)
26.(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森林茂密,但多为结构相似的低龄次生林。该地区林冠层主要由松树组成,光线可穿透到地面,促进了林下植物生长,这些植物富含油脂,野火风险很高。研究人员在该地区开展了一项火灾应对试验项目,图左示意试验区位置,图右示意项目技术方案。
(1)说明该地野火高发的原因。
(2)据图描述该项目技术方案,并分析这些策略对林下自然环境的影响。
(3)列举该方案的推广条件。
27.(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12分)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说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蕴含的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
28.(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图1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图2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气候资料。
(1)比较那波利和蒙特雷气候特点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两地所在区域均位于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分析其自然原因。
(3)分别说出那波利及其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的陆地自然带。
29.(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
(1)写出图中自然带II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
(2)根据右图中冰川、河流的分布,简述该局部区域的地势特征;结合地势特征,用曲线绘出虚线框内M河流域与N河流域的分水岭。
(3)分析右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