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单元测试题(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单元测试题(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3 00:13: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单元测试题(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2022·高二单元测试)入冬以来,滨州某城区公路两侧矗立着高大的落叶乔木,虽然许多树上的叶子都已枯黄,但每隔四五十米,总有一两棵树上有许多绿叶。两侧的绿化带中植物种类丰富,有的还呈现绿色。下图为该城区街道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每隔四五十米,总有一两棵树上有许多绿叶的原因可能是这一两棵树( )
A.有更好的灌溉条件 B.获得了路灯的一些光热
C.有更好的土壤条件 D.获得了地下暖气管道的热量
2.绿化带选种多种植物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水土 B.提高地下水位 C.防止风灾 D.提高绿化效果
【答案】1.B 2.D
【解析】1.根据材料中种植的是落叶乔木,入冬之后大量的树木都已枯黄,而每隔四五十米,总有一两棵树上有许多绿叶,说明每隔四五十米的树木有着与其他树木不同的热量来源。公路两旁的灌溉条件大体相同,不存在每隔四五十米有不同的区别,A选项错误。路灯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间隔的距离基本相同,且能够提供一定的光热,可以使每隔四五十米的树木有更多的热量,使得绿叶变黄的时间推迟,B选项正确。绿化带旁的土壤条件大体相同,不存在间隔的土壤不同的现象,C选项错误。地下暖气管道,以管道线的方式存在,应该呈现的是线状分布,而不是每隔四五十米的间隔状分布,D选项错误。故选B。
2.为了保持水土,可以全部栽种水土保持作用较好的品种,不必选种多种植物,A选项错误。多种植物种植并不能起到提高地下水位的作用,B选项错误。城市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滞尘,不是防风,C选项错误。不同种类的植物,其外观、叶子形态、落叶时间、形成的景观都有不同,这可以大大提升绿化的效果,起到观赏的价值,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1)植被对地貌:
a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b保持水土,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和风力作用较小,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减少侵蚀地貌的形成。
(2)地貌对植被:
a影响植被垂直分异;b影响植被非地带性分布。
(3)植被与水文:
a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减小河流含沙量;b调节径流(降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径流量相对稳定,季节变化小。
(2021·高一单元测试)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自然带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造成甲、乙两区域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度位置不同引起热量条件的变化 B.海拔不同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
C.洋流性质不同引起降水量的变化 D.大气环流不同引起水热组合的变化
【答案】3.C 4.D
【分析】3.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甲地位于理想大陆东岸北回归线附近,为亚热带,ABD错误。甲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正确。故选C。
4.图中乙地为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它的形成与季风环流有关,是大气环流不同引起水热组合的变化,D正确。甲、乙两区域自然带差异与经度、海拔、洋流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自然带的分布是自然地理要素中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通过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带的不同又体现了各种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差异性。
(2021·高一单元测试)下表为某地气候资料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项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 11.4 12.3 13.7 15.1 17.4 20.2 22.4 22.8 21.7 18.5 14.5 11.8
降水量(mm) 109.6 110.8 68.9 64 38.6 21.2 4.8 5.7 25.7 80.3 113.5 107.6
日平均日照(小时) 4.6 5.4 6.7 7.8 9.4 10.1 11.4 11.1 8.7 6.9 5.2 4.6
5.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6.该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B.东风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C.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D.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7.该地植物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植物形成这些性状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少雨 B.冬季多雨
C.夏季少雨 D.夏季多雨
8.该地森林火险等级最高的季节是( )
A.秋季 B.冬季 C.春季 D.夏季
【答案】5.D 6.A 7.C 8.D
【分析】5.由气候资料统计表可知,该地最低月均温在0°C以上,冬季温和且多雨,夏季炎热且降水少,可推测其为地中海气候,D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为雨季,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ABC错误。故选D。
6.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其成因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A正确;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与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均无关,BCD错误。故选A。
7.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植物适应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形成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正确、D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但植物的主要生长期不是冬季,植物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是为了适应干燥的气候,AB错误。故选C。
8.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容易引发森林火灾,D正确;冬季多雨,春秋季介于冬季和夏季之间,与夏季相比,水热条件配合均不易引发森林火灾,ABC错误。故选D。
【点睛】气候与植被的对应: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2021·高一单元测试)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与青壤相比,白壤的显著特点是( )
A.枯枝落叶层厚 B.腐殖质层薄
C.淋溶层显著 D.土壤厚度大
10.改良红色土壤以满足耕作需要的合理措施是( )
A.引淡淋盐 B.增施绿肥
C.引水灌溉 D.平整土地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体现了( )
A.春季高温多雨,生物循环旺盛 B.落红化作春泥是风化作用的结果
C.春泥可以保持土壤水分和温度 D.生物残体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答案】9.B 10.B 11.D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土壤的的特征和改造。主要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9.青壤分布区域降水较多,植被丰富,枯枝落叶多,腐殖质层厚,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白壤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等地,植被稀少,A错误,腐殖质层薄B正确;降水少,淋溶层不显著,C错误;土层厚度小,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
10.红色土壤主要分布在南方,湿热环境使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重,土壤肥力较低。改良红色土壤的主要措施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和广施农家肥等,B正确。引淡淋盐是治理盐碱地的措施,A错误;引水灌溉是针对干旱地区的土地,C错误;平整土地是针对水土流失的土地,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
11.本句诗的字面意思是脱离枝体的花不是无情之物,它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还可以哺育花,反映了生物残体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1秋·高一单元测试)下图为某同学在我国辽宁某景区面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景点指向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观音阁可能位于果树母本园的( )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13.该同学在公园某处看见一被砍的树桩,树木年轮清晰可见,下图中最可能符合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12.B 13.D
【分析】12.该同学是面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景点,由图中景点指向标可知,果树母本园在指向标的北方,观音阁在指向标的东边;由此可判断,观音阁可能位于果树母本园的。选B正确。
13.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辽宁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阳始终在其南边,南边为向阳面;所以朝南的一面生长快,年轮宽,朝北的一面年轮窄。选D正确。
【点睛】阳光充足的一面生长旺盛,每年长得多,所以年轮宽,北半球太阳都偏南,所以较宽的一面是南。南半球相反,较宽的一面是北。
(2021·高一单元测试)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下表为对横断山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海拔/m <1 000 1 000~2 000 2 000~2 500 2 500~3 000 3 000~3 500 >3 500
植被类型 热带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高寒灌丛草甸
蝶类种数 349 452 201 136 125 100
14.自然带Ⅴ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15.与Ⅰ相比,自然带Ⅱ蝶类种数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
①光照时间长,且强度大 ② 地形变化大,生境种类多 ③ 年降水量多,且变率小 ④ 人类干扰少,植物种类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14.D 15.B
【解析】14.由表格中信息,自然带Ⅴ相邻两侧的自然带分别是针阔混交林、高寒灌丛草甸,结合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自然带Ⅴ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针叶林。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类型。故选:D。
15.根据材料信息,Ⅰ为热带季雨林,Ⅱ为常绿阔叶林,与Ⅰ相比,自然带Ⅱ蝶类种数较多的原因可能是地形变化大,生物种类多;人类干扰少,植物种类多。②④正确。光照时间长,强度大,以及年降水量多,变率小对蝶类种数影响小。①③错误。故选:B。
【点睛】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的组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变化。山地的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16.(2022秋·高一单元测试)土壤有机碳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地表动植物残体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与土壤颗粒结合的化合物,泥沙沉积和农业耕作是影响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豫东平原黄河泥沙影响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黄泛指黄河泛滥区,故道指黄河古河道,其他指除黄泛和故道以外的黄河泥沙影响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 )
A.黄泛区土壤最肥沃
B.其他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幅最大
C.故道土壤颗粒最大
D.三个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速相同
【答案】B
【详解】读图可知,有机碳含量其他区>故道区>黄泛区,A项错误;有机碳垂直变幅为其他区>故道区>黄泛区,B项正确;受黄河泛滥影响,黄泛区的干壤颗粒最大,C项错误;读图可知,三个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速不同,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是通过读图直接得出相应结论。黄河泛滥区俗称黄泛区。黄泛区并非固定区域,根据每次黄河决口的位置不同黄泛区范围不同,在河南、苏北西部、皖北三省之间。
(2021·高一单元测试)下表示意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 稻土、红壤)成分占比。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土壤 水分 空气 矿物质 有机质
甲 30% 20% 49% 1%
乙 25% 30% 37% 8%
丙 35% 15% 47% 3%
17.表中甲、乙、丙代表的土壤分别是( )
A.黑土、水稻土、红壤 B.红壤、黑土、水稻土
C.水稻土、黑土、红壤 D.红壤、水稻土、黑土
18.下列关于这三种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土壤广泛分布于江南丘陵和黄土高原
B.乙土壤分布区的天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丙土壤是在人类长期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
D.甲、乙、丙三种土壤共同的改良途径是增施熟石灰
【答案】17.B 18.C
【分析】17.由所学知识可知,三种土壤中红壤有机质含量最少,故甲为红壤,AC错误。黑土因有机质含量高而肥沃,土质较疏松,空气含量较大,故乙为黑土;与其他两种土壤相比较,丙中水分含量较大,故为水稻土,B正确,D错误。故选B。
18.由第1题分析及所学知识可知,甲为红壤,红壤土质较黏重、通气性能较差,土壤呈酸性,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黄土高原以黄土为主,A错误。以通过施用熟石灰的方法来改良红壤酸性土质;乙为黑土,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该地区的天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B错误。丙是南方的水稻土,水稻土是在人类长期耕作、培育下形成的,C正确。红壤以通过施用熟石灰的方法来改良其酸性土质,黑土和水稻土不需要施用熟石灰,D错误。故选C。
【点睛】红壤呈酸性,土质黏,有机质含量最少;黑土有机质含量高而肥沃,土质较疏松,空气含量较大;水稻土是在人类耕作、培育下形成的。
(2022·高一单元测试)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a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甲、乙、丙淋溶层厚度的影响因素是( )
A.生物 B.地形 C.气候 D.河流
20.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A.甲与I B.甲与Ⅱ C.乙与Ⅱ D.丙与I
【答案】19.C 20.D
【分析】19.从材料中可以获取信息,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气候会影响到降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图中甲地的淋溶层最厚,降水多,位于湿润区;乙地几乎没有淋溶层,降水少,位于干旱区;丙是半干旱地区,草原多为半干旱区。与森林相比,草原地区的有机质含量相对低一些,且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因此,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丙与I,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能够通过腐烂形成腐殖质,形成土壤中的有机质。,
(2021·高一单元测试)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下表为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国家 印度 中国 巴基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伊朗 伊朗土库曼斯坦 埃及
受土壤盐渍化危害的灌溉面积(百万公顷) 7.0 6.7 4.2 2.4 1.7 1.0 0.9
占总灌溉面积比重(%) 17 15 26 60 30 80 33
21.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 )
A.高寒地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
C.耕地分布区 D.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22.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 )
A.气温高 B.降水丰富 C.地下水贫乏 D.植被茂盛
【答案】21.D 22.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盐渍化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21.根据材料中土壤盐渍化的形成过程及表格中信息可知,盐碱化发生地主要是灌溉用地,说明当地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应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D项正确。高寒地区蒸发较弱,A项错误。温带海洋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B项错误。并不是所有耕地分布区都有盐渍化现象,C项错误。故选D。
22.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B项正确。气温高,蒸发旺盛,盐渍化程度会更重,A项错误。印度地下水更丰富,C项错误。植被茂盛,蒸发弱,不易出现盐碱化,D项错误。故选B。
【点睛】土壤盐渍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由于漫灌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通过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时,形成的盐碱灾害。
(2021·高一单元测试)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的最低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下列因素中,对土壤湿度影响最大的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24.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弱的是( )
A.富士苹果 B.山丁子 C.久保桃 D.山桃
【答案】23.B 24.C
【解析】23.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的性质。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是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气候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对土壤湿度影响最大。地形可以通过控制成土母质、气候及生物因素,对土壤的发育和特性产生强烈的间接影响。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
24.根据材料,土壤凋萎湿度越低,树种抗旱能 力越强,读图可知,图中四种树种中,山桃的土壤凋萎湿度最低,抗旱能力最强,久保桃的土壤凋萎湿度最高,抗旱能力最弱,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土壤的因素,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和提取能力,读图提取信息是解题关键。
25.(2021·高一单元测试)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ρ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Pb==,其中M表示物质质量,V表示物质体积。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如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土壤容重越大( )
A.有机质含量越低 B.土壤孔隙度越高
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 D.越利于作物生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以及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土壤容重(ρ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说明土壤容重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孔隙度越低,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重,越不利于作物生长。故选A。
【点睛】土壤是在气候、母质、植被(生物)、地形、时间综合作用下的产物。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原始材料,其组成和理化性质对土壤的形成,肥力高低有深刻影响。生物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2020秋·高一单元测试)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写出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B____;A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B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
(2)图中各自然带中,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的名称相同的两个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但自然带的名称不同的两个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3)自然带由A→E→D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地域分异;自然带E→G→F→C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地域分异。
(4)简析自然带D的分布南界,在大陆西部偏北(60°N)、大陆东部偏南(55°N)的原因____。
【答案】 亚热带常绿硬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E C G F 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 沿海到内陆(干湿度地带) 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温度较高;东部受千岛寒流影响,温度较低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A位于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信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其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林带;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受夏季风影响温和少雨,其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相同,均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即图中的E和C;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两种自然带,即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即图中的G和F。
(3)自然带由A→E→D的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体现了自然带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E→G→F→C由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其变化是以水分为基础,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干湿度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带D横贯亚欧大陆东西,在大陆西部位置偏北,在大陆东部偏南,说明同纬度大陆西岸冬季气温较东岸高。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温不同主要受洋流影响:自然带D的分布南界,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明显,温度较高;东部受千岛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明显,温度较低。
27.(2021·高一单元测试)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面积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指出①大陆的名称,并说明该大陆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区。
(2)指出②大陆的名称,并说明该大陆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区。
(3)指出③大陆的名称,并说明该大陆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区。
(4)图示大陆中,热带草原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温带草原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答案】(1)①是欧亚大陆。热带荒漠、亚热带荒漠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河平原,温带荒漠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中国西北地区、蒙古国等地。
(2)②是非洲大陆。热带荒漠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
(3)③是澳大利亚大陆。热带荒漠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内陆地区和西部地区。
(4) 非洲大陆(②) 欧亚大陆(①)
【分析】本题以“世界各大陆荒漠面积统计图”为载体,考查世界各大陆荒漠的分布,侧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
(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大陆温带荒漠面积最大,亚热带和热带荒漠面积也较大,说明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亚欧大陆。亚欧大陆的热带荒漠、亚热带荒漠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河平原,温带荒漠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中国西北地区、蒙古国等地。
(2)②大陆热带荒漠面积最大,说明纬度低,热带荒漠气候面积最广,为非洲大陆。非洲热带荒漠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
(3)③大陆热带荒漠面积较大,没有温带荒漠,说明纬度低,为澳大利亚大陆。澳大利亚大陆的热带荒漠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内陆地区和西部地区。
(4)根据所学知识,全球热带草原面积最大的大陆是非洲大陆,温带草原面积最大的是亚欧大陆。
【点睛】
28.(2021·高一单元测试)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
(2)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特点及成因。
(3)说明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答案】(1) 光合 养分
(2)特点: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成因: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
(3)成土母质:决定土壤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生物: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促进成土母质的改善,分解和释放有机质,决定土壤肥力的大小。
【分析】本题以“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
(1)读图可知,①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物养分。
(2)热带雨林气候,光合作用强,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生产力;由于 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可溶性矿物质养分流失快,土壤极度贫瘠,生态环境脆弱 。
(3)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深受母质的影响,不同岩石的矿物组成有明显的差别,其发育的土壤的矿物组成也就不同。成土母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决定土壤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促进成土母质的改善,分解和释放有机质,决定土壤肥力的大小。
29.(2020秋·高一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小于300mm。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进行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使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加之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等使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
(1)埃尔埃希多地区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
(2)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3)简述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
【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坡度大,土层薄;年降水量小,气候干旱,土地沙化严重,土壤贫瘠。
(3)上层沙土,透水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中层的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综合思维。
【详解】(1)埃尔埃希多地区紧临地中海,属于地中海气候,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分析地形图可知,埃尔埃希多地区的地形主要为山地和丘陵,坡度大,有机质易流失,土层薄;依据材料,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土壤水分含量少,沙砾含量较多,沙化严重,土壤贫瘠。
(3)根据材料“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使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结合三层结构从影响土壤肥力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三方面进行分析。上层沙土,颗粒大,透水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中层的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颗粒小,透水性差,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点睛】影响土壤性质的因素有气候、地形、生物、河流及成土母质等因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单元测试题(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2022·高二单元测试)入冬以来,滨州某城区公路两侧矗立着高大的落叶乔木,虽然许多树上的叶子都已枯黄,但每隔四五十米,总有一两棵树上有许多绿叶。两侧的绿化带中植物种类丰富,有的还呈现绿色。下图为该城区街道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每隔四五十米,总有一两棵树上有许多绿叶的原因可能是这一两棵树( )
A.有更好的灌溉条件 B.获得了路灯的一些光热
C.有更好的土壤条件 D.获得了地下暖气管道的热量
2.绿化带选种多种植物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水土 B.提高地下水位 C.防止风灾 D.提高绿化效果
(2021·高一单元测试)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自然带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造成甲、乙两区域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度位置不同引起热量条件的变化 B.海拔不同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
C.洋流性质不同引起降水量的变化 D.大气环流不同引起水热组合的变化
(2021·高一单元测试)下表为某地气候资料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项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 11.4 12.3 13.7 15.1 17.4 20.2 22.4 22.8 21.7 18.5 14.5 11.8
降水量(mm) 109.6 110.8 68.9 64 38.6 21.2 4.8 5.7 25.7 80.3 113.5 107.6
日平均日照(小时) 4.6 5.4 6.7 7.8 9.4 10.1 11.4 11.1 8.7 6.9 5.2 4.6
5.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6.该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B.东风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C.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D.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7.该地植物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植物形成这些性状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少雨 B.冬季多雨
C.夏季少雨 D.夏季多雨
8.该地森林火险等级最高的季节是( )
A.秋季 B.冬季 C.春季 D.夏季
(2021·高一单元测试)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与青壤相比,白壤的显著特点是( )
A.枯枝落叶层厚 B.腐殖质层薄
C.淋溶层显著 D.土壤厚度大
10.改良红色土壤以满足耕作需要的合理措施是( )
A.引淡淋盐 B.增施绿肥
C.引水灌溉 D.平整土地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体现了( )
A.春季高温多雨,生物循环旺盛 B.落红化作春泥是风化作用的结果
C.春泥可以保持土壤水分和温度 D.生物残体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2021秋·高一单元测试)下图为某同学在我国辽宁某景区面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景点指向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观音阁可能位于果树母本园的( )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13.该同学在公园某处看见一被砍的树桩,树木年轮清晰可见,下图中最可能符合的是( )
A.A B.B C.C D.D
(2021·高一单元测试)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下表为对横断山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海拔/m <1 000 1 000~2 000 2 000~2 500 2 500~3 000 3 000~3 500 >3 500
植被类型 热带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高寒灌丛草甸
蝶类种数 349 452 201 136 125 100
14.自然带Ⅴ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15.与Ⅰ相比,自然带Ⅱ蝶类种数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
①光照时间长,且强度大 ② 地形变化大,生境种类多 ③ 年降水量多,且变率小 ④ 人类干扰少,植物种类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2022秋·高一单元测试)土壤有机碳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地表动植物残体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与土壤颗粒结合的化合物,泥沙沉积和农业耕作是影响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豫东平原黄河泥沙影响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黄泛指黄河泛滥区,故道指黄河古河道,其他指除黄泛和故道以外的黄河泥沙影响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 )
A.黄泛区土壤最肥沃
B.其他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幅最大
C.故道土壤颗粒最大
D.三个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速相同
(2021·高一单元测试)下表示意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 稻土、红壤)成分占比。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土壤 水分 空气 矿物质 有机质
甲 30% 20% 49% 1%
乙 25% 30% 37% 8%
丙 35% 15% 47% 3%
17.表中甲、乙、丙代表的土壤分别是( )
A.黑土、水稻土、红壤 B.红壤、黑土、水稻土
C.水稻土、黑土、红壤 D.红壤、水稻土、黑土
18.下列关于这三种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土壤广泛分布于江南丘陵和黄土高原
B.乙土壤分布区的天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丙土壤是在人类长期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
D.甲、乙、丙三种土壤共同的改良途径是增施熟石灰
(2022·高一单元测试)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a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甲、乙、丙淋溶层厚度的影响因素是( )
A.生物 B.地形 C.气候 D.河流
20.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A.甲与I B.甲与Ⅱ C.乙与Ⅱ D.丙与I
(2021·高一单元测试)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下表为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国家 印度 中国 巴基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伊朗 伊朗土库曼斯坦 埃及
受土壤盐渍化危害的灌溉面积(百万公顷) 7.0 6.7 4.2 2.4 1.7 1.0 0.9
占总灌溉面积比重(%) 17 15 26 60 30 80 33
21.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 )
A.高寒地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
C.耕地分布区 D.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22.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 )
A.气温高 B.降水丰富 C.地下水贫乏 D.植被茂盛
(2021·高一单元测试)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的最低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下列因素中,对土壤湿度影响最大的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24.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弱的是( )
A.富士苹果 B.山丁子 C.久保桃 D.山桃
25.(2021·高一单元测试)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ρ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Pb==,其中M表示物质质量,V表示物质体积。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如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土壤容重越大( )
A.有机质含量越低 B.土壤孔隙度越高
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 D.越利于作物生长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2020秋·高一单元测试)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写出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B____;A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B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
(2)图中各自然带中,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的名称相同的两个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但自然带的名称不同的两个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3)自然带由A→E→D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地域分异;自然带E→G→F→C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地域分异。
(4)简析自然带D的分布南界,在大陆西部偏北(60°N)、大陆东部偏南(55°N)的原因____。
27.(2021·高一单元测试)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面积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指出①大陆的名称,并说明该大陆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区。
(2)指出②大陆的名称,并说明该大陆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区。
(3)指出③大陆的名称,并说明该大陆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区。
(4)图示大陆中,热带草原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温带草原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28.(2021·高一单元测试)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
(2)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特点及成因。
(3)说明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29.(2020秋·高一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小于300mm。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进行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使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加之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等使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
(1)埃尔埃希多地区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
(2)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3)简述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