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单元测试题(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单元测试题(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3 23:07:2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单元测试题(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1.(2022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河流最可能位于( )
A.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答案】D
【详解】读图可知,该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季时由于冰雪融化,河流水位上涨;夏秋季则由于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达到峰值,说明该河流最可能位于东北地区的季风气候区,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春汛:又称“桃汛”、“桃花汛”。春季江河水位上涨的现象。多因春季气候转暖,冰雪融化而引起,也有因冷暖气流交替,致霪雨霏霏,乃至暴雨而引起。 夏汛:夏天雨季多发季节,暴雨集中在这期间,容易造成涝灾 。
2.(2022秋·高二单元测试)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完成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答案】C
【详解】读图可知,该流域气温、降雨量与径流深度基本呈正相关,且径流深度大于降水量。三者最大值均出现在6、7、8三个月,该河流流量除与夏季降水有关外,还与气温影响的冰雪融水有关,C正确;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沼泽水补给不会在夏季出现峰值,ABD错误。所以选C。
3.(2021·高二单元测试)湄南河发源于泰国西北部的掸邦高原,自北而南地纵贯泰国全境,最后注入曼谷湾,全长1352千米,流域面积17万平方千米,是泰国第一大河。湄南河年内流量变化较大,最大与最小流量相差15010多倍。湄南河河口每年向海方向延伸。下图示意湄南河水系。据此完成。湄南河流域最大与最小流量相差万倍以上,说明其补给水源主要为( )
A.冰雪融水 B.地下水 C.湖泊沼泽 D.大气降水
【答案】D
【详解】湄南河流域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但降水的季节差异巨大,雨季降水丰富,流量大,旱季降水少,流量小,所以河流流量差异巨大,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D正确。区域地处热带,掸邦高原海拔不高,无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不是其主要补给水源。湖泊沼泽水补给,河流的流量较稳定,不会出现巨大的季节差异。 ABC错误。故选D。
【点睛】
(2021·高二单元测试)下图示意某河流所在区域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该河流的补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B.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C.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5.该河流若在我国,则其最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青藏高原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答案】4.A 5.D
【分析】4.读图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与年径流量大致呈正相关,因此该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A正确;高山冰川融水以及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气温相关,图示没有气温的变化,故无法判断该河流的补给与冰川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之间的关系,BC错误;地下水补相对稳定,变化小,图示补给季节变化较大,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5.读图可知,该河流所在区域5、6月份降水量最大,河流径流量也最大;7、8月份降水量较小,径流量也较小,这主要是由伏旱天气造成的。故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故D正确;西北地区降水稀少,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故A错误;东北地区7、8月降水较多,所以7、8月份径流量大,与图示不符,故B错误;青藏高原地区降水少,河流主要的补给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D。
【点睛】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征。1、雨水补给补给季节: 多雨季节,主要影响因素: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和年际变化,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补给季节:春季,主要影响因素:气温高低、积雪储量、地形状况,我国主要分布地区:东北地区;3、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补给季节:主要在夏季,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我国主要分布地区: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4、湖泊水补给补给季节:全年,主要影响因素: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普遍;5、地下水补给补给季节:全年,主要影响因素: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普遍。
(2021秋·高一单元测试)济南市人口多达870万,交通十分拥堵,修建地铁的需求和呼声一直很强烈,但直到2019年济南首条地铁——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才全线通车试运行。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湖水淫雨不涨,久早不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造成济南地铁迟迟不修的原因主要是( )
A.修建地铁耗资巨大,济南市财政紧张
B.地下有冻土层分布,修建地铁难度较大
C.地质结构特殊,地下泉水丰富,修建地铁难度较大
D.有断层分布,地震多发
7.大明湖湖水淫雨不涨,久旱不涸的原因主要是( )
①湖底岩石孔隙度大,湖水下渗最大 ②大明湖有稳定的地F水补给
③大明湖水口多,水多时可以从水口流出 ④湖底为不透水的火成岩,泉水不能下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6.C 7.C
【解析】6.济南市为山东省省会,经济发达,地铁迟迟不修不是因为财政紧张,A错;济南市地下无冻土层分布,B错;济南市地下岩石主要以石灰岩为主,多溶洞,且多断裂带,地下泉水丰富,修建地铁难度大,C对;济南地下虽有断层分布,但断层影响范围较小,且可以采取工程措施加固断层,再加上地下泉水可以对地震起缓冲作用,所以断层不是造成地铁迟迟不修的主要原因,D错。故选C。
7.大明湖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水量变化不大,加上大明湖北侧出水口多,水多时可以从水口流出,湖底为不透水的火成岩,泉水不能下泄,使得湖水淫雨不涨,久旱不涸。②③④正确,湖底岩石孔隙度大,湖水下渗大,会影响湖水的水位变化,①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济南地铁修建的原因及湖水稳定的原因。地铁修建受地质条件影响大,济南地下泉水多,地质结构特殊是造成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湖水稳定一般是地下水补充,且进出平衡,故水量平稳。
(2021·高二单元测试)洋流会影响沿岸的地理环境,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和航海,会扩大海洋污染和加速海水净化。读某区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洋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A.此处海域温度较高 B.亚马孙河水的作用
C.南、北赤道暖流的汇合 D.海水密度不同
【答案】8.A 9.C
【解析】8.根据海陆位置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有世界科著名渔场分布的是①②。①处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②处是上升流形成的渔场。③、④处是受单一暖流影响,没有形成世界大渔场。所以选A。
9.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洋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南、北赤道暖流的汇合,C正确。与该地海域温度无关。与亚马孙河水的作用无关。海水密度不同不是影响洋流规模的主要因素。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相关知识。
(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利用北极航道,可以开辟我国大部分港口到欧洲港口的新航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冰洋9月浮冰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甲处浮冰线的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差异 B.大气环流 C.洋流性质 D.海陆位置
11.图中M港(位于北欧北部)在1月份进行港区作业最可能面对的恶劣天气现象是( )
A.浓雾 B.浮冰 C.干燥 D.黑暗
【答案】10.C 11.A
【分析】10.读图甲处浮冰线大致向东北(高纬度)方向弯曲,甲处水温比周围高,根据陆地轮廓以及甲处位置可以判断甲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较高,故浮冰线分布纬度稍高,故C正确;纬度影响浮冰线应大致呈东西走向,故A错误;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浮冰线对分布主要受温度对影响,故B错误;浮冰线分布受海陆位置影响小,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11.1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M港受暖流的影响,水温较高,海面水汽较多,在极地东风带的吹拂下,将水汽带到寒冷的港区(陆地)表面而降温,形成浓雾,故A正确;浮冰、黑暗不属于恶劣天气,故BD错误;干燥对其施工影响较小,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A。
【点睛】
12.(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墨西哥湾海底石油发生泄漏,下列四地最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
A.亚洲东海岸 B.非洲南部沿海 C.欧洲西海岸 D.南美洲东海岸
【答案】C
【详解】墨西哥湾海底石油发生泄露,石油会顺着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到达欧洲西海岸,故选C。
(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读“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是( )。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⑤
14.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易形成大型渔场,如在①③交汇区就形成了重要渔场
C.厄尔尼诺现象是⑥势力增强的结果
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的气温低于②沿岸
【答案】13.A 14.A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世界大洋环流的模式图,可画图分析更加直观;结合洋流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分析即可。
13.可画出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图,其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结合图示③④位于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中低纬环流,A正确。⑤⑥是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BCD错误。故选A。
14.洋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传递和交换,A正确。图示①③洋流流向相反,为分流,而不能交汇形成渔场,B错误;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南美洲大陆西岸的寒流势力减弱,而赤道逆流势力加强形成南下的暖流而形成,故C错误;图示①为暖流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而②为寒流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故冬季①沿岸气温高于②,D错误。故选A。
【点睛】世界洋流分布图:
(2020秋·高一单元测试)圣劳伦斯湾(下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开始解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下列关于圣劳伦斯湾海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暖流 B.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寒流
C.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暖流 D.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寒流
16.卡伯特海峡的解冻期比贝尔岛海峡早一个月,原因主要是卡伯特海峡( )
A.附近海域较封闭 B.接受太阳辐射多
C.受冬季风影响小 D.受暖流影响大
【答案】15.D 16.B
【分析】本题组主要通过对区域的判定和认知,进一步分析该海域的洋流运动状况,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5.据材料“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可以判断海流为逆时针流动排除AB,“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即海流是从高纬度水温低的海区流向较低纬度水温较高的海区,可以判断为寒流,C错,D对。故选:D。
16.卡伯特海峡的解冻期比贝尔岛海峡早一个月,原因主要是卡伯特海峡所处的纬度低,接受的太阳辐射多,水温上升快,AC错,B正确,结合材料可知该处洋流为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寒流,D错误。故选:B。
【点睛】
(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世界某区域,①示意某洋流,其附近有较著名的渔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①洋流对附近大陆气候的影响为(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18.洋流①属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 B.北半球中高纬大洋环流
C.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 D.南半球中高纬大洋环流
19.与图中渔场成因相似的是( )
A.北海道渔场 B.纽芬兰渔场
C.秘鲁渔场 D.北海渔场
【答案】17.C 18.A 19.C
【解析】17.图示地区为非洲西北部地区及附近海域,①洋流是加那利寒流,对附近大陆气候的影响为降温减湿,C正确。故选C。
18.洋流①是加那利寒流,位于北半球,CD错误。位于20°附近,属于中低纬大洋环流,A正确,B错误。故选A。
19.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均为寒暖流交汇形成,秘鲁渔场是上升补偿流形成的。图示地区洋流受东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沿岸形成上升补偿流,海底营养物质上泛,导致浮游生物繁盛,使鱼类饵料丰富,故此处易形成渔场,因此与图中渔场成因相似的是秘鲁渔场,C正确。故选C。
【点睛】上升流把深水区大量的海水营养盐(磷酸盐、硝酸盐等)带到表层,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此,上升流显著的海区多是著名的渔场。
(2021秋·高一单元测试)2014年8月11日,受“超级月亮”影响,钱塘江潮水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江堤掀起巨浪,壮观程度堪比往年农历八月十八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钱塘江大潮属于 (  )
A.波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
21.引起该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
A.盛行风 B.海底地震
C.海底火山喷发 D.天体引潮力
【答案】20.B 21.D
【解析】2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钱塘江大潮是受到天体引力的作现象,用而形成,因此可知其属于潮汐现象,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
21.盛行风是该海水运动的动力之一,但不是主要的动力,故A错误;该海水的运动和海底地震以及海底火山喷发无关,可知BC错误;由第1题的解析可知引起该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天体对海水的引力即天体引潮力,故D正确。
【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钱塘江大潮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天体引潮力。
22.(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图,甲处渔民发现该海域每隔几年会突然出现大量死鱼和死鸟,其原因是( )
A.海洋石油污染 B.厄尔尼诺现象 C.酸雨 D.臭氧层空洞
【答案】B
【详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海域位于秘鲁寒流沿岸,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表层海水异常增温,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或饿死,故选B。
【点睛】
(2023春·湖北荆州·高二统考阶段练习)“海浩”是指冷空气遇到相对温暖的海面而发生水汽凝结的现象,通常需要凝结核和海气温差两个条件。“海浩”其实就是一种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我国黄海一年中最可能出现“海浩”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4.下列海域出现的雾与“海浩”现象发生的原理相似的是( )
A.澳大利亚西海岸 B.秘鲁西海岸
C.北海道渔场附近 D.美国东海岸
25.“海浩”现象出现有利于( )
A.海气水分交换 B.海陆间水循环
C.增大海气温差 D.增强太阳辐射
【答案】23.D 24.D 25.A
【解析】23.根据材料中“海浩”的概念,形成条件之一是冷空气,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频繁,D正确;春季、夏季、秋季,南下冷空气少,ABC错误。故选D。
24.“海浩”海面温度相对较高,海水蒸发,冷空气来临,水汽凝结,是暖下垫面遇到冷空气面形成的。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西海岸是寒流,北海道渔场附近是寒暖流交汇处,均不是较暖的下垫面,不符合“海浩”的形成条件,ABC错误;美国东海岸为墨西哥湾暖流,是较暖的海域下垫面,当冷空气来临,海气存在温差,海水蒸发遇冷凝结而成雾,D正确。故选D。
25.“海浩”是指冷空气遇到相对温暖的海面而发生水汽凝结的现象,使海洋与大气之间水分和热量交换频繁,A正确;海陆间水循环通过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完成,“海浩”现象与水循环关系不大,B错误;海—气水热交换过程中会减小海气之间的温差,C错误;“海浩”是一种海雾,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D错误。故选A。
【点睛】海—气之间进行水分交换和热量交换,蒸发和降水是海—气之间水分交换的重要方式;海洋主要通过向大气输送热量来驱使大气运动;大气主要以风的形式向海洋传递动能,驱使表层海水运动。海—气相互作用作用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2023春·福建泉州·高二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泃河流域地跨京津冀三地。某校中学生到该流域进行野外研学。下图为泃河流域局部示意图。
任务一:走访桑园水文站
桑园水文站记录了海子水库多年入库径流量,如下下表所示。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年径流量/106m3 23 11 0 24 37 47 7 0 26 23
(1)根据表格绘制年径流量折线统计图。
(2)说出海子水库入库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1)
(2)入库径流量年际波动大,个别年份无径流入库;降水、生态用水、生产生活用水等。
【分析】本题以泃河流域为材料,涉及陆地水体补给关系以及水文特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
【详解】(1)结合表中的数据,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描点、连线即可,如下图所示:

(2)变化特点: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受气候影响,各年份入库径流差异较大,年际波动大,而且根据表格可以看出2010、2015年无径流入库。主要影响因素: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比较大,河流径流量不稳定;当地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城市众多,对于生态压力大,生态用水、生产生活用水引用径流较多,对入库径流影响较大。
27.(2023春·湖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海拉尔河干流发源于大兴安岭,全长622km,流域面积5.481万平方千米。该河干流为牙克石以下河段,流经高原区,河道蜿蜒曲折。海拉尔河在呼伦贝尔市以下河段几乎没有支流汇入,其支流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以东上游河段。
(1)描述海拉尔河流域地形特征。
(2)说明海拉尔河春汛形成的原因。
(3)指出海拉尔河流域的主要农业类型。
【答案】(1)以山地、高原地形为主;地势东高西低;西部为平坦的高原,东部为山地。
(2)上游距海近,水汽足,冬季降雪量大;纬度高海拔较高,积雪厚;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水量大。
(3)上游为林区。主要为林业;下游为草原。主要为畜牧业或种植业。
【分析】本大题以海拉尔河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形特征的描述、水文特征和农业类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西部等高线稀疏,四周海拔低,中间海拔高,为平坦的高原,东部等高线密集且曲折,为起伏大的山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大致西高东低。
(2)海拉尔河大致自西向东流,上游距海近,水汽较为丰富,冬季降雪量大;当地纬度高,加上上游海拔较高,积雪不易融化,积雪厚;春季来临时,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形成春汛。
(3)海拉尔河流经高原和山地。上游山地适合发展林业,下游为高原,主要植被为草原,适合发展畜牧业或种植业。
28.(2023春·浙江·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纽芬兰岛的主体为海拔300米左右的中央高原,其西侧水域为圣劳伦斯湾,船只由圣劳伦斯湾进入河流,吃水线随之发生变化。下图为纽芬兰岛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以前,纽芬兰岛当地人口较少,以渔民家庭捕鱼为主的捕捞方式,保证了鱼群的繁衍,曾是世界著名渔场。20世纪50年代以后,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的普及,冷藏保鲜技术不断更新,当地捕的鱼被大量运往欧洲地区,使鱼群大量减少,如今踪影难觅。
(1)从海湾进入圣劳伦斯河的船只吃水线深度发生变化,是由于受到海水____变化的影响。与同纬度大西洋相比,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偏____,主要原因是____。
(2)纽芬兰岛的中央高原岩石裸露,植被稀少,土壤的____少。从气候角度看,纽芬兰岛纬度较高,导致____不足,且夏季多海雾,导致____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3)纽芬兰东侧海域的渔业资源昔日似乎取之不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如今却是踪影难觅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
(4)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前,纽芬兰渔场捕捞量较少的原因。
【答案】(1) 密度 低 有淡水径流注入
(2) 有机质 热量 光照
(3) 位于暖寒流交汇处 人类过度捕捞
(4)渔民以家庭捕鱼为主,小船作业,捕捞量少;当地人口较少,市场需求量小;距欧洲市场远,冷藏保鲜技术落后,捕捞量有限。
【分析】本大题以纽芬兰岛地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水性质、农业区位、渔业资源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圣劳伦斯河为淡水,密度小,海湾为咸水,密度大,船只由密度大的进入密度小的水域,浮力变小,吃水深度变深。圣劳伦斯湾有圣劳伦斯河淡水注入,稀释盐度,故与同纬度大西洋相比,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偏低。
(2)纽芬兰岛的中央高原岩石裸露,植被稀少,生物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故土壤的有机质少。从气候角度看,纽芬兰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导致热量不足,这里寒暖流交汇,在夏季多海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导致光照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3)由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在纽芬兰东侧海域交汇,扰动海水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多,导致渔业资源丰富;但随着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的普及,冷藏保鲜技术不断更新,捕捞量增大,渔业资源锐减,导致如今却是踪影难觅。
(4)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以前,纽芬兰岛当地人口较少,以渔民家庭捕鱼为主的捕捞方式,保证了鱼群的繁衍。可知纽芬兰岛当地人口较少,当地需求量小;距离欧洲市场远,而当时的冷藏保鲜技术落后,不适合大量的捕捞;且当地以渔民家庭捕鱼为主的捕捞方式,小船作业,捕捞规模小,捕捞量少。
29.(2023春·上海·高二上海市朱家角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太平洋环流示意图”,完成以下题目:(12分)
(1)写出图中标有下列字母的洋流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
它们组成了太平洋____部以____带为中心的____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2)图中洋流A根据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属于____流。该大洋中,因寒、暖流交汇等原因而形成的世界著名渔场是____渔场,因涌升流等原因形成的著名渔场是____渔场。
(3)请你说出洋流b和洋流d分别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4)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对秘鲁沿岸气候和生物造成的影响。
【答案】(1) 北赤道暖流 日本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北部 副热 顺
(2) 风海流 北海道渔场 秘鲁渔场
(3)b:增温增湿;d:降温减湿
(4)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沿岸的海水温度升高,上升气流旺盛,降水增多;沿岸的涌升流减弱,从海底带来的营养物质减少,且水温升高,渔业减产。
【分析】本题以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为材料,考查了样的性质、名称、影响等相关知识点,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情况。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示信息可以看出,a为北赤道暖流、b为日本暖流、c为北太平洋暖流、d为加利福尼亚寒流。他们组成了太平洋北部以副热带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2)由图可知,A为自东向西的南赤道暖流,由东南信风吹拂形成,故为风海流。太平洋海域中,北海道渔场由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而成;秘鲁渔场由秘鲁寒流流经形成。
(3)b为日本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用;d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导致秘鲁寒流减弱,故上升的营养物质减少,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渔业减产;且由于寒流减弱,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此时秘鲁沿岸海域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单元测试题(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1.(2022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河流最可能位于( )
A.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2.(2022秋·高二单元测试)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完成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3.(2021·高二单元测试)湄南河发源于泰国西北部的掸邦高原,自北而南地纵贯泰国全境,最后注入曼谷湾,全长1352千米,流域面积17万平方千米,是泰国第一大河。湄南河年内流量变化较大,最大与最小流量相差15010多倍。湄南河河口每年向海方向延伸。下图示意湄南河水系。据此完成。湄南河流域最大与最小流量相差万倍以上,说明其补给水源主要为( )
A.冰雪融水 B.地下水 C.湖泊沼泽 D.大气降水
(2021·高二单元测试)下图示意某河流所在区域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该河流的补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B.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C.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5.该河流若在我国,则其最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青藏高原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021秋·高一单元测试)济南市人口多达870万,交通十分拥堵,修建地铁的需求和呼声一直很强烈,但直到2019年济南首条地铁——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才全线通车试运行。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湖水淫雨不涨,久早不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造成济南地铁迟迟不修的原因主要是( )
A.修建地铁耗资巨大,济南市财政紧张
B.地下有冻土层分布,修建地铁难度较大
C.地质结构特殊,地下泉水丰富,修建地铁难度较大
D.有断层分布,地震多发
7.大明湖湖水淫雨不涨,久旱不涸的原因主要是( )
①湖底岩石孔隙度大,湖水下渗最大 ②大明湖有稳定的地F水补给
③大明湖水口多,水多时可以从水口流出 ④湖底为不透水的火成岩,泉水不能下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1·高二单元测试)洋流会影响沿岸的地理环境,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和航海,会扩大海洋污染和加速海水净化。读某区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洋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A.此处海域温度较高 B.亚马孙河水的作用
C.南、北赤道暖流的汇合 D.海水密度不同
(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利用北极航道,可以开辟我国大部分港口到欧洲港口的新航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冰洋9月浮冰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甲处浮冰线的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差异 B.大气环流 C.洋流性质 D.海陆位置
11.图中M港(位于北欧北部)在1月份进行港区作业最可能面对的恶劣天气现象是( )
A.浓雾 B.浮冰 C.干燥 D.黑暗
12.(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墨西哥湾海底石油发生泄漏,下列四地最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
A.亚洲东海岸 B.非洲南部沿海 C.欧洲西海岸 D.南美洲东海岸
(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读“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是( )。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⑤
14.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易形成大型渔场,如在①③交汇区就形成了重要渔场
C.厄尔尼诺现象是⑥势力增强的结果
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的气温低于②沿岸
(2020秋·高一单元测试)圣劳伦斯湾(下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开始解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下列关于圣劳伦斯湾海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暖流 B.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寒流
C.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暖流 D.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寒流
16.卡伯特海峡的解冻期比贝尔岛海峡早一个月,原因主要是卡伯特海峡( )
A.附近海域较封闭 B.接受太阳辐射多
C.受冬季风影响小 D.受暖流影响大
(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世界某区域,①示意某洋流,其附近有较著名的渔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①洋流对附近大陆气候的影响为(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18.洋流①属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 B.北半球中高纬大洋环流
C.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 D.南半球中高纬大洋环流
19.与图中渔场成因相似的是( )
A.北海道渔场 B.纽芬兰渔场
C.秘鲁渔场 D.北海渔场
(2021秋·高一单元测试)2014年8月11日,受“超级月亮”影响,钱塘江潮水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江堤掀起巨浪,壮观程度堪比往年农历八月十八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钱塘江大潮属于 (  )
A.波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
21.引起该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
A.盛行风 B.海底地震
C.海底火山喷发 D.天体引潮力
22.(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图,甲处渔民发现该海域每隔几年会突然出现大量死鱼和死鸟,其原因是( )
A.海洋石油污染 B.厄尔尼诺现象 C.酸雨 D.臭氧层空洞
(2023春·湖北荆州·高二统考阶段练习)“海浩”是指冷空气遇到相对温暖的海面而发生水汽凝结的现象,通常需要凝结核和海气温差两个条件。“海浩”其实就是一种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我国黄海一年中最可能出现“海浩”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4.下列海域出现的雾与“海浩”现象发生的原理相似的是( )
A.澳大利亚西海岸 B.秘鲁西海岸
C.北海道渔场附近 D.美国东海岸
25.“海浩”现象出现有利于( )
A.海气水分交换 B.海陆间水循环
C.增大海气温差 D.增强太阳辐射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2023春·福建泉州·高二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泃河流域地跨京津冀三地。某校中学生到该流域进行野外研学。下图为泃河流域局部示意图。
任务一:走访桑园水文站
桑园水文站记录了海子水库多年入库径流量,如下下表所示。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年径流量/106m3 23 11 0 24 37 47 7 0 26 23
(1)根据表格绘制年径流量折线统计图。
(2)说出海子水库入库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7.(2023春·湖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海拉尔河干流发源于大兴安岭,全长622km,流域面积5.481万平方千米。该河干流为牙克石以下河段,流经高原区,河道蜿蜒曲折。海拉尔河在呼伦贝尔市以下河段几乎没有支流汇入,其支流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以东上游河段。
(1)描述海拉尔河流域地形特征。
(2)说明海拉尔河春汛形成的原因。
(3)指出海拉尔河流域的主要农业类型。
28.(2023春·浙江·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纽芬兰岛的主体为海拔300米左右的中央高原,其西侧水域为圣劳伦斯湾,船只由圣劳伦斯湾进入河流,吃水线随之发生变化。下图为纽芬兰岛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以前,纽芬兰岛当地人口较少,以渔民家庭捕鱼为主的捕捞方式,保证了鱼群的繁衍,曾是世界著名渔场。20世纪50年代以后,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的普及,冷藏保鲜技术不断更新,当地捕的鱼被大量运往欧洲地区,使鱼群大量减少,如今踪影难觅。
(1)从海湾进入圣劳伦斯河的船只吃水线深度发生变化,是由于受到海水____变化的影响。与同纬度大西洋相比,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偏____,主要原因是____。
(2)纽芬兰岛的中央高原岩石裸露,植被稀少,土壤的____少。从气候角度看,纽芬兰岛纬度较高,导致____不足,且夏季多海雾,导致____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3)纽芬兰东侧海域的渔业资源昔日似乎取之不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如今却是踪影难觅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
(4)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前,纽芬兰渔场捕捞量较少的原因。
29.(2023春·上海·高二上海市朱家角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太平洋环流示意图”,完成以下题目:(12分)
(1)写出图中标有下列字母的洋流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
它们组成了太平洋____部以____带为中心的____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2)图中洋流A根据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属于____流。该大洋中,因寒、暖流交汇等原因而形成的世界著名渔场是____渔场,因涌升流等原因形成的著名渔场是____渔场。
(3)请你说出洋流b和洋流d分别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4)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对秘鲁沿岸气候和生物造成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