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单元测试题(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1.(2021春·天津红桥·高一统考学业考试)新冠疫情期间,为了防疫需要及保证生产生活正常进行,天津市实行“健康码”制度,健康码的制作借助于( )
A.利用获取经过各测点时人体体温信息 B.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个人途经的位置、停留情况
C.全球定位系统获取个人的实时位置、接触状况 D.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对每个人之间接触的监控
2.(2021秋·甘肃天水·高二天水市第一中学校考学业考试)近年来,咖啡店已经成为城市中大型购物中心的标配。这些咖啡店开展门店业务的同时,还开展外卖配送业务。如图示意咖啡外卖配送流程。咖啡外卖配送各环节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21秋·江苏徐州·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我国自然灾害频次多、范围广、强度大,为防御自然灾害,我们要采取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两种措施,抓好落实和相互配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灾害防御措施中,属于非工程性措施的是( )
A.颁布《洪水灾害防御法》 B.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C.加固防洪大堤 D.修建水库,蓄水防旱
4.在灾害发生后,可以比较快速和全面地了解灾区情况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卫星定位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22秋·江苏扬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图1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拍摄的中亚区域景观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航天员在太空中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是( )
A.GIS B.BDS C.GNSS D.RS
6.航天员出舱时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手中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B.白茫茫的云海一望无际
C.众多流星划过天幕 D.太阳照射船体明亮
(2022·云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5月3日13时7分,在琉球群岛(下图中M处)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20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附近历次地震对我国钓鱼岛造成的经济损失均较小,其原因是( )
A.岛上人少 B.地震时间短 C.震中距大 D.震级较低
8.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9.确定地震发生位置主要使用下列的(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技术
(2020春·辽宁·高一统考学业考试)2010年8月7日2时左右,甘肃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泥石流发生的条件不包括( )
A.地形陡峻 B.丰富的松散物质 C.植被覆盖良好 D.短时间有大量水流
11.在野外避开泥石流的正确做法是( )
A.暴雨停止后,即可进入沟谷躲避 B.顺沟谷向下游逃生
C.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逃生 D.躲避在石头后面
1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 )
A.提供灾区影像 B.确定受灾及救援人员位置
C.分析灾害成因 D.评估灾害损失
(2021·江苏宿迁·高二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校考学业考试)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向世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下图为考察人员的合影照。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考察人员合影地的地貌类型是( )
A.冰川地貌 B.流水地貌 C.风成地貌 D.岩溶地貌
14.墨镜是考察人员的必需装备,主要考虑到考察地( )
A.太阳辐射强 B.大气能见度高 C.风力作用强 D.积雪反射率高
15.在珠峰峰顶,便携式定位接收机获取的位置数据来自(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5G通信技术 D.无人机自动测量
(2020秋·福建泉州·高二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校考学业考试)我国国庆60周年阅兵受到举世瞩目和广泛赞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国庆期间,气象部门利用卫星对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天气状况进行监测,主要应用的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17.确定各空中方队在阅兵中的准确位置,主要依靠的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自动驾驶技术
18.本次阅兵的模拟训练系统利用计算机将天气、地形、地物等信息进行综合,这主要应用的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2021秋·江苏徐州·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我国自然灾害频次多、范围广、强度大,为防御自然灾害,我们要采取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两种措施,抓好落实和相互配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灾害防御措施中,属于非工程性措施的是( )
A.颁布《洪水灾害防御法》 B.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C.加固防洪大堤 D.修建水库,蓄水防旱
20.在灾害发生后,可以比较快速和全面地了解灾区情况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卫星定位系统 D.GPS
(2020春·江苏徐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分布情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我国干旱灾害分布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干旱出现频次高
B.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干旱出现频次低
C.甲地春旱严重是因为工业用水量大
D.乙地夏季受副高控制常出现伏旱天气
22.绘制该图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GPS、GIS B.GIS、RS C.GPS、RS D.GPRS、RS
(2020秋·广东河源·高二校考学业考试)下图为亚欧大陆内部某湖泊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3.该湖泊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4.若该区域出现不合理灌溉,则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光化学烟雾 B.土壤盐渍化
C.水土流失 D.臭氧空洞
25.为了实时获取该湖泊面积变化的资料,应采用(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实地考察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2020·河北唐山·统考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19年国庆节假期,某考察队到位于腾格里沙漠中的月亮湖考察。期间,队员乘船在湖中的10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样,到湖中沙岛上近距离观察了芦苇长势,并看到天鹅等一些候鸟在此停留觅食。考察队查阅资料了解到,月亮湖主要靠湖内流量稳定的泉水补给。下图为队员绘制的月亮湖及周边自然环境简图,下表为各采样点测定的湖水盐度(1千克咸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单位千分比)。
(1)据图指出考察队在月亮湖中设置采样点的主要特点,并解释其合理之处。
(2)判断最接近月亮湖内泉眼的采样点,并说明原因。
(3)推测考察队看到的天鹅等候鸟的来源地,并简述理由。
(4)有考察队员断言,未来十年月亮湖湖水盐度整体会呈上升趋势,请为该观点提供论据。
27.(2021·湖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全程通关监管互认,信息共享。经此通道进出口的货物,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下图为“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为调查植被对列车运行的影响,科研人员可通过________(填“遥感”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快速获取沿线植被的类型、分布等信息。在实地调查中,科研人员观察到杜伊斯堡周围的典型植被为________(填“温带落叶阔叶林”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该通道直接促进了我国________(填“西部”或“东部”)地区________(填“生态环境”或“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3)与西欧相比,重庆的________(填“生产技术先进”或“劳动力成本低"”),使得服装鞋帽、电脑配件等产品具有价格优势。这些产品经该通道出口,能够提高________(填“运输效率”或“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4)该通道运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通道沿线重要城市集聚。简述企业集聚的积极意义。
28.(2019秋·福建·高三统考学业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历经几十年的建设,取得了西北地区荒漠化面积减少等重大效益,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 ,自然景观依次呈现出由森林带→ 带→ 带的变化。
(2)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的递变体现了 (填“由赤道到两极”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填“水分”或“热量”)变化为基础的。
(3)说出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至少回答两点)
(4)获取“三北”防护林生长状况的图像,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填“遥感”或“全球定位系统”)。
29.(2007·上海·高考真题)当今,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12分)
有关3S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
。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 。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 技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 颗卫星的信息。
(3)图3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 ,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 ,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 。
(4)图3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综合应用,其中丙代表 技术的组合。在图3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单元测试题(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1.(2021春·天津红桥·高一统考学业考试)新冠疫情期间,为了防疫需要及保证生产生活正常进行,天津市实行“健康码”制度,健康码的制作借助于( )
A.利用获取经过各测点时人体体温信息 B.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个人途经的位置、停留情况
C.全球定位系统获取个人的实时位置、接触状况 D.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对每个人之间接触的监控
【答案】B
【详解】获得用户行程信息、停留状况需要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查询功能,B正确;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资源勘查和环境监测,不能测体温,A错误;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授时功能,但不能获取接触状况,C错误;数字技术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不能实现对每个人之间接触的监控,D错误。故选B。
【点睛】
2.(2021秋·甘肃天水·高二天水市第一中学校考学业考试)近年来,咖啡店已经成为城市中大型购物中心的标配。这些咖啡店开展门店业务的同时,还开展外卖配送业务。如图示意咖啡外卖配送流程。咖啡外卖配送各环节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答案】D
【详解】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定位,导航.实现定点配送;设计合理的配送路线,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处理,找到最合理的配送路线;遥感只是遥远的感知,不能设计路线和进行定位导航功能,因此在咖啡外卖各环节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没用到遥感技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2021秋·江苏徐州·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我国自然灾害频次多、范围广、强度大,为防御自然灾害,我们要采取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两种措施,抓好落实和相互配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灾害防御措施中,属于非工程性措施的是( )
A.颁布《洪水灾害防御法》 B.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C.加固防洪大堤 D.修建水库,蓄水防旱
4.在灾害发生后,可以比较快速和全面地了解灾区情况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卫星定位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答案】3.A 4.A
【解析】3.灾害防御措施中,通过工程建设防灾减灾的措施属于工程措施。例如: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等。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等则属于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故:颁布《洪水灾害防御法》属于管理措施,非工程性措施,A正确;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加固防洪大堤、修建水库,蓄水防旱都需要通过工程建设实现,故属于工程性防御措施,BCD错误。综上,选A。
4.遥感是远距离、较大范围获取数据的,可以比较快速和全面地了解灾区情况,故A正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处理、分析数据的,无法全面地了解灾区情况,故B错误;卫星定位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系,表达的意思相近,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无法全面地了解灾区情况,故CD错误。综上,选A。
【点睛】灾害防御措施中,通过工程建设防灾减灾的措施属于工程措施。例如: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等。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等属于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2022秋·江苏扬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图1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拍摄的中亚区域景观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航天员在太空中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是( )
A.GIS B.BDS C.GNSS D.RS
6.航天员出舱时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手中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B.白茫茫的云海一望无际
C.众多流星划过天幕 D.太阳照射船体明亮
【答案】5.D 6.D
【解析】5.RS为遥感技术。遥感广义是指用间接的手段来获取目标状态信息的方法。但一般多指从人造卫星或飞机对地面观测,通过电磁波(包括光波)的传播与接收,感知目标的某些特性并加以进行分析的技术。多用于拍照,获取地面图像。材料“图1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拍摄的中亚区域景观图片” 说明航天员在太空中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是获取地面图像。D正确。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可以用来计算人口数量,分析地质灾害等,A错误。BDS一般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短报文通信、精密授时、精准定位等作用,C错误。GNSS一般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错误。故选D。
6.太空没有大气,手中的红旗不会迎风招展,A错误;没有大气散射,天空黑色,B错误;没有大气不会出现众多流星,C错误。太阳照射下船体明亮,D正确。故选D。
【点睛】在太空中拍下来的地球表面图像总的来看,我们的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格外美丽:蔚蓝色的部分是浩瀚的海洋;绿色的部分是茂密的森林;白色的部分是终年不化的积雪;黄色的是大片的荒漠。
(2022·云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5月3日13时7分,在琉球群岛(下图中M处)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20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附近历次地震对我国钓鱼岛造成的经济损失均较小,其原因是( )
A.岛上人少 B.地震时间短 C.震中距大 D.震级较低
8.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9.确定地震发生位置主要使用下列的(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技术
【答案】7.A 8.C 9.A
【分析】7.地震造成经济损失大通常是由于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集中,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活动的厂房、设备、产品等直接损失和由于停工停产导致的间接损失。而钓鱼岛人口极为稀少,也没什么经济活动,因此历次地震灾损均较小,因此A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A。
8.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所以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先上下颠簸,而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大约间隔一段时间才能到达,导致建筑物左右摇晃。这样导致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因此C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C。
9.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提供定位和导航功能,因此可以地震发生的准确位置,A正确;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对地球表层空间中的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利用它可以评估地震灾害损失情况,而不能确定地震发生位置,因此B错误;遥感一般指在人造卫星或飞机上对地面进行观测,通过电磁波的传播与接收,感知目标的某些特性并加以分析利用的技术,通过它可以地震发生地点的影像资料,不能准确定位地震发生的位置,因此C错误;数字地球技术是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快速、直观了解地球,也不能确定地震发生的准确位置,因此D错误。故选A。
【点睛】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2020春·辽宁·高一统考学业考试)2010年8月7日2时左右,甘肃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泥石流发生的条件不包括( )
A.地形陡峻 B.丰富的松散物质 C.植被覆盖良好 D.短时间有大量水流
11.在野外避开泥石流的正确做法是( )
A.暴雨停止后,即可进入沟谷躲避 B.顺沟谷向下游逃生
C.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逃生 D.躲避在石头后面
1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 )
A.提供灾区影像 B.确定受灾及救援人员位置
C.分析灾害成因 D.评估灾害损失
【答案】10.C 11.C 12.B
【分析】10.泥石流是地表疏松物质在强降雨的条件下,沿陡坡流动的现象,属于地质灾害,因此要形成泥石流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地形陡峭,坡度大;丰富的松散物质;有水流或者暴雨;A、B、D都属于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植被覆盖率良好可以减轻泥石流,因此正确答案为C。
11.暴雨停止后,泥石流还在持续,A错误;泥石流流动的方向为自高向低,顺沟谷向下游逃生会加剧危险,B错误;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山坡逃生,可以躲避泥石流带来的危害,C正确;躲避在石头后面也会有风险,D错误。
12.全球卫星导航无法提供影像,A错误;卫星导航主要用于定位、导航,B正确;分析灾害成因运用GIS,C错误;卫星导航无法评估灾害损失,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泥石流的成因和避灾措施、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成像,定位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测量海拔等,分析和评估灾害成因和损失主要运用GIS技术。
(2021·江苏宿迁·高二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校考学业考试)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向世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下图为考察人员的合影照。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考察人员合影地的地貌类型是( )
A.冰川地貌 B.流水地貌 C.风成地貌 D.岩溶地貌
14.墨镜是考察人员的必需装备,主要考虑到考察地( )
A.太阳辐射强 B.大气能见度高 C.风力作用强 D.积雪反射率高
15.在珠峰峰顶,便携式定位接收机获取的位置数据来自(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5G通信技术 D.无人机自动测量
【答案】13.A 14.D 15.B
【分析】13.该区域海拔高,气温低,冰川融化少,流水作用不明显,B错误;风成地貌一般是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或风力侵蚀形成的戈壁、雅丹地貌等,干旱地区风成地貌分布广,而图片中的人员穿着较厚,说明该地温度较低,背后有着起伏的白色山峰,更像是雪山,A正确、C错误;岩溶地貌主要是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溶洞等,与图示不符,D错误。故选A。
14.墨镜的作用是为了保护眼睛,冰川分布地区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应戴遮阳帽遮阳,该区域太阳辐射强,积雪广布,积雪反射率高,会直接导致到达考察人员眼睛内的辐射强,容易发生“雪盲”,必须戴墨镜保护眼睛,故若不戴墨镜,与太阳辐射强相比,积雪反射率高对眼睛的伤害更大,D正确、A错误;大气能见度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与A相比,B只是太阳辐射强的一个原因,B错误;戴墨镜主要不是抵御大风,C错误;积雪反射率高会导致到达考察人员眼睛内的辐射强,必须戴墨镜保护眼睛,D正确。故选D。
15.地理信息系统是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并不能直接获取位置信息,A错误;5G通信技术主要作用于通信方面,无法提供定位服务和信息,C错误;无人机自动测量主要是依靠无人机上携带的工具进行定位,但考察人员是登顶测量的,并未使用无人机,D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定位和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B正确。故选B。
【点睛】冰川侵蚀地貌一般分布于冰川上游,即雪线以上位置,形态类型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磨蚀地貌。冰川(包括冰水)堆积地貌分布于冰川下游,形态类型包括蛇形丘、终碛垅、侧碛垅、冰碛丘陵、冰碛台地、底碛丘陵和底碛平原、鼓丘与漂砾扇,以及由冰水沉积物组成的冰砾阜、冰水阶地台地和冰水扇等。
(2020秋·福建泉州·高二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校考学业考试)我国国庆60周年阅兵受到举世瞩目和广泛赞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国庆期间,气象部门利用卫星对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天气状况进行监测,主要应用的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17.确定各空中方队在阅兵中的准确位置,主要依靠的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自动驾驶技术
18.本次阅兵的模拟训练系统利用计算机将天气、地形、地物等信息进行综合,这主要应用的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答案】16.C 17.A 18.B
【分析】16.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空间数据进行存储、分析,遥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电磁波来获取信息。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 。国庆期间,气象部门利用卫星对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天气状况进行监测,是通过卫星遥感获取近地面的大气状况,所以应用的是遥感,C正确,ABD错误。故本题选C。
17.能够提供位置信息的是全球定位系统,所以确定各空中方队在阅兵中的准确位置,主要依靠全球定位系统,故本题选A。
18.本次阅兵的模拟训练系统利用计算机将天气、地形、地物等信息进行综合, 体现了对空间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应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故本题选B。
【点睛】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空间数据进行存储、分析,遥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电磁波来获取信息。
(2021秋·江苏徐州·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我国自然灾害频次多、范围广、强度大,为防御自然灾害,我们要采取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两种措施,抓好落实和相互配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灾害防御措施中,属于非工程性措施的是( )
A.颁布《洪水灾害防御法》 B.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C.加固防洪大堤 D.修建水库,蓄水防旱
20.在灾害发生后,可以比较快速和全面地了解灾区情况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卫星定位系统 D.GPS
【答案】19.A 20.A
【解析】19.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以及直接运用防灾工程以外的其它手段来减少灾害损失的措施,因此颁布《洪水灾害防御法》属于非工程性措施,A符合题意;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加固防洪大堤、修建水库,蓄水防旱,均属于工程性措施,排除BCD。故选A。
20.在灾害发生后,灾区联系不便,而且有次生灾害发生,因此往往需要不接触直接获得灾区信息的遥感技术,通过遥感技术直接获得灾区影像,可以比较快速和全面地了解灾区情况,A符合题意;地理信息系统不能直接获取灾区受灾情况,需要原始数据输入,排除B;卫星定位系统和GPS可以定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但不能获得灾区受灾情况,排除C、D。故选A。
【点睛】遥感(RS)是借助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并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它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020春·江苏徐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分布情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我国干旱灾害分布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干旱出现频次高
B.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干旱出现频次低
C.甲地春旱严重是因为工业用水量大
D.乙地夏季受副高控制常出现伏旱天气
22.绘制该图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GPS、GIS B.GIS、RS C.GPS、RS D.GPRS、RS
【答案】21.D 22.B
【解析】21.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自然灾害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我国西北地区居于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但地广人稀,干旱灾害出现频次并不高,A错;我国南方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季风具有不稳定性,旱涝灾害出现的频次都较多,B错;甲地属于华北地区,这里春旱严重主要是因为春季作物返青,需水量大,气温升高蒸发量大,但此时雨带尚未来临,甲地降水量小,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导致春旱严重,C错;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常出现伏旱天气,D对。据此分析本题选D。
22.绘制《我国干旱灾害分布情况图》需要采集干旱区域分布的影像图,需要借助RS采集数据;图中干旱出现频次的数据需要将干旱出现区域与中国分区图叠加,并做出数据分析才能得出,这主要需借助GIS来实现,据此分析本题选B。
【点睛】我国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为:大致四、五月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登陆,我国的雨季开始,;六月份,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约一个月时间,形成梅雨准静止锋;七、八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九月份,锋面雨带南撤;十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2020秋·广东河源·高二校考学业考试)下图为亚欧大陆内部某湖泊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3.该湖泊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4.若该区域出现不合理灌溉,则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光化学烟雾 B.土壤盐渍化
C.水土流失 D.臭氧空洞
25.为了实时获取该湖泊面积变化的资料,应采用(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实地考察
【答案】23.D 24.B 25.C
【分析】根据经纬度,该湖泊位于温带,亚欧大陆内部,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降水少,蒸发量大,若出现不合理灌溉,则可能是过度灌溉导致的入湖水量减少,出现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渍化。
23.根据经纬度,该湖泊位于温带,不可能是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A、C错。亚欧大陆内部,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对。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B错。
24.图示该区域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区域降水少,蒸发量大,若出现不合理灌溉,则可能是过度灌溉导致的入湖水量减少,出现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渍化,B对。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与不合理灌溉无关,A、D错。区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问题少,C错。
25.为了实时获取该湖泊面积变化的资料,需要拍摄遥感图像,应采用遥感技术,C对。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图像信息,不能拍摄图像,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A、B错。实地考察不便于实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资料,D错。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2020·河北唐山·统考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19年国庆节假期,某考察队到位于腾格里沙漠中的月亮湖考察。期间,队员乘船在湖中的10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样,到湖中沙岛上近距离观察了芦苇长势,并看到天鹅等一些候鸟在此停留觅食。考察队查阅资料了解到,月亮湖主要靠湖内流量稳定的泉水补给。下图为队员绘制的月亮湖及周边自然环境简图,下表为各采样点测定的湖水盐度(1千克咸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单位千分比)。
(1)据图指出考察队在月亮湖中设置采样点的主要特点,并解释其合理之处。
(2)判断最接近月亮湖内泉眼的采样点,并说明原因。
(3)推测考察队看到的天鹅等候鸟的来源地,并简述理由。
(4)有考察队员断言,未来十年月亮湖湖水盐度整体会呈上升趋势,请为该观点提供论据。
【答案】(1)设置多个采样点,且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因湖水矿化度空间分布不均衡,多个采样点均匀设置获取的月亮湖湖水矿化度数据更全面。
(2)7号采样点;附近湖水矿化度最低,且周围有芦苇和草甸生长。
(3)来源地:更高纬度地区(如西伯利亚、蒙古等地)。
理由:此时段,北半球更高纬度地区气温低,食物缺乏,候鸟陆续南迁(月亮湖纬度相对较低,此时段气温较高,湖区食物来源丰富)。
(4)淡水泉补给流量稳定,不断为湖水提供盐分;区域气温上升,湖水蒸发加剧。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比较综合,包括对图表数据的分析和描述、成因的分析、阐释地理现象等。小题1考查对图形的观察和特征描述,通过对图的观察分析容易找到答案。小题2考查表格数据的分析,通过对比,不难发现问题答案。小题3主要考查候鸟的迁徙路线,这要有一定的常识和知识积累。小题4考查影响湖水盐度变化因素,从常规的角度回答即可。
【详解】(1)根据图可知,采样点分布由北往南,由湖边到湖中心,采样点数量较多,空间分布比较均匀。考察队员采样的目的是了解湖水不同点的盐度,采样点分布均匀,采样的数据才全面准确。
(2)从表中的数据可知,7采样点的盐度最低,只有6.1,是最近内泉眼的采样点。由于采样点接近内泉眼,泉水补给多,盐度低,且周围有芦苇和草甸生长。
(3)候鸟是那些有迁徙行为的鸟类,它们每年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间。全球共有八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有3条路线经过我国,分别昌“东非西亚迁徙线”的候鸟从蒙古进入新疆,跨越青藏高原后进入印度半岛,飞跃印度洋,最后在非洲落脚;“中亚迁徙线”从西伯利亚进入我国,最后在印度半岛繁衍生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则从美国阿拉斯加到澳大利亚西太平洋群岛,繁衍后再北上,经过我国的东部沿海省份。根据材料中的“天鹅”和“国庆假期”推断,这条路线是“中亚迁徙线”,天鹅等候鸟由西伯利亚(蒙古)迁徙到我国。原因是月亮湖纬度相对西伯利亚(蒙古)纬度较低,此时段气温较高,湖区食物来源丰富。
(4)影响湖水盐度的变化因素主要有湖水补给多少、湖水的蒸发量大小等,结合月亮湖的自然环境特征,未来十年月亮湖湖水盐度整体会呈上升趋势,主要依据有:泉水补给稳定,不断补充湖水的盐分,使盐度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湖水蒸发量增大,盐分积聚,盐度上升。
【点睛】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图表的信息提取,1、2小题都侧重于对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能力。细心观察、认真比对,这是答题的关键。平时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多做题,多总结,逐步提高。
27.(2021·湖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全程通关监管互认,信息共享。经此通道进出口的货物,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下图为“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为调查植被对列车运行的影响,科研人员可通过________(填“遥感”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快速获取沿线植被的类型、分布等信息。在实地调查中,科研人员观察到杜伊斯堡周围的典型植被为________(填“温带落叶阔叶林”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该通道直接促进了我国________(填“西部”或“东部”)地区________(填“生态环境”或“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3)与西欧相比,重庆的________(填“生产技术先进”或“劳动力成本低"”),使得服装鞋帽、电脑配件等产品具有价格优势。这些产品经该通道出口,能够提高________(填“运输效率”或“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4)该通道运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通道沿线重要城市集聚。简述企业集聚的积极意义。
【答案】(1)遥感 温带落叶阔叶林
(2)西部 国际贸易
(3)劳动力 成本低 运输效率
(4)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等。
【分析】本大题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为材料,涉及“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沿线植被、建成的意义、运营后对企业集聚的积极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
【详解】(1)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叫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3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快速获取沿线植被的类型、分布等信息利用的是遥感。杜伊斯堡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读图可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主要经过我国西部地区,该通道主要运输货物,因而直接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3)服装鞋帽、电脑配件等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服装鞋帽、电脑配件等产品价格较低,由材料“经此通道进出口的货物,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可知,产品经该通道出口,能够提高运输效率,从而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4)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运营后,众多企业在通道沿线重要城市集聚,有利于各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减少交易开支,降低生产成本,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等。
28.(2019秋·福建·高三统考学业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历经几十年的建设,取得了西北地区荒漠化面积减少等重大效益,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 ,自然景观依次呈现出由森林带→ 带→ 带的变化。
(2)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的递变体现了 (填“由赤道到两极”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填“水分”或“热量”)变化为基础的。
(3)说出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至少回答两点)
(4)获取“三北”防护林生长状况的图像,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填“遥感”或“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1)减少;草原(或温带草原);荒漠(或温带荒汉);
(2)从沿海向内陆;水分
(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答对两点得满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遥感
【分析】试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地理信息技术
【详解】(1)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于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2)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由森林到草原到荒漠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
(3)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人口激增和人类活动不当,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4)获取防护林生长状况的图像,需借助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不能用于获取图像。
【点睛】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29.(2007·上海·高考真题)当今,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12分)
有关3S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
。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 。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 技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 颗卫星的信息。
(3)图3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 ,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 ,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 。
(4)图3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综合应用,其中丙代表 技术的组合。在图3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答案】(1)1∶50000000 ADBC
(2)RS GIS GPS 四
(3)① ④ ②
(4)GIS与GPS 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的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甲、乙、丙、丁任答一点即可)
【分析】考查比例尺的计算,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详解】第(1)题,根据图中的注记(半径500km,图上距离是1cm)可计算出比例尺的数值为1∶50000000。 根据城市经纬度位置及与北京的相对位置判断各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名称,A代表呼和浩特、B代表太原、C代表天津、D代表济南。
第(2)题,考查“3S”技术的具体应用。地图测绘部门需要利用RS技术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利用GIS技术获取出警车、救护车赶往交通事故发生地点的最佳行车路线。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GPS技术获取的。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四颗卫星信息。
第(3)题,RS可以提供影像信息,即图中的①和⑤。GPS能够提供空间定位功能,即图中④和⑥。GIS技术可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进而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其中GPS不需GIS反馈信息,图中GIS能够反馈信息处理结果,即图中序号②。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圆的重叠部分丙处是GIS与GPS重叠处,代表GIS与GPS技术的组合;其中代表第二小问是开放性较强的题目,应用实例要与各处代表的技术组合相对应,明确图3中各综合应用代表的组合,其中甲代表RS、GPS、GIS组合;乙代表RS与GIS技术的组合;丙处代表GIS与GPS技术的组合;丁处代表RS与GPS技术的组合。分别对应甲乙丙丁技术组合写出应用实例。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