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测试题(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1.(2021·高二单元测试)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D.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答案】C
【详解】北京纬度高于广州,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角速度相等,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021·高二单元测试)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详解】①、②图中,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时间是一月初,此时太阳应直射南半球,故①错误,②正确;④图中,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间是七月初,此时太阳应直射北半球,故③错误,④正确。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从北极指向上的侧面看是自左向右自转。图A为北极指向上的侧视图,图中箭头自右指向左,不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A错误;图B为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应是逆时针方向,与图中箭头表示的自转方向相反,B错误;图C为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应是顺时针方向,与图中箭头表示的自转方向相同,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经度向西递增,即逆着自转方向递增,图中标注的西经度呈逆时针方向递增,表明自转方向应为顺时针方向,而图中箭头表示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D错误。故选C。
(2018秋·陕西商洛·高一商南县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D.秋分
5.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BC之间,速度减慢
C.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地球公转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答案】4.B 5.C
【解析】4.由所学知识可知,A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B点太阳直射赤道,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C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D点太阳直射赤道,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C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夏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国庆节是10月1日,介于9月23日前后至12月22日前后之间,即D至A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向南回归线,直射在南半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从近日点到远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变慢,从远日点到近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冬半年(9月23日~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
(2018秋·重庆沙坪坝·高二重庆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其变动周期约4万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黄赤交角为24.24°时(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出现极昼的范围比现在小
7.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②所在纬度位置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所在纬度位置最小为22.1°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6.B 7.C
【解析】6.当黄赤交角为24.24°时,即黄赤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范围缩小,B正确;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地区)范围扩大,A错误;极圈与极点之间(寒带地区)范围扩大,C错误;地球上存在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扩大,D错误。故选B。
7.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同时也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年移动规律,②③正确,C正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周期是一个回归年,①错误,AB错误;太阳直射点最小的纬度应是赤道,即0°,④错误,D错误。故选C。
【点睛】黄赤交角,是指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也称为太阳赤纬角或黄赤大距。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
(2019秋·内蒙古赤峰·高一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时间长度T为( )
A.1回归年 B.1恒星年 C.1太阳日 D.1恒星日
9.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
【答案】8.A 9.D
【解析】8.结合所学可知,此图表示的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时间长度T表示太阳直射赤道到第二年太阳直射赤道之间的时间间隔,在此期间太阳完成了一次回归运动,故这一周期称为“回归年”,A正确;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计算得到的地球公转周期称为“恒星年”,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无关,B错误;太阳日和恒星日都是地球自转的周期,而图示表示的是公转周期,CD排除。故选A。
9.结合所学可知,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读图可知,①点表示的时间在12月22日~3月21日之间(更靠近3月21日),②点表示的时间在3月21日~6月22日之间,③点表示的时间为6月22日前后,④点表示的时间在6月22日至9月23日之间(更靠近9月23日),综上可知,10月1日时,太阳直射点最靠近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直射点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到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从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半球;从12月22日到次年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2019秋·天津宁河·高二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10.30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1.当亚洲大部分地区被高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低压切断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
C.此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D.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答案】10.B 11.B
【解析】10.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km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30小时后,天气系统向东移动150km,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30小时后,低压中心将移动至甲地的北侧,高压中心将移动至甲地的东北侧(偏东)。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要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30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之间,根据等压线走向及分布特征可知,甲地此时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应由东南方向指向西北方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之下,甲地(北半球近地面)实际风向应沿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成东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当亚洲大部分地区被高压控制时,说明亚洲大陆气温低,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其应位于冬季,根据所学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知识可知,此时的高压为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冬季,亚洲大陆中高纬度形成冷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A错误,B正确;冬季,即12月~2月,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C错误;12月至2月,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D错误。故选B。
【点睛】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移动幅度约为5~10个纬度。
(2022秋·河北秦皇岛·高三秦皇岛一中校考阶段练习)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
13.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开阔,不利于国防安全 B.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C.纬度较高,不利节省燃料和成本 D.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更新相对落后
【答案】12.A 13.C
【解析】12.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而文昌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所以酒泉相对于文昌,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更有利于航天发射,A正确;文昌的纬度比酒泉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错误;文昌的海上和空中交通更便利,而酒泉深居内陆,海上交通不便,C错误;文昌和酒泉地区人口都稀少,D错误。故选A。
13.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航天中心的建设和发射,A错误;酒泉虽然深居内陆,但场区内有机场,公路,虽周围都是戈壁和无人区,但可以保障国防的安全,B错误;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纬度较高,不具备这一优势,C正确;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已建场30年,拥有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且生活设施基本齐全,技术保障、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发配电等配套设施完善,且技术力量雄厚,D错误。故选C。
【点睛】从地球自转线速度考虑,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2021·高二单元测试)同一时刻不同城市的影子分布是有规律的。假设在全国各省会城市都立上一根相同的木棍,那么将各地的棍影反向延长最终会相交于一点。下图为某日北京时间12:00所作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日可能为( )
A.夏至日 B.冬至日 C.春分 D.秋分
15.各省会城市棍影将要发生的变化是( )
A.西宁顺时针旋转变长 B.长春逆时针旋转变短
C.北京顺时针旋转变短 D.海口逆时针旋转变长
【答案】14.A 15.C
【分析】14.根据材料可知,各地的棍影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该点则为太阳直射点。图中相交点大致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所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该日可能为夏至日,A选项正确。故选A。
15.此时为北京时间12:00,地球自西向东转动,越往东地方时越早。A选项,此时西宁地方时为12点之前,所以西宁的棍影将变短,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此时长春地方时为12点之后,所以长春的棍影将变长,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此时北京地方时为12点之前,所以北京的棍影将变短,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此时海口地方时为12点之前,以海口的棍影将变短,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判断有日影的变化规律。日影方向与太阳照射方向相反,日影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
(2021秋·高二单元测试)我国《物权法》指出,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相邻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 )
A.广州(23°N) B.台湾(29°N) C.北京(40°N) D.哈尔滨(45°N)
17.“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节气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16.D 17.D
【分析】16.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即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则距离会越远。而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选项中D纬度最高,故选D。
17.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特别是高纬,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我国北面楼房底层最容易被南面楼房遮住太阳光,所以应该在冬至日时至少保证1小时日照。在冬至日保证了至少1小时日照,就保证了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该纬度的日照时间都会超过1小时。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太阳高度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楼间距可小些,太阳高度角小,影子就长,楼间距则宽。
(2021·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晨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此时,a地的地方时为( )
A.18时 B.6时 C.12时 D.0时
19.此时,b地的昼长约为( )
A.11时20分 B.11时40分 C.12时20分 D.12时40分
【答案】18.B 19.A
【分析】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断和应用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8.据图可知,图中虚线为晨线,则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即a点所在的70°E经线地方时6时,故选B。
19.据图中纬度可判断为北半球,虚线为晨线,则可判断 该日北半球昼短夜长,C、D排除;据图可知,b点所在经线为75°E,与70°E经度差为5°,时间差为20分钟,据东加西减原则可知此时b地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20分,又因为其位于晨线上,则此时6时20分即为其日出时间,则昼长=(12-日出)x2=11时20分。故选A。
【点睛】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2021·高二单元测试)我国某校高一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太阳观测实践活动。某日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11时20分),该小组测得的太阳高度数值等于该校所在地理纬度(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该校位于( )
A.江淮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21.该日可能是( )
A.3月21日 B.5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22日
【答案】20.D 21.A
【解析】20.由图可知,该校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材料“该小组测得的太阳高度数值等于该校所在地理纬度”,可判断该校的地理纬度为45°N。选项中四地的纬度位置与之相符的只有东北地区,D正确。故选D。
21.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校的地理纬度为45°N,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可推得此日该校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45°,故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为0°,即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因此,该日可能为春分(3月21日前后)或秋分(9月23日前后),A正确。故选A。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90°-所在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23-次日1时,丑时为1-3时等等,分别称为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如图为一游客在9月23日参观某地(60°E,35°N)拍摄的当地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此时图中汽车前进的方向为( )
A.东 B.南 C.西 D.北
23.拍摄该照片时,北京最接近于( )
A.午时 B.辰时 C.申时 D.戌时
【答案】22.B 23.A
【分析】22.图示照片所在地位于北温带,为了获取更多的太阳辐射,太阳能电板应朝向正南方,故此时图中汽车前进的方向为南方,故B正确,ACD错误,所以该题选B。
23.根据图中太阳能电板的朝向及影子朝向可以判断出,该照片中的物体影子应朝向西偏北15°左右(太阳在东偏南15°左右),该日为9月23日,故此时当地的地方时大致在7时,比此地多4个小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比60°E的地方时多4小时)的北京时间应处于11时左右,最接近于午时(11时至13时)。而辰时处于7时至9时,申时处于15时至17时,戌时(19时至21时),均距离11时左右较远,故该题选A。
【点睛】本题考查太阳的视运动,二分日日出为正东,日出地方时为6时,日落为正西,地方时为18时,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地方时12时,所以太阳大约每小时偏移15°。
(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杆影位置的日变化情况,图中所测杆影变化的时间间隔相等。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4.图示日期当地昼长约为( )
A.9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8小时
25.图示日期最可能是( )
A.4月1日 B.6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1日
【答案】24.C 25.B
【分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24.据图,根据“图中所测杆影变化的时间间隔相等”及正东与正西之间平均分为8个间隔可知,相邻两个杆影相差1.5小时,据此可知当地此日昼长约为15小时。故选C。
25.据上题结论可知该地该日昼长15个小时,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排除C、D选项;4月1日靠近春分日,昼长稍大于12小时,不可能到15小时,排除A选项;因此图示日期最可能是6月1日,B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太阳在天空中移动速度即为地球自转角速度。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2020秋·宁夏石嘴山·高一平罗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时,北京的日期是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从A点向B点移动的过程中,北半球正值_____( 夏、 冬)半年。
(3)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从_____点移到_____点。
(4)当太阳直射点运行到图中各点的_____点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答案】(1)12月22日前后
(2)冬
(3) E F/A
(4)C/D
【分析】本题以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为材料,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日期以及地球公转特点等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动地理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
【详解】(1)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A在南回归线上,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京应为冬至日,日期大致为12月22日前后。
(2)当太阳直射点从A点向B点移动的过程中,即从南回归线逐渐向赤道移动,但一直在南半球,时间大致为从12月22日至3月21日,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此段时间北半球正值冬半年。
(3)结合所学可知,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结合图示可知,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应从E点移到F或者A点。
(4)结合所学可知,地球一月初公转至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七月初公转至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当太阳直射点运动至图中C或者D两点时,直射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前后,与其他各点相比,此时地球距离远日点最近,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27.(2023春·安徽亳州·高二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从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的____上。
(2)9月23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____线上,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移动。
(3)9月23日至12月22日地球运行接近____点,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
(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为____,叫作一个____年。
【答案】(1)C
(2) c 南 南
(3) 近日 快
(4) 365日5时48分46秒 回归
【分析】本大题以二分二至日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从 9月23日前后到 12月22日前后,也就是秋分到冬至期间。甲图中,左侧为夏至,右侧为冬至,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该段时间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的C上。
(2)乙图中abcd分别对应春分-夏至,夏至-秋分,秋分-冬至,冬至-春分,从 9月23日前后到 12月22日前后,也就是秋分到冬至期间,此时期太阳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c线上,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正在向南(南回归线)移动。
(3)1月初为近日点,则9月23日至12月22日地球运行接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为一个回归年,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28.(2023春·江苏镇江·高一南京市人民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下左图为南半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下右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
(1)左图为北半球________(节气)日的太阳光照图,理由________。A点的昼长_____小时,C点的地方时是_____时。
(2)左图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
(3)左图所示的日期,地球位于右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位置________,该位置接近地球公转的点________(远日点、近日点)附近,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
(4)当地球运行在右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的________点至________点期间,南通地区昼短夜长,且昼渐长:________点,南通地区昼最长;当地球运行到④位置时,ABC三地的昼长中长到短排序________。
【答案】(1) 冬至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出现极昼 12 21
(2) 90°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 ④
近日点 快
(4) ④ ① ② C>B>A
【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光照图判读、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光照图可知,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此时为冬至日,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A点位于赤道上,终年昼夜等分,昼长12小时。从经线间隔可知,两条相邻经线度数差45°,昏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18时,C点在其东侧相差45°的经线上,地方时相差3小时,为21时。
(2)B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此时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全球最高,其他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可知,④地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地球的近日点为1月初,该位置接近于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4)南通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时为当地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昼渐长是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应为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④到①之间。夏至日时北半球昼最长,图中地球位置为①。④处于冬至日,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故白昼由长到短排序为C>B>A。
29.(2023春·河南南阳·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甲图四地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____;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最大的是____,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____,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____。
(2)乙图中,A、B两线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A____;B____。
(3)冬至日,为使嘉兴地区(30°N)的太阳能热水器获得最多的热量,该日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夹角α的度数最适合为____,此日后夹角α将____(增大或减小),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____(加快或变慢)。
(4)简述11月中旬③地昼夜长短情况及两月内的变化趋势。
【答案】(1) ② ④ ① ④①③②
(2) ④ ②
(3) 53°26′ 减小 加快
(4)昼长夜短;昼先变短后变长,夜先变长后变短。
【分析】本题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以及昼夜长短变化图为材料,涉及昼夜长短变化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在春秋分日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其太阳高度是45°,且夏至日时,太阳高度角最小,可以判断其纬度是北纬45°;②地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时,太阳高度角是90°,所以②一定是赤道;③地在夏至日时太阳高度是90°,是北回归线;根据④的二分二至日的太阳高度,其夏至日时太阳高度为0,说明其是南极圈,所以昼夜平分的是②,昼夜变化最大的是④,四季变化最明显是①,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是④①③②。
(2)从乙的昼夜长短变化图可以看出,B线是一年四季都是昼夜平分,所以这个地方一定是赤道,对应②;而A是在冬至时出现极昼,在夏至日时出现极夜,所以是南极圈,对应④。
(3)为使太阳能热水器受热最多,其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应与太阳光线垂直。冬至日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30°=36°34',正午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36°34',故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a应为90°-36°34'=53°26',改日之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a将减小。次日为冬至日,次日后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加快。
(4)今天是11月中旬,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向南回归线移动,由第一小题我们可知,③地是北回归线,所以此时是昼短夜长,两个月内昼继续变短,到12月22日时变得最短,随后又开始变长,夜是继续变长,到12月22日变得最长,随后又,开始变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测试题(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1.(2021·高二单元测试)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D.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2.(2021·高二单元测试)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018秋·陕西商洛·高一商南县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D.秋分
5.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BC之间,速度减慢
C.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地球公转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2018秋·重庆沙坪坝·高二重庆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其变动周期约4万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黄赤交角为24.24°时(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出现极昼的范围比现在小
7.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②所在纬度位置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所在纬度位置最小为22.1°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9秋·内蒙古赤峰·高一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时间长度T为( )
A.1回归年 B.1恒星年 C.1太阳日 D.1恒星日
9.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
(2019秋·天津宁河·高二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10.30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1.当亚洲大部分地区被高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低压切断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
C.此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D.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2022秋·河北秦皇岛·高三秦皇岛一中校考阶段练习)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
13.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开阔,不利于国防安全 B.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C.纬度较高,不利节省燃料和成本 D.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更新相对落后
(2021·高二单元测试)同一时刻不同城市的影子分布是有规律的。假设在全国各省会城市都立上一根相同的木棍,那么将各地的棍影反向延长最终会相交于一点。下图为某日北京时间12:00所作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日可能为( )
A.夏至日 B.冬至日 C.春分 D.秋分
15.各省会城市棍影将要发生的变化是( )
A.西宁顺时针旋转变长 B.长春逆时针旋转变短
C.北京顺时针旋转变短 D.海口逆时针旋转变长
(2021秋·高二单元测试)我国《物权法》指出,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相邻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 )
A.广州(23°N) B.台湾(29°N) C.北京(40°N) D.哈尔滨(45°N)
17.“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节气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021·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晨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此时,a地的地方时为( )
A.18时 B.6时 C.12时 D.0时
19.此时,b地的昼长约为( )
A.11时20分 B.11时40分 C.12时20分 D.12时40分
(2021·高二单元测试)我国某校高一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太阳观测实践活动。某日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11时20分),该小组测得的太阳高度数值等于该校所在地理纬度(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该校位于( )
A.江淮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21.该日可能是( )
A.3月21日 B.5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22日
(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23-次日1时,丑时为1-3时等等,分别称为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如图为一游客在9月23日参观某地(60°E,35°N)拍摄的当地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此时图中汽车前进的方向为( )
A.东 B.南 C.西 D.北
23.拍摄该照片时,北京最接近于( )
A.午时 B.辰时 C.申时 D.戌时
(2020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杆影位置的日变化情况,图中所测杆影变化的时间间隔相等。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4.图示日期当地昼长约为( )
A.9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8小时
25.图示日期最可能是( )
A.4月1日 B.6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1日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2020秋·宁夏石嘴山·高一平罗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时,北京的日期是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从A点向B点移动的过程中,北半球正值_____( 夏、 冬)半年。
(3)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从_____点移到_____点。
(4)当太阳直射点运行到图中各点的_____点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27.(2023春·安徽亳州·高二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从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的____上。
(2)9月23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____线上,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移动。
(3)9月23日至12月22日地球运行接近____点,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
(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为____,叫作一个____年。
28.(2023春·江苏镇江·高一南京市人民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下左图为南半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下右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
(1)左图为北半球________(节气)日的太阳光照图,理由________。A点的昼长_____小时,C点的地方时是_____时。
(2)左图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
(3)左图所示的日期,地球位于右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位置________,该位置接近地球公转的点________(远日点、近日点)附近,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
(4)当地球运行在右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的________点至________点期间,南通地区昼短夜长,且昼渐长:________点,南通地区昼最长;当地球运行到④位置时,ABC三地的昼长中长到短排序________。
29.(2023春·河南南阳·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甲图四地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____;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最大的是____,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____,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____。
(2)乙图中,A、B两线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A____;B____。
(3)冬至日,为使嘉兴地区(30°N)的太阳能热水器获得最多的热量,该日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夹角α的度数最适合为____,此日后夹角α将____(增大或减小),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____(加快或变慢)。
(4)简述11月中旬③地昼夜长短情况及两月内的变化趋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