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匆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
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诗文集《踪迹》等
作者简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盛年不重来,岁月不待人。
(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
(1)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语句多读几遍。
学习目标
段落划分
第1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第2-4段写时间在我们的身边悄悄地逝去,令人感慨。
第5段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中写到的时光匆匆的特点,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得如此感人呢?
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作者在这段话中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感受的呢?
文章以问句“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为中心句置于开篇与结尾,首尾呼应,发人深省。
是的,作者通过直接问、连续问,表达了自己面对时间流逝,感到无奈、急切、困惑、迷茫的心情。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这些现象与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作者擅于用修辞手法勾画出幅幅美丽的画卷,如“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等,无不让人眼前浮现出美丽的景致。
一连串的问句,层层推进,使文章到达高潮,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慨叹、无奈、不甘虚度时光,也是在呼吁人们珍惜时间。将时光的流逝写得十分有感染力。
连续问句直抒胸臆的好处:
畅快、直接地表达情感,牢牢吸引读者的目光,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散文,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文如其人,全文亦无处不蕴含作者当时惶恐、苦闷却又不甘于此的探索与抗争,读罢虽略显悲伤但也蕴含着蓬勃生机。
1.认清生字字形,描红、临写生字。
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3.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课后作业
仿照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写:
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角边过去;看电视剧的时候,日子从荧屏上过去;睡觉的时候,日子从枕头边过去。
最后的问题和开头是什么关系?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收尾呼应的关系
您的聆听!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