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腊八粥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腊八粥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2 19:2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腊八粥
字词积累
作者简介
文章分析
概括主题
读有所悟
重难探究
层次梳理
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腊八粥这样做更好吃,学会一个步骤,顺滑软糯,三碗不够吃
其最早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咸味腊八粥用红豆、绿豆、花生、肉丁等熬制而成。
其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
腊là
⒈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⒉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腊肉。腊鱼。腊味。
⒊ 姓。
粥zhōu
⒈ 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小米粥。
⒉ 像粥的东西:泥粥。乱成一锅粥。

⒈ 食物的油脂过多:油腻。肥腻。腻人。
⒉ 光滑,细致:细腻。
⒊ 烦,因过多而厌烦:腻烦。腻味。玩腻了。
⒋ 黏:腻糊(“糊”读轻声)。
⒌ 积污,污垢:尘腻。
咽yān
⒈ 口腔后部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分三部分,上段与鼻腔相对称“鼻咽”;中段与口腔相对称“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部称“喉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亦称“咽头”):咽喉。
咽yàn
⒈ 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道里去:咽唾沫。狼吞虎咽。细嚼慢咽。
咽yè
⒈ 阻塞,声音因阻塞而低沉:哽咽。呜咽。
匙chí
⒈ 舀汤用的小勺子(亦称“调(tiáo )羹”):汤匙。茶匙。
匙shi
⒈ 〔钥匙〕开锁的东西。
搅jiao
⒈ 扰乱:搅乱。搅哄。搅闹。搅扰。
⒉ 拌:搅拌。搅匀。搅动。搅浑。
稠chóu
⒈ 密,与“稀”相对:稠密。稠人广众。
⒉ 浓:稠粥。
肿zhǒng
⒈ 皮肉浮胀:肿胀。肿瘤。肿痛。浮肿。红肿。脓肿。臃肿。
熬āo
⒈ 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熬白菜。
熬áo
⒈ 久煮:熬粥。熬药。
⒉ 忍受,耐苦支持:煎熬。熬夜。熬炼。
褐hè
⒈ 粗布或粗布衣服:短褐。
⒉ 黑黄色:褐煤(煤的一种,多为褐色,除可作燃料外,还可以提炼汽油、煤油、焦油等。亦称“褐炭”)。褐藻(藻类植物的一大类,褐色,是海底最主要的藻类,富含碘质和胶质,海带就是供食用的褐藻)。

⒈ 盛东西的器物,圆筒状,底小口大。用陶、瓷、玻璃等制成:水缸。缸子。
⒉ 用砂子、陶土等混合而成的一种质料:缸瓦。缸盆。⒊ 像缸的器物:汽缸。
脏zàng
⒈ 身体内部器官的总称:内脏。五脏六腑。心脏。肾脏。肺脏。脏器。
一类生字组词
腊:là腊八、腊梅、腊肉、寒冬腊月
粥:zhōu腊八粥、白粥、僧多粥
腻:nì油腻、细腻、腻歪、玩腻
咽:yàn 咽气、吞咽、狼吞虎咽、细嚼慢咽
匙:chí汤匙、茶匙、药匙
搅:jiǎo搅拌、搅局、打搅、胡搅蛮缠
稠:chóu 浓稠、稠密
肿:zhǒng肿胀、红肿、肿块、消肿
熬:áo 煎熬、熬夜、熬粥、熬药
褐:hè 褐色、褐土、
缸:gāng水缸、
腊八粥 感觉 沸腾 何况 搅和 资格
可靠 罢了 要不然 猜想 肿胀
惊异 粉碎 总之 染缸 解释 浪漫 奈何
重点词语
【沸腾】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
【浓稠】液体的密度大、浓度高,黏稠。
【有声无力】形容说话声音微弱,做事精神不振。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理解词语
【呻唤】呻吟叫唤。本文指锅子中的腊八粥因受热而发出声音。
【碗盏】碗。
【搅和】混合;掺杂。
【松劲】降低紧张用力的程度。
【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孥】儿子,或指妻和子。
【惊异】惊奇诧异。
【不消说】不必说。
【噗】形容水、气挤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沈从文创作丰富,作品结集约有80多部,其作品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体现了乡村人物特有的风韵与神采。主要作品: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
1.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提到腊八粥,就立刻产生一种
甜甜的腻腻的感觉。这样写起到了一定的强调作用。
2.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八儿欢喜至极。
3.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呻唤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叹气”“呻唤”把熬煮腊八粥的样子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突出了八儿的可爱与嘴馋。
4.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一锅粥当人来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腊八粥的诱人,
1.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八儿等粥和八儿一家人喝粥两件事。
2.八儿美妙猜想中的腊八粥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八儿的什么心理?
八儿猜想栗子稀烂,饭豆肿胀,花生仁儿面面的,枣子大了三四倍,糖放多了会起锅巴。
这种种美妙的猜想,反映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向往,进一步突出了他想快点喝到腊八粥的迫切心理。
3.“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八儿由于个子矮看不到锅中的粥,对腊八粥有许多美妙的猜测,现在妈妈把自己抱起来,终于看见了。禁不住发出一声惊呼。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4.八儿为什么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这里是对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16-17自然段写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想象,现在看到粥的颜色却是黑的,不由得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心里有些许失望。
5.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的情景为什么要略写?
课文略写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
第一部分(1):人人喜爱腊八粥。写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以及怎样煮腊八粥。
第二部分(2-19):八儿等吃腊八粥。写住方家大院的八儿等待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
文章分为几部分?
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叙述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故事,通过对八儿和妈妈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表现了腊八粥的香甜和八儿的可爱、机灵。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等粥这件事详写,喝粥这件事略写。详写等粥,略写喝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可以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
“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这些细腻的描写,使腊八粥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从字里行间跳出来,香喷喷、甜腻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
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
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范例一
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糖醋里脊了,想起酸甜酥脆的糖醋里脊,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把里脊肉洗净切成长条,放适量盐、白胡椒粉、蛋清、放姜汁拌匀,腌制一会儿,然后撒上生粉。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另外用一个锅,放适量番茄酱、白糖、一点清水,煮开后加一点儿淀粉水,煮到汤汁变稠关火,快速倒入炸好的里脊肉拌炒,撒上芝麻就完成了。不要说吃,但是看一眼这色香味俱全的糖醋里脊就让人口水直流了,更不要说大口大口地吃了。
范例二
提起馄饨,有谁不立马咽口水呢 瞧那些可爱的小馄饨在滚开的水里上下翻腾,透过薄薄的皮可以看到里边的肉馅,从腾腾的热气里散发着浓浓的肉香……光是这样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何况是大口大口地吃到嘴里呢
有名无实、有气无力、有恃无恐、
大同小异、大惊小怪
词语归纳:有…无…
大…小…
近义词
合拢——聚拢 叹气——叹息预备——准备
沸腾——鼎沸 惊异——惊奇 搅合——掺合
资格——资历 反抗——抵抗 猜想——猜测
有声无力——精疲力竭
反义词
沸腾——沉寂 整齐——杂乱 浓稠一稀薄
反抗——顺从 清楚——模糊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