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习作:这儿真美 课件 (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习作:这儿真美 课件 (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2 23:5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习作六 这儿真美
写作指导
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和杭州西湖,游览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丽,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写作方法?
《美丽的小兴安岭》




时间顺序
回顾写法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面
海底
海岛
空间顺序
《海滨小城》
大海
沙滩
小城
公园
空间转移顺序
按一定顺序描写
时间顺序
地点转移顺序
空间转移顺序
……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运用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触感
本单元的文章都使用了同一个方法来描写美丽的景色,你们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西沙群岛》)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围绕一个意思写
写作方法总结
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先总写后分写。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
章更具体更生动。
围绕一个意思写。
夏天,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你认为这种写法好不好?为什么?
这种写法虽然抓住了夏天的树木、雾、太阳、野花等景物来描写,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不清楚,不具体,不够吸引人。
对比阅读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这一段把景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非常具体,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迷人,非常吸引人。
通过比较,你觉得怎样才能把景物写清楚,写具体?
只有细致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想把身边的哪处美景介绍给大家? 你打算怎样把你身边的美景有条理地、抓住重点、抓住特点介绍给大家?
交流讨论
习作六 这儿真美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
审题指导
写之前仔细观察,看看这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如:
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盛开 飞舞 狂欢 闪闪发光
漂亮 优美 明朗 静悄悄
粗壮 香甜 清凉 亮晶晶
尽可能用上最近学到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审清内容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美景介绍给别人;
2.仔细观察这个地方的景色特点,运用修辞手法将此处有什么、是什么样子,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
3.试着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审题指导
为写好这个习作,你做了哪些准备?
选择素材
准备一:仔细观察操场后面的小花园,在上学时、课间时、放学时,小花园有什么不一样的景色,记录在日记本上。
准备二:回想假期,去过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和家人朋友说说自己的感受。
准备三:整理日记本,整理积累本,整理收集材料,摘选适合本次习作的好词好句。
06
01
02
05
03
04
花园
果园
田野
小河
学校
……
身边的美景
选材分析
校园一景
开满野花的山坡
家乡的公园
喧闹的街道
仔细观察
抓住特点
融入感情
善于调动所有感官去看、听、摸、闻、尝,从而掌握景物特点。
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写景的同时,要善于融入自己的情感,表现出自己对景物的思念、喜爱、留恋等感情。
写作妙招
离瀑布还很远,我就隐隐约约地听到它那雄浑的声音。起初,像风啸,似海涛,如货车在前方奔驰。渐渐靠近了,轰隆隆的巨响震荡山谷,像万马奔腾,千狮齐吼。
仔细观察
听觉
视觉
花坛前面几米远,便是一座精致的小石桥。桥洞呈半圆形,前面平坦。石桥栏杆用小麻石垒起,石缝间水泥砌接成自然条纹。并镶上各种图案,相当美观。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一阵凉风送来了香气。我们顺着香气划去,只见一片绿色的荷叶在水中摆动。
味觉
感官
关键句
理清顺序
动静结合
写出关键句,并围绕关键句展开。
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如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
描写景物,要写出景物的静态,如:形状、大小、色彩等;也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如:景物形态颜色声音的变化。
开头
主体
结尾
设疑式
开门见山式
……
可以总写这处景物给你留下的印象,介绍景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的环境等。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
抓住景物的特点,充分调动视、听、嗅、触觉等感官,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动静结合,写出独特的感受。
抒情式
发出邀请式
……
结尾力求精练,首尾呼应,突出感受,尽量点题。
总分总
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
写好后自己读一读,修改错别字,然后读给同学听,和同学分享你发现的美景。
在奶奶家的北边,有一片枣树林,那是一个好地方。
春天,枣树发芽了,那嫩嫩的芽儿在灿烂的阳光下格外可爱。等枣树开花的时候,整个小村庄都裹在甜甜的枣花香里了。花香引来了一群群的蜜蜂,枣树林热闹起来。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小朋友在枣树林里捉迷藏,在枣树林里休息,大人们忙着给枣树浇水,希望秋天能摘到红枣子。春天的枣树林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夏天,枣树枝叶茂盛,碧绿的叶子像涂了一层蜡,油光发亮。青青的枣子挂满了枣枝,这时的枣子还不能吃。知了在树上一个劲儿地叫着,许多人在树下乘凉,有的累得睡着了。
那片枣树林
开门见山,引出枣树林。
绿叶、青枣、蝉鸣,夏天的枣树林里有声有色。
春天枣香阵阵,枣树林里的大人小孩各得其乐。
佳作欣赏
秋天,天气有了一丝凉意,枣树林里显得格外漂亮。那红红的枣儿挂满了整个枣树林,枣树的枝条都垂了下来。红枣绿叶,远看就像一棵花树一样美丽。那红红的、大大的枣儿,闪着亮光,只要看上一眼就会让人直流口水。如果摘一个放进嘴里,那脆脆的感觉、甜甜的味道让你一辈子也忘不了。村里的人们开始忙碌起来,要摘枣子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摘枣儿,我们边吃边摘边聊,心里可高兴了。
冬天,白雪飘到枣树林,枝条上挂满了积雪,看上去就像挂满了无数的银条。地上也铺满了积雪,就像铺上了白色的地毯。好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孩子们却不怕冷,跑出家门,奔向枣树林,在枣树下堆雪人、打雪仗,尽情地玩耍、嬉戏。
家乡的枣树林一年四季都美丽,真是个好地方。
秋天的枣树林果实累累,枣儿又脆又甜,着重描写。
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冬天,枣树林里粉妆玉砌,孩子们尽情玩耍。
本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文中作者调动了自己的 、
、 、 等感官,仔细观察枣树林,大量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枣树林的

本文是 结构的,文章是围绕
来写的。
时间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比喻
喜爱之情
总分总
家乡的枣树林是一个
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