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群的数量特征课件(共32张PPT)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1.1种群的数量特征课件(共32张PPT)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12 22:3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1节
主要内容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问题探讨
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宣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
讨论:
1.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对于保护它们有什么意义?
弄清东北豹的数量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问题探讨
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宣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
讨论:
2.调查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对于预测该种群的
发展趋势有什么意义?
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同一物种,无生殖隔离) 生物的全部个体的集合叫作种群。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个体特征年龄
出生
死亡
性别
种群特征
年龄结构
出生率
死亡率
性别比例
种群与个体的关系:
……
……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计算方法:
1.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总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个/m2)
(个/m3)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3)应用:
濒危动物保护、
农田杂草状况调查、
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
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
1.种群密度:
国宝大熊猫由濒危降为易危!
农田杂草状况调查
蝗虫状况调查
捕捞强度调查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3)应用:
濒危动物保护、
农田杂草状况调查、
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
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
1.种群密度:
国宝大熊猫由濒危降为易危!
农田杂草状况调查
蝗虫状况调查
捕捞强度调查
(4)种群密度的意义: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
一定时期的数量。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逐个计数法 —最准确
估算法
黑光灯诱捕法—有趋光性的昆虫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其他方法(P6:生物科技进展)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1)逐个计数法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适用对象:调查分布范围较小、
个体较大的种群。
如调查某山坡上的珙桐(湖北神农架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密度。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2)样方法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00m
100m
①概念: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②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1m
1m
11 13 12 14 1 10 13 30 13
蒲公英
其他植物
(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2)样方法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00m
100m
样方编号 1 2 3 4 5
株数 3 11 8 12 16
1m
1m
该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约为 。
10株/m2
①概念: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②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2)样方法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00m
100m
1m
1m
①概念: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②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③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植物;
可以用于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的密度等。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3)标记重捕法
①概念: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3)标记重捕法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捕获、标记
调查范围为1hm2
放回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3)标记重捕法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调查范围为1hm2
重捕
计算
重捕
捕获、标记
放回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3)标记重捕法
①概念: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②计算公式:
初次捕获并标记数
个体总数
重捕标记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
=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3)标记重捕法
③适用范围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注意的问题:
a.标记方法不能影响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活动。
b.标记不能过分醒目。
c.标志物不易脱落。
d.标志个体需与未标志个体混合均匀后再重捕,保证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e.调查期间一般没有个体迁入和迁出,死亡和出生等。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3)标记重捕法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初捕 32 32
重捕 36 4
例: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的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鼠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144
a.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
为 只/hm2。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3)标记重捕法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个体总数
初次捕获并标记数 X 重捕个体数
重捕标记个体数
=
误差分析:
a.若被标记个体变得更难捕捉,则估算值偏_____;
b.若被标记个体易被捕食,则估算值偏 ;
c.若被标记个体的标志脱落,则估算值偏 ;
d.若因个体间相互接触,未被标记的个体也沾上了标记颜料,则估算值偏____;
e.如果标记的个体因标记过于醒目,易被实验人员发现,则估算值偏____;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逐个计数法
估算法
黑光灯诱捕法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适用范围
有趋光性的昆虫
适用范围
植物或昆虫卵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
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其他方法
红外触发相机、分析粪便、标记声音等
适用范围
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最准确
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即出生率(死亡率)。
2.举例:截至2015年,我国大陆总人口约为13.7亿,2015年出生1655万人,这一年的出生率约为12‰,死亡人口为975万,死亡率约为7‰
3.意义:是决定种群数量(密度)的直接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出生率 种群密度 死亡率
+
-
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即迁入率(迁出率)。
2.举例:春运前后各大城市的人口变化。
3.意义:是决定种群数量(密度)的直接因素。
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增大
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减小
4.与实践的联系:
如果研究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迁入率 种群密度 迁出率
+
-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结构:
(1)概念: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3)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密度)的变化趋势。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结构:
三种类型的年龄结构比较
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 特征 幼年个体 , 老年个体 , 各年龄期个体 数 ,, 幼年个体 ,
老年个体 ,
发展 趋势 出生率___死亡率, 种群密度_____ 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密度 , 出生率___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
图示


比例相当



增大

相对稳定

减小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2.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
雌雄相当型
多见于高等动物
雌多雄少型
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雌少雄多型
多见于营社会生活的昆虫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2.性别比例
(3)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4)与实践的联系: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







一、概念检测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判断下列与种群密度有关的表述是否正确。
(1)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数量就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 ( )
(2)调査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 )
(3)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成正比。 ( )
课堂巩固
×

×
一、概念检测
2. 科技人员为了检验某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猪殃殃的防治效果,随机选3块麦田,在每块田中做对照实验,施药60天后调查猪殃殃的密度。取样方法为每个处理随机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为Im2。调査结果为对照组411.75株/m2, 实验组35.00株/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样方数量过少,面积适当
B.样方面积过小,数量适当
C.杂草株数应为整数,对照组数据有误
D.实验组数据可信,该除草剂施用效果显著
课堂巩固
D
二、拓展应用
1.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为25条。由此估算该池塘中共有鲫 条。
2.下图A、B分别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图,纵轴示年龄,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 口的百分比。据此图可判断,未来人口增长率高 的国家是 。
课堂巩固
B
386
主要内容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