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卷
地 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
目要求。
土壤容重又称土壤假比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 积的比值,与土壤质地、土壤颗粒密度、有机质含量等有关,能反映土壤的松紧程度。下表为我国天山
云杉林下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容重。据此完成1~3题。
指标 土层 (cm) 海拔(m)
1960 2100 2200 2300 2400 2500 2600 2700
容重 /g ·cm 0~20 0.68 0.59 0.59 0.58 0.64 0.57 0.86 0.81
20~40 0.97 0.82 0.74 0.77 0.80 0.78 0.90 1.03
40~60 0.99 0.89 0.88 0.80 0.99 1.22 0.97 1.09
1. 天山云杉林所属的植被类型和影响的主要因素
A.落叶阔叶林热量 B.针叶林热量 C. 落叶阔叶林降水 D.针叶林降水
2. 下列关于天山云杉林下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容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壤容重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0~20cm 土层的土壤容重在2500m 处达到最小
C.40~60cm 土层的土壤容重在2700m 处达到最大
D. 随海拔的增加,林下土层的土壤容重先变小再增大
3. 天山部分草原地区围栏禁牧后土壤容重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A.变大水分下渗量减少 B.变小牲畜践踏减少
C. 变大有机质含量增大 D. 变小地表蒸发加剧
图 1为我国2010-2019年的出生人口数及人口出生率。据此完成4~5题。
高二地理 · 第1页(共6页)
图1
4.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数达到最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妇女生育观念改变 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国家生育政策调整 D.子女养育成本降低
5.近十年人口出生率的变化对我国近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劳动力短缺 B.老龄化加重 C.消费能力下降 D.资本投资减少
图2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中的秘鲁马丘比丘遗址,它是一座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用花岗岩堆砌的巨大 石墙城市,古城海拔2280米,两侧都有高约600米的悬崖。马丘比丘是印加人围绕自然地形塑造建筑的 一个很好的例子,山脊被制成用于建筑的高原,斜坡是使用石壁垒成的梯田。据此,完成6~8题。
6.马丘比丘北部有一个外形浑圆的巨大圣石,推测它经历的地质过程依
次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
B.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固结成岩-风化剥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7.古城两侧的悬崖形成的地质构造最有可能是
A. 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8.与我国南方水田梯田相比,古城石壁垒成的梯田在自然条件上突出优 图2
势是
A.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B.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C.梯田面积大,坡面利用率高 D. 蓄水保墒效果好,土壤肥沃
图3示意某月溴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9~11题。
-1000、 等压线/hP
图3
高二地理 · 第2页(共6页)
9.下列城市与塔斯马尼亚岛的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A. 东京 B.西雅图
C.开普敦 D.布宜诺斯艾利斯
10.图示月份,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较弱 B.东非草原动物开始往南迁徙
B.旧金山森林火险预警级低 D. 尼罗河谷两岸农民开始耕作
11.此时珀斯风向判断正确的是
A.南风 B.东北风
C.西风 D.东南风
“车路协同”是指采用先进技术,全方位实施“人-车一路”之间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充分实现“人 -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的智能道路交通系统。图4为“车路协同”产业
链示意图。完成12~13题。
(
决策执行
芯片、计算平台
域控、线控制动…
感知
雷达、摄像头
高精度地图
基建
电力基础设施
道路建设
智能汽车
协同
智能公路
软件服务
运营
测试
养护
5G
车联网
云计算
通讯系统
)
高二地理 · 第3页(共6页)
12.城市里发展“车路协同”技术可以
① 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③解决城市停车困难问题 A.①②
C.②④
图4
②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④ 改变城市功能分区布局 B.①③
D.③④
13.关于“车路协同”系统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理信息系统为其提供道路规划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C.遥感技术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数据 D.5G 技术负责模拟道路的运行情况
俄中两国元首2023年3月21 日发表联合声明,同意推动新建“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图5研 究及磋商相关工作。这是继2019年投产的“西伯利亚1号”后中俄有望合作的第二大能源项目。据
此完成14~16题。
(
低罗顺
,
阿勒
也
西
村
要
花
力
力量
2
号限
号新
定
方
国
“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示意图
)
图5
14."西伯利亚力量2号"选择的运输方式特点不包括
A.运量大 B.机动灵活 C.连续性强 D.受气候影响小
15. “西伯利亚力量1号”起点在东西伯利亚地区,途经远东,最后把能源输送进我国东北地区。该项 目按卢布与人民币以1:1的比例进行结算,这在能源贸易中,算是头一回彻底的去美元化。下列
关于该项目描述正确的是
A. 能源开采高峰期在冬季 B. 带动西西伯利亚地区能源开发
C. 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 D. 带动沿线城市经济发展
16. “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合作对我国的积极影响是
① 增加就业机会 ②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④解决能源不足问题 ⑤ 改善我国大气环境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⑤
二、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位于四川
省西部,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
(图6)。甘孜州拥有十分丰富的水能、太阳能、风能和
地热资源,清洁能源技术可开发量高达2亿千瓦,是国
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2022年7月8日全球
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 雅砻江柯拉光伏电站在四川
省甘孜州雅江县开工建设。该项目结合当地牧业需
求,将光伏支架增高,光伏组件最低离地高度1.8米, 图6
高二地理 · 第4页(共6页)
满足植被生长需要,保障牛羊放牧空间,实现“牧光”互补。
材料二2023年5月12日凌晨至6时许甘孜州泸定县接连发生4.5级、4.2级、3.0级、4.0 级地震。地震按成因分主要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
(1)甘孜州地震多发,试分析其原因。(4分)
(2)结合光伏和水电的特点,简述如何实现水光互补。(4分)
(3)说明该项目实现“牧光”互补的意义。(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2023年1月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指出,可可西里多年冻土呈现快速退 化状态,并由此诱发大量的热喀斯特地貌发育。热喀斯特地貌可分为2类:热融沉陷和热融滑塌。 可可西里全区共发育热融滑塌1734处,大量的热融滑塌发育在海拔4700米至4800米的丘陵山 区缓坡地带,其中4°至6°的坡面热融滑塌分布最多,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地下冰相对较稳 定,热融滑塌发育较少,极少数分布在5100米以上地区和10°以上的坡面上。同时,由于坡向对地 表热量分布及地下冰赋存条件的影响,对热融滑塌分布影响较大,故发生在北坡及东北坡的较多,
约占总数量的59%。
材料二 当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总数量约为16万个。图7为热融湖形成示
意图。
热融湖塘
(
活动层
)括动层
多
图7
(1)简述热融湖(塘)的形成过程。(4分)
(2)分析可可西里的热融滑塌集中在北坡及东北坡的原因。(4分)
(3)有人建议在热融湖发展水产养殖,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4分)
高二地理 · 第5页(共6页)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地势平坦辽阔、河湖水网密布的苏北地区是国内重要的粮食主产区,2023年盐城市 亭湖区农村改革创新实践“小田变大田”的做法。以前分散为1123块小块田,改革后集中成147 块田。将以往小地块之间的田埂、垄沟整平,拆除了田坎间“沟壑”,水渠和小路得到复垦。
材料二 一度为“谁来种粮"困扰的盐城,近年来形势出现了变化,当地农田成了“抢手货”, 土地流转价格采取了“限价”。2021年,亭湖区率先探索,对种粮达一定条件的家庭农场主,鼓励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区级财政按年缴费40%或2500元定额的标准予以专项奖补。当地出现 了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新种粮大军”初具规模。
(1)分析在“小田变大田”整治前,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多“小田”的原因。(4分)
(2)简述盐城市“新种粮大军”形成的条件。(4分)
(3)说明“小田变大田”对保障粮食安全的积极作用。(6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滑雪是俄罗斯独有的冬季体育项目,也是俄罗斯素有盛名的民族文化之一。俄罗斯 的滑雪文化可以追溯到11世纪,当时俄罗斯的民众就开始利用滑板进行滑雪。自2014年索契冬 奥会后,其滑雪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图8为俄罗斯滑雪场分布示意图。
● 滑雪场所 人山地
图8
材料二 俄罗斯是黑麦的原产区之一,其黑麦种植区地处丘陵地带,多采用横坡垄(麦垄沿 等高线)的方式种植。
(1)归纳俄罗斯滑雪场的空间分布特点。(2分)
(2)试分析影响俄罗斯滑雪场空间分布的原因。(4分)
(3)简述黑麦种植区采用横坡垄种植的好处。(6分)
高二地理 · 第6页(共6页)2023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卷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天山云杉林属于常绿针叶林,位于天山北坡,主要因为天山北坡地处盛行
西风带和来自北冰洋冷空气的迎风坡,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水较为丰富,D 正确。故选 D。
2.C 【解析】读表可知,40~60mm的土层土壤容重在 2500m处达到最大为 1.22,C符合题
意。故选 C。
3.B 【解析】土壤容重主要受到土壤紧实度、土壤结构以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而发生变
化。围栏禁牧的草原地区少了牲畜的踩踏,土壤紧实度变小;加上草原植被的保护,土壤
有机质含量升高,使得土壤容重减小。围栏禁牧后植被恢复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也减小
了地表的水分蒸发。故选 B。
4.C 【解析】看图可知,我国出生人口在 2016年达到最大,这是继 2014年单独二胎政策,
2016年全面二胎政策的影响,在育龄妇女总量下降 500万左右的情况下,出生人口明显增
加,二孩出生占比大幅提升,C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育儿成本增加、妇女生育意愿走低,
这都会使得出生人口减少,A、D错误;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可以提高人口出生率,但是
2010—2019年的医疗水平都较好,不会造成出生人口数量如此大的差异,B错误。故选 C。
5.B 【解析】近十年的人口出生率在 10‰附近,并有走低的趋势,这会使得人口老龄化
加重,B正确;近期劳动力仍然充足,未来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局面,A错误;我国经济
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是有提高,C错误;经济环境改善会吸引投资,投资资本会增
加,D错误。故选 B。
6.A 【解析】材料中提到“花岗岩”和题干提到“外形浑圆”等信息,都指示了马丘比
丘圣石属于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先有岩浆活动侵入形成,在经过地
壳运动抬升出露于地表,经历了外力的风化侵蚀,形成了棱角不分明的风华地貌。故选 A。
7.C 【解析】马丘比丘遗址位于安第斯山脉,这里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不稳定。
岩层受到挤压断裂错位,断层面就形成了两侧的悬崖。故选 C。
8.A 【解析】看图中信息可知,马丘比丘的梯田位于坡度较大的山坡,这里没有我国南
方降水丰富,B错误;图中看出梯田面积不大,C错误;山坡土层较薄,山高坡陡,蓄水
保墒效果差,D错误;该梯田采取的花岗岩堆砌成石壁,可以加大昼夜温差,有利于作物
有机质的积累,A 正确。故选 A。
9.B 【解析】塔斯马尼亚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京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雅图为温
带海洋性气候,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选 B。
高二地理答案 第 1 页(共 3 页)
{#{QQABKQAEogCgAhAAABACQwWwCgAQkhEAAIgGREAYMEIACQNABCA=}#}
10.A 【解析】由图中等压线可知,澳大利亚大陆绝大部分受高压控制,副热带高气压带
位置整体偏北,说明为南半球冬季,为 7月,此时北半球为夏季。亚欧大陆气温高,气压
低,A正确;东非草原的动物七月份向北迁移,B错误;旧金山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分
布区,七月份炎热干燥,此时的森林火险预警级别高,C错误;尼罗河此时为泛滥期,两
岸农民撤退无法耕作,D错误。故选 A。
11.C 【解析】根据近地面风向的判断,珀斯此时吹东北风,C正确。故选 C。
12.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车路协同”技术可以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①正确。
“车路协同”技术需要进行电力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即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②正确。
这一技术是保障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而不是解决停车问题,③错误,也不能改变城市各
功能区的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分区布局影响不大,④错误。故选 A。
13.A【解析】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存储、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可以为“车路协同”系统
提供道路规划,A 正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数据,B错误。遥感技术进
行实时监测,C错误。5G技术负责通讯,不能模拟道路的运行情况,也不属于地理信息技
术,D错误。故选 A。
14.B 【解析】“西伯利亚力量 2号”选择的运输方式为管道运输,管道运输具有运量大、
连续性强、受天气影响小、机动灵活性差等特点,B正确。故选 B。
15.A 【解析】根据材料,“西伯利亚力量 1号”的能源来自东西伯利亚,所以带动的是
东西伯利亚能源的开发,B错误;线路主要途径远东地区,沿线人烟稀少,带动作用不明
显,D 错误;项目结算去美元化,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C错误;项目输送的天然气,
无论从开采量还是消耗量,都是冬季达到一个峰值,A正确。故选 A。
16.A 【解析】“西伯利亚力量 2号”项目只能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缓解能源不足,②④
错误。故选 A。
二、主观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2分
17.(1)理由:当地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不稳定。(4分)
(2)白天,光伏多发,水电少发;晚上,光伏不发,水电多发。(2分)枯水期,光
伏多发,水电少发;丰水期,光伏少发,水电多发。(2分)
(3)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光伏与牧业结合,促进当地牧业向集约型发展;多渠道提
高当地百姓经济收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任答 3点得
6分)
18.(1)冻土消融,地面沉降,形成湖盆;(2分)雨水或融水汇聚,积水成湖。(2分)
(2)北坡及东北坡为阴坡,接收太阳辐射少而导致活动层厚度普遍较浅,在夏季极端
高温的影响下更容易引起活动层底部地下冰的融化及坡体失稳;(2分)阴坡往往积雪较
厚且蒸发量相对较小,土壤湿度大,厚层地下冰更容易发育,因此更有利于热融滑塌的发
育。(2分)
高二地理答案 第 2 页(共 3 页)
{#{QQABKQAEogCgAhAAABACQwWwCgAQkhEAAIgGREAYMEIACQNABCA=}#}
(3)赞同。热融湖发展水产养殖,鱼类品质高,市场需求量大;能够提供一定的就业
岗位;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任答 2点得 4分)
不赞同。热融湖水温低,鱼类生长缓慢;热融湖反复发生冻融,湖泊水位不稳定;热
融湖区域生态脆弱,不适宜进行经济活动。(任答 2点得 4分)
19.(1)当地河湖水网密布,导致耕地分散;不同区域土地质量差异,导致耕地面积破碎;
劳动力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少导致耕施细碎化;城市建设占用导致耕地破碎化。(任答
2点得 4分)
(2)规模化种粮可以取得可观的收入;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支撑;土地流转价格“限价”
保障了种粮收益;相应的补贴政策激发种粮积极性。(任答 2点得 4分)
(3)减少撂荒或闲置土地,提高耕地利用率,保证耕地面积;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利
于提高机械化水平;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提高经济收入,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任答
3点得 6分)
20.(1)整体分布不均,西密东疏;集中分布在东欧平原、大高加索山区、乌拉尔山区、
阿尔泰山区。(2 分)
(2)东欧平原人口密集,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大高加索山等山区地形起伏大,有自
然坡度,滑雪条件好且海拔高气温低,积雪厚度大。(4分)
(3)拦截雨水或雪融水,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减少水分流失;防止因流水冲刷造成
的土壤流失,能够固定土壤;可以减少雨水或雪融水对土壤侵蚀而造成的有机质减少,保
障了土壤肥力。(6分)
高二地理答案 第 3 页(共 3 页)
{#{QQABKQAEogCgAhAAABACQwWwCgAQkhEAAIgGREAYMEIACQN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