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4 + Cl2 CH3Cl + HCl
B.CH2=CH2 + Br2CH2BrCH2Br
C.CH3 Cl+ Cl2 CH2Cl2+ HCl
D.CH2Cl2+ Cl2 CHCl3+ HCl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究“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通过观察产生气体的快慢,来反映试剂反应速率的大小,从而探究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容量瓶、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和“0”刻度;使用前水洗后滴定管还需润洗,而容量瓶不需要润洗
C.油脂皂化反应后的反应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并搅拌后出现分层,则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在下层
D.只用溶液就可鉴别出稀盐酸、NaOH溶液、溶液、溶液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6NA
B.的溶液中含有的的数目为2NA
C.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NA
D.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4.下列有机物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且浮于水面的是 ( )
A.苯 B.溴苯 C.硝基苯 D.乙醇
5.科技改变世界,材料改变生活。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航天器上广泛使用的铝合金和镁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
B.人造血管的原料中尼龙、涤纶、塔氟纶和桑蚕丝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3D打印技术最新研究的超高速高温烧结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稀土永磁材料是电子通讯技术中的重要材料。稀土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B.乙烯和甲烷不能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C.乙醇与钠反应比相同条件下水与钠的反应要缓和
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7.下列化学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试剂
A 鉴别CH2=CH2与SO2 品红溶液
B 鉴别CO2与SO2 澄清石灰水
C 除去CH4中的CH2=CH2 溴水
D 除去CH2=CH2中的SO2 NaOH溶液
A.A B.B C.C D.D
8.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相当一段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和浓硝酸作用,其现象分别为
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
C.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 D.无现象、红色沉淀、显黄色
9.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分离提纯所选用的试剂及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分离方法
A I2(H2O) 乙醇 萃取、分液
B CO2(SO2) 澄清石灰水 洗气
C Zn(Cu) 稀硫酸 过滤
D 乙醇(水) 生石灰 蒸馏
A.A B.B C.C D.D
10.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2Cl2表示的物质无同分异构体,一定是纯净物
B.已知二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9 种,则八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C.碳原子数不超过10的所有烷烃中,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共有4种
D.异戊烷和2-甲基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O2可与CO2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
B.SiO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电池
C.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
D.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
二、填空题
12.按下列要求填空:
(1)分子式为_______,有____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2)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种。
(3)化合物是一种取代有机氯农药DDT的新型杀虫剂,它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 (写结构简式)。
13.Ⅰ.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类型较多,将下列反应归类(填序号).
① 乙烷在空气中燃烧 ②苯与氢气在镍作用下加热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⑤由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⑥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 ⑦工业制乙醇⑧苯与足量氯气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六氯环己烷⑨甲苯生成 2,4,6-三硝基甲苯(烈性炸药 TNT)。其中
(1)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加聚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苯的__________ (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可以证明苯环上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苯的四溴代物有 _______________种
(2)苯乙烯一个分子中,最多有 ___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14.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
A.CH2=CHCOOH和CH2=CH(CH2 )4 COOH B.12C60和石墨 C.和 D.35Cl和37Cl E.乙醇和乙二醇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
(2)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
(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5)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体,也不是同素异形体,但可看成是同一类物质的是________。
15.丙烯酸乙酯是一种食品用合成香料,工业上可以用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产品为原科进行合成(如图):
(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
(2)有机物B含有的官能团为___。A与B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下列试剂可以用来鉴别有机物A和B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氯化钠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溴水 D.碳酸钠溶液
(4)久置的丙烯酸乙酯自身会发生反应生成,该反应类型是____。
16.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属于不同的关系,请将有关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①正戊烷和异戊烷②和③金刚石与石墨④和⑤氕、氘与氚⑥与⑦乙醇()和甲醚()⑧和
(1)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
(2)属于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
(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
(4)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
(5)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
17.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O3
B.C和C
C.CH3CH2CH2CH3 和CH3CH(CH3)CH3
D. 和
E.和
(1)_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___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
(3)_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4)_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________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18.(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的条件,并配平方程式)
①实验室制乙炔____;
②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____;
③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氯取代产物____;
(2)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3)CH(CH3)C(CH3)3
①若A是单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则该单烯烃可能有____种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
②若A是炔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则该单烯烃可能有____种结构;
③C5H12O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类且能被氧化成醛的有____种。
19.(1)写出N2的结构式:________。
(2)写出1,2-二溴乙烷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3)写出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4)已知0.2mol液态肼(N2H4)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128 kJ的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加成反应为碳碳双键等不饱和键的原子上直接加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取代反应为有机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详解】A.该反应为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为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故正确B;
C.该反应为一氯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故C错误;
D.该反应为二氯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D
【详解】A. 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反应生成S、二氧化硫和水,可利用产生黄色沉淀时间比较反应速率,而可溶于水,测定不精确或实验装置较复杂,不易控制,故A错误;
B. 容量瓶没有“0”刻度,滴定管使用前需润洗,而容量瓶不需要润洗,故B错误;
C. 高级脂肪酸钠的密度比水小,故硬质酸钠在上层,水溶液在下层,故C错误;
D. NaHCO3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二氧化碳产生,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NaHCO3 溶液与AlCl3溶液发生彻底双水解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NaHCO3 溶液与 NaAlO2溶液反应有沉淀产生,现象均不同,故可以鉴别,故D正确;
答案选D。
3.D
【详解】A.的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分子中含有5个共价键,则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5NA,故A错误;
B.溶液的体积未知,则不能计算出溶液中含有的的数目,故B错误;
C.的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分子中含有10个中子,则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则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故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A.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且浮于水面,故A符合题意;
B.溴苯不溶于水,但是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但在下层,故B不符合题意;
C.硝基苯不溶于水,但是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但在下层,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醇与水互溶,混合后不会分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A.铝合金和镁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
B.尼龙、涤纶、塔氟纶均为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
D.稀土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故D正确;
故选B。
6.C
【详解】A.中,只有-COOH一种官能团,故A错误;
B.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烷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鉴别乙烯和甲烷,故B错误;
C.乙醇中羟基上的H不如水中的H活泼,乙醇与钠反应比相同条件下水与钠的反应要缓和,故C正确;
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H的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CH2=CH2没有漂白性,与品红不反应,可以鉴别两者,A正确;
B.CO2和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鉴别,B错误;
C.CH4和溴水不反应,也不溶于溴水,CH2=CH2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可以用来除去CH2=CH2,C正确;
D.CH2=CH2与NaOH溶液不反应,也不溶于NaOH溶液,SO2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可以用来除去SO2,D正确;
故选B。
8.C
【分析】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经足够长的时间后,完全水解为葡萄糖后渗透到袋外水中,而淀粉酶属于高分子留在袋内,遇浓硝酸变性显黄色。
【详解】①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经足够长的时间后,完全水解为葡萄糖后渗透到袋外水中故碘水不显蓝色;
②葡萄糖是小分子渗透到袋外水中,袋内无葡萄糖故新制Cu(OH)2加热有黑色沉淀;
③淀粉酶属于蛋白质是高分子留在袋内,遇浓硝酸变性凝结显黄色;故选:C。
9.D
【详解】A.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A不正确;
B.CO2、SO2都能与Ca(OH)2发生反应,不能用于除去CO2中混有的SO2,B不正确;
C.稀硫酸能与Zn反应,而与Cu不反应,不能用于除去Zn中混有的Cu,C不正确;
D.乙醇中混有少量水,加入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高沸点的氢氧化钙,然后通过蒸馏操作,可将乙醇与杂质分离,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A.二氯甲烷,可以看作两个氯原子取代了甲烷中的两个氢原子,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其分子中四个氢原子等效,所以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将二氯丁烷(C4H8Cl2)分子中的氢原子数、氯原子数互换,可得到八氯丁烷(C4H2Cl8),丁烷有10个H原子,其中2个H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形成丁烷的二氯代物,八氯代物可以看作C4Cl10中的10个氯原子,其中2个氯原子被2个氢原子代替形成,两者是等效的;二氯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可得到八氯代物也有9种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烷烃分子中,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具有镜面对称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该烷烃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在碳原子数n≤10的所有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分别是:甲烷、乙烷、2,2-二甲基丙烷以及2,2,3,3-四甲基丁烷,故C正确;
D.2-甲基丁烷和异戊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为同种物质,故D错误;
答案选D。
11.B
【详解】A. Na2O2可与CO2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A不符合题意;
B. SiO2不导电,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但光电池的主要成分是硅B,符合题意;
C. 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C不符合题意;
D. 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1) C10H20O 9
(2)4
(3)、-CHO、-OH
【详解】(1)根据结构简式计算各原子个数,其分子式为C10H20O,六元环两支链位于对位,关于支链连线对称,有9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2)的一氯代物有4种,分别是氯原子取代在甲基、甲基连接的碳、甲基的邻位碳、甲基的间位碳上。
(3)化合物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醛基、羟基,结构简式分别是、-CHO、-OH。
13. ⑥⑨ ①④ ② ⑤ ②③⑦⑧ 邻 三 16
【分析】Ⅰ根据有机反应类型分析出每种反应的反应类型。
Ⅱ.(1)假设苯环上碳碳键是单双键交替结构,得出苯的邻二溴代物几种结构,假设苯环上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得出苯的邻二溴代物几种结构;苯的四溴代物按照同分异构的书写进行分析。
(2)苯环中原子共平面,乙烯结构共平面,碳碳键可以旋转。
【详解】Ⅰ① 乙烷在空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②苯与氢气在镍作用下加热是加成反应,又叫还原反应;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加成反应;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氧化反应;⑤由氯乙烯制聚氯乙烯是加聚反应;⑥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是取代反应;⑦工业制乙醇是乙烯和水反应,是加成反应;⑧苯与足量氯气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六氯环己烷是加成反应;⑨甲苯生成 2,4,6-三硝基甲苯(烈性炸药 TNT)是取代反应;
(1)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⑥⑨;故答案为:⑥⑨。
(2)属于氧化反应的是①④;故答案为:①④。
(3)属于还原反应的是②;故答案为:②。
(4)属于加聚反应的是⑤;故答案为:⑤。
(5)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②③⑦⑧;故答案为:②③⑦⑧。
Ⅱ.(1)苯环上碳碳键若是单双键交替结构,则苯的邻二溴代物有两种结构;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可以证明苯环上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苯的四溴代物有三种,三个溴相邻(),有一条对称轴,则四溴代物有两种(、);四个溴原子相对;故答案为:邻;三。
(2)苯乙烯一个分子中,苯环中原子共平面,乙烯结构共平面,因此最多所有原子都共平面即16个;故答案为:16。
【点睛】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主要分析三个溴在相邻,分析是否有对称轴,再根据四个溴原子的位置再分析。
14. D A B C E
【分析】含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相称为同系物;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CH2=CH-COOH和CH2=CH(CH2 )4 COOH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4个“CH2”原子团,故互为同系物;
B.12C60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
D.35Cl和37Cl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
E.乙醇和乙二醇都属于醇类,结构中的羟基数目不相等,分子式不同,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体,也不是同素异形体;
(1)互为同位素的是35Cl和37Cl,故答案为D;
(2)互为同系物的是CH2=CH-COOH和CH2=CH(CH2 )4 COOH,故答案为A;
(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12C60和石墨,故答案为B;
(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和,故答案为C;
(5)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体,也不是同素异形体,但可看成是同一类物质的是乙醇和乙二醇,故答案为E。
15.(1)CH3CH2OH
(2) 为碳碳双键、羧基
(3)CD
(4)加聚反应
【分析】丙烯酸乙酯由丙烯酸和乙醇经过酯化反应得到,故A为CH3CH2OH,B为CH2=CHCOOH。乙烯与水加成反应得到A,故M为H2O。
(1)
根据分析,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2)
B为CH2=CHCOOH,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丙烯酸乙酯由丙烯酸和乙醇经过酯化反应得到,方程式为:;
(3)
A. 乙醇与丙烯酸均能溶于氯化钠溶液,不能鉴别;
B. 乙醇和丙烯酸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鉴别;
C. 乙醇与溴水互溶但不反应;丙烯酸中含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可以鉴别;
D. 乙醇与碳酸钠溶液互溶,丙烯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鉴别;
故选CD。
(4)
丙烯酸乙酯生成聚丙烯酸乙酯,发生了加聚反应。
16. ④ ⑥ ③⑧ ②⑤ ①⑦
【分析】①正戊烷和异戊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都是U元素的不同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
③金刚石与石墨都是C元素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④和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2个“CH2”,二者互为同系物;
⑤氕、氘与氚,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都是H元素的不同核素,三者互为同位素;
⑥与都是水,二者是同一物质;
⑦乙醇()和甲醚()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⑧和都是O元素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详解】(1)由分析可知,互为同系物的是④;
(2)由分析可知,属于同一物质的是⑥;
(3)由分析可知,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③⑧;
(4)由分析可知,互为同位素的是②⑤;
(5)由分析可知,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①⑦。
17. B D A C E
【分析】A.O2和O3是氧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B.C和C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互为同位素;
C.CH3-CH2-CH2-CH3 和CH3-CH(CH3)-CH3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两种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
D. 和 都含有1个苯环、侧链都为烷烃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E.和是分子组成相同、结构相同的同种物质。
【详解】(1)由分析可知,B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B;
(2)由分析可知,D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故答案为:D;
(3) 由分析可知,A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A;
(4) 由分析可知,C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C;
(5) 由分析可知,E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故答案为:E。
18. CaC2+2H2O→Ca(OH)2+C2H2↑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Cl2+HCl 5 1 4
【分析】(1)①实验室用碳化钙和水制取乙炔;
②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苯酚的酸性弱与碳酸,会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③在光照条件下,甲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反应原理类似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取代的是甲基上的氢原子,苯环不变;
(2)①根据烯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
②根据炔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炔烃存在C≡C三键的位置;
③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它的同分异构体中,经氧化可生成醛,该有机物属于醇,且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上含有2个氢原子,确定C5H12的同分异构体,-OH取代C5H12中甲基上的H原子。
【详解】(1)①实验室用碳化钙和水制取乙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②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苯酚的酸性弱与碳酸,会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方程式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③在光照条件下,甲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反应原理类似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取代的是甲基上的氢原子,苯环不变,方程式为:+Cl2+HCl;
(2)①根据烯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该烷烃的碳链结构为,5号碳原子上没有H原子,与相连接T原子不能形成碳碳双键,能形成双键位置有:1和2之间;2和3之间;3和4之间,3和6之间,4和7之间,故该烃共有5种结构;故答案为:5;
②根据炔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炔烃存在C≡C三键的位置,该烷烃的碳链结构为,所以能形成三键位置只有:1和2之间,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
③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它的同分异构体中,经氧化可生成醛,该有机物属于醇,且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上含有2个氢原子,确定C5H12的同分异构体,-OH取代C5H12中甲基上的H原子,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H3)4C,当烷烃为CH3CH2CH2CH2CH3,-OH取代甲基上的H原子有1种结构,当烷烃为(CH3)2CHCH2CH3,-OH取代甲基上的H原子有2种结构,当烷烃为(CH3)4C,-OH取代甲基上的H原子有1种结构,C5H12O的同分异构体中可以氧化为醛的醇有4种,故答案为:4。
19. CH2BrCH2Br CH2=CH2+H2O CH3CH2OH N2H4(l)+2H2O2(l) = N2(g)+4H2O(g) ΔH=-640 kJ/mol
【分析】(1)N2是共用三对电子。
(2)1,2-二溴乙烷,有两个碳,两个溴,每个溴连在一个碳原子上。
(3)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
(4)已知0.2mol液态肼(N2H4)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128kJ的热量,则1mol液态肼(N2H4)反应放出640 kJ的热。
【详解】(1)N2是共用三对电子,因此N2的结构式:;故答案为:。
(2)1,2-二溴乙烷,有两个碳,两个溴,每个溴连在一个碳原子上,再根据碳原子4个价键填氢原子个数,因此其结构简式:CH2BrCH2Br;故答案为:CH2BrCH2Br。
(3)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其化学方程式: CH2=CH2+H2O CH3CH2OH;故答案为:CH2=CH2+H2O CH3CH2OH。
(4)已知0.2mol液态肼(N2H4)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128kJ的热量,则1mol 液态肼(N2H4)反应放出640 kJ的热,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l)+2H2O2(l) = N2(g)+4H2O(g) ΔH=-640 kJ·mol 1;故答案为:N2H4(l)+2H2O2(l) = N2(g)+4H2O(g) ΔH=-640 kJ·mol 1。
【点睛】热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考试中常考题型,这类题型比较简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