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10: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10: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7 15:0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时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
考点聚焦
考点1 状元实业家张謇
1.人物简介: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
2.创业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了维护中国利益,发展本国工商业,张謇提出“__实业救国________”,创办了一系列企业。
3.发展概况:甲午中日战争后,张謇在家乡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到顶峰。一战后,由于列强的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最后大生纱厂被吞并。
考点2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时期 特点 原因
洋务运动至清末 民族工业萌芽 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甲午战争后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 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___黄金时代_______” ①内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②外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夕  民族工业凋谢、萎缩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②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侵略。③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官僚资本的压迫
特别提示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制、排挤和打击。
考点3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交通 轮船、火车这两种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
近代通讯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__有线电报_______
近代大众传媒 1872年,在上海创办了《__申报______》;1897年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文化生活的变迁 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社会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废止 ( http: / / www.21cnjy.com )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跪拜礼,代之以__握手______、鞠躬礼;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考点4 近代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
1.科技简表
代表人物 侯德榜 詹天佑
主要贡献  制出纯碱,撰写《制碱》一书,发明“___侯氏制碱法_________”  设计“人”字形路轨、修建___京张铁路_______,1909年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地位  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化学家  杰出的桥梁、铁路工程师
2.思想简表
人物 魏源 严复
生活经历  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参加过抗英战争  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他以很大震动
主张  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批判闭关锁国  认为要救国,只有效仿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目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自强保种,救亡图存
作品  《_____海国图志_______》  译著《__天演论________》
3.近代教育
(1)洋务运动时期,创立了新式学堂___京师同文馆_______。
(2)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京师大学堂_______,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3)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1905 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4.文学艺术成就
类别 人物 作品
文学 鲁迅  《__狂人日记____》《孔乙己》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郭沫若  《屈原》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美术 徐悲鸿 《愚公移山》
音乐 聂耳  代表作品《___义勇军进行曲_____》
冼星海  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
特别提示
鲁迅的小说为现代又学奠定了基础,杂又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空前高度。
拓展提升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特征?
(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2)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3)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而重工业发展缓慢,集中于沿海沿江城市,而广大内地非常薄弱。
(4)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2.魏源与严复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
都是清代爱国进步思想家,都主张改革现状。
(2)不同点
①阶级属性不同:魏源是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严复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②魏源主张的代表作是《海国图志》,严复主张译著的《天演论》影响较大。
③基本思想: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军事科技,改革现状,抵抗侵略。严复主张效仿西方,推行维新政策。
应用示例
例1 [呼和浩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厂矿,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力和原料,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在此情况下,1899年5月,坐落在江苏南通的大生纱厂建成投产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因为纱厂的主人,是五年前夺魁的状元张謇。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未曾有过。在张謇的经营下,大生纱厂不断发展,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纱厂发展更加迅速。但好景不长,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倾销棉花和棉织品,大生纱厂被迫削价销售,逐渐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1)依据材料分析张謇弃官从商的背景和目的,概述一战期间和大战结束后大生纱厂不同命运的主要原因。
(2)大生纱厂的最后命运说明了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1)问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能力。第(2)问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情感升华,得出结论:帝国主义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主要敌人,民族工业要发展必须推翻帝国主义统治。
[答案] (1)背景:《马关条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掠夺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目的:发展民族工业,挽救民族危机。主要原因:帝国主义忙于大战,无暇控制和剥削中国;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又加强了对中国的剥削。
(2)说明:帝国主义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主要敌人,民族工业要发展必须推翻帝国主义统治。
例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刚刚过去的2011辛卯,是辛亥百年,入世十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则有一百七十年之久。在这段难以尽说的历史中,我们民族从悲痛与屈辱、困惑与反思,走向了光荣与梦想,其中不可回避的内容之一,是我们与世界的“对话”。
对话无疑包括文化上的。其状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让人想起《千万次地问》这首歌。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大量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观念、制度、主张,寻找自强和现代化的道路,这叫“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但是,西方国家却并没有等量地引进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价值和价值观。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中国之于西方,这叫“可是你却并不在意”。
结果是,我们的生活“半盘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化”。剪头发,穿西服,用电脑,打手机,过情人节、圣诞节,送巧克力、玫瑰花。喝的是人头马,学的是数理化,看的是《阿凡达》,逛的是东南亚,没有谁再之乎者也,长袍马褂。这叫“我已经变得不再是我”。然而世界并没有因此变得像中国,也没有因为中国而产生文化上的巨变或质变,这叫“可是你却依然是你”。
这未免让人不爽,尤其是在成为政治大国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大国以后。因此不能不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不能走出去?为什么我们没能像汉代、唐代、宋代那样,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化大国”?骂帝国主义搞文化侵略是没有用的。
没人强迫你看好莱坞,吃麦当劳,穿牛仔裤,也没人拦着你卖炸酱面、狗不理,所以这事恐怕赖不到别人头上,得从自身找原因。
——易中天《“文化入世”与“文化航母”》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学习西方造船制炮的先进技术以“自强”,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材料中的“剪头发”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你为“我们的文化不能走出去”找出一条自身原因。
[答案] (1)洋务运动。
(2)清朝统治结束,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颁布剪辫令。
(3)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族守成心理、缺乏冒险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