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专题1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1专题1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0-26 18:0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脱分化再分化①无菌
②营养:
③光照等外界条件
④植物激素: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有机物 无机盐 水分遮光一定的光照芽发育成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排列疏松而无规
则,高度液泡化的
呈无定形状态的薄
壁细胞如:胡萝卜的形成层、菊花幼茎段、月季的花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①②③④⑤融合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B原生质体A去壁去壁植物A细胞植物B细胞诱导融合再生出细胞壁杂种细胞脱分化 (细胞分裂)愈伤组织再分化杂种植株植物
组织
培养植物
细胞
融合植物
体细胞
杂交蝴蝶兰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资料1 兰花因高雅美丽而深受人们喜爱。
兰花常用分根法和种子进行繁殖。在兰花的
常规繁殖中,遇到的
难题是:用分根法繁
殖速度缓慢,不利于
新品种的推广;用种子
繁殖又很困难,因为
兰花的种子十分微小,
胚很纤弱,种子几乎
没有储藏营养物质,
在发芽过程中很容易夭折。 资料2 科学家应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
培育出的三倍体无子西瓜,具有无子、
含糖高、口感好等特点。
但因其不结种子,
每年必须用四倍体和
二倍体西瓜杂交培育
种子,不仅增加了生
产成本,也给无籽西
瓜的普及带来困难。 资料3 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有500多种。
受害的植物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和花卉,
如水稻、小麦、棉花、马铃薯、油菜、大蒜、
苹果、枣、唐菖蒲、兰花等。而且没有有效的
防治办法,只能拔除病株,造成很大的经济损
失。
病毒多集中在种子、老叶等器官中,在幼
嫩的器官和未成熟的组织中较少,在分生区几
乎不含病毒。概念:
1.微型繁殖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①繁殖率高,可大批量生产
②保持亲本的一切优良性状
③不受自然生长季节的限制
④培养周期短
⑤取材少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植物
(也叫快速繁殖技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优点:1.微型繁殖
2.作物脱毒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1)材料: (2)方法:无病毒
的茎尖等脱毒苗植物的分生区(茎尖)--无病毒或极少1.微型繁殖
2.作物脱毒
3.神奇的人工种子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技术:
原理:
结构:
优点:
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
人工薄膜:加入适量无机盐、有机碳源等养分,
农药、抗生素、有益菌及生长调节剂等组织培养细胞全能性与天然种子比:
①解决某些作物繁殖力低、结子困难、发芽率低问题
②保持优良品种遗传特性
③不受气候、季节、地域的限制,时间短,占地少与试管苗比:有人工薄膜保护,方便地贮藏和运输?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正常
植物花药实质是花粉细胞培养愈伤
组织 单倍体幼苗 脱分化再分化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处理1.单倍体育种 (1)方法: (2)优点:花药的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染色体加倍选择优良品种种子纯合体选优 自交花药离体培养→P高杆抗病
DDTT×矮杆感病
ddttF1高杆抗病
DdTt配子DTDtdTdtDTDtdTdtDDTTDDttddTTddtt↓↓↓↓↓↓↓↓↓↓纯合体秋水仙素处理→ ↑
需要的矮抗品种第1年第2年举例单倍体育种:利用高杆抗病DDTT和矮杆感病ddtt
品种培育矮杆抗病ddTT品种单倍体幼苗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后代稳定遗传,都是纯合体;正常
植物花药实质是花粉细胞培养愈伤
组织 单倍体幼苗 脱分化再分化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处理1.单倍体育种 (1)方法: (2)优点:花药的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染色体加倍选择优良品种种子纯合体选优 自交植物的单倍体应用于育种,其最主要的优势不包括( )。
A.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B.直接显示突变表型而被选择
C.通过诱导能产生纯合体
D.能产生较高的突变频率D 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1.单倍体育种
2.突变体的利用 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得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促其发生突变,诱导分化成植株,筛选对人们有利突变体,进而培育新品种

品种外植体愈伤组织 多种
突变体 筛选脱分化再分化诱变处理3、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植物组织培养4、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细胞融合植物组织培养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种类:
2.技术: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等.植物的组织培养----愈伤组织细胞培养转基因细胞
杂种细胞
茎尖、根尖等分生区
花药(花粉)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丛芽或胚状体 工厂化
生产药物人工种子转基因植物
杂种植物
作物脱毒
单倍体育种
微型繁殖、根植物体诱变处理突变细胞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突变体的利用+
人工薄膜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另外一些应用 :
a. 拯救濒危植物;
b. 提供食品制作的原料;
c.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也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无菌、温度
营养条件: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有机酸等
植物激素:
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胚状体或丛芽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条件光工厂化
生产药物人工种子 微型繁殖
突变体的利用
转基因植物
杂种植物
作物脱毒
单倍体育种、根植物体转基因细胞
杂种细胞
茎尖、根尖等分生区
花药(花粉)诱变处理突变细胞过程应用原理(基础)植物细胞全能性(概念、原因、表达条件、 )适宜(1)增大减小植物
克隆
技术

植物
组织
培养0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D例1:03江苏 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
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
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
胚状结构典例精析例2:右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示意图。据图回答:1)步骤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2)步骤②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
_____________.
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
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
是___________ ,其中步骤④相
当于_____,步骤⑤相当于_____
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
活力的原生质体 酶解法 聚乙二醇(PEG)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组织培养
脱分化再分化例2:右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示意图。据图回答: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
新的杂种植株。使____________
能够在新的植物体上有所表现,
其根本原因:
5)从理论上讲,杂种植株的育性
_____。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方法
能否实现?_____。并说明理由:

因此,这项研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
种方面的重大意义在于:
.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杂种植株获得了双亲的遗传物质 可育不能因为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
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1、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是指 ( )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B.嫁接
C.营养繁殖
D.植物组织培养
2、科学工作者把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分离出来,将单个细胞放入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的特点是 ( )
A.彼此性状相似 B.变异频率较高
C.单倍体 D.都是纯合子
课堂演练3.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养或生产( )
A.食品添加剂
B.无病毒植物
C. 人工种子
D.前三项都是
4.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C.人工种子的培育
D.“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
5、马铃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办法是(  )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B.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
C.利有芽尖进行组织培养
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6.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A.有丝分裂 B.分化
C.减数分裂 D.全能性
7.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含24条染色体)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问:(1)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不断分裂后形成的不规
则的细胞团,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
中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营养物质。
(2)要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类激素。
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小分子有机物细胞分裂素植物生长素(3)愈伤组织分化是指愈伤组织形成芽和根,再由芽发育成叶和茎。这一过程必须给予光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供试管苗生长发育。
(4)试管苗的细胞核中含_____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
(5)培育成的试管苗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
叶绿体 24AB、aB、Ab、ab
现在已有胡萝卜、芹菜、柑橘、咖啡、棉花、玉米、水稻、橡胶等几十种植物的人工种子试种成功,但由于成本较高,中国尚未应用于生产。 植物组织培养大量生产紫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