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虽有嘉肴》导学单

文档属性

名称 20《虽有嘉肴》导学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6 17:3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虽有嘉肴》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掌握几种文言字词的学习方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学法指导】
朗读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 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熟读课文,给加点字的注音。
佳肴(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嘉肴: 旨:
译文:
2.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
译文:
3.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是故: 困:
译文: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自反: 自强:
译文:
5. 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6.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学学半: 其:
译文:
三、分析课文,质疑解难
1.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2. 读完本文,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给你怎样的启示?
3. 你还了解《学记》中的其他有关学习的内容吗?
四、梳理归纳, 盘点提升
几种文言现象:
1. 古今异义
虽有至道(古义: ;今义: )
不知其旨也(古义: ;今义: )
虽有至道(古义: ;今义: )
教然后知困(古义: ;今义: )
教学相长也(古义: ;今义: )
2.通假字
《兑命》曰:“学学半。” 兑:
【知识链接】
《礼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重要文献,全书共收集论文49篇,大多成文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由汉代哲学家戴圣选编成书。无论从理论的重要性和流传的广泛性上说,这本《礼记》都远远超过由戴圣之兄戴德所选编的另一本称作《大戴礼记》的选集。《礼记》是“四书五经”中的一“经”。《礼记》对包括冠礼、婚礼、燕射礼(交往礼)、丧礼、祭礼这五大礼作了全面的规范,使传统的中国社会中的人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有“礼”可循。除了“礼”,文集还收集了多篇有重要理论价值的文献。《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最富哲学和伦理思想的文献,它提出了影响中国社会二千多年的社会伦理和人生修养理论。宋代哲学家朱熹将这两篇文章抽取出来作为单行本与《论语》、《孟子》一起列为“四书”,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性教材。《礼记》在重视“礼”与“乐”的同时,还重视“学”。《礼记》一书记载了大量的有关先秦的典章、礼制、文物以及儒家的治国理想,对于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和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伦理、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虽有嘉肴》达标单
【达标测试】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虽有嘉肴( ) (2)不知其旨也( )
(3)虽有至道( )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5)教然后知困( ) (6)然后能自反也( )
(7)然后自强也( ) (8)教学相长也( )
(9)学学半( )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古义:( ) 今义:( )
(2)不知其旨也 古义:( ) 今义:( )
(3)虽有至道 古义:( ) 今义:( )
(4)教然后知困 古义:( ) 今义:(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翻译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翻译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翻译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翻译
(5)故曰:教学相长也。
翻译
(6)《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翻译
4.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作业布置】
1.能正确解释文言词语意思,熟练翻译课文。
2.推荐学习
《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
(1)尊师重道。《学记》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了“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一方面,《学记》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又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君主对自己的教师也不能按一般臣下对待,即“当其为师,则弗臣也。”以示尊师之礼。另一方面,《学记》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技巧。
(2)藏息相辅。《学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学记》指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最后达到虽离开师友而信仰不移的目的。
(3)长善救失。《学记》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即或贪多务得,或片面狭窄;或把学习看得很容易而浮皮潦草,或把学习看得很难而止步不前。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措施。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