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清贫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清贫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3 10:2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清贫
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5年,因叛徒的出卖,被捕牺牲。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
2.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理解“清贫”的内涵,感受方志敏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及坚定的革命志向。
整体感知
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朗读课文,体会方志敏的品质和志向。
筹集 矜持 被俘 金镯 威吓
裤裆 企望 彼此 褂子 船坞
我会认
他们于是被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
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走吧!”
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体会:弯腰弓背是没骨气的表现,可见这两个国民党士兵为了金钱完全不顾及自己的人格,形象地体现了他们贪婪的品性。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体会:方志敏的话表现了他崇高的革命理想、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同时也包含了对国民党的轻视与不屑。
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啊!
体会:国民党士兵相信“我”没有钱但还是不甘心,表现了他们贪婪和偏执的本质。
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地说:“走吧!”
体会: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国民党士兵无比失望的心理。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总结全文,是对全文的升华,起揭示文章中心的作用。清贫会使革命者体会到劳苦大众生活的艰难,懂得怎样为劳苦大众谋生存,从而使他们与劳苦大众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有困难的时候,劳苦大众就会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战胜困难。所以说“清贫”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法宝。
一、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方志敏的清贫?
(1)敌人翻遍方志敏全身,只找到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2)方志敏的家里只有几套旧衣服,再无其他财物。
示例:“清贫”指贫困而有节操。方志敏以“清贫”为题,表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即无论革命事业处于何种困境,始终坚持信念,不彷徨、不动摇、不退缩。
二、谈谈你对“清贫”的理解。
对方志敏“家底”的补充叙述有什么表达作用?
作者运用了讽刺的语气,既讽刺了两个国民党兵无耻的企图,也对国民党高官及当时的一些富豪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此时此刻你对“清贫”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
清贫是最伟大的财富,清贫是一种信念,清贫是一种品德修养,清贫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传统,清贫是实现自我的根本保证。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运用设问时需注意:一是设问是自问自答,要求问句和答句要贴切,不能答非所问;二是设问句应用在描写、议论、抒情的前面,以提醒读者,引起下文;三是设问要用在节骨眼儿上,不需要强调时,就不要问。
写法点拨
《清贫》虽然只是方志敏同志的自述,但是它反映了我们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闪闪发光的思想和崇高的品质,这种高贵品质是我们今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文章主旨
1.根据课文填空。
本文通过描写方志敏被俘的时候,敌人对其进行搜身的故事,表现出了方志敏的( ),同时也表现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者的( ),反映了革命者们( )、( )的优秀品质。
拓展训练
作业:
1.积累词语
舍己为公 大公无私
鞠躬尽瘁 克己奉公
2.搜集关于“清廉”的古诗句,摘抄下来。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