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圆的周长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程序
一、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这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周长的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并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及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圆的周长的测量和圆周率及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古时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感受古人丰富的数学知识,并初步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个直径不同的圆形卡片、线、直尺、计算器。
四、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借助实物演示,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独立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主要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参与猜想、讨论、验证,在合作与交流中分析、推理从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愿意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意识。
教法
学法
化曲为直
实际操作
直观演示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
五、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自主探索,建立模型
解释运用,巩固新知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你们知道老奶奶走一圈运动了多少米吗?
绕圆形花坛走一圈的路程实际上就是圆形花坛的周长
圆的周长
自主探索,建立模型
拿出准备好的学具:
0
1
2
3
4
绕绳法
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绕绳法
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绕绳法
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绕绳法
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绕绳法
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绕绳法
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绕绳法
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0
1
2
3
4
绕绳法
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滚动法
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0
1
2
3
4
测量出不同直径的圆的周长吧!
小圆 中圆 大圆
直径
周长
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呢?
圆的直径总是和周长成正比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
★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π(读pài )表示。
祖冲之
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早西方国家一千多年就找出了圆周率,并将它精确到了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在数学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圆周率兀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π=3.1415926535…,在小学阶段取它的近似值为3.14.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讨论:求圆的周长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圆周长公式:
C=πd C=2πr
三、解释运用,巩固新知
基 础 练 习
综 合 练 习
开 放 练 习
课 始 问 题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通过这堂课,你们获得了什么吗?
[ 总结 ]不仅要关注本课的知识重点,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的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谢谢!
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