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OH溶液中通入氯气:2OH-+Cl2==Cl-+ClO-+H2O
B.氨气与盐酸反应:NH3+HCl==NH4++Cl-
C.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D.将稀硝酸滴在铁片上:Fe+2H+==Fe2++H2↑
2.某澄清透明溶液,当溶液呈强酸性时,有气体放出,当溶液呈强碱性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Ba2+、NO3-、S2
B.、Fe3+、Cl-、ClO-
C.K+、Ca2+、Br-、HCO3-
D.Na+、Al3+、S2 、CH3COO-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Fe B.Al2(SO4)3 C.SO2 D.NH3
4.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大雾天气用汽车远光灯照射前方常出现明亮光路
C.铁刀生锈只发生氧化反应
D.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戴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
5.某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Na+、Mg2+、Fe3+、SO42-、CO32-、Cl-中的几种离子,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2)取少量溶液,滴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足量硝酸钡溶液,有沉淀生成;充分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生成。
(3)再取少量(1)中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
A.该混合物一定是NaCl和Na2SO4 B.该混合物一定是NaCl和MgSO4
C.该混合物可能是MgSO4和Na2CO3 D.该混合物可能是FeCl2和Fe2(SO4)3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2H++2Cl-Cl2↑+Mn2++H2O
B.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2H++2OH-=2H2O
C.醋酸洗涤铜器表面的碱式碳酸铜:Cu2(OH) 2CO3+4H+=2Cu2++CO2↑+3H2O
D.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 3(胶体)+3H+
7.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一组是
A.硫酸钡 氯化钠 B.二氧化碳 蔗糖
C.饱和食盐水 氯气 D.石墨 铁
8.pH=1的某溶液X中含有NH4+、Al3+、Ba2+、Fe2+、Fe3+、CO32-、SO42-、SO3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忽略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X中一定含有NH4+、Al3+、H+、Fe2+、SO42-
B.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Cl-
C.沉淀H为Al(OH)3、BaCO3的混合物
D.若溶液X为100 mL,产生的气体A为44.8 mL(标准状况),则X中c(Fe2+)=0.06 mol·L-1
9.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CO3在熔融状态下:NaHCO3 = Na+ + H+ +
B.加热NaHSO4至熔化:NaHSO4 = Na+ + H+ +
C.Al2(SO4)3溶于水中:Al2(SO4)3 = 3Al3+ + 2
D.FeCl2溶于水中:FeCl2 = Fe2+ + 2Cl-
10.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铁制菜刀生锈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11.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MgSO4=Mg+2+SO
B.Ba(OH)2=Ba2++OH-
C.Al2(SO4)3=2Al3++3SO
D.NaHCO3=Na++H++CO
12.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氯气:
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KClO3+ 6HCl(浓)=KCl+3Cl2↑+3H2O
③2KMnO4+ 16HCl(浓)=2KCl+2MnCl2+ 5Cl2↑+ 8H2O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③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
A.6:5:6 B.1 :3:5 C.1:1:1 D.1:6:10
二、填空题
13.分别向胶体中逐滴加入下列各种液体,将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
(1)蒸馏水_________;
(2)溶液________;
(3)溶液_________;
(4)蔗糖的水溶液________;
14.已知反应:①SO2+H2O=H2SO3;②2SO2+O2=2SO3;③SO2+2H2S=3S↓+2H2O。
(1)上述反应中SO2做还原剂的是___,SO2做氧化剂的是___。
(2)反应③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
(3)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生成无色的Mn2+,此反应中___失去电子,___被还原。
15.(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ⅰ.NH4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下列8种物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淀粉溶胶 ②锌 ③氧化铁 ④碳 ⑤盐酸 ⑥苛性钠 ⑦碳酸钙 ⑧氢氧化铜悬浊液
ⅰ.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ⅱ.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属于胶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其中_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被________,_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则该元素被______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__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
16.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颜色相近,某同学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探究二者的性质。
(1)向少量红棕色的Fe2O3粉末,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_____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可观察到___________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写反应基本类型)。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___色,即制得Fe(OH)3胶体。该实验不能用自来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取另一只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向其中加入 ImL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与制得的Fe(OH)3胶体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该实验可用来区别___________。
(5)取(3)中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加深,说明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过量稀硫酸,边滴边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17.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
(2)SO3属于酸性氧化物,SO3与足量KOH溶液反应__________;
(3)Na2CO3 属于弱酸强碱盐, Na2CO3与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
(4)Ba(OH)2溶液和Na2SO4溶液_________。
18.(1)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
H2O2+2Fe2++2H+ =2Fe3++2H2O
H2O2+2Fe3+ =2Fe2++O2↑+2H+
(1)在以上反应中Fe2+ 实际上起着_________作用,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2)I2也与Fe2+一样发生上述类似反应,类比(1)在下面填入配平的合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H2O2+I2=2HIO______________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3)在H2SO4和K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2O2,放出大量的无色气体,溶液呈棕色,并可以使淀粉变蓝。有学生认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I2+O2↑+2H+,这个方程式正确吗?__________。若正确,理由是(若认为不正确,该步不必作答)___________。若不正确,原因是(若认为正确,该步不必作答)__________________,并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若是离子反应,写出离子反应式,没有离子反应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9.现有以下7种物质:①Na、②Na2CO3溶液、③液态HCl、④熔融的KNO3、⑤CO2、⑥Fe (OH)3胶体、⑦NH4Cl固体。(按要求填空)
(1)能导电的电解质有_______(填序号)。
(2)将②逐滴滴入③中,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将⑤通入②中,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0.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次氯酸钠是最普通的家庭洗涤中的“氯”漂白剂和消毒剂。已知“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在清洗卫生间时,若将“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会发生氯气中毒事件。请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老师新买的漂白粉没有保存说明书,请你为漂白粉设计一份保存注意事项(不超过20个字):_____________,漂白粉久置后其成分除CaCl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固体粉末含Cl-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铁酸钠(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对自来水进行消毒、净化。高铁酸钠可用氢氧化铁和次氯酸钠在碱性介质中反应得到,请补充并配平下述离子方程式Fe(OH)3+Cl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3+H2C2O4+H2SO4 =2ClO2↑+K2SO4+2CO2↑+2H2O
①请用双线桥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KClO3+H2C2O4+H2SO4 =2ClO2↑+K2SO4+2CO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当生成1 mol ClO2分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③Cl2和ClO2均能将电镀废水中的CN-氧化为无毒的物质,自身被还原为Cl-,则ClO2和Cl2相同质量时,ClO2的消毒能力是Cl2的___________倍。
(5)ClO2在工业上的一种生产工艺如图所示:
请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Cl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因此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A正确;
B、HCl是强电解质,需要拆写成离子,即NH3+H+=NH4+,故B错误;
C、醋酸是弱酸,不能拆写,故C错误;
D、稀硝酸和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应是Fe+4H++NO3-=Fe3++NO↑+2H2O,故D错误。
答案选A。
2.C
【详解】A.酸性溶液有沉淀生成和NO气体产生,碱性溶液无白色沉淀,且离子之间不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强酸性时,H+、Cl-、ClO-反应生成氯气,强碱性时,有红褐色沉淀Fe(OH)3和NH3生成,故B不符合题意;
C.强酸性时,有CO2气体放出,强碱性时,OH-与HCO3-生成CO32 ,CO32 与Ca2+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生成,离子之间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
D.Al3+、S2 不共存,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B
【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
【详解】A. Fe虽然能导电,但它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错误;
B. Al2(SO4)3是盐,不管是水溶液还是熔融液,都能导电,是电解质,正确;
C. S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导电离子来自亚硫酸,属于非电解质,错误;
D. NH3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导电离子来自一水合氨,属于非电解质,错误。
答案为B。
4.C
【详解】A.明矾中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杂质功能,因此明矾可用作净水剂,故A正确;
B.雾是胶体,大雾天气用汽车远光灯照射前方常出现明亮光路,故B正确;
C.铁刀生锈是铁和氧气、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空气中悬浮物,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D
【详解】取少量溶液,滴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足量硝酸钡溶液,有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充分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Cl-;再取少量(1)中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沉淀生成,说明Mg2+、Fe3+中至少有一种存在,则溶液中肯定不存在CO32-,另外溶液中还可能含有Na+,因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只有Fe3+、SO42-、Cl-或Na+、Mg2+、SO42-、Cl-等物质的量时满足电荷守恒式,即该混合物可能是FeCl2和Fe2(SO4)3或MgSO4和NaCl,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D
【分析】A选项中电荷不守恒;B项没有化为最简整数比;C项醋酸是弱酸。
【详解】A、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4H++2Cl-Cl2↑+Mn2++2H2O,故A错误;
B、 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H++OH-=H2O,故B错误;
C、醋酸是弱酸,要保留化学式,故C错误;
D、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 3(胶体)+3H+,故D正确。
答案选D。
7.A
【解析】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电离出阴阳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据此解答。
【详解】A. 硫酸钡和氯化钠均是盐,属于电解质,A符合;
B. 二氧化碳和蔗糖均不能自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非电解质,B不符合;
C. 饱和食盐水是混合物,氯气是单质,二者均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不符合;
D. 石墨和铁均是单质,二者均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不符合;答案选A。
8.C
【分析】pH=1的溶液为强酸性溶液,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不会存在CO32-、SO32-离子;加入过量硝酸钡生成沉淀,则该沉淀C为BaSO4,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生成气体A,则A只能是NO,说明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离子,则一定为Fe2+离子,溶液B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沉淀F只为Fe (OH) 3,生成气体D,则D为NH3,说明溶液中含有NH4+离子;溶液E中通入CO2气体,生成沉淀H,则H为Al (OH) 3,E为NaOH和NaAlO2,说明溶液中含有Al3+离子,再根据离子共存知识,溶液中含有Fe2+离子,则一定不含NO3- 离子和SO32-离子,那么一定含有SO42-离子,那么就一定不含Ba2+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Fe3+和Cl-,以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A、依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有NH4+、Al3+、Fe2+、SO42-和H+,故A正确;
B、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和Cl-,故B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H为Al(OH )3,BaCO3与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钡,易溶于水,故C错误;
D、生成气体A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Fe2++NO3- +4H+=3Fe3++NO↑+2H2O,产生的气体A为44.8mL,物质的量为:0.002mol,故n( Fe2+ )= 0.006mol,c(Fe2+)==0.06mol/L, 故D正确;
故选C。
9.D
【详解】A.NaHCO3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NaHCO3=Na+ +,A错误;
B.加热NaHSO4至熔化,NaHSO4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NaHSO4 = Na+ +,B错误;
C.Al2(SO4)3溶于水中:Al2(SO4)3 =2Al3+ +3,C错误;
D.FeCl2溶于水中生成亚铁离子和氯离子,FeCl2 = Fe2+ + 2Cl-,D正确;
答案为D。
10.C
【详解】A.金属铜和氧气、二氧化碳、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该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2价,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2价,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铁制菜刀生锈,即Fe→Fe2O3,该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3价,O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2价,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是因为碳酸钙能和酸反应,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C符合题意;
D.铝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该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3价,O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2价,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C
【详解】A.硫酸镁电离出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电离方程式为MgSO4=Mg2++SO,A错误;
B.氢氧化钡是二元强碱,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B错误;
C.硫酸铝电离出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C正确;
D.碳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D错误;
答案选C。
12.A
【分析】制取的氯气质量相等,则制取的氯气物质的量相等,假设制取的氯气都是1mol,根据氯气和转移电子之间关系式计算转移电子数之比。
【详解】制取的氯气质量相等,则制取的氯气物质的量相等,假设制取的氯气都是1mol,
①生成1mol氯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1mol×2×[0-(-1)]=2mol;
②中生成1mol氯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
③中生成1mol氯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
三个方程式中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之比=2mol::2mol=6:5:6。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明确氯气和转移电子关系即可解答,注意②中氯气一部分来自于氯酸根离子,为易错点。
13. 无明显现象,因为水不会使胶体聚沉,也不会与发生反应,即不会影响胶体的稳定性 胶体聚沉,因为中的带负电荷,所以加入溶液后胶体发生聚沉 胶体先聚沉后沉淀溶解,因为中的带负电荷,当向胶体中逐滴加入溶液时,先发生聚沉,后与沉淀发生反应,使溶解 无明显现象,因为蔗糖分子不带电,也不与发生反应
【详解】(1)因为水不会使胶体聚沉,也不会与发生反应,所以加入蒸馏水,无明显现象,故本题答案为:无明显现象,因为水不会使胶体聚沉,也不会与发生反应,即不会影响胶体的稳定性。
(2)因为中的带负电荷,所以加入溶液后胶体发生聚沉,故本题答案为:胶体聚沉,因为中的带负电荷,所以加入溶液后胶体发生聚沉;
(3)因为中的带负电荷,当向胶体中逐滴加入溶液时,先发生聚沉,后与沉淀发生反应,使溶解,故本题答案为:胶体先聚沉后沉淀溶解,因为中的带负电荷,当向胶体中逐滴加入溶液时,先发生聚沉,后与沉淀发生反应,使溶解;
(4)因为蔗糖分子不带电,也不与发生反应,故本题答案为:无明显现象,因为蔗糖分子不带电,也不与发生反应。
【点睛】胶体常见的性质如下:(1)丁达尔现象;(2)布朗运动;(3)电泳现象;(4)聚沉;
14.(1) ② ③
(2)2:1
(3) SO2 KMnO4
【解析】(1)
②中反应前SO2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反应后生成SO3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反应中SO2中 S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③中SO2、H2S中硫元素化合价分别为+4、-2,反应后生成硫单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中SO2中 S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故此处依次填:②、③;
(2)
反应③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均为S,其中有2个S是由H2S中硫酸素化合价升高得到,为氧化产物,有1个S是由SO2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为还原产物,故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2:1;
(3)
由题意知,KMnO4转化为Mn2+,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SO2被氧化,失去电子,故此处依次填:SO2、KMnO4。
15. NH4NO3=NH+NO H2SO4=2H++SO ②④ ⑤ ① ③⑥⑦ I 氧化 Fe 还原 KI FeCl3
【详解】(1) ⅰ.NH4NO3为盐,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4NO3=NH+NO;
ⅱ.H2SO4为强酸,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
(2)①淀粉溶胶由颗粒在1~100nm的淀粉分散到水中形成的胶体;
②锌为金属单质;
③氧化铁熔融状态时能导电,为电解质;
④碳为非金属单质;
⑤盐酸为HCl的水溶液;
⑥苛性钠的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化合物;
⑦碳酸钙属于盐,为电解质,化合物;
⑧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铜颗粒大于100nm,属于悬浊液;
ⅰ.属于单质的是②④;ⅱ.属于溶液的是⑤;ⅲ.属于胶体的是①;ⅳ.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⑥⑦;
(3)2FeCl3+2KI=2FeCl2+2KCl+I2中I原子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Fe原子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16.(1) Fe2O3+6HCl=2FeCl3+3H2O 黄色
(2)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FeCl3+3NaOH=Fe(OH)3↓+3NaCl 复分解反应
(3) 红褐 自来水中含有带电微粒,使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
(4) 一条明亮的光路 胶体和溶液
(5) 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 电泳 先生成红褐色沉淀,接着生成的红褐色沉淀逐渐溶解,最终又得到棕黄色的溶液 胶体由于聚沉形成红褐色沉淀,然后发生中和反应产生Fe2(SO4)3和水,故最终沉淀溶解又得到棕黄色的溶液
【解析】(1)
向少量红棕色的Fe2O3粉末,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生成FeCl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反应后得到的为FeCl3的黄色溶液。
(2)
取FeCl3溶液滴入几滴NaOH溶液,发生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可观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
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反应原理为:Fe3++3H2OFe(OH)3(胶体)+3H+,由于自来水中含有带电离子,使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现象,因此该实验不能用自来水。
(4)
取另一只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向其中加入 ImL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与制得的Fe(OH)3胶体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观察到一条明亮的光路,这是丁达尔效应,该实验可用来区别胶体和溶液。
(5)
①将制得的Fe(OH)3胶体装入U形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加深,说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过量稀硫酸,边滴边振荡,首先会看到胶体由于聚沉形成红褐色沉淀,然后发生中和反应产生Fe2(SO4)3和水,故最终沉淀溶解又得到棕黄色的溶液,发生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H)3+3H2SO4=Fe2(SO4)3+6H2O。
17. Fe2O3+3H2SO4=Fe2(SO4)3+3H2O SO3+2KOH=K2SO4+H2O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Ba(OH)2+Na2SO4=BaSO4↓+2NaOH
【详解】(1)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2)三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过量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三氧化硫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3+2KOH=K2SO4+H2O;
(3)Na2CO3 属于弱酸强碱盐,能与强酸反应生成新盐、水和二氧化碳,则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4)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SO4=BaSO4↓+2NaOH。
18. 催化剂 2H2O22H2O+O2↑ 2HIO+H2O2=I2+2H2O+O2 2H2O22H2O+O2↑ 不正确 O元素和I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没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违背电荷守恒原理) H2O2+2I-+2H+=2H2O+I2 2H2O22H2O+O2↑
【详解】(1)把两个反应方程式叠加起来,得出:2H2O2=2H2O+O2↑,Fe2+反应前后质量没变,因此作催化剂,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根据上述分析,I2与Fe2+发生类似反应,HIO和H2O2反应,其反应方程式:HIO+H2O2=I2+H2O+O2,两式相加得到:2H2O2 2H2O+O2 ↑;
(3)氧化还原反应既有化合价的升高也有化合价的降低,或者既有电子的失去也有电子的得到,此反应方程式只有化合价的升高,没有化合价降低,故不正确,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和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O2+2I-+H+=2H2O+I2,根据(2)的信息,I2作催化剂,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2H2O2 2H2 O+O2↑。
19.(1)④
(2)
(3)
【详解】(1)能导电的物质:固体:金属、石墨;水溶液:酸、碱、盐;熔融:碱、盐、金属氧化物,电解质的类别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故能导电的电解质有:④熔融的KNO3,答案为:④;
(2)将碳酸钠溶液逐滴滴入液态HCl中,碳酸钠的量开始比较少,氢离子是完全过量的,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为:;
(3)将二氧化碳通入到碳酸钠溶液中,反应会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案为:。
20. ClO-+Cl-+2H+=Cl2↑+H2O Ca(ClO)2 密封、避光、干燥地方保存,避免受潮、与酸性物质接触 CaCO3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原固体中含有Cl- 2Fe(OH)3+3ClO-+4OH-=+3Cl-+5H2O 1 2.6 2NaClO3+SO2+H2SO4=2NaHSO4+2ClO2
【详解】(1)“84消毒液”中NaClO具有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下能氧化“洁厕灵”中Cl-生成Cl2,二者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
(2)漂白粉为氯气与冷的消石灰反应的产物,其中有效成分为Ca(ClO)2;漂白粉中含有Ca(ClO)2,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HClO,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则保存漂白粉时,应密封、避光、干燥地方保存,避免受潮、与酸性物质接触;漂白粉久置过程中,Ca(ClO)2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HClO、CaCO3,HClO见光分解生成HCl,HCl与CaCO3反应生成CaCl2,因同时有HCl挥发,所以最终还会有CaCO3剩余;检验Cl-可利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检验该固体中含有Cl-的具体操作为: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原固体中含有Cl-,故答案为:Ca(ClO)2;密封、避光、干燥地方保存,避免受潮、与酸性物质接触;CaCO3;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原固体中含有Cl-。
(3)用氢氧化铁和次氯酸钠在碱性介质中反应得到高铁酸钠的反应中,氢氧化铁被氧化为高铁酸钠,则次氯酸钠被还原为氯化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守恒可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OH)3+3ClO-+4OH-=+3Cl-+5H2O;
(4)①2KClO3+H2C2O4+H2SO4 =2ClO2↑+K2SO4+2CO2↑+2H2O中Cl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至+4,C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至+4,因此用双线桥表示为;
②当生成1 mol ClO2分子时,则有1mol NaClO3得到1mol e-生成ClO2;
③当有67.5g ClO2生成Cl-时,转移电子为×5=5mol,当有67.5g Cl2生成Cl-时,转移电子为×2=1.9mol,ClO2的消毒能力是Cl2的=2.6倍;
(5)根据题给流程图,NaClO3和SO2在H2SO4酸化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lO2,其中NaClO3是氧化剂,还原产物为ClO2,回收产物为NaHSO4,说明生成硫酸氢钠,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SO2+H2SO4=2NaHSO4+2ClO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