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园地三(第3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园地三(第3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3 11:5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三(第3课时)
1.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3.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1.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新课导入
1.教师:我们在学校里已经学习过很多字、词,还能用这些字、词造句,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又积累了哪些字、词或者句子呢?请你来说一说吧!
学生分享。
教师:请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字、词或者句子。
2.教师:原来同学们不但善于发现新的字、词、句,还热爱学习。现在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在“展示台”板块中,可以积累哪些字、词、句吧。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学习制作积累卡。
1.教师:读一读词语和句子,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可以查字典。(出示课件。)
2.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相互纠正读音。
3.小组合作,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
(1)教师:把“展示台”的词语和句子读给伙伴听,小组成员互相评价。(2)教师:你能给这些词语和句子分分类吗?
学生:两字词语都是自然界的事物,四字词语都与春天有关,最后一句话是关于读书的名言。
(3)教师:我们还可以从哪里积累这样的词句呢?
学生:书籍、网络、电视剧、生活中……
4.教师板书总结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内容,讲究分类,坚持积累。
5.布置作业,制作积累卡。
教师:把你在课内外积累的词语和句子制作成积累卡吧!还可以配上插图哟!
【设计意图】学生在阅读所积累的词句、分享发现、学习制作积累卡的活动中,加强了对这些词语、句子的认识和理解,有效提高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二)探究二: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1.教师:请借助拼音读一读《小儿垂钓》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多读几遍。
2.教师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全诗。
3.请学生再次读古诗,要求读出诗的节奏。
4.借助课本中的插图,读懂诗意。
(1)教师:同学们,在读这首古诗的时候,你有哪些没有读懂的地方呢?
学生:“蓬头”“垂纶”是什么意思?
(2)教师: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借助插图的方式来理解古诗中难懂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
蓬头:头发乱得像蓬草,形容小孩的样子可爱。
垂纶:指钓鱼。“纶”是钓鱼用的丝线。
莓台: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
借问:打听问路。
不应人:不回应人。
(3)教师:请你结合古诗内容及插图说一说这首诗中的“小儿”在干什么。
学生:钓鱼。
5.教师:在读诗的过程中要注意重读“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语调要轻一些,读出对垂钓小儿的喜爱之情。
6.教师:请你说一说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可爱、淘气。
7.熟读成诵,拓展阅读。
(1)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全班一起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2)教师:通过学习这首诗,看到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有很多,下面老师给大家推荐两首诗。
所 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 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设计意图】积累古诗,需要初步理解古诗大意。通过学生提出的疑问,了解学生对诗意理解的程度。学生通过借助课文插图和查字典的方式来理解难懂的词语。引导学生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最后背诵诗歌。最后拓展其他描写儿童的古诗,从一篇到多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三)探究三:品读《王二小》。
1.品读故事。
(1)教师:自主阅读《王二小》,思考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机智勇敢。
(2)指名朗读,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
2.体会情感。
(1)教师:在文章中画出描写王二小机智勇敢的语句。
(2)教师:请你读一读这些语句,要读出王二小的机智勇敢,读出对杀害王二小的敌人的痛恨。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制作了积累卡,交流了课内外积累的词句,积累了古诗《小儿垂钓》。还阅读了故事《王二小》,感受到了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课后任务
1.制作词、句积累卡。
2.背诵古诗《小儿垂钓》,给爸爸妈妈讲一讲《王二小》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