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八上历史单元提优精测卷: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附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度八上历史单元提优精测卷: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附详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8 14:46:10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初中历史八上单元提优精测卷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考试时间:60分钟;整理改编:qshxy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25题,共50分)
1.历史上,台湾曾“三离两回”祖国怀抱,第三次离别是在1949年。其原因是
A.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 B.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插手台湾事务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
2.毛泽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是在庆祝哪一次战役胜利后写的?2-1-c-n-j-y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歌曲《再见了,大别山》再现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由时的壮举,渲染了重回大别山激动难舍的心情。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进攻 D.战略决战
4.徐州“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接江淮,北扼齐鲁”,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徐州地区的著名战役是
A.渡江战役??? ? B.淮海战役??? ?
C.辽沈战役??? ? D.台儿庄战役
5.“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其中“陪都”是( )
A.广州 B.武汉 C.重庆 D.南京
6. 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的一次战略行动,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A.“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D.“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7.毛泽东的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天翻地覆”的含义是指人民解放军( )【出处:21教育名师】
A.解放南京 B.挺进大别山
C.转战陕北 D.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8.1948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唯听天命而已。”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节节胜利
C.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
D.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
9.识图析图是历史学系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根据示意图有效信息判断,该战役是( )
A.淮海战役B.渡江战役C.辽沈战役D.平津战役
10.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进行不懈武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请将下列四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11.小明在百度搜索工具栏中输入:“关门打狗、锦州、林彪”等词,他研究学习的战役应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2.下图为毛泽东与蒋介石1945年在重庆拍摄的两人一生中唯一的单独合影,他们这次见面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是21教育网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决定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C.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签署《双十协定》
13.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4.“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此时集结在泰州的人民解放军正在准备什么战役?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平津战役
15.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请你根据三幅图片,确定一个研主题

A.全面内战爆发 B.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
C.战略大决战 D.百万雄师过大江
16.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标志着战略反攻的全面展开 B.为战略决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C.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实现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7.中华民国37年,人民军队班长董存瑞舍身炸敌碉堡,用年轻生命为部队的前进开辟了道路。当时人民军队的名称是( )www.21-cn-jy.com
A.工农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新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18.某同学到图书馆查阅解放战争时期的资料,可供参考的是
A.《台儿庄战役示意图》 B.《百团大战形势图》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形势图》 D.《朝鲜战争》纪录片
19.“时间:1948年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这是小明同学对某战役知识的梳理,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是
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B.解放了东北全境
C.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20.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资料卡片,请为这张卡片选择合适的题目
A.孟良崮上火如潮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大军合力战淮海 D.百万雄师过大江
21.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一片船只结束。”请问“一片船只”指的是21cnjy.com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2.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可以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四月小 二十三日 星期六。”作为历史记录,它已定格为永恒。由此记录,你能想到的是2·1·c·n·j·y
A.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B.日军攻占南京,开始大屠杀
C.抗战胜利,南京光复
D.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23.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支援前线所经过的战线一,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次战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4.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期1: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www-2-1-cnjy-com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缺乏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
25.从历史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请观察以下三幅图片并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影响。21·cn·jy·com
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D.表明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已经垮台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问答题(26题9分,27题12分,28题6分,29题13分,30题10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来源:21cnj*y.co*m】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请举一例发生在这三年里的历史事件。(2分)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历史时期?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胜利的标志是什么?(3分)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1分)标志着什么?(1分)?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承派恩来到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惠然偕临,则重要的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则赖之!”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发生于何时?(4分)
(2)蒋介石一定要求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3分)
(3)毛泽东赴渝谈判是为了什么?(3分)
(4)毛泽东等“赴渝”与蒋介石等“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达成了什么文件?(2分)
28.(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二

重庆谈判的老照片 内战时期全国经济状况图表
(设战前工农业产量为100%)
材料三 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版权所有:21教育】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5月1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怎样才能“挽救祖国的危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作用。(2分)21·世纪*教育网
(2)根据材料二中的老照片,指出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代表是谁。(2分)
(3)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29.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21*cnjy*com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材料四: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21*cnjy*com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行动?取得了哪些成果?(3分)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1分)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1分)
(4)请问这三大战役有何意义?(2分)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1分)
(5)通过以上探究,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得到哪些启示?(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泽东
材料二: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摘自《扬子晚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
(2)材料二描写的是哪场战役的场景?(1分)
(3)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3分)有何历史意义?(2分)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3分)
2014-2015学年度初中历史八上单元提优精测解析卷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
考试时间:60分钟;整理改编:qshxy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25题,共50分)
1.历史上,台湾曾“三离两回”祖国怀抱,第三次离别是在1949年。其原因是
A.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 B.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插手台湾事务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造成海峡两岸现状的原因。台湾问题是我国内政问题,是由于在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败逃台湾造成的,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海峡两岸的交往
2.毛泽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是在庆祝哪一次战役胜利后写的?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说明了这首诗是为渡江战役胜利而写的。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3.“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歌曲《再见了,大别山》再现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由时的壮举,渲染了重回大别山激动难舍的心情。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了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进攻 D.战略决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略进攻,因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把战场转向国统区。故答案选C。21cnjy.com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4.徐州“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接江淮,北扼齐鲁”,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徐州地区的著名战役是
A.渡江战役??? ? B.淮海战役??? ?
C.辽沈战役??? ? D.台儿庄战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战役的史实。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徐州地区的著名战役是淮海战役,因为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的。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5.“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其中“陪都”是( )
A.广州 B.武汉 C.重庆 D.南京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中的史料出自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文,重庆是中国在抗战时期的陪都。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6. 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的一次战略行动,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A.“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D.“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挺进中原。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撕毁了“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反对进攻,全面内战爆发。内战第一年,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先后打退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向南强渡黄河,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建立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们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7.毛泽东的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天翻地覆”的含义是指人民解放军( )
A.解放南京 B.挺进大别山
C.转战陕北 D.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文中的诗句出自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翻地覆”的含义就是指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8.1948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唯听天命而已。”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节节胜利
C.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
D.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知识,通过时间:“1948年”,以及阅读材料,我们可判断出当时蒋介石的心态很消极,出现这一心态的原因是: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节节胜利,故答案选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识图析图是历史学系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根据示意图有效信息判断,该战役是( )
A.淮海战役B.渡江战役C.辽沈战役D.平津战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知识,通过分析地图,我们可看出该图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这一重大事件指的是渡江战役,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10.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进行不懈武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请将下列四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1928年4月,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队伍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在井冈山会师,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南京解放于1949年4月23日,据此分析可知正确的先后顺序为②①③④,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下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长征
11.小明在百度搜索工具栏中输入:“关门打狗、锦州、林彪”等词,他研究学习的战役应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文中的关键字眼“锦州”“林彪”就已经告诉我们,掌上小明研究学习的战役是辽沈战役,因为锦州是辽沈战役的重要战场,林彪是辽沈战役的指挥官。故答案选A。2-1-c-n-j-y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2.下图为毛泽东与蒋介石1945年在重庆拍摄的两人一生中唯一的单独合影,他们这次见面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出处:21教育名师】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决定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C.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签署《双十协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文已经指出了该图即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是1945年在重庆拍摄的,当时,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去重庆同国民党谈判,双方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是签署了《双十协定》。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13.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的知识,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1949年、北平完全解放”等关键词的分析,我们可得到:在平津战役中北平和平解放,故答案选B。21教育网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14.“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此时集结在泰州的人民解放军正在准备什么战役?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平津战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渡江战役有关知识。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江西省的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渡江作战,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当时正在这千里战线上。故选B。www-2-1-cnjy-com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15.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请你根据三幅图片,确定一个研主题

A.全面内战爆发 B.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
C.战略大决战 D.百万雄师过大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第一幅图中的“沈阳、锦州、47万余人”可以知道此次战役指的是辽沈战役;从第二幅图中的“张家口、北平、新保安”可以知道此次战役指的是平津战役;从第三幅图中的“双堆集、碾庄、徐州”可以知道此次战役指的是淮海战役,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
16.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标志着战略反攻的全面展开 B.为战略决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C.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实现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渡江战役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片信息的准确获得,从图片的信息“合肥”“长江”“南京”来判断,这里指的是渡江战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渡江战役
17.中华民国37年,人民军队班长董存瑞舍身炸敌碉堡,用年轻生命为部队的前进开辟了道路。当时人民军队的名称是( )
A.工农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新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找出关键词民国37年是公元几年,即可知发生的事件是哪一时期。题文要求选出当时人民军队名称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37年为1948年,当时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故人民军队的名称为人民解放军,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21*cnjy*com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18.某同学到图书馆查阅解放战争时期的资料,可供参考的是
A.《台儿庄战役示意图》 B.《百团大战形势图》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形势图》 D.《朝鲜战争》纪录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内战烽火·挺进大别山
19.“时间:1948年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这是小明同学对某战役知识的梳理,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是
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B.解放了东北全境
C.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里的“时间:1948年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告诉我们,此次战役就是辽沈战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辽沈战役的历史影响是解放了东北全境,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
20.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资料卡片,请为这张卡片选择合适的题目
A.孟良崮上火如潮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大军合力战淮海 D.百万雄师过大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卡片里的“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可以知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准确识记,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内战烽火·挺进大别山
21.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一片船只结束。”请问“一片船只”指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渡江战役的相关史实。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是1919—1949年,而共产党是1921年建立的。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指的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游船成立的这件事;“到一片船只结束”这的是1949年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建立新中国取得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故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22.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可以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四月小 二十三日 星期六。”作为历史记录,它已定格为永恒。由此记录,你能想到的是
A.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B.日军攻占南京,开始大屠杀
C.抗战胜利,南京光复
D.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国纪元与公元纪元的换算。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元,用民国纪元就不容易知道事件发生的年代,所以需要换算成公元纪元。下面是一种快速换算的方法:我们假设民国元年(1912年)的前一年(1911年)为民国0年,在民国0年(1911年)的基础上换算出民国多少年或公元哪一年。其方法是:已知公元××××年,换算该年为民国多少年,则公式为公元××××年-1911年=民国××年;已知民国××年,换算成公元××××年,则公式为公元××××年=民国××年+1911年。这种方法换算出的结果不需再加或再减一年,一步就可得出所要换算的结果。那么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就应该是38+1911=1949年。题中选项发生于1949年的只有南京解放。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23.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支援前线所经过的战线一,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次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淮海战役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淮海战役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再结合题干里的“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可以判断出是淮海战役,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
24.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期1: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缺乏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淮海战役的准确识记。题干里的“……民工543万人……担架20万副……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筹运粮食……”告诉我们,这段材料最能说明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
25.从历史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请观察以下三幅图片并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影响。
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D.表明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已经垮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图6中“林彪、罗荣桓等在作战前线”指的是由二人领导的辽沈战役,图7指的是淮海战役,图8指的是平津战役,因为北平的解放于平津战役,据此综合分析可知三幅图片主要反映的三大战役,通过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三大战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问答题(26题9分,27题12分,28题6分,29题13分,30题10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请举一例发生在这三年里的历史事件。(2分)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历史时期?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胜利的标志是什么?(3分)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1分)标志着什么?(1分)?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2分)
【答案】(1)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或渡江战役(2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或1919-1949,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3分)
(3)鸦片战争(1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4)不忘记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热爱祖国,为建设国家努力(答案无固定,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内容。人民英雄纪念碑是1949年决定建立的,所以“三年以来”指1946年——1949年,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等。
(2)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内容。“三十年以来”指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3)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及影响。“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本题考查的是青少年如何缅怀革命传统。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不忘记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热爱祖国,为建设国家努力学习。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渡江战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伟大的开端·五四运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走向社会主义之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的烽烟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承派恩来到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惠然偕临,则重要的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则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发生于何时?(4分)
(2)蒋介石一定要求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3分)
(3)毛泽东赴渝谈判是为了什么?(3分)
(4)毛泽东等“赴渝”与蒋介石等“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达成了什么文件?(2分)
【答案】(1)重庆谈判:1945年8月。(4分)
(2)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将战争的罪名嫁祸给中国共产党。(3分)
(3)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3分)
(4)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结合“承派恩来到渝洽商”、“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和“随即赴渝”等内容,可以判断这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在重庆进行谈判有关。重庆谈判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整个事件过程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www.21-cn-jy.com
第(2)题考查了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的目的,可以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他的阶级利益方面来考虑。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是蒋介石仍未放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意图,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蒋介石在调兵遣将的同时,亦发动和平攻势,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次电邀中共领袖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目的在于尽一切可能争取准备内战的时间。
第(3)题可以从共产党代表的阶级利益来回答,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了争取一个和平建设时期,避免内战或使全面内战尽可能地推迟爆发。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赴重庆桂园与国民党谈判。毛泽东亲自到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诚意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护。
第(4)题考查了重庆谈判的结果。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就和平建国等问题直接同蒋介石进行多次商谈,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和周恩来、王若飞共同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纪要》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12个问题阐明了国共双方的见解。 21*cnjy*com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28.(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二

重庆谈判的老照片 内战时期全国经济状况图表
(设战前工农业产量为100%)
材料三 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5月1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怎样才能“挽救祖国的危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作用。(2分)2·1·c·n·j·y
(2)根据材料二中的老照片,指出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代表是谁。(2分)
(3)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答案】(1)民族内部团结一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分)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为洗雪近代中国的耻辱,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1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分。)【来源:21cnj*y.co*m】
(2)蒋介石、毛泽东(2分);
(3)国共双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打内战,会损害中华民族的利益等(1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意义。根据材料一可知,中华民族要“挽救祖国的危亡”就必须民族内部团结一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为洗雪近代中国的耻辱,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2)本题考查的是重庆谈判。材料二中的老照片反映的就是重庆谈判的国共双方代表,左边的是蒋介石,右边的是毛泽东。
(3)本题考查的是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影响。“内战时期全国经济状况图表”说明了国共内战造成了工农业产量的大幅度下降。材料三说明了新时期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打内战,只会损害中华民族的利益;国共双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等等。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全面内战的爆发·重庆谈判
29.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版权所有:21教育】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材料四: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行动?取得了哪些成果?(3分)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1分)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1分)
(4)请问这三大战役有何意义?(2分)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1分)
(5)通过以上探究,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案】(1)行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2分)
成果: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1分)
(2)事件:卢沟桥事变(1分)
影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分)
(3)台儿庄战役(1分)
(4)意义: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分)
事件:占领南京(或渡江战役) (1分)
(5)启示:①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给中华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或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或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
②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③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第三次合作,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准确认识,材料中“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由此可知国共两党为了反帝反封建,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2)问,主要考查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内容,依据材料中“卢沟桥”“ 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可推断出材料二主要阐述了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同时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3)问,主要考查国民党在抗日战争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材料中国民党“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1939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了台儿庄战役。
第(4)问,主要考查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占领南京总统府,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政府政权的垮台。
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分析认识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从国共两党的合与分的角度分析其利与弊、国共两党所代表的利益以及展望未来两党的第三次合作的可能等,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泽东
材料二: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摘自《扬子晚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
(2)材料二描写的是哪场战役的场景?(1分)
(3)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3分)有何历史意义?(2分)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3分)
【答案】(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或“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亦可)
(2)渡江战役
(3)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意义: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解放军的浴血奋战;人民的大力支持等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材料二描写的是渡江战役的场景;
(3)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意义: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1·cn·jy·com
(4)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解放军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等等。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史实
点评:关于解放战争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间是1947年6月,部队是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意义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渡江战役的时间是1949年4月21日——23日,战线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结果: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关于三大战役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参加辽沈战役的是东北野战军,人民解放军队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参加淮海战役的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参加平津战役的是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