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设计者 单位
年级 六年级 来源 鲁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课时 1
【课程标准】 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 2、能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 【教学重难点】 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
【教学活动】 自学任务: (一)、收集数据的方法 (1)假如我们想选出大家满意的班长,通过什么方式选呢? (2)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和学生有许多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中小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全社会都在呼吁保护学生视力。老师想了解我班全体同学的视力状况怎样,如何获取同学视力状况的数据呢? (二)、自学课本,阅读课本p93完成下列问题: 1、 称为普查。其中 称为总体;而组成 称为个体。 2、举出生活中能用“普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的事件。并指出总体、个体。 3、思考下列问题:阅读课本p93完成下列问题: 全国所有六年级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你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这个数据吗?你准备如何获得这个数据?与同伴交流. ,这种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 叫做样本容量。 请举出生活中能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的事件。并指出样本 4、思考:何时采用普查、何时采用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 【达标训练】 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 了解北京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B.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C. 了解北京市居民”一带一路”期间的出行方式,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D. 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学生活动】 学生自学讨论, 合作探究 根据自学任务进行填空 得到数据的前提是,给出问题后进行普查与抽样调查,了解什么是调查的总体,什么是调查中的个体,并且根据现实生活举出符合条件的例子,通过例子继续探讨问题。 自主做题, 同桌交流 【二次复备】
【布置作业】 课本随堂练习、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