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八上历史单元提优精测卷: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的抗日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度八上历史单元提优精测卷: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的抗日战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8 16:50:59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初中历史八上单元提优精测卷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试时间:60分钟;整理改编:qshxy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25题,共50分)
1.在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到了现在,我们党已经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解放的重心,已经成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八七会议
2.下图为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陵墓。1937和1938年的清明节,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此举是为了彰显( )21教育网
A.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的决心 B.团结抗日共御外侮的精神
C.民主协商共建和平的追求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愿望
3.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4.照片(下图)记录的历史瞬间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
D.粉碎日本想引起中国内战而趁机扩大侵略的企图
6.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供奉的甲级战犯中松井石根作为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兼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有意纵容部队施行种种暴行,负有不可推卸的战争罪责。松井石根有意纵容部队屠杀30万中国人的城市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上海 B.南京 C.华中 D.北平
7.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示意图(局部)。东北大学从沈阳迁到北平的原因是www-2-1-cnjy-com
A.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
B.西安事变之后投奔张学良将军
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D.积极参加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
8.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疯狂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激起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抗击日本侵略。下列反映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事实是 ( )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③台儿庄保卫战 ④美国“飞虎队”参加对日作战
⑤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 ⑥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⑤
9.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2-1-c-n-j-y
序号
事件
时间
作用

卢沟桥抗战
1937年7月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9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天
取得抗战开始以来的重大胜利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 纪念日,把12月13日设立为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1·cn·jy·com
A.卢沟桥事变 细菌战 B.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C.抗日战争胜利 南京大屠杀 D.抗日战争胜利 细菌战
11.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抗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21·世纪*教育网
A.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D.爱国华侨的援助
12.“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21cnjy.com
A.人民军队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召开,全党空前团结
D.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
13.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不顾国晖舆论谴责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疯狂扩充军备、制造“中国威胁论”……为此,中华儿女要牢记历史,警钟长鸣。下列导致我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4.“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该战役及其指挥者是( )  21*cnjy*com
A.淞沪会战 佟麟阁 B.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C.百团大战 彭德怀 D.平型关战役 林彪
15.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秋收起义 B.血战卢沟桥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大捷
16.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口的决定。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达【出处:21教育名师】
A.10万人 B.20万人
C.30万人以上 D.300万人以上
17.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18.抗战时期,以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计算)。以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某同学想了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
21.张敏同学对抗日战争初期的一场战役作了如下描述: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战略地位重要。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该战役为【来源:21cnj*y.co*m】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太原会战
22.时下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幕童话反映的事件是
A.南京大屠杀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3.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4.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以下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版权所有:21教育】
①卢沟桥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南京大屠杀 ④华北事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25.“……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问答题(26题7分,27题10分,28题11分,29题14分,30题8分,共50分)
26.(7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忌日。2·1·c·n·j·y
(1)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这两个纪念日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1945年9月,重庆新闻界举行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宴会,国共两党代表及各界知名人士和记者欢聚一堂。席间,文人以猜谜为乐,议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为谜面,以中国历史人物为谜底。与会人员纷纷亮出各自的谜底……
(2)请你参与,从你所知的或下面提供的人物中做2个谜底并解释理由。(3分)
示例: 苏武——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歼灭了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温馨提示:毛遂、共工(神话人物)、蒋干、屈原、华佗、袁世凯……仅供参考)
(3)距今120年前,日本也曾发动过一次侵华战争,请写出该战争的名称并说说该战争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分)21*cnjy*com
27.(10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4年3月3日在国会突然表示,将继承向被日本侵略国家和殖民国家谢罪的“村山谈话”。他称,“我国(日本)曾给很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害和痛苦。关于此认识,我将继承历代内阁的立场”。他还强调,“安倍内阁从未否定过日本侵略和殖民地历史。”请回答:
(1)在近代史上,日本曾发动了两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中甲午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2分)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危害?(2分)
(2)1936年12月12日,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刻,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请举出一例抗击日寇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2分)
28.(11分)近代,日本多次侵犯中国,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其英雄壮举的指挥将领分别是谁?是为了抗击日本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在上述侵华战争的发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5分)
材料二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2)材料二中,为什么视日本为“万恶的敌人”?(以其侵华暴行为例说明。2分)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3分)
(3)日本至今仍未反省战争罪行,从中日关系的角度,你怎么看?(1分)
29.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绵延2000多年,堪称世界民族交往史上的奇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日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促进了各自国家发展进步,丰富了东亚文明和世界文明宝库。
——节选自《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这段不幸的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深受其害。
——节选自《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2012年9月27日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联大记者会涉钓鱼岛言论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对日本领导人在钓鱼岛问题上顽固坚持错误立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秦刚表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对此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1895年,日本利用甲午战争,非法窃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中国收回日本所侵占的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国际法上业已回归中国。《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成果,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基石,1945年的《日本投降书》对此明文接受。
材料四:
请回答:
(1)日本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3分)
(2)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最终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1分)这一胜利给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www.21-cn-jy.com
(3)材料二中提到“这段不幸的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深受其害。”请你分别举一例子加以说明(4分)。
(4)从材料三中日本“非法窃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什么?(1分)当前日本的行为说明他们是如何面对历史的? (2分)
(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日青少年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何态度? (1分)
30.外族入侵,民族危难,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硝烟过后,引人深思。请加入“抗日战争论坛”,思考下列问题。(共8分)
板块一:国共两党言论(3分)
(1)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2分)
(2)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板块三:历史与现实(5分)
(1)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主要目的。(2分)
(2)靖国神社供奉有“二战”战犯的牌位,你如何认识日本国会议员的参拜行为?(3分)
2014-2015学年度初中历史八上单元提优精测解析卷
第四单元 抗日战争的胜利
考试时间:60分钟;整理改编:qshxy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25题,共50分)
1.在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到了现在,我们党已经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解放的重心,已经成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八七会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七大的内容。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毛泽东作了《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并向大会提交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在开幕词中,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到了现在,我们党已经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解放的重心,已经成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2.下图为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陵墓。1937和1938年的清明节,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此举是为了彰显( )
A.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的决心 B.团结抗日共御外侮的精神
C.民主协商共建和平的追求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愿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内容。七七事变后,在民族大义面前,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1937和1938年的清明节,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此举彰显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共御外侮的精神。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3.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对外来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雪洗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战场。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故此题选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4.照片(下图)记录的历史瞬间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图片选择题,通过图片考查学胜解读图片的能力。题文要求选出照片记录的历史发生时间的选项。观察图片,提示的时间为1939年6月23日,可知为抗日战争时期,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5.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
D.粉碎日本想引起中国内战而趁机扩大侵略的企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知识,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6.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供奉的甲级战犯中松井石根作为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兼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有意纵容部队施行种种暴行,负有不可推卸的战争罪责。松井石根有意纵容部队屠杀30万中国人的城市是21*cnjy*com
A.上海 B.南京 C.华中 D.北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达30万人以上,因此,松井石根有意纵容部队屠杀30万中国人的城市是南京。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7.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示意图(局部)。东北大学从沈阳迁到北平的原因是21·世纪*教育网
A.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
B.西安事变之后投奔张学良将军
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D.积极参加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东北大学从沈阳迁到北平的原因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东北大学师生被迫迁徙。故答案选A。  21*cnjy*com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8.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疯狂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激起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抗击日本侵略。下列反映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事实是 ( )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③台儿庄保卫战 ④美国“飞虎队”参加对日作战
⑤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 ⑥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反映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事实。六个史实中,美国“飞虎队”参加对日作战不能反映中华民族全民抗战,只能反映美国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9.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序号
事件
时间
作用

卢沟桥抗战
1937年7月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9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天
取得抗战开始以来的重大胜利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卢沟桥抗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故选A。21教育网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10.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 纪念日,把12月13日设立为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版权所有:21教育】
A.卢沟桥事变 细菌战 B.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C.抗日战争胜利 南京大屠杀 D.抗日战争胜利 细菌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把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因为日本于1945年9月2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37年12月31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开始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1.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抗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D.爱国华侨的援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很多,ABCD都是原因,但ABD是属于外因,C是内因,是根本原因。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侵略,中华民族的危机不断加深,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就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终于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使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9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了,从此,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两党携手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日,这是抗日战争能最终取胜的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2.“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军队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召开,全党空前团结
D.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知识内容。根据所学知识,这个“奇迹”是抗日战争胜利,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故选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
13.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不顾国晖舆论谴责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疯狂扩充军备、制造“中国威胁论”……为此,中华儿女要牢记历史,警钟长鸣。下列导致我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导致我国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事件。导致我国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事件是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故答案选C。2-1-c-n-j-y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14.“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该战役及其指挥者是( )
A.淞沪会战 佟麟阁 B.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C.百团大战 彭德怀 D.平型关战役 林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文史料提到的时间是1938年3月,这时发生的战争是台儿庄战役,指挥者是李宗仁。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5.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秋收起义 B.血战卢沟桥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大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而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捷。故答案选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6.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口的决定。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达
A.10万人 B.20万人
C.30万人以上 D.300万人以上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的数量。1937年12月,在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万人以上。故答案选C。www.21-cn-jy.com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7.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8.抗战时期,以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团大战的相关内容。1940年,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它是以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所以答案选D。【出处:21教育名师】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百团大战
1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计算)。以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说明了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说明了中国抗日军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中国抗日战争没有直接抗击德、意法西斯,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并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的意义
20.某同学想了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七七事变的相关内容。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这一事件不仅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所以答案选A。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七七事变
21.张敏同学对抗日战争初期的一场战役作了如下描述: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战略地位重要。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该战役为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太原会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内容。台儿庄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战略地位重要。台儿庄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故选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台儿庄战役
22.时下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幕童话反映的事件是
A.南京大屠杀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内容。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反映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方针,导致东三省很快沦陷。这幅漫画主要讽刺的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方针。故选C。【来源:21cnj*y.co*m】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事变
23.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后来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所以这里的“统一”是指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故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西安事变
24.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以下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卢沟桥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南京大屠杀 ④华北事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中主要事件发生的顺序。题文所提供的事件中,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13日,华北事变发生于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之间。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21·cn·jy·com
25.“……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日寇的铁蹄不断踏向中国大片的领土。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人民逐渐团结起来,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四万万同胞的全民族抗战,最终经过八年的艰苦斗争,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第一次取得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起来的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成为中华历史的伟大转折。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问答题(26题7分,27题10分,28题11分,29题14分,30题8分,共50分)
26.(7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忌日。www-2-1-cnjy-com
(1)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这两个纪念日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1945年9月,重庆新闻界举行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宴会,国共两党代表及各界知名人士和记者欢聚一堂。席间,文人以猜谜为乐,议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为谜面,以中国历史人物为谜底。与会人员纷纷亮出各自的谜底……
(2)请你参与,从你所知的或下面提供的人物中做2个谜底并解释理由。(3分)
示例: 苏武——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歼灭了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温馨提示:毛遂、共工(神话人物)、蒋干、屈原、华佗、袁世凯……仅供参考)
(3)距今120年前,日本也曾发动过一次侵华战争,请写出该战争的名称并说说该战争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分)
【答案】(1)目的:①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②维护民族尊严。(2分)(其他符合题意酌情给分)
(2))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凡谜底与解释理由相对应,表述合理均可得分,理由每条1分,人物每个0.5分。(3分)
毛遂——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共工——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3)甲午战争。(1分)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1分)
【解析】第一问,考查的是我国设立纪念日的目的。根据两个事件“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忌日”,国家是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维护民族尊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学生根据材料和所给的事例可以分析出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所以学生不管选择那个人物,只要答出跟抗日战争胜利相关的原因即可,要自圆其说。凡谜底与解释理由相对应,表述合理均可得分。还可以选择“屈原”,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两颗原子弹,加快了日本的投降。
(3)此题是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时间。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事件周年的计算能力。这是2014年中考题,题干“距今120年前”,就是2014—120=1894,也就是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结合课本学生确定答案是甲午中日战争。第一问解决了,第二小问就没问题了,就是问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根据学生的记忆答出。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27.(10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4年3月3日在国会突然表示,将继承向被日本侵略国家和殖民国家谢罪的“村山谈话”。他称,“我国(日本)曾给很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害和痛苦。关于此认识,我将继承历代内阁的立场”。他还强调,“安倍内阁从未否定过日本侵略和殖民地历史。”请回答:
(1)在近代史上,日本曾发动了两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中甲午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2分)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危害?(2分)
(2)1936年12月12日,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刻,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请举出一例抗击日寇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2分)
【答案】
(1)①中日《马关条约》;(2分)②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
(2)①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合作初步形成。(2分)②“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2分)③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任答一例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近代史上,日本曾发动了两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中甲午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危害是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关粉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刻,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合作初步形成;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共同抗击日寇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难忘九一八·西安事变·“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血染卢沟桥·血肉筑长城·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28.(11分)近代,日本多次侵犯中国,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其英雄壮举的指挥将领分别是谁?是为了抗击日本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在上述侵华战争的发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5分)
材料二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2)材料二中,为什么视日本为“万恶的敌人”?(以其侵华暴行为例说明。2分)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3分)
(3)日本至今仍未反省战争罪行,从中日关系的角度,你怎么看?(1分)
【答案】
(1)邓世昌;佟麟阁。(2分)1894年甲午战争;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2分)蓄谋已久、恶意挑衅、突然进攻。(一点即可,1分)
(2)原因: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系列惨案,犯下严重暴行。如,甲午战争中的旅顺大屠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等。(一例即可,2分)
胜利原因,中苏美英反法西斯联合力量打败了日本法西斯。(1分)
胜利意义,中华民族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洗刷了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反侵略斗争的首次完全胜利。(答出两点即可,2分)
(3)日本只有正视历史,中日关系才能面向未来。(言之有理即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知识,通过关键句:“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中国守军在卢沟桥奋起抗战”我们可判断出其英雄壮举的指挥将领分别是邓世昌和佟麟阁;是为了抗击1894年甲午战争和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在上述侵华战争的发动上的相同之处是:蓄谋已久、恶意挑衅、突然进攻。
(2)本题考查的是日本侵华的知识,之所以视日本为“万恶的敌人”是因为: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系列惨案,犯下严重暴行。如,甲午战争中的旅顺大屠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等;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是中苏美英反法西斯联合力量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意义是中华民族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洗刷了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反侵略斗争的首次完全胜利。
(3)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针对日本至今仍未反省战争罪行,从中日关系的角度,需要日本只有正视历史,中日关系才能面向未来,日本要关于承认自己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要敢于承担应该担负的责任,要真诚,唯有如此,中日关系才有美好未来。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归不作亡国奴;
29.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绵延2000多年,堪称世界民族交往史上的奇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日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促进了各自国家发展进步,丰富了东亚文明和世界文明宝库。
——节选自《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这段不幸的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深受其害。
——节选自《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2012年9月27日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联大记者会涉钓鱼岛言论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对日本领导人在钓鱼岛问题上顽固坚持错误立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秦刚表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对此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1895年,日本利用甲午战争,非法窃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中国收回日本所侵占的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国际法上业已回归中国。《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成果,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基石,1945年的《日本投降书》对此明文接受。
材料四:
请回答:
(1)日本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3分)
(2)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最终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1分)这一胜利给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提到“这段不幸的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深受其害。”请你分别举一例子加以说明(4分)。
(4)从材料三中日本“非法窃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什么?(1分)当前日本的行为说明他们是如何面对历史的? (2分)2·1·c·n·j·y
(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日青少年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何态度? (1分)
【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3分)
(2)抗日战争;(1分)抗日战争的胜利,雪洗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2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1937年12月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2分)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造成巨大的平民伤亡。(2分)
(4)《马关条约》;(1分)日本的领导人,仍然存在着军国主义思想,他们否认日本所犯下的侵略罪行;他们企图篡改历史,甚至有些人还美化侵略的历史。(2分)
(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5)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敬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1分)(打出其中一个要点即可得1分,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史上的日本侵华事件。(1)关键词是“近代50多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强大起来,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这段时间里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就是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也可以参考所给分值来作答,一般情况下没有小数分值,所以答案是一点或三点。又题中“日本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故答案3点。
(2)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关键词是“最终摆脱”,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赢得了国家独立。第二问关键词是“主要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国耻被彻底洗血,成为中华民族由衰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是最重要的。
(3)此题考查战争的危害。问题是“举一例子加以说明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深受其害”,那么答案一定从第一问的三个里选择一个事件。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本侵华的史实举个例子,日本在二战中的伤亡举个例子就可以了。
(4)此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内容。通过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可以判断该内容是《马关条约》的。第二问考查的是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当前日本领导人频频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这些都说明日本的领导人,仍然存在着军国主义思想,他们否认日本所犯下的侵略罪行;他们企图篡改历史,甚至有些人还美化侵略的历史。
(5)本问主要考查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关键词是“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何态度?”健康发展双方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意味着我们要向前看,不能死抓住历史不放手;或者从寻找双方合作共赢的契合点;另外,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坚决打击那些军国主义分子的嚣张气焰。这些角度均可。
考点:冀人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内容;冀人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冀人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意义,对中国人民的危害;
30.外族入侵,民族危难,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硝烟过后,引人深思。请加入“抗日战争论坛”,思考下列问题。(共8分)
板块一:国共两党言论(3分)
(1)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2分)
(2)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板块三:历史与现实(5分)
(1)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主要目的。(2分)
(2)靖国神社供奉有“二战”战犯的牌位,你如何认识日本国会议员的参拜行为?(3分)
【答案】板块一:(3分)
(1)全民族共同抗日。(2分,仅答抗日扣1分。)
(2)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分)
板块二:(5分)
(1)哀悼死者;揭露日军罪行;警示后人。(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
(2)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1分)
这一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和曾经受到日本侵略的亚洲人民的感情;表明他们没有认真反省日本曾经犯下的战争罪行;这一行为对世界和平造成了潜在威胁。(言之成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板块一:
(1)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从中国共产党的电文“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蒋介石的讲话“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来看,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号召全民族共同抗日。21cnjy.com
板块二:
(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主要目的。中国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主要目的主要有:一是为了哀悼死者;三是为了揭露日军罪行,让后人对日本军国主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三是为了警示后人勿忘国耻,为复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2)本题主要考查对日本议员参拜靖国神社这一行为的认识。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这一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和曾经受到日本侵略的亚洲人民的感情;表明他们没有认真反省日本曾经犯下的战争罪行;这一行为对世界和平造成了潜在威胁。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