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第1课时 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和防御行为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行为分类的依据及常见类型。
2.举例说出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和防御行为。
3.举例说明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和防御行为等对其生存和繁殖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找出答案
(一)动物行为的分类
快速阅读教材第24页,认识动物分类的依据及类型:
1.根据 可分为先天性的本能行为和后天性的学习行为。
2.根据动物 可将动物行为分为 行为、攻击行为、 行为、
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不同类型。
(二)取食行为
快速阅读教材第24~25页,结合教材插图,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动物的食性不同,捕捉食物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水螅依靠 捕食小型生物;响尾蛇有灵敏的 ,能感知温血动物的来临等。
2. 有些动物能利用 猎取食物;有些动物能对捕获的食物进行初步的 ;有些动物还有 食物的习性。
(三)攻击行为
快速阅读教材第25~26页,结合教材插图,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 动物个体之间由于 、 、 等发生的相互攻击或争斗,称为攻击行为。
2.在攻击行为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争斗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
。
(四)领域行为
快速阅读教材第26页,结合教材插图,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领域是指动物 所需要的一定的空间,在领域中,动物可以 、 、抚育后代。
2.占有领域的可以是一个 、一对 、一个家庭,也可以是一个 。
3.领域虽没有明确的 ,但是领域的占有者却熟知它的边界。它们通常使用 、
、 等方式警告周围的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
(五)防御行为
快速阅读教材第26~27页,结合教材插图,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防御行为是指动物 、 的行为。
2.防御行为多种多样性,如有些动物具有 的色彩和毒刺或者特别 的气味;尺蠖的体形像 ;比目鱼、避役等动物身体可以 ;乌贼喷射“ ”;金龟子的 ;蜥蜴的 ;黄鼬释放 ;有些无毒的昆虫具有像有毒昆虫一样的 等。
二、合作交流 突破重难
1.草原上猎豹追捕羚羊的行为是不是攻击行为?为什么?
2.繁殖季节,雄狮总是不断地在其活动领域的周围撒尿,这是雄狮在干什么?
3.动物通过防御就一定可以躲避敌害的捕食吗?
三、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1.下列动物所表现出的行为,不属于贮食行为的是( )
A.蜜蜂把采集到的花粉和花蜜存放在蜂房里,并用蜂蜡封闭蜂房
B.大黄蜂把捕获的昆虫带回蜂巢,然后在昆虫的体内产卵,使孵化出的幼虫能够立即得到食物
C.乌鸦飞到路灯杆上,将捡来的坚果扔到公路上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然后飞下来啄食
D.花鼠把从农田偷盗的粮食,拖回洞穴里留做过冬的食物
2.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常常有攻击行为,下列对于攻击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的伤害
B.一般情况下,只要失败方表示屈服的态度,胜利的一方就会停止攻击
C.有利于动物个体的生存,也有利于动物种族的延续
D.在特殊情况下,攻击行为也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3.两只雄狮为争夺一只雌狮,进行激烈打斗。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觅食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4.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取食行为
5.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每年入冬的时候,驯鹿就会聚集成巨大的鹿群,向着森林冻土带的边缘地带转移
B.蚁狮构筑陷阱捕食蚂蚁
C.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园丁鸟在繁殖期间会变成出色的园艺家,以此来吸引雌性进行交配
D.动物身体的颜色与其栖息环境相似,以此避敌求生
6.下面有关于动物防御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防御行为发生在同种动物个体之间
B.防御行为一般不造成对方有致命伤害
C.一般来说最凶猛动物没有防御行为
D.防御行为对动物来说并不都是有效的
7.蜜蜂一般情况下不随便蜇人,因为它攻击人之后自己也会死去。蜜蜂蜇人这是什么行为?(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取食行为 D.社群行为
8.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攻击行为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双方身体经常会受到致命的伤害
B.狗撒尿做标记属于领域行为,该行为有利于动物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
C.无毒的昆虫具有像有毒昆虫一样的鲜艳色彩属于防御行为,能减少来自其他动物的伤害
D.不管哪种类型的动物行为,对动物自身的生存和繁殖后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