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1
2
3
古诗词默写
课外赏读
新题专列
(一)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备考提示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到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凄凉,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有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有壮志难酬的孤独寂寞,有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索。 1.名句的理解及上下句的默写。
2.难写字。
悠悠(yōu yōu)
涕(tì)
3.易错字。
怆(√)—创(×)
涕(√)—睇(×)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备考提示
理解性默写: 1.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 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续表
(二)望岳
杜甫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备考提示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这两句诗再次凸显了泰山的高大险峻,诗人已经不再局限于望了,已经产生攀登的想法了。他在想象着登顶之后所看到的美景,这种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鲜明体现了年轻时代诗人的心胸与气 魄,表现作者不怕困难、勇于登攀和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有一种哲理美,不仅是诗人攀登泰山顶峰的誓言,也是诗人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激励我们要勇往直前。 1.名句的理解及上下句的默写。
2.难写字。
岱(dài) 割(gē)
凌(líng) 胸(xiōng)
眦(zì)
3.易错字。
岱(√)—代(×)
未(√)—末(×)
胸(√)—_ (×)
曾(√)—层(×)
眦(√)—_ (×)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备考提示
理解性默写: 1.杜甫的《望岳》,全诗无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 巍峨高大的形象,细望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 人激荡的心境和开阔的眼界。 2.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 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续表
(三)登飞来峰
王安石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备考提示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这两句诗的本意是说,尽管天空中有朵朵浮云,可是我也不必害怕它挡住我的眼睛,因为只要登高就能望远,现在我站在塔的最高层,什么都遮挡不住!“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诗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 1.名句的理解及上下句的默写。
2.难写字。
遮(zhē)
缘(yuán)
3.易错字。
畏(√)— (×)
缘(√)—原(×)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备考提示
理解性默写: 1.登高望远,视野开阔,豪情满怀,壮志凌云。只要有王安石登飞来 峰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见识和胸襟,你在 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就能把握自己,不会迷惘。 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用来表现塔 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续表
(四)游山西村
陆游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备考提示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赏析:这两句诗意思是一座座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这两句诗于写景中又富于哲理,描绘山村风光,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表现了人生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 1.名句的理解及上下句的默写。
2.难写字。
豚(tún)
疑(yí)
箫(xiāo)
3.易错字。
腊(√)—蜡(×)
浑(√)—混(×)
箫(√)—萧(×)
叩(√)—扣(×)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备考提示
理解性默写: 1.陆游的《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表 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 2.陆游在《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 借写农人备酒待客来展现农村丰收的欢悦气象,赞美淳朴的民风与人情。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续表
(五)己亥杂诗
龚自珍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备考提示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 花。 赏析:诗人此次遭受诽谤、辞官离京正值暮春时节,万花纷谢,残红满地。诗人触景生情,以落花自比,甘愿化作春泥,去滋润和培育未来的花。此句比喻新奇、自然,意蕴深刻。诗人不畏惧挫折、不甘心沉沦、一片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不改。现多用于表达自己对心仪之人执着不变的爱意,也可以表明一种超脱的胸怀和默默奉献的心志。 1.名句的理解及上下句的默写。
2.难写字。
荡(dàng)
鞭(biān)
涯(yá)
3.易错字。
斜(√)—料(×)
吟(√)—呤(×)
落(√)— (×)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备考提示
理解性默写: 1.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 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续表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这首词为辛弃疾赋闲隐居江西上饶一带时所作。
1. 简要概括“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渲染了什么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人通过环境的萧索破败,渲染了荒凉孤独的气氛。
2. 下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这是词人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是实写;词人突然从梦中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辽阔河山,则是虚写;虚实结合的写法,表现词人即使年迈,也不忘收复失地、一统国家大业的坚定信念。
1. 七年级(3)班开展“与书香为伴,与智慧同行”主题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任务一:根据你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阅读名著,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读老舍的《骆驼祥子》,我们会被生动
的各色人物形象所吸引,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虎妞;读凡
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我们除了感叹凡尔纳小说的构思巧妙、情节惊
险外,更对作者的社会正义感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肃然起敬。
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
(崇高的)人道主义
(2) 任务二:余光中说:“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如果《骆驼祥子》中“祥子”能跟着《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艇长一起去旅行,他能从尼摩艇长身上学到些什么,能让他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请结合《海底两万里》中的相关情节说说,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1:学习尼摩艇长机智勇敢,以应对生活中遇到的不测。①贫苦的印度采珠人受到鲨鱼攻击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冲上前和鲨鱼搏斗。②带领人们与困住潜艇的章鱼做殊死搏斗,当内德·兰德被章鱼触角掀翻时,他勇敢冲上前,用斧子击中章鱼,救下了他。
示例2:学习尼摩艇长反抗压迫,蔑视强权,支持正义,同情弱者,以更强大的心理来面对社会的一切。从沉船中打捞巨额财宝,送给那些贫穷的和受压迫的人们;撞沉犯下累累罪恶的敌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3:学习尼摩艇长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冷静处理,不走极端。“鹦鹉螺号”搁浅,在南极撞上冰山,在南美洲海域被章鱼围困,几次遇险他都镇静自若,沉着应对。
示例4:学习尼摩艇长善于思考,知识渊博,爱好探险,开阔自己的眼界。①建造“鹦鹉螺号”潜艇,所需能源和用品都从海洋里提取;②根据鱼的种类,推测出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有海底通道,测量大洋深度等科学活动;③在南极探险、测量。
2. 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回答问题。
(1) 请结合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谈谈你对
“莫笑”和“足”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笑”二字道出了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是足够、充足的意思,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这一联呈现了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分析合理即可)
(2) 陆游《游山西村》中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写景中蕴含着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请问你在哪种情境下
可能会想到这一佳句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会想到这一佳句。因为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