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13 21:5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生物的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生物是( )
A.小麦 B.人 C.玉米 D.蓝细菌
2、下列对“叶绿体内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色素是脂溶性色素,所以可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
B.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目的是保护色素
C.根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使色素分子在滤纸上分离
D.色素带上的色素宽度可表示色素的含量,因此含量最多的色素是叶绿素b
3、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独特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中国科学家于2017年获得的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B.已分化成熟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通过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由同一个受精卵向不同方向分裂、分化得到的子细胞,它们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数量不完全相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4、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最合适的方法分别是( )
A.杂交、自交 B.测交、自交 C.自交、测交 D.杂交、测交
5、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但复制时子链延伸的方向都为5'→3'
B.搭建4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结构,需要磷酸与脱氧核糖的连接物14个
C.链状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有游离磷酸基团的一端为3'端
D.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和两个磷酸分子相连
6、下列关于遗传实验研究材料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果蝇的生育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少等特点是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
B.摩尔根通过果蝇红眼、白眼相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山柳菊失败的原因之一是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
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同样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7、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演绎推理过程
C.“F1测交后代产生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属于假说内容
D.“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8、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分别置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T1温度 T1 T2 T3 T4
光照下O2的增加量(mg/h) 1.5 4.0 11.5 10.0
黑暗下O2的消耗量(mg/h) 2.0 4.0 8.0 12.0
A.在实验设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T4对该植物的生长最有利
B.在实验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该植物在T4温度下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在实验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该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相对适宜温度是T3
D.若均给予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则该植物在四种温度条件下均有有机物积累
9、若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生物表型,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生物的性状不完全由基因决定
B.同卵双胞胎之间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C.除了DNA会发生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也可能发生甲基化
D.DNA甲基化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10、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其DNA片段由简单的串联重复碱基序列组成,它们不能利用DNA聚合酶完成复制,因而随着细胞分裂的不断进行而逐渐变短。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使细胞衰老、凋亡。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成分中的RNA是合成端粒DNA的模板,其合成的端粒DNA添加到染色体末端,可使端粒延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的端粒随着繁殖的代数增加而逐代缩短
B.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可通过DNA复制修复端粒
C.端粒严重缩短后,可能引起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D.以端粒酶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修复损伤的端粒
11、下图为某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甲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为1:1
B.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没有同源染色体
C.甲细胞可为体细胞,乙、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D.丙细胞在该时期可发生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2、某学校兴趣小组探究牡丹花色的遗传方式,采用纯合红色花牡丹与纯合白色花牡丹进行杂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F1均为红色花,则可说明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红色为显性性状
B.若F1为粉色花,为辨别是不是融合遗传,可用F1植株自交,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
C.若对F1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有关
D.若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则这对性状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13、如图所示某遗传系谱图,其中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14、如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分别表示核糖、磷酸,与碱基T一起构成一个核苷酸
B.⑤是氢键,④是连接DNA单链上2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
C.解旋后的DNA分子不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并失去复制功能
D.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G+C=28%,则DNA分子中A占22%
1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B.过程①②③可以发生在造血干细胞中
C.在人的成熟红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
D.③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
16、某精原细胞(2N=6)中DNA被32P充分标记后,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进行减数分裂共产生8个精细胞(不考虑变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12条染色单体含有32P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6条染色体含有32P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3条染色单体含有32P
D.减数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一定有3条染色体含有32P
二、多选题
17、如图中曲线表示温度、pH和底物浓度对蛋白酶催化相应蛋白质水解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底物浓度、温度和pH
B.在b点加入少量同种酶可提高反应速率且增大生成物的总量
C.f点与i点酶的空间结构都被破坏,但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D.酶制剂适宜在d点和g点所对应的相应条件下保存
18、科学家通过实验分析,提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B.只有极少数RNA病毒才以RNA为遗传物质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人类绝大多数情况下以DNA为遗传物质,极少数情况下以RNA为遗传物质
19、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然状态下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自交后代AA∶Aa∶aa=2∶3∶1,可能是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花粉50%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AA∶Aa∶aa=2∶2∶1,可能是隐性个体50%死亡造成的
C.若自交后代AA∶Aa∶aa=4∶3∶1,可能是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50%死亡造成的
D.若自交后代AA∶Aa∶aa=1∶2∶1,可能是花粉50%死亡造成的
20、蚕为ZW型性别决定类型,中国农科院蚕研所的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了一只雌性黑色斑蚕突变体,野生型蚕都是素蚕,让该黑色斑雌蚕和野生型雄蚕杂交,F1全为素蚕,F1中的雌雄个体杂交,F2中素蚕和黑色斑蚕个体的比例为3∶1.若黑色斑蚕和素蚕这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考虑ZW同源区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的雄蚕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1
B.若F2中黑色斑雄蚕与黑色斑雌蚕的比例为1∶1,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若F1中雄蚕与野生型蚕杂交,则可确定相关基因是否位于Z染色体上
D.若F2中野生型雌蚕与黑色斑雌蚕的比例为1∶1,则不能确定相关基因的位置
三、读图填空题
21、下图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实验中常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题中装置处于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下;仅考虑待测生物材料的生理过程。)
(1)当该装置用于测量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相关数据,该装置应该______处理,液体A为NaOH溶液时,有色液滴向左移动,移动距离表示_______,液体A为清水时,有色液滴向右移动,说明待测植物进行了_____(填“有氧”或“无氧”)呼吸。
(2)将该装置放置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液体A换成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若将高浓度的NaHCO3溶液换成低浓度的NaHCO3溶液,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受到影响,该阶段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叶绿体内C3/C5比值将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2、下图1是某二倍体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变化,下图2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些细胞的图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M的数值是________,若某细胞中有染色单体但没有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处于图1中_____段;图1中DE段对应的时期是______。
(2)图2中甲细胞所处时期对应图1中____段,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
(3)若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甲细胞最终产生的一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Ab,则另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甲细胞最终可以产生____个生殖细胞。
23、下图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1)a过程所需的酶是_______,b过程所需的酶是_______。
(2)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是_______。
(3)若①DNA片段上的某个基因片段含有600个碱基对,那么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最多为_______个。
(4)若在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证明_______。
(5)若②上的某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不一定引起相应的氨基酸种类的改变,原因是______。
四、实验题
24、某植物茎的紫色对绿色为显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紫色高茎植株为亲本,自交产生的F1中紫色高茎∶绿色高茎∶紫色矮茎∶绿色矮茎=5∶3∶3∶1。请回答:
(1)以上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2)F1中紫色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其中杂合子占______。
(3)①分析F1表型比例异常的原因,某同学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一:基因型为________和______的两种受精卵或个体致死;
假设二:亲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致死;
假设三:亲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致死。
②请设计杂交实验对相关假设进行探究:
实验思路:选择亲本紫色高茎植株与F1中的绿色矮茎植株进行正交、反交实验,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
部分实验结果分析:若正交实验以亲本紫色高茎植株为父本,子代中表型及比例是绿色高茎:紫色矮茎:绿色矮茎=_______;反交实验得到的子代中出现_______种表现型,则假设二正确。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遵循德尔的遗传规律;小麦、人和玉米都属于真核生物,都能进行减数分裂,因而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2、答案:D
解析:
3、答案:D
解析: A、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并不是动物体细胞直接发育而来,而是通过核移植技术得到,能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
B、已分化成熟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通过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是细胞脱分化的结果,B错误;
C、分化的细胞它们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而是不同细胞中基因表达情况不同导致的结果,C错误;
D、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内,由于基因表达的情况不同,产生不同的蛋白质,所以蛋白质的种类、数量不完全相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1)用自交法可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自交代数越多,纯合子所占比例越大。
(2)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法。
故选:C。
5、答案:C
解析:A、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但复制时子链延伸的方向都为5'→3',这是由脱氧核苷酸的结构特点决定的,A正确; B、设能搭建的DNA分子含有n个碱基对,则每条链需要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的数目为2n-1,共需(2n-1)×2个。若要搭建一个具有4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则需要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连接物(2×4-1)×2=14个,B正确; C、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有游离磷酸基团的一端为5'端,C错误; D、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分子,链状DNA分子中首端、尾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分子,D正确。
故选C。
6、答案:D
解析:
7、答案:D
解析: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不属于假说的内容,是观察和分析的内容,孟德尔由此发现问题,进而提出假说,A错误;
B、“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验,如果测交结果和预期的测交结果(演绎推理)相同,则假说成立,B错误;
C、“F1测交后代产生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是测交实验结果,属于实验验证,C错误;
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
9、答案:D
解析: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主要是由于环境中的温度的影响,说明生物的性状不完全由基因决定,A正确;
B、同卵双胞胎,基因组成相同,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B正确;
C、除了DNA会发生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也可能发生甲基化或乙酰化,从而影响生物性状,C正确;
D、DNA的甲基化: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D错误。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A
解析:采用纯合红色花牡丹与纯合白色花牡丹进行杂交,若F1均为红色花,不能说明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例如纯合红色花牡丹(AABB)×纯合白色花牡丹(aabb)→红色花牡丹(AaBb);若F1为粉色花,为辨别是不是融合遗传,可用F1植株自交,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若对F1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有关;若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属于1︰1︰1︰1的变形,由此可知这对性状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13、答案:C
解析:根据该系谱图无法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Y染色体遗传病,但男患者的母亲正常,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选C。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B
解析:A、DNA聚合酶(与DNA复制有关)和RNA聚合酶(与转录有关)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A错误;
B、①表示DNA的复制,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过程①②③可以发生在造血干细胞中,B正确;
C、在人体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故②③过程均不能进行,C错误;
D、③表示翻译过程,分析图可知,左边tRNA上的多肽链会转移到右边的RNA上,即翻译的方向是从左到右,即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D错误。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A、有丝分裂间期DNA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因此有丝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上的DNA都有一条链含有32P,即有12条染色单体含有32P,A正确; B、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所含的6条染色体都含有32P,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NA又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其中一条染色单体只含31P,另一条染色单体含有31P和32P,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6条染色体含有32P,B正确;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有3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其中一条染色单体只含31P,另一条染色单体含有31p和32P,即此时细胞中有3条染色单体含有32P,C正确; D、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随机移向两极,因此减少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3条,D错误。
故选:D。
17、答案:AC
18、答案:ACD
19、答案:AD
20、答案:ABC
21、答案:(1)遮光(黑暗);有氧呼吸所消耗的氧气量(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无氧
(2)暗反应;叶绿体基质;降低
解析:(1)当该装置用于测量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相关数据,该装置应该黑暗处理;液体A为NaOH溶液时吸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那么植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有色液滴左移,移动距离表示有氧呼吸所消耗的氧气量;液体A为清水时,有色液滴向右移动,说明瓶内气体增加,待测植物进行了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但要产生二氧化碳。
(2)将该装置放置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液体A换成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若将高浓度的NaHCO3,溶液换成低浓度的NaHCO3溶液,其他条件不变,此时是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浓度,则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会受到影响,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由于二氧化碳减少,C3合成减少,消耗基本不变,因此C3的含量降低,而C5的消耗减少,产生基本不变,则C5的含量增大,所以C3/C5比值降低。
22、答案:(1)1;CD;减数分裂Ⅱ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CD;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3)aB、aB、b;1或一
解析:(1)图1中,AB段表示G1期,此时DNA还未复制,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相等,M等于1若某细胞中有染色单体但没有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且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对应于图1中CD段;图1中DE段之后染色体由含有2个DNA分子的状态变成了一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的状态,说明细胞中发生了着丝点(粒)分裂过程,由于图中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因而DE段对应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图2中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因此该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CD段,由甲可知,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动物为雌性,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3)若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Bb,甲细胞最终产生的一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Ab,则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由于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互补的,因而可推测减数第一分裂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因此,另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b,由于卵细胞产生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经过了细胞质的不均等分开,因而甲细胞最终可以产生1个生殖细胞—卵细胞。
23、答案:(1)解旋酶和DNA聚合酶;RNA聚合酶
(2)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
(3)200
(4)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5)密码子的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多个密码子)
解析:(1)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需要的酶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b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所需的酶是RNA聚合酶。
(2)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密码子决定氨基酸,所以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
(3)若①DNA片段上的某个基因片段含有600个碱基对,转录出来的mRNA是600个碱基,三个碱基为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最多为200个。
(4)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若在决定甲硫氨酸的密码子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即在该密码子后插入一个密码子,则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证明一个密码子由三个相邻的碱基(核糖核苷酸)组成。
(5)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多个密码子),若②上的某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不一定引起相应的氨基酸种类的改变。
24、答案:(1)两
(2)AAbb和Aabb;2/3
(3)AABb;AaBB;1∶1∶1;4
解析:(1)根据F1的结果可知,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根据F1的结果可知,紫色高茎的基因型为AaBb,紫色对绿色为显性,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则F1中紫色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且AAbb:Aabb=1:2,其中杂合子占2/3。
(3)在F1中,紫色高茎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理论上为AABB:AABb:AaBB:AaBb-1:2:2:4,在实际中少了4份,若是两种受精卵或者个体致死,则基因型应该是AABb、ABB。根据假设二可知,假设三应该是亲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致死若假设二是正确的,说明亲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致死,亲本紫色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其作父本时可以产生三种配子Ab、aB、ab,比例为1:l,绿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正交实验以亲本紫色高茎植株为父本,子代中绿色高茎:紫色矮茎:绿色矮茎=1:1;反交实验中,AaBb作母本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当的配子,则反交得到的子代中有种表型。
同课章节目录